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 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 哪些组成部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流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周转时间缩短,流通 费用相对减少。 •企业原材料储备量和储备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实现无储备。 •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运输体系建设,缩短了购买和销售时间,加
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值在报废以前是基本完整的,价值按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
流动资本: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生产资本。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的流动资本,使用价 值在生产中全部消费掉,价值也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体现为劳动力的流 动资本,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其价值由活劳动再生产出来。
产品分工转向要素分工,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高端,发展中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车间”。
销售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有利 场所,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信息化和网 络技术的发展,商品流通具有了新模式,如电子商务出现,销 售规模和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品价值实现随之加快。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 用公式表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6章)
B.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生产过程的使用过程的统一)B•最初的起始阶段D.最后的终结阶段C•生产阶段D•销售阶段)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D.生产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A.产业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6.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CA.三种独立的资本形态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7.流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A)A.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总称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称8.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C)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9.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C)A.劳动时间和产品售卖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10.资本的周转速度与(B)B.货币资本的循环D.商品资本的循环)B.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总称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称C.生息资本D.流通资本B.购买时间和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6章)一、名词解释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生产时间流通时间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次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磨损无形磨损折旧折旧率固定资本更新年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第一部类第二部类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资本循环是(B)A.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统一2.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AA.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C.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3.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C)A.流通阶段B.购买阶段4.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的内容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5.鲜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剩余价值的资本循环形式是(B)11.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为(B)A.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资本的职能不同D.资本磨损的形式不同12.能够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C)A.货币资本B.借贷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可以把生产资本区分为(C )B .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 D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缩短资本流通时间的最主要的方法是A.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性库存C. 尽力减少停工时间资本家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主要是通过A. 保持资本正常循环而实现的C.社会总产品的补偿而实现的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CA. 提高剥削程度•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时间D ) B.用新科技、新工艺D.展交通运输业 D )B.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是指(B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平均周转速度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周转速度C. 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D. 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A. 固定资本与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包括(C )A. 生产时间和购买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在资本周转的生产时间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是(A ) A.劳动时间B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C •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 •必要的停工时间 A. 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正常停工时间总和 B. 米购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 C.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D.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D ) A.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使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职能不同D.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在资本周转过程中,价值一次性周转的资本是(C)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流动资本D.流通资本每年平均提取的折旧费等于(D)A.生产资本原值比生产资本使用年限B.生产资本原值比固定资本使用年限C.固定资本原值比生产资本使用年限D.固定资本原值比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B)A.与固定资本比重成正比,与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B.与固定资本比重成反比,与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C.与流动资本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D.与流动资本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某企业固定资本1000万元,年平均周转1/5次,流动资本3000万元,年周转4次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为每年(BB .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D .资本周转作为出发点 B )A •生活资料B •生产资料C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A .I(c+v )=II m C .II(c+v )=I mI(v+Av+m /x )=II(c+Ac )是(C )A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B )剩余产品D .国民收入 )B .I(v+m )=I cD .I(v+m )=I cB.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A )A. 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的价值实现和物质补偿B. 社会总产品由消费者购买C. 社会总产品能够流通D. 社会总产品能够进入生产过程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B ) A .社会总资本作为出发点C. 剩余价值作为出发点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考察( A .社会总资本的补偿问题 C. 预付资本价值的实现问题II 部类的lie 在本部类产品的实物形态上体现的是(A )A .I(c +v +m )=I(c +^c )+II(c 十厶c )B .I(v +m )>II cC .I(v +m )=II cD .I(v +m )VlI c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时,第二部类生产规模扩大程度主要依赖于(D )A. 第二部类剩余价值总量中用作生产消费的量B. 社会需要第二部类产品的程度C. 自由竞争和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D. 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所能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的程度A .2.5次B .3.5次C .4次D .5次 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预付不变资本的年增殖程度 C .预付可变资本的年增殖程度 D .预付总资本的年增殖程度社会资本是(D )A .独立追求剩余价值的资本B .全部生产资本C .全部商品资本D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C ) A. 只包括生产消费,而不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生活消费 B. 只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生活消费,而不包括生产消费 C. 既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生活消费,又包括生产消费 D. 既不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生活消费,也不包括生产消费 26.272829 30 31 3233 34 35 36.3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A.I(c+Ac+m/x)=II(v+Av)B.I(v+Av+m/x)=II(c+Ac)C.II(c+Ac+m/x)=I(v+Av)D.II (v+Av+m/x)=I(c+Ac)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1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规律2.2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3 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1 资本和剩余价值3.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3.3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4.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2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4.3 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第五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5.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5.3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第七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1 公有制的性质和作用7.2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7.3 混合所有制经济第八章: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8.1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作用8.2 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8.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策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9.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任务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十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10.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1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10.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挑战与前景这些章节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
如有需要,请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其与传统经济学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大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导论)2.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导论)3.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第一章)4.商品二因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
(第一章)5.简答货币流通量规律和计算公式。
(第二章)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职能?(第二章)7.简述纸币流通规律及其基础。
(第二章)8.试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基本作用以及制约因素。
(第三章)9.与简单商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第三章)10.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别是什么?(第五章)1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第五章)12.试述资本集聚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第五章)1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五章)14.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实现正常循环的条件。
(第六章)15.加速资本周转有何意义?途径有哪些?(第六章)16.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依据、构成和意义。
(第六章)17.简述商业利润的来源和获得的具体实现途径。
(第七章)18.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第七章)重点名词: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2.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5.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质货币符号。
6.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8.利润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9.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0.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计算题: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目录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第三章资本的运行第四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面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的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法和唯物史观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A随着奴隶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B随着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C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D随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3、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和交换B分配和交换C分配和消费D物质资料生产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物质资料的交换C物质资料的分配D物质资料的消费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C社会生产力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6、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是()A生产方式B生产资料C生产工具D生产关系7、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资料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方式9、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A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社会形态10、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使生产关系()A长期稳定,永远不变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劳动者的素质 12、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13、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A分配B生产C消费D交换14、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家庭关系D生产关系15、社会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6、构成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是()A分配关系B交换关系的总和C消费关系D生产关系的总和 17、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B一定的社会形态C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18、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有,能够()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 19、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D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2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A阶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D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1、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D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科学E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重商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重农主义E现代西方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A科学性B阶级性C实践性D发展性E开放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5、人们从事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力E生产关系6、生产工具()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7、生产关系包括()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分配关系D交换关系E消费关系8、生产力()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9、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A是互为前提和相互决定的B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C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D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E是社会形态的两个方面1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A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B必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C必须联系经济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D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E必须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12、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D价值规律E按劳分配规律13、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有()A生产B生活C分配D交换E消费1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B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5、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16、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B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D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E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包括()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B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C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D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E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方法18、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于()A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B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C它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D掌握解决各种现实经济问题的现成答案E加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A5、B6、B7、D8、B9、C10、C11、B 12、D 13、B 14、D 15、D 16、D 17、A 18、C 19、C20、B二、多项选择题1、ACE2、AC3、ABCDE4、ABCDE5、ABC6、BCD7、ACDE 8、ABCDE 9、BCDE 10、BCD11、ABDE12、AC 13、ACDE 14、ABCD15、BD16、ACD17、ABCDE 18、ABC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材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教
分析与思考
怎样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 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 怎样认识多种所有制经济各自的性质、地位 和作用? “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 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 重的大小。”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能否说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就是典型的资 本主义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材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教
6.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6.2.3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 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 一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 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 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 经济关系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坚持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 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 必然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 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材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教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 关键词: 公有制 非公有制 公有制实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材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 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在政策上清 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 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 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必须在工商登记、依法纳 税、质量标准、防伪打假、劳动管理、经营秩序 等方面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后题详解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第一章: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三个决定: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工、私有3、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4、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价值5、劳动的两重性——具体、抽象(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6、衡量商品价值量的两个尺度——个别、必要7、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影响的两个方面——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个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9、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货币的职能、技术规定10、货币流通与经济危机——既打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又导致商品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11、货币流通规律的两个关系——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2、纸币发行后的两个后果——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3、价值的决定和供求关系14、市场机制的三要素——价格、竞争、供求15、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作用:调解、促进、优胜劣汰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值2、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特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价值增值(形成)过程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否增值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6、资本构成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形态——物质形态(技术构成)、价值形态(价值构成)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积聚,个别资本和总资本都会扩大。
集中,个别资本扩大,总资本不变。
8、利润转化平均利润——剩余价值在各部门重新分配,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9、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与价值的两点区别——生产价格直接与资本相联系;生产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10、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资本11、决定股票价格的两因素——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12、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1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手册(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手册(全)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学科。
它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矛盾。
第二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量的总和,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要素。
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制度。
第三章: 价值与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商品价值是通过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剩余价值则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工资之间的差额。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剥削劳动者和产生社会矛盾。
第五章: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之一,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资源短缺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社会进步。
第七章: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国际经济关系的紧密联系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分析和研究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指导各国合作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统一,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制度和资源环境管理机制。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手册》的主要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深入理解和改造社会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6-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6-7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6-8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6-9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6-10资本主义利息率是:利息和借贷资本的比率。
2-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5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2-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7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7-2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在政治上的统治上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7-3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4商品的垄断价格高于价值意味着:商品价格总额仍然与价值总额相等。
3-1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3-1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随着资本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2-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三章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2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v+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答案(天科版)范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生产关系2.什么是经济规律?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经济规律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了旧价值。
具体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直接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怎样?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2、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核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作为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从而成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补充
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的补充导论(第30页)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辨证关系如何?4.劳动三要素?生产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第一章商品(46页)1.解释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3.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及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关系?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6.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第二章:货币(65页)1.解释概念:货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货币流通量规律及其公式?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82页)1.解释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129页)1.解释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5.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6.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7.剩余价值率的计算?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142页)1.解释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又包含哪些组成部分?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4.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是什么?7.产业资本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8.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什么?9.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173页)1.解释概念:生产成本、利润、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利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2.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3.年利润率的公式?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是什么?4.平均利润如何形成的?计算过程?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7.生产价格规律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8.极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9.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10.利息率的决定?11.土地价格的决定?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解释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构成2.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7.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8.资本有机构成为什么具有提高的趋势?对工人阶级就业有什么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6章第2节清华学生问过的21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 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 204-205页)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 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 点。 • 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间存在着较大的 差别,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 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第205页)
决定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因素: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 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207页)
决定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战。 •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 的影响。(第208页)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 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206页)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 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 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 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第197页)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制度。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 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第199页)
• 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 同的时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适时地改革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第20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六)
第六章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 ⼀、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独⽴执⾏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职能的资本是:商业资本。
2、商业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例限度。
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创造的剩余价值。
4、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资本形式。
5、资本主义银⾏的信⽤业务包括: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6、股票价格是:股息收⼊的资本化。
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的原因是:⼟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8、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产品的社会⽣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构成:绝对地租。
9、⼟地的私有权垄断是: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的原因。
⼆、多项选择题 1.商业资本是(ABC) A.资本主义社会的⼀种职能资本 B.独⽴地在流通领域中发⽣作⽤的资本 C.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资本形式 D.既在⽣产领域⼜在流通领域发⽣作⽤的资本 E.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种资本形式 2.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是(AD) A.产业资本家和商⼈之间形成特殊分⼯ B.商⼈和银⾏资本家之间形成特殊分⼯ C.商⼈有可能从银⾏取得贷款 D.商⼈必须有⾃⼰独⽴的投资 E.产业资本家必须⽣产出适销的商品 3.商业资本家从事的纯粹商品买卖活动不创造剩余价值,但要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因⽽(BE) A.提⾼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B.降低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C.不利于产业资本利润的增长 D.不利于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保持在较⾼⽔平 E.使产业⼯⼈创造的⼀部分剩余价值转归商业资本家所有 4.商业流通费⽤包括(BC) A.⽣产商品所⽤⽣产资料的费⽤ B.⽣产性流通费⽤ C.纯粹流通费⽤D.商品的成本费⽤E.更新⽣产设备的费⽤ 5.资本主义的职能资本是指(AB)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银⾏资本E.货币资本 6.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般包括(ABC)A.权⼒机构B.经营管理机构C.监督机构D.财务机构E.股票发⾏机构 7.资本主义地租的特点是(BCE) A.表现劳动者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B.建⽴在剥削具有⼈⾝⾃由的农业雇佣⼯⼈基础之上 C.剩余价值由⼟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分 D.农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E.体现⼟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三个阶级的关系 8.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租种⼟地既要缴纳级差地租⼜要缴纳绝对地租的⼟地是:(CD)A.地理位置最差的⼟地B.⼟地肥沃程度最差的⼟地C.优等⼟地D.中等⼟地E.劣等⼟地 三、名词解释 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作⽤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的职能资本形式。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2.社会资本3.社会总产品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5.经济危机6.实物补偿7.价值补偿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9.固定资本的更新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①社会总商品资本②货币资本③生产资本④一般商品流通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
①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价值补偿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物质补偿问题③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问题④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①社会生产的速度问题②两大部类互相提供产品的问题③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连续性问题④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4.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类的主要依据是按照()。
①价值形态②货币形态③实物的自然形态④实物的最终用途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①剩余价值的来源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③剩余价值率怎样才能提高④个别资本循环所必需的内部条件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 )。
① C m v =+I )( ②C m v )(+I③C m v )(+I ④m v c =+I )(7.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 )。
①第一部类的产品要有剩余,第二部类的产品可以没有剩余②第二部类的产品要有剩余,第一部类的产品可以没有剩余③两大部类的产品都要有剩余④两大部类的产品都不必有剩余8.资本主义的积累率是( )。
①全部剩余价值占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的比重②全部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③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占全部剩余价值的比重④全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①C C m v c +I =++I )(②)()()(m v m v m v c +++I =++③)()/(C c x m v v ∆+=+∆+I④C m v =+I )(10.C m v )(+I 是( )。
①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②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③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1.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实质上看是(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
导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使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只有在运动中 才能实现价值增殖。
一、资本的循环(研究产业资本)1、含义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称为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有很多种,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等,但是只有产业资本具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才能发生价值增殖,能完整地体现资本的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的含义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生产领域,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资本。
3、循环的三阶段(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成生产资本) A G ——W P m在此阶段,产业资本以货币的形式出现。
G 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货币资本。
a. 货币本身非资本,只有在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才成为商品。
货币G 执行一般商品流通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b. 当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资本就转化成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态存在的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AW …P …W'P m G —货币W —商品,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A —劳动力Pm —生产资料P —生产过程W'—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流通过程的中断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2022年5月10日10:21W 从上一阶段的形式上的生产资本转化成实际上的生产资本。
不仅执行着一般生产职能,而且执行着资本的职能。
a.W'是已发生了价值增殖的,且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b.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c.(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G'W'同任何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样,都需要通过流通转化成一定数量的货币a.资本家出售W'不仅要收回投资或成本(即预付资本),还要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b.(4)总结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商品和货币•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循环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分割•第六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第七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第八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一章: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四、政治经济学学习的方法五、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进行了200多万年,从经济实践基础上萌发一定的经济观点,到形成一些经济思想和某些经济理论,也经历了两千多年时间,而从理论上概括、阐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经济运动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中国古书经济:经国济世,经邦济民。
古希腊(色诺芬)经济:家庭管理。
现代含义1、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2、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称。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4、节约(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蒙克莱田出版了一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以后《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于工场手工业和产业革命时期,初创人:威廉.配第;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完成者:大卫.李嘉图。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力图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优越于封建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作了一定的科学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但其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专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公式: G—W Pm A
形式: 一般商品流通 实质: 资本流通
货币具有一般货币和 资本(G—A)双重职 能,A特殊的使用价值 是m源泉,资本运动的 第一阶段
Pm W ····P···W′
W′— G′
A
Pm 、A是一般生产要素 一般商品销售
是生产m的物质条件和源泉 包含m的商品 Pm 与A的分离及强制结合使 销售的是包含m 它们是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 的商品是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决定性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形式存在的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
Pm
W
… P … W′
A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创造了包含价值增殖 的新价值。生产阶段资本活动的实质:生产剩余 价值。
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关键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 在的资本
资本家为保证能够连续不断的获得剩余价 值,资本就必须连续不断的循环。实现连 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的相继转化
并存性: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 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 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 能形式上 。
生产资本循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 的资本运动,
公式: P···W`—G`·G—W···P 简化为P—P 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 而生产,掩盖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这一真 正目的和动机。
商品资本循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 点的资本运动,商品不断被消费和不断被生 产
劳动期 间(A与 Pm相结 合)
非劳动 期间 (原
料储备, 停工,自然 力作用)
出售时间
G—W
W…P…W` W`—G`
资本生产时间:是资本在生产领域里停留的时 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公式:W`—G`·G—W···P···W` 简化为W`—W` 特点: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向社会 提供商品、满足社会的需求。
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
一,而且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 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3 3 3
万 元 购买阶段
万
万
元
元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购买
生产售卖Biblioteka 继起性: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 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 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图示: 空间 1 G— W…P… … W’—— G’ 并存 2 W’— G’G—W…P … W’ 3 P… W’— G’G—W … P 时间上相继执行每一职能
速度快慢对
m量的影响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和三种状态
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生产领域、能够产生出剩 余价值的资本。如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 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资本。
只有产业资本才具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才能 完整体现资本的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
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 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A(劳动力) 公式:G—— W --- P--- W′——G′
Pm(生产资料)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准备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 的资本
Pm GW
A
——货币资本货币转化为商品,处在这一阶段 的货币,既执行一般货币的职能,又执行资本 的职能。起着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的特 殊职能。
它们创造了包括m的新价值 价值和m的实现
是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
资本运动第三阶段
资本数量: 相同
增值
价值量不变
资本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资本职能: 购买Pm和A
生产m
出售商品实现m
作用: 基础,为生产m作准备 决定性阶段 关键,惊险的跳跃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反复进行、没 有终结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是资本运动过 程中采取的不同形式,因此,可以将其中 任何一种形式作为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 这样,资本就有了三种循环形式:
G—W···P···W’—G’G—W ···P ···W’—G’
货币资本循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 的资本运动
公式:G—W···P···W`—G` 简化为G—G`
特点:清楚地表达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 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一般形式。
片面性:循环起点与终点的货币形式,产生 了货币会自行增殖的假象。
第六 章 Political Economy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资本还必须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实现 价值增殖。因此,马克思说:“资本 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 物。”只有在不停顿地运动中才能把 握资本的本质。
循环 和 周转
连续性
m不断被 生产出来
运
速度
动
W′ G′
新商品W’,不仅起着为资本家收回预付资本G 的职能,而且还起着实现剩余价值的特殊职能, 对资本家而言是“惊险的跳跃”
A 公式:G—— W --- P--- W′——G′
Pm
资本循环过程既是两个过程(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阶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并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运 动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形态,以完成不同具体 职能,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并存使每一阶段上任何时候都有执行 每种职能的资本,时间上相继使资本的 运动不至中断,并存成为动态的并存。
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图示
过 程 G—W
… P… W`—G`
阶 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职能 条件
为生产剩余 生产剩 价值做准备 余价值
实现剩 余价值
空间上的并存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周转时间)
劳动时间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非劳动时间
购买时间
流通时间
销售时间
停工时间
备料时间
自然力作用 的时间
概念:资本循环一次需要的全部时间,包括 两个部分,资本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 (广义) (狭义)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狭义)
资本循环 购买时间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