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身世之谜

合集下载

历史人物介绍慈禧

历史人物介绍慈禧
考证发现,在长治县西坡村王氏家谱中有关于慈禧身世 现慈禧出身遗址和慈禧生母的坟墓;长治县上秦村发现慈禧曾 院”,宋家祖传的光绪、宣统年前清廷制作的两个皮夹式清朝 给宋家的残信和照片;长治市区原潞安府衙后院的“慈禧太后 完好。
另外,慈禧生活行为中的许多相关表现也证明慈禧是长治 欢吃长治人爱吃的小窝头、团子、玉米糁粥,爱看流传不广, 能听懂的长治地方戏剧“上党梆子”等。
从数量来说,仅每天的两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正餐之外 的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质量更是没得挑,这128个火头 夫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但又各有特长。
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谓是顶级国宴,云集了众多名厨、名菜,至于价 值,毫不夸张地说,她吃的绝对是“真金白银”!
慈禧的另一大嗜好是吃花、浴花。清宫医案表明,爱美如命的慈禧 太后是一个最能“消费”鲜花的人。
1941年7月,在昆明书画界为缪嘉蕙举办的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 郭沫若即兴作诗,赞誉这位女画家:
苍天无情人有情, 彩霞岂能埋荒井? 休言女子非英物, 艺满时空永葆名。
辛 酉 政 变
1 身世之谜
2 特殊嗜好
3 辛酉政变
4 清末新政与预
备立宪
5 驭人权术 6 万寿无疆 7 风光大葬 8 历史评价
辛 酉
职业:懿嫔,皇太后
坟墓:定东陵
生活年代:清末
目 录
1 身世之谜 2 特殊嗜好 3 辛酉政变 4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5 驭人权术 6 “万寿无疆” 7 风光大葬 8 历史评价
身 世 之 谜
1 身世之谜
2 特殊嗜好
3 辛酉政变
4 清末新政与预
备立宪
5 驭人权术 6 万寿无疆 7 风光大葬 8 历史评价
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

慈禧后裔揭谜慈禧身世

慈禧后裔揭谜慈禧身世

慈禧后裔揭谜慈禧身世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镶黄旗人,惠征由安徽的后补道台升任归绥兵备道台,便带着15岁的女儿兰儿(慈禧小名)及全家来到绥远城,先后在庆丰街(呼和浩特现有东落凤、西落凤街)等三处生活居住。

从一些历史资料上看,少女时代在绥远城居住的慈禧对文学、书画和历史非常有兴趣,她在此读书、学画、下棋、弹琴,且经常骑马射箭。

对于少女慈禧的长相史书中并无记载,野史中描绘她:“每一出游,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

慈禧后裔揭谜慈禧身世在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11号,有一座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的漂亮院落,门内建有照壁、水池,院内的两架长势旺劲的紫藤萝,以及一株尚在结果的秋海棠,和闲置在墙边的抱石门墩,废弃在屋角的剥落砖雕,似乎还能让人寻觅到这里昔日作为公爵府邸的遗迹。

慈禧太后——精选推荐

慈禧太后——精选推荐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传奇的⼀⽣之慈禧⾝世之谜(⼀)公元1835年11⽉29⽇,这⼀天正直深秋,虽秋⾼⽓爽,但已略带寒意。

这⼀天随着⼀声婴⼉的啼哭在京城⼀个普通旗⼈的家⾥,⼀个毫不起眼的⼥婴呱呱坠地。

她的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在20多年后,她却成为⼈⼈都要顶礼膜拜的⽼佛爷,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

她就是后来秉掌⼤清国朝政近半个世纪的圣母皇太后慈禧。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从没有⼈像慈禧太后那样被恶评如潮,有⼈骂她是祸国殃民,嗜权如命的⼀代妖后,也有⼈说她是狠毒凶残⼯于⼼计的恶⼥⼈,还有⼈说她是愚昧跋扈顽固保守的误国者,她的名字被列⼊近代⼆百名⼈之中。

慈禧太后在我国清朝实际执掌朝政47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个重要⼈物,然⽽就是这样⼀个名声显赫的⼈物,她的出⽣地及同年经历却⼀直是个谜。

这位⽇后统治⼤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物她的出⽣在历史⽂献上竟然没有留下太多正式的记载,就连《清史稿》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记录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安徽宁池⼴道惠征⼥。

除此之外,却找不到任何正式记载。

慈禧到底出⽣在哪⾥?她的⾝世中有怎样的悬疑呢?这位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由于她的特殊地位,⾝份,影响与作⽤。

对其⾝世,有多种异说。

尤其是慈禧的出⽣地可谓众说纷纭。

除北京说之外,还有五张说法:⼀⽢肃兰州。

⼆浙江乍浦。

三内蒙古呼和浩特。

四安徽芜湖。

五⼭西长治。

⼈们都试图从这位赫赫有名的圣母皇太后降临⼈间的第⼀驿站起,追根溯源探询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探询她成长,成名的偶然与必然以解开发⽣在她⾝上⼜给整个民族带来过深刻影响的许多历史之谜。

除了五个真假难辨的版本之外,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于北京说。

这⼀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认同,同时也得到慈禧娘家后⼈的认可。

《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安徽宁池⼴道惠征⼥,咸丰元年备选⼊宫,号懿贵⼈,四年封懿嫔,六⽉三⽉庚⾠穆宗并尊为皇太后⽣,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

⼗年,从幸热河。

慈禧太后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慈禧太后简介,欢迎阅读。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1908),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的第七个皇帝咸丰的妃子,第八个皇帝同治的母亲,俗称西太后。

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

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

慈禧太后与翡翠的故事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

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

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

慈禧爱玉,被当时的满、汉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慈禧太后有一枚高质量的翡翠戒指,是琢玉高手依玉料的色彩形态,雕琢成精致逼真的黄瓜形戒饰。

她的满族头式中,全由翡翠及珍珠镶串而成,制作精巧,能使每一颗翡翠或珍珠单独活动。

慈禧手腕上戴的是玉镯,手指上套着10厘米长的玉扳指。

饮茶用的是玉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盘。

慈禧拥有13套金钟、13套玉钟,作为皇宫乐队的主要乐器,玉钟悬挂于8尺高、3尺宽的雕刻精巧的钟架上。

1900年,义和团起义,慈禧逃离北京避难时,所带的珍宝主要是精美的玉器。

她死后,大量的翡翠制品和红蓝宝石也一同殉葬。

慈禧如此喜爱翡翠,在民间也自然少不了留下一些故事: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小小的玻璃锦盒,都是些用绣缎包裹着、装潢精致的盒子。

那里边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数也数不清。

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这翡翠西瓜是在昆仑山自然生成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历史人物介绍慈禧

历史人物介绍慈禧

越太 南后 ,五 谅旬 山万 一寿 役, ,则 而为 安甲 南申 之, 疆其 土时 无法 。人

不 移 。 盖 以 近 事 证 之 ,
。国寿 记君无 者主疆 按、。 :总各 以统国 此之之 四书使 字,臣 颂而, 太祝亦 后曰莫 ,:不 实万呈 为寿递 确无其 切疆本
。评联 我:” 国“外 之甲, 官辰还 绅十发 士月表 商十题 ,日为 莫,《 不皇万 颂太寿 太后无 后万疆 曰寿》 :至的 万矣时
02 特 殊 嗜 好
特殊嗜好
超级票友
西太后还是个懂戏的超级“票友” ,京剧发展 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在西太后的鼓励下完 成的。正是由于她坚定的支持,原来上不得台面 的乱弹才得以成为压倒所有其他戏曲形式的京剧。
忠实粉丝
慈禧太后还是观音菩萨的忠实“粉 丝”。宫中人称慈禧为“老佛爷”。慈 禧信佛,以菩萨自居,自视为观世音菩 萨转世,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 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以慈禧的面目来 统治这个世界。
历史人物介绍
Historical figures to introduce
——慈禧
历史上 思想上 外交上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目 录
1 身世之谜 2 特殊嗜好 3 辛酉政变 4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5 驭人权术 6 “万寿无疆” 7 风光大葬 8 历史评价
生 平 简 介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
~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
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
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

历史趣谈关于大清王朝的五大未解之谜 你知道几个?

历史趣谈关于大清王朝的五大未解之谜 你知道几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关于大清王朝的五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
导语: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清王朝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似乎并不足以令人铭记,但是清朝至今无法给出答案的十大未解之谜,足以令人对其好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清王朝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似乎并不足以令人铭记,但是清朝至今无法给出答案的十大未解之谜,足以令人对其好奇不已。

今天小编为您逐一讲述。

清朝十大未解之谜一: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

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即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

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

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

但清末才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

诗作者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

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这样去“叔”字改称“皇父”的记载,它间接地透露了多尔衮称皇父“已为太上”与太后相对称,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

何况多尔衮之改称“皇父”不但明载于《清实录》与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即当时流传到今的许多档册和文告中,于抬写皇上处,一并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样。

我们也不要忘了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残余,延续到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
生活常识分享。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慈禧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生平充满了许多离奇的故事和传说。

本文将为您揭示慈禧的一些离奇故事,带您走进这位历史人物的奇妙世界。

1. 浴血宫廷据传,慈禧年轻时身穿红衣出宫偷偷与侍卫约会。

一次约会中,慈禧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皇宫中出现了大量血迹。

她追寻着血迹,进入一间宫殿。

在那里,她惊讶地发现,宫中发生了一场残酷的屠杀。

慈禧当时对此事感到震惊,对这种残忍的行为产生了憎恶之情。

这一经历也成为她后来努力改革的一大动力。

2. 穿越时空据传说,慈禧曾有一段神秘的穿越时空的经历。

在一次夜晚,慈禧在床上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她见到了许多奇怪的事物,听到了未曾听过的声音。

她发现这个世界上的女性穿着非常前卫的服装,而男性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打扮和生活。

这个穿越之旅让慈禧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现实的看法。

3. 特立独行的慈禧慈禧是一位非常特立独行的女性。

据传,她经常在深夜离开宫殿,穿着普通人的服饰,与普通人一样游走于市井之间。

她喜欢到街头巷尾的小摊上买些小玩意儿,与摊主们聊天,甚至还会拿出自己亲手绣制的鞋子送给她们。

这种与百姓亲近的行为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也为慈禧赢得了一些人民的支持。

然而,这种与权势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引发了不少传言和猜测。

4. 不老仙丹的秘密有关慈禧的传说中,还流传着一则奇异的故事。

相传慈禧年轻时曾得到一种不老仙丹,据说只消服下,便可保持永葆青春。

这个传说引发了许多臆测和揣测,人们对慈禧的美貌和长寿充满了好奇。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成为了许多关于慈禧的传奇故事中的一部分。

5. 至死不渝的爱情除了纷繁复杂的传奇故事外,慈禧还有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据说,慈禧年轻时曾与一位宫廷画家私定终身。

这位画家为慈禧画了许多美丽的画作,而慈禧也深深爱上了他。

然而,由于身份和环境的原因,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圆满。

清朝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

清朝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

清朝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妃嫔,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的生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慈禧太后生平简介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的真正统治者,她是咸丰的妻子,同治的母亲,再同治上位后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她一生经历了长达48年的垂帘听政,一手主导了清王朝的衰败与灭亡。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又在1852年的时候进了宫中,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妃子,没几年,慈禧就生下了后来的同治皇帝,后来咸丰去世,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登基为帝,慈禧太后也就母凭子贵,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圣母皇太后。

同治初年,内忧外患,内有咸丰留下的八位大臣把持朝政,外有列强入侵。

慈禧太后联合了恭亲王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八大臣一网打尽,自此之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掌控了家国大权。

在这段时间,慈禧太后重用汉臣,涌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知名的汉族大臣,镇压了太平天国和其他的各地起义,缓解了来自国内的压力,使得清朝得以苟延残喘。

同时为了壮大国力,她还重用洋务派,发展实业、军事,对于整个清王朝战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

后来同治皇帝逝世之后,光绪帝登基,慈禧依旧把持着清朝大权,光绪帝其实只是傀儡罢了,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正值慈禧太后60大寿,贪图享乐的慈禧太后也就打算多用海军经费来修缮圆明园,来过自己的大寿,希望李鸿章等人速速结束战争,在战败之后更是求和心切,后来更是为了过60大寿完全不顾前线战事。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光绪帝决心变革维新,这一举动触动了慈禧的权力,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她继续执掌大权。

后来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启用新政,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图增强国力。

知道光绪帝驾崩第二天,慈禧太后也病逝了,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

慈禧太后的遗言慈禧死了,1908年,光绪帝刚刚去世的第二天,慈禧就逝世了。

当时慈禧突发疾病,慈禧自知自己命不久矣,连忙召集大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下日后的领导阶层,会后,慈禧越发病重,就命令军机大臣写下遗诏。

历史趣谈揭秘慈禧的真实身份不是满族叶赫那拉氏

历史趣谈揭秘慈禧的真实身份不是满族叶赫那拉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慈禧的真实身份不是满族叶赫那拉氏
导语:公元1908年,慈禧驾崩,她曾经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尽的财富,葬礼都是按照皇帝的规制进行,但是让人奇
公元1908年,慈禧驾崩,她曾经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尽的财富,葬礼都是按照皇帝的规制进行,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清廷资料中对于慈禧身世的记载却非常简要,对于一个如此显赫的人物,怎么会留下这么多的空白?
根据清廷史料记载,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是正黄旗满族人。

但是现代考古发现对慈禧的身世提出了质疑,认为她是山西一个农村里的汉族穷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山西长治县上秦村一户姓宋的人家里,发现了慈禧笔迹的书信残片和一个清代内廷的帝后宗祀谱。

根据宋家人的说法,这两样东西都是慈禧当年派人送来的,而慈禧的本名叫做宋龄娥,是由于宋家家道中落,被卖给了当时的潞安府知府惠征作为婢女,这个惠征正是清史记载中慈禧的父亲。

但这个宋龄娥怎么就成为了后来的慈禧呢?
一本清宫太监回忆录暗示了慈禧身世的可能性,旗下女子凡是家庭富裕的也是不愿进宫去当怨女,故占多数女子是顶替的。

自古以来,多数选入宫的女子都是寂寞终老,再也没有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作为当时的知府,惠征当然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进宫受苦,于是让宋龄娥冒名叶赫那拉把她送进了宫里,正是这个原本穷苦人家的孩子,因缘际会成为了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慈禧。

简介:公元1908年,慈禧驾崩,她曾经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尽的财富,葬礼都是按照皇帝的规制进行,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清廷资料中对于慈禧身世的记载却非
生活常识分享。

揭开慈禧叶赫那拉氏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

揭开慈禧叶赫那拉氏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

揭开慈禧叶赫那拉氏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摘自《历史密码》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

她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巨细都有记载,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疑案。

但事实上并不时如此,由于清宫档案、国朝正史等资料对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记载,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争论。

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

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

咸丰元年大选秀女的时候,被选入后宫,封为兰贵人。

因得宠于咸丰帝,四年后又被封为懿嫔。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了同治帝载淳。

母因子贵,那拉氏也因此被晋封为懿妃。

咸丰七年正月又被加封为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承德行宫,同治帝继位,尊封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1908年10月22日,慈禧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

《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从文中的记载我们仅可以看出,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镶黄旗人,父亲为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

除此之外,对于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记载。

但这已经是档案中关于慈禧早年的最详细的记载。

由于没有详细的记录,后世的史家便通过自己的考证,提出了诸多关于慈禧身世的说法。

有人说她出生在安徽,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治市,是个贫苦的汉人人家出身。

还有人说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

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生于北京说。

这一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的认同,同时也得到慈禧娘家后人的认可。

慈禧的曾祖父名叫吉郎阿,镶蓝旗人,曾在户部做官,后来因为户部钱粮亏空的问题受到牵连被罢了官。

慈禧的祖父叫景瑞,曾在刑部做官,因为受到曾祖父钱粮亏空案的牵连,也被革了职。

慈禧的父亲惠征开始在吏部做笔帖式,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秘书的八品小官。

2021年历史人物介绍慈禧生平PPT课件

2021年历史人物介绍慈禧生平PPT课件

卉等传世。
中文名:叶赫那拉·杏贞 外文名:Empress Dowager Cixi 别名:
西太后、慈禧太后、老佛爷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1908年11月15日
职业:懿嫔,皇太后 坟墓:定东陵 生活年代:清末
01 身 世 之 谜
身世之谜
民间传说
有民间传说慈禧不是满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关于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说 外还有五种说法
02 特 殊 嗜 好
特殊嗜好
超级票友
西太后还是个懂戏的超级“票友” ,京剧发展过 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在西太后的鼓励下完成 的。正是由于她坚定的支持,原来上不得台面的 乱弹才得以成为压倒所有其他戏曲形式的京剧。
忠实粉丝
慈禧太后还是观音菩萨的忠实“粉丝”。 宫中人称慈禧为“老佛爷”。慈禧信佛, 以菩萨自居,自视为观世音菩萨转世, 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也就是说, 观世音菩萨以慈禧的面目来统治这个世 界。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 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 这个坐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共由108间房屋组 成,占有8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 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 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
从数量来说,仅每天的两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 正餐之外的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质量更是没 得挑,这128个火头夫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 但又各有特长。
历史人物介绍
Historical figures to introduce
——慈禧
历史上 思想上 外交上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目 录

慈禧是此人转世之身有前朝记忆

慈禧是此人转世之身有前朝记忆

慈禧是此人转世之身有前朝记忆嘉庆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离乾隆逝世仅半个月,距和珅坐牢也只要7天,嘉庆派大臣前往和珅软禁场所,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杀。

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由悲从心来,他当即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境真,今朝撤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卷烟是后身。

数百年来,这首语焉不详的预言诗耗尽了很多历史学家的心血,令后人大惑不解。

“水泛含龙”指的是啥?而“卷烟”指的又是啥呢?皆是令研究者莫名其妙啊。

也为附会者供给了活生生的资料,例如史学家孟森先生以为,“卷烟”也许指慈禧,“水泛含龙”暗示慈禧祸清之兆,慈禧是和珅的“后身”,和珅自个也许也不会想到,自个身后能用一首诗掀起如此大的波涛。

慈禧太后尽管没能像唐时武则天相同登上皇位宝座,可是她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践统治者,可谓清朝的“无冕女皇”。

对于慈禧太后的身世,也颇有传奇色彩,被很多人认定是和珅转世。

那么,慈禧太后为啥被以为是和珅转世呢?公元1799年,中国历史上食欲最大的贪官和珅被迫自杀于狱中,死时年仅50岁。

他尽管彻底消停了,可是清朝的野史专家、民间艺人却没有消停,一直拿他的故事当质料,不断地编出各式各样的故事。

就连一百多年的慈禧太后也意外和他扯上了联系,被说成是和珅转世,专门到世上来折腾大清王朝来了,所以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小朋友倒了霉,爱新觉罗家的260年大业就这样被毁了。

能够肯定,这个故事肯定是瞎说,可是为啥一个老婆子和一个大帅哥能扯上联系呢?这得从和珅的临死前的一首诗说起。

话说狼子野心的和老贪临死之际,不念嘉庆皇帝免了他的凌迟之刑,竟然丧尽天良地提笔写了首七言绝句:五十年来梦境真,今朝放手谢红尘。

改日水泛含龙日,认取卷烟是后身。

啥意思呢?翻译一下即是:我和珅活了50岁,跟做梦似的;现在呢,我死了。

可是,我还会再转世回来的,我转世后将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掌心里,诸位可一定要认明白啊。

然后慈禧的所作所为与这句诗的译意类似,所以就呈现了这些说法。

历史趣闻慈禧出生地在哪?慈禧出生地六种说法真相揭秘

历史趣闻慈禧出生地在哪?慈禧出生地六种说法真相揭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慈禧出生地在哪?慈禧出生地六种说法真相揭秘
导语:慈禧出生地之谜: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咸丰的贵妃、第八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的诞辰日。


慈禧出生地之谜: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咸丰的贵妃、第八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的诞辰日。

在她刚出生的日子里,和普通人家生了个女儿一样,除了她的父母多一份欣喜之外,并没有引起其他过多人的关注。

关于她的出生,历史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正式的记录,因为谁也难以料到,几十年后,这个普通人家的女子,会成为秉掌大清国朝政四十余年的圣母皇太后、人人都要向之顶礼膜拜的“老佛爷”,她的名字,被列入世界近代二百名人之中。

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

自清末迄今,围绕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种种传说,对她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屈指数来,竟有六种说法: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即内蒙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还有北京说。

人们都试图从这位赫赫有名的圣母皇太后降临人间的第一个驿站起,追根溯源,探询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和源泉,探询她成长、成名的偶然和必然,以解开发生在她身上,又给一个民族带来过深刻影响的许多历史之谜。

安徽芜湖说
安徽芜湖说,又叫“生长南中”说,这是关于慈禧太后出生地传说中最早的一说。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徵,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因之慈禧“生长南中”,“雅善南方诸小曲”。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慈禧生前死后的那些秘密 身世之谜及尸身不腐

历史趣谈:慈禧生前死后的那些秘密 身世之谜及尸身不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慈禧生前死后的那些秘密身世之谜及尸身不腐
导语:慈禧太后,清朝末期实际执掌朝政近50年的女人,清朝最风光的女人,也是清朝最受争议的女人之一。

她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
慈禧太后,清朝末期实际执掌朝政近50年的女人,清朝最风光的女人,也是清朝最受争议的女人之一。

她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

然而关于她的出生,历史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正式的记录,因为没有人能料到这个普通人家的女子,竟会一跃成为大清最尊贵的女人、人人都要向之顶礼膜拜的“老佛爷”。

慈禧真实照片
慈禧靠着一步步的钻营,从贵人到嫔,又靠着幸运地生下了咸丰帝惟一的皇子,从而“母以子贵”,被晋封为妃、贵妃,直到皇太后,并藉此“垂帘听政”四十七年。

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

关于慈禧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屈指数来,竟有六种说法: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即内蒙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还有北京说。

但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说法是认同度相对高的。

慈禧陵墓被盗
慈禧陵的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重建后的隆恩殿与东西配殿,在建筑材料的贵重、工艺的精湛、装饰的奢华等方面均居于清朝皇后陵寝的首位。

她的随葬品之奢华也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慈禧的随葬品分为两部分:生前置放于墓中金井里的珍宝与下葬时的随葬珍品。

慈禧私密照片
生活常识分享。

慈禧太后的身世是怎样的

慈禧太后的身世是怎样的

慈禧太后的身世是怎样的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

慈禧的曾祖父吉朗阿,曾在户部任员外郎,遗下银两亏空,离开人世。

祖父景瑞,在刑部山东司任郎中,相当于现在部里的一个司局长。

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时,因没能按时退赔其父吉朗阿在户部任职时的亏空银两而被革职。

外祖父惠显,在山西归化城当副都统。

父亲名叫惠征,在吏部任笔帖式,是一个相当于人事部秘书、翻译的八品文官,后屡有升迁。

根据清宫档案《内阁京察册》(清政府对京官三年一次的考察记录)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征,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时是笔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

十九年(1839年)时是八品笔帖式。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为吏部一等笔帖式。

二十六年(1846年)调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因为考察成绩又是一等,受到皇帝接见,被外放道府一级的官职。

同年四月,任山西归绥道。

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安徽徽(徽州府)宁(宁国府)池(池州府)太(太平府)广(广德州)道的道员。

从慈禧之父惠征的履历看,他曾先后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职。

那么,慈禧出生在何处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记载,因为谁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这个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子,会成为执掌大清国朝政近半个世纪的圣母皇太后。

近几年,北京的学者从清宫档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选秀女的名单,这在档案中叫做排单。

其中有咸丰五年(1855年)慈禧的亲妹妹被选为秀女的记录。

慈禧的这位妹妹后来成了醇郡王奕的侧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

排单上明确记载:此女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氏,父亲名叫惠征,最高官职做到五品的道员。

一些学者主要根据这份排单认定,咸丰五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在北京西单牌楼北劈柴(辟才)胡同。

所以,这里应该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按照京师八旗分城居住的规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镶蓝旗满洲都统衙门在阜成门内华嘉寺胡同;到民国初年,镶蓝旗满洲都统衙门旧地在阜成门内华嘉寺14号。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慈禧太后秘史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

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贫穷的汉族农民家庭,取名“王小谦”。

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女,改名“宋龄娥”12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兰儿),并在衙西花园专设书房中获精心培养。

咸丰二年(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平步青云,直至皇太后。

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

慈禧博学多才,不仅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更精于帝王权谋之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人物,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背后都络上了慈禧的印记的,她的一生如中国的近代史一样,充满着传奇与争议。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

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

同治即位后,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

光绪即位后,仍听政。

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

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卒,次日,慈禧太后亦卒。

葬于东陵。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

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热河,让年仅二十六岁的慈禧青春鼎盛之时便守了寡。

但是,她却“母以子贵”,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从而走向她政治生命的巅峰,成为“垂帘听政”四十七年的大清王朝的皇太后。

然而,慈禧作为一位妻子,她青年丧夫;作为一位母亲,她中年丧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禧身世之谜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紫禁城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曾两度发动宫廷政变,四次垂帘听政,统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寿终正寝。

随后,她被以皇帝葬礼规格葬于清东陵。

在中国历史上,享受如此葬礼的女人是绝无仅有的。

百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在史书中探究慈禧出身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记载。

慈禧到底出生在哪里?她的身世中又有怎样的悬疑?1989年6月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山西省长治市市委办公楼,来拜访时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刘奇。

这个叫赵发旺的上秦村村民见到刘奇后,不仅自称是慈禧的五辈外甥,还带来了同村几位宋姓村民的一封联署信,口口声声要为慈禧太后平反。

1.慈禧太后,这个百年前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女人,史家用在她身上的笔墨却甚是寥寥,仅限于:“慈禧,叶赫那拉氏,镶蓝旗满洲人。

咸丰二年选秀入宫,先封兰贵人,后晋懿嫔。

咸丰六年三月生载淳,晋懿妃,翌年再晋懿贵妃。

咸丰崩载淳继位,懿贵妃尊皇太后,诏旨称圣母皇太后”等。

以致她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待解之谜“平反”一词是指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但历史对慈禧公正的评价早已是白纸黑字、板上钉钉,“平反”一词又怎么会用在慈禧的身上呢?经过仔细询问,从赵发旺的表述中刘奇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赵发旺说:慈禧太后是上秦村人,就出自自己的外婆家,姓宋……而这次自己来找刘奇的目的,就是求刘奇帮他们把慈禧出身这个问题搞清楚、定下来(图1),刘奇很惊讶,慈禧的后代怎么会出现在上秦村呢?虽然“平反”属于用词不当,但从赵发旺言谈举止上看,他满认真的,说得有板有眼,好像不是在胡编乱造。

何况,就凭慈禧的那份名声,即便真有关系的人都巴不得躲得远远的,他却主动往上凑合。

于是,刘奇决定去上秦村看个究竟。

上秦村,位于长治西南7公里外的平川之上。

刘奇一进村,便按照村民的指点来到了村西头一个已经很久无人居住的破败院落前。

据这所老宅的主人宋安则讲,当年慈禧就出生于这所迄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典型山西民居中(图2)。

当然,一家之言不足为凭,刘奇又向其他村民了解情况。

谁知这一问不打紧,人们是如数家珍,七嘴八舌说个不休:据说,当年这座老宅的主人宋家家道殷实、生活富足。

道光十五年阴历十月初十,宋家添了一个女孩,生下时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是这个女孩的两只脚脚心里各长有一个瘊子。

这个女孩后取名叫宋龄娥,十分乖巧、懂事,深受父母的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大涝之年,洪水冲毁了田地,宋家因失去了衣食之源而骤然破败。

为了让宋龄娥讨个活命,其父母只好忍痛把她卖到潞安府做使女……原来,慈禧的事情在这里几乎人尽皆知。

人们几乎异口同声告诉刘奇:慈禧小时就是在这所院落里长大的。

自从她进宫当了娘娘开始,村里人就将这所院落称为娘娘院,世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刘奇在上秦村的调查刚有些眉目的时候,10公里外西坡村又有人来找到刘奇,提出了新的说法并举出了自己的证据:慈禧不是出生在上秦村,而出生在西坡村。

同样是在道光十五年,西坡村贫穷的王增昌夫妇喜得一女,这个女孩的两只脚底也各有一个瘊子,王增昌夫妇为她取名王小慊。

王小慊三岁那年其母病逝,妻子的病逝对贫困的王增昌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王增昌决定卖掉小慊,为她找条生路。

而买方,正是上秦村的宋家。

后来,宋家又将王小慊转卖到了潞安府。

不仅如此,现西坡村有一棵千年古槐,传说当年小慊经常在下面玩耍;在西坡村外的田地间还有一座孤坟,坟前的石碑上赫然刻着“慈禧太后生母之墓”几个大字;更重要的是,村民王培英家还保存有一本家谱,家谱上注有一段“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文字(图3)……然而,宋家后代矢口否认王家与慈禧有关。

随即,两村“慈禧的后人们”却已开始为“抢”慈禧唇枪舌剑地争执开了。

但刘奇却从双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找到了一个关键的共同点:慈禧在幼年时确被卖到了潞安府,而且是卖到了当时潞安府的父母官惠征家。

深究细考诞新说惠征何许人也?刘奇回到办公室后开始遍查史籍。

正史中记载:惠征乃慈禧之父。

曾长期担任笔贴式之职,后历任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保源局监督、山西归绥道、安徽宁池广太道等职。

清史档案非常惜墨,其中又有很多含混的地方,因此史料中并没有惠征在潞安府做官的明确记载。

可刘奇经过进一步查找、分析,还是发现了惠征曾在潞安府做官的蛛丝马迹:史载当时的潞安知府是多慧,但在道光二十四至二十六年间他曾经离开潞安府赴京城“引见”,就是面见皇帝述职,接受考核,等待提拔重用、另委新职。

在这一期间内,吏部会委人来代行他的职务,并考察他以往的政绩。

而这个人便是惠征,因为在他的履历表中,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是空白的。

刘奇认为:由于只是个临时性的代理工作,所以档案中就没有记载。

在接下来的寻访中,刘奇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宋龄娥伺候惠征夫人洗脚。

知府夫人提醒宋龄娥说:“我这一只脚底下有一个瘊子,你不要使劲抠它。

”当地民间有“脚心瘊,住高楼”这样一种说法,是日后大富大贵的一种标志。

谁想,正小心翼翼地服侍夫人的宋龄娥却不经意间说出了一句令夫人大为吃惊的话:“我两个脚心各有一个瘊子。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夫人心里为之一震。

自此,夫人便对这个丫头刮目相看,并在心中暗暗地酝酿了一个计划:当年,有女儿的满族人家,女儿都要参加选秀,只有在被淘汰下来后方能许人,而有钱有势的的人家谁也不愿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到宫中去苦挨那“深宫怨”。

当时惠征的女儿已经10岁,按照规定马上就要面临选秀。

由于宋龄娥正好与女儿年纪相当,因此惠征夫人便琢磨出了一个冒名顶替的法儿。

她收养了宋龄娥,让她改姓叶赫那拉,更名玉兰,并在潞安府西花厅设立书房,与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起精心培养……直到咸丰二年,17岁的慈禧代惠征的女儿应选入宫。

这个故事并非无源之水、空穴来风,刘奇在接下来的查阅中发现: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容龄,在她1957年出版的《清宫琐记》中也写到:“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于潞安府衙西花厅……”;而在曾为慈禧画过像的美国画家卡尔著的《慈禧写照记》中,刘奇也找到了这样一句话:外间传述,谓慈禧太后家世极为微贱,初仅为他家使女,厥后始选入大内,登宝位焉……这些记述与王宋两家的说法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调查,刘奇收集到大量关于慈禧生于长治的传说。

这些传说逐渐在刘奇心中勾勒出一个“长治说”的梗概:道光年间,西坡村王增昌夫妇生有一女,取名王小慊。

由于妻子早亡,家庭贫困,王增昌把女儿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宋龄娥。

不料宋家亦因天灾而骤然破败,宋龄娥又被转卖到潞安府知府惠征家做使女。

后来,宋龄娥被惠征收养,顶替他的亲生女儿参加选秀并且应选入宫,一步步成为皇太后。

以往,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是慈禧生于北京。

据慈禧二弟桂祥之曾孙那根正讲:我们的家谱曾有记载,慈禧是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阴历十月初十)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现辟才胡同)内惠征家宅的(图4)。

可惜,家谱在“文革”中被“破四旧”了,惠征老宅在前几年也因危改被拆除了……但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刘奇总觉得慈禧的出身可能确含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因为,其间发现的一系列“怪细节”以及一些间接证据似乎都倾向于慈禧是汉人、生于山西长治的说法:一是英国人爱德华·贝尔在《中国末代皇帝》一书中写道:“慈禧长得过于纤瘦,脚更是小得不成样子。

”而刘奇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张老照片上发现了慈禧脚上的异常——她的脚确是很小(图5)。

而满族妇女历来都是天足;再是裕德龄在她的《御香缥缈录》中曾写道:“有一点是很诧异的,老佛爷对于满文,实在认识得很少,少到差不多可以说完全不认识。

” 慈禧身为清朝皇太后,却不懂满文,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刘奇也因此而认定:慈禧是汉人,而非满人。

还有,虽然清廷有一套严格禁止汉女参选的选妃制度,但刘奇经查阅大量史料发现,还是有旗人不惜铤而走险抱养汉族女孩来冒名顶替的。

最终刘奇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参选的秀女中绝对没有汉族,慈禧极有可能是因为顶替惠征之女而被选进宫中的。

就在刘奇初步认定慈禧是汉人的时候,学界有人对长治说的证据之一——王培英的家谱提出了质疑:王培英的家谱不仅是写在一个破旧帐本上的,而且在干支纪年后还加注了公元纪年。

由于老百姓以往修谱习惯上是不会用公元纪年的,因此很多人认为他的家谱是伪造的。

但刘奇经研究后认为:这本家谱记录了1794年(乾隆59年)~1970年之间王家的六代传人,跨时176年,如果没有根据,王培英是不可能凭空编造出这本家谱的。

正当难以判断王陪英家谱真伪的时候,上秦村赵发旺的表弟宋六则又给刘奇送来了一些在自家炕洞里找到的陈旧的带有字迹的碎纸片,据他讲,这是慈禧入宫后写给宋家的信……经拼合修复,虽然从大致内容上尚不能断定残信是慈禧写给宋家的,但有几点却透出了这封信非比寻常:一是据记载慈禧有个非常信赖的代笔人叫缪素筠,是位女性书画家。

残信上的字跟她的笔迹有些相似之处;再是刘奇还在残信的纸片中发现了一块信封的残片,上面的笔迹和残信中的笔迹大相径庭。

经与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一张普遍被认为是慈禧亲笔的便条进行比照,信封上的字与慈禧亲笔中一些字的笔画非常相似(图7)。

时隔不久,宋六则又给刘奇送来了一个牛皮夹子。

这个皮夹子内侧有火烫表格,右侧印着帝后的生辰,要求注意庆贺;左侧则是他们的祭日,要求按时祭祀。

有关专家鉴定残信信纸及皮夹子确出自大内(图8)。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个农民家庭是不可能有这些物件的。

但仅凭这些,慈禧生于山西长治的说法还是不免令人产生怀疑。

要使上述说法成立,还必须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

于是,刘奇只得继续查阅、收集史料中记载及民间流传的有关慈禧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能证明慈禧生于山西长治说法的间接证据:刘奇先是在光绪二十八年的内务府《差务杂录》中查到,慈禧在祭奠她父母文书的下款程式中,称其父惠征为‘先考惠二老太爷’,称其母为‘先妣惠二老太太’”。

而这样称呼亡故的父母,无论从礼法上还是习惯上都极为不妥;继而刘奇又通过查阅《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清宫二年记》、《清稗类钞》之《孝钦后自述》篇及曾服侍过慈禧的太监信修明写的《老太监的回忆》等文献,发现慈禧不仅极不尊敬惠征夫人,而且还有大量类似抱怨其的言语。

那么,慈禧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记录呢?难道因为慈禧不是惠征夫妇亲生、或者她真是生于乡间吗?继而从民间流传的有关慈禧日常生活的喜好、为人处世中,刘奇也发现了慈禧似乎与山西、与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慈禧60寿辰时,一个上党梆子剧团进京为她祝寿,慈禧非常高兴,并赐名“乐意班”。

上党梆子所用语言的地方性极强,如果慈禧与长治毫无关联,她怎么会对晦涩难懂的上党梆子如此喜爱呢?慈禧日常爱吃和常吃一种叫“团子”的食品。

“团子”是长治地区老百姓爱吃的一种特有的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