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东营市城市经济转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东营市城市经济转型分析
摘要:东营市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按照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定位,围绕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经济转型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机构不合理、石化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偏低、以高投入支撑高增长、劳动者素质不高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等诸多方面问题。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规划的提出,东营市依靠良好的外部机遇和自身条件迎来了又一次迅速发展的机遇。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东营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人口规模较小,财政负担相对较小,加之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多年来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有利于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不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东营市经济转型
1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成为了理论界和政府的重点关注领域,但是多数研究的都是对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和转型进行的,从发展战略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多数属于应用研究和政策调研,基础研究不足,缺乏一个系统性、一致性的分析框架。
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在全市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面对胜利油田原油产量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东营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迫在眉睫。为避免因资源枯竭或将要枯竭而造成的城市衰退现象的出现,大力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东营市最为现实和紧迫的任务。
1.2文献综述
1.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进行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创作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的财富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20]
3.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海特、兰德尔和艾恩赛德认为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
1.3研究方法
2
1.系统分析法
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和效益性,也就是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城市自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也是体现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资源的衰竭可以看作是系统局部变量的变异而导致整个系统失去平衡的过程。转型是对出现变异的比例进行修复的过程,这种修复过程需要某些替代要素来弥补定义变量的不足,使系统在新要素的修复之下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2.对比分析法
研究东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通过对国内外同类型城市的实地考察进行对比,研究同类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规律,通过反复论证深入分析东营资源型城市过程中是否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并将此作为指导转型的决策依据。
二、东营市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1胜利油田的发现与发展
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区域性的石油普查。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的华8井,首次见到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由此而来。1965年1月25日,在胜利村构造上,32120钻井队打的坨11井,发现了85 米的巨厚油层,石油日产1134吨,“胜利油田”由此得名。
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现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80%在东营境内。胜利油田经过近50年的开发,大区块、易开采、质量高的油藏已基本开采殆尽,到2007年底,发现的75个油田中已投入开发的70个,已动用地质储量 39.9亿吨,动用程度达到84.5%,后备储量已经不多,尤其是东营境内后备储量大多是小区块、低渗透、质量差的油藏,且陆上勘探已基本达到全覆盖,新增探明储量的可能性很小,开采难度也很大。因此,可以说东营境内的原油生产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加快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2.2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
3
为适应胜利油田开发和黄河三角洲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1983年设立了省辖东营市,现辖垦利、利津、广饶三县和东营、河口二区,国土面积8053平方公里,总人183万,其中油田职工家属43.3万。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按照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定位,围绕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经济转型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国内外成功案例
3.1国外成功案例
从国外典型案例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以资源深加工产业代替简单的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通过提高产品加工深度,使资源的价值被充分开发出来以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休斯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注重对石油科技的技术开发力度,在与石油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钢铁、电力、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二种是通过产业植入,鼓励新产业的发展,以此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的目的。日本九州在放弃对煤炭行业进行政策保护的同时,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工业开发区以促进转型,并为新兴产业做了政策倾斜。使得九州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得以顺利实施,帮助传统的煤炭资源城市完成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
第三是从资源型城市现有产业中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业给予政策扶持,帮助资源型优质产业尽早成为主导产业。德国鲁尔区使用这种模式从遍地煤渣的废矿区发展成为绿树环绕、高新产业园区和商贸中心遍布的
大公园。
1
3.2国内成功案例
1数据来源于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