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磁现象第一节简单磁现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磁现象

第一节简单磁现象

一、教学背景分析

这一节是磁学的起始课,包括以下教学内容: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磁体、磁极、磁化、永磁体以及磁性材料。虽然磁现象学生小学学习过,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磁现象,但学生对磁现象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体系。知识碎片化,对磁现象的了解处于一知半解。本节的教学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复习以前的知识并对有关现象建立一个科学、明确的概念,厘清学生已有的,但较杂乱的磁现象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以及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可发动学生准备、收集废旧磁铁等一些相关的实验物品。先用实验复习小学自然课学过的有关磁现象的一些概念,再从人造磁体的制作引出磁化现象,介绍磁性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可以补充我国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和介绍一些相关历史故事,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磁体、磁极、磁化、永磁体、磁性材料等概念。

2.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磁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收集、整理磁性材料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以及指南针的制作,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磁体、磁极、磁化、永磁体、磁性材料等概念。

2.经历根据磁现象建立有关概念的过程。

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是后续课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不仅有助于概念的理解,而且在分析现象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磁化概念。

关于磁化和磁性材料,这些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可以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亲自体会磁化过程,还可以教给学生或让学生讨论退磁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可用动画等方式对磁化和退磁进行微观解释。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认识磁现象

在每位同学桌上的盒子里都放有:磁铁、铁钉、铜钥匙、铝钥匙、大头针、塑料等各种物质组成的物体。

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盒子里的各种物质,并总结哪些物品能被吸引,哪些物品不能被吸引。

2.“知识点”教学

●磁性、磁体和磁极

同学们交流实验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钉、大头针等含铁的物体。教师介绍更多的实验发现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引出磁性和磁体的概念。

通过学生交流实验现象:观察条形磁铁吸引大头针时,磁铁的不同位置吸住的大头针多少不同回忆磁极概念。

演示实验:将小条形磁铁悬挂起来,使其自由转动,发现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south)方,一端指北(north)方。由此回忆磁体具有指向性以及磁体的两极,南极(S)和北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使其自由转动,用另一个磁铁的一端去靠近它。观察实验现象。

由此总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提出问题:家中的冰箱门上有磁封条,在关门时可以自动吸住冰箱。你知道磁封条的磁极位置在哪呢?

演示实验:用小磁针判断磁性橡胶的两个磁极位置。发现磁封条的磁极在它扁平的两面。展示磁铁飞镖盘的两个磁极就是在前后两个面上。

学生实验:提前把两小块长方体的磁铁和铁块(外形相同)都包上相同颜色的纸,让学生判断哪个是磁铁、哪个是铁块,并提出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学生讨论并回答:根据磁体和铁块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行实验判断,让两个物块彼此靠近或接触,由于铁块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分别与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吸引,所以任何位置都能被另一个物块吸引的一定是铁块。而磁铁的两端都可以吸引铁块,中间部分几乎没有磁性,无法与铁块吸引。

●磁化和磁性材料

演示实验:一个大铁钉不能吸引大头针,但当磁铁靠近大铁钉时,它就能吸引大头针了。

由此引出磁化概念: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有了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学生实验:判断是否为磁性材料,即判断是否能被磁化。

学生使用1元、5角、1角、5分、2分、1分的硬币,分别用磁铁吸引硬币和含有铁、

钢、铜、铅、铝等物质的物体。

实验发现:磁铁能够磁化铁、钴、镍等物质。这类物质叫磁性材料。各种硬币中,新版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能被磁化。

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磁性材料及应用。

演示实验:当移走磁铁后,铁钉又不能吸引大头针了,把铁钉换成钢钉重做以上实验,发现钢钉能长期保持磁性。

介绍磁性材料:被磁化后不能长期保持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材料。被磁化后能长期保持磁性的物质叫硬磁材料,我们称这类磁体为永磁体。

磁化方法:

(1)直接将磁铁靠近要被磁化的铁钉或钢棒一端;

(2)将磁铁沿铁钉或钢棒一端按一定的方向滑向另一方向,往复几次即可;

(3)使用实验室中的充磁机来充磁。

退磁方法:

(1)敲击退磁法:用条形磁铁将钢片或缝衣针磁化后,用钢片或缝衣针吸引铁屑或大头针,观察其磁性强弱;然后用木槌或橡皮槌敲击钢片或缝衣针,再用钢片或缝衣针吸引铁屑或大头针,观察其磁性强弱。

(2)在火上烧退磁法:将被磁化后的钢片或缝衣针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再用上面的方法检验其磁性的变化。

(3)交变电流退磁方法:将被磁化后的钢片或缝衣针放在交变电流的磁场中,即反复改变电流方向并逐次降低电流的大小,直至为零。

知识拓展——利用动画对磁性和磁化进行微观解释:

物体的磁性是由分子电流引起的,分子环形电流产生磁矩,可以把磁矩想象成一个个小磁针(称为磁畴)。磁矩方向根据分子环形电流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磁体内分子环形电流的磁矩如果取向基本一致,则对外呈现磁性,而且在磁体两端总是出现相反的磁极。当磁介质(如铁、钢、钴等)放置在磁场中,介质内分子电流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由原来的无规则运动、磁矩取向不一致变为取向比较一致,这就是磁介质的磁化现象。撤去外磁场后,磁介质中分子电流的磁矩如果仍能基本保持被磁化时一致的取向,这种磁介质称为硬磁物质,如钢。撤去外磁场后,如果磁介质中分子电流的磁矩恢复到被磁化前杂乱无章的指向,这种磁介质叫做软磁物质,如软铁。

由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软磁材料,哪些地方用到了硬磁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