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水平转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重方法如下: (1)在对称于距3号墩中心线70m处设梁端 反力架、千斤顶、传感器。 (2)在一端向上施力顶升梁体,当转体发 生转动的瞬间(通过设于转盘与承台间的 位移计来判断),记录传感器顶升力。 (3)通过顶升力与力臂求得力矩。 (4)通过对于球铰中心的力矩平衡方程, 推算球铰摩阻。

(2)撑脚支撑形式在转体结构悬臂较大, 抗倾覆稳定要求突出时,往往被采用。下 转盘为一环道,上转盘的撑脚有4个或4个以 上,以保持平转时的稳定。转动过程支撑 范围大,抗倾稳定性能好,但阻力力矩也 随之增大,而且环道与撑脚的施工精度要 求较高,撑脚形式有采用滚轮,也有采用 柱脚的。滚轮平转时为滚动摩擦,摩阻力 小,而且常因加工精度不够或变形使滚轮 不滚。采用柱脚平转时为滑动摩擦,通常 用不锈钢板加四氟板再涂润滑剂,其加工 精度比滚轮容易保证,通过精心施工,已 有较多成功的例子。
1、水平转体施工中,能否转动是一个很关 键的技术问题。一般情况下可把启动摩擦 系数设在0.06~0.08之间,有时为保证有足 够的启动力,按0.1配置启动力。因此减小 摩阻力,提高转动力矩是保证平转顺利实 施的两个关键。转动力通常安排在上转盘 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力臂。转动力可以 是推力,也可以是拉力。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 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 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 与体系的转换。

(1)平面转体施工

( 2 ) 竖向转体施工
转动支承系统 (关键) 转动牵引系统
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 下转盘(与基础相连)
转动体系
平衡系统
第二部分
水平转体系统设计及关键问题



4、助推系统 (1)助推系统用于克服静、动摩擦力矩间的差 值。使整个转体启动。助推由助推分配梁及助 推千斤顶组成,安装于转盘的钢管撑脚与助推 反力座之间。其安装方法是; 清理环形滑道,检查滑道与撑脚间的间隙, 在其内垫四氟板,并在滑道上涂抹黄油四氟粉。 在助力反力座上安装助推分配梁及助推千斤 顶。使反力座提供的助推力由分配梁传给千斤 顶,由千斤顶传给撑脚。 安装配电柜、油管路,接至泵站并对其进行 调试。


4、 牵引系统的设计及安装
牵引系统主要由牵引索、反力座、牵引千 斤顶及控制台等组成。根据转体的受力分 析,转体系统的受力分为3种情况:一是仅 磨心受力。二是撑脚受力。三是磨心与撑 脚共同受力。

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 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 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 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转动支承系统必须 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





(1)清理反力座上的张拉槽、上转盘周边、清 楚牵引索表面浮锈及其杂质。 (2)在反力座后撘平台,反力座后受力部位加 垫板,将千斤顶安装到位。 (3)将牵引索理顺,绕转盘上约四分之三周, 将自由端引入千斤顶反力座张拉槽内;要求各 束钢铰线平直、不打绞、扭结。 (4)按照设计要求,依次在钢铰线上套入千斤 顶锚环、夹片、撑脚,组成QCDL2000型连续张 拉千斤顶总成。 (5)安装油管、配电柜。 (6)对千斤顶、牵引索、锚具、泵站进行调试。
转动支承系统 (按平衡条件)
磨心与撑脚 共同支承
磨心支承
撑脚支承

(1)磨心支承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我国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由中 心撑压面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 插有定位转轴。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 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 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 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在已转体施 工的桥梁中,一般要求此间隙2~20mm,间 隙越小对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上下转 盘弧形接触面的混凝土均应打磨光滑,再 涂以二硫化铜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系数 (一般在0.03~0.06之间)。





在正常状态下,转动球铰的摩阻力矩大于 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如施工误差过大, 也有可能出现转动球铰的摩阻力矩小于转 动体的不平衡力矩 。 2、平转动力计算。 (1)转体支承点竖向反力, (2)平转牵引力 (3)平转助推力 (4)牵引索钢铰线的选用

3、平转牵引系统, 平转牵引系统由牵引 反力座、转盘、牵引 索(钢铰线)及连续 作用千斤顶组成。其 安装步骤如下。
球铰四氟板

上转盘底设8组钢管混凝土撑脚,撑脚按圆 周等距布置。撑脚下设不锈钢环道,环道 与撑脚间预留间隙4mm,保证转体的稳定。 环道上对称于转盘中心设12对助推千斤顶反 力座。参考下图。
下转盘与助推反力座

上转盘侧面设2束19-7直径5钢绞线,固定端 埋入混凝土内,自由端在转盘侧面绕四分 之三周后安放于主牵引反力座的牵引槽口 内,用两台连续张拉千斤顶牵引。牵引反 力座为2m乘以1.8m乘以1.8m,设于承台上。

1、 总体布置承台分为钢筋混凝土下承台、 钢筋预应力混凝土上承台、微膨胀混凝土 封铰体3个部分。在上下承台间中心位置设 置钢球铰,下球铰与下承台连接,上球铰 与上承台连接。 在下承台上设置 环状滑道、牵引 反力座、挡块等 设施,在上承台 内预埋牵引索, 滑道上部设置撑 脚,撑脚与上承 台连接。
2、球铰的设计及安装 (1)球铰由定位骨架、下球铰、上球铰及中心销 轴构成。下球铰表面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块。球铰 设计时最关键的一环是要选取适当的直径,其主 要受下部混凝土抗压强度、滑块抗压强度及滑块 布置的制约。 (2)球铰受力一般分为2种情况:其一,当转体 段平衡时,球铰承受上部所有荷载,即球铰处竖 向反力等于转体段质量;其二,当转体段失去平 衡时,球铰与撑脚共同受力,球铰与撑脚的反力 合力等于转体段质量。显然第一种情况球铰受力 较大,因此取该情况计算球铰平面直径。

转道采用环道与中心支撑相组合的转盘结 构,由上下转盘与球铰构成。球铰直径为 3.8m,采用厚55mm的钢板整体压制成型, 分上下两片。
钢球铰转盘

两片之间涂以黄油聚四乙烯粉,并垫以756 块聚四氟乙烯板片 。球铰中心设直径 300mm钢质转轴,预埋于上转盘混凝土中, 保证转体时轴心不发生偏位。
二、水平转体系统设计与安装

1、转动体称重 斜拉桥的转动体是完全自平衡体系,必须确 保横桥向与顺桥向对转盘中心的力矩平衡,在转 体前要进行称重验证。如转体不平衡,则采用在 梁面配重的方法调整到平衡状态。 转体部分重心向曲线内侧偏109mm,向边跨 侧偏50mm,以便横桥向对转体中心平衡;同时使 顺桥向力矩偏向边跨,使球铰与边跨的撑脚共同 受力,产生一定的稳定力矩,保证转体的稳定。 但撑脚与滑道间的摩阻力力臂大,如偏心过大, 将使转体牵引力显著增加,所以在施工中应严格 控制转体箱梁尤其是箱梁悬臂端的模板尺寸,使 梁体偏心力矩满足设计要求。
球铰四氟板
上球铰安装 试转完成
3、滑道及撑脚的设计及安装

滑道、撑脚在转体段不平衡时起平衡支撑 作用,设计时其主要的内容有:滑道的平 整度,避免在转体时产生爬坡现象;撑脚 的承载力能满足T构两端质量差达到10%时 工况的需要;滑道、撑脚接触面的减摩处 理;滑道、撑脚之间间隙满足上部结构线 形调整的需要
对于单跨拱桥、斜腿刚构等,平转施工分为 有平衡重与无平衡重转体两种。有平衡重 时,上部结构与桥台一起作为转体结构, 上部结构悬臂长,重量轻,桥台则相反, 在设置转轴中心时,尽可能远离上部结构 方向,以求得平衡,如果还不平衡,则需 在台后加平衡重;无平衡重转体,只转动 上部结构部分,利用背索平衡,使结构转 体过程中被转体部分始终为索和转铰处两 点支承的简支结构。
第一部分 转体施工技术概述

桥梁转体施工简介:桥梁转体施工是 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 或拼接)成形后,利用摩擦系数很小的滑道 及合理的转盘结构,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 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 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 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 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 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 用最多。

5、 限位系统由于转体施工是单向动作, 如过转将无法逆向调整,所以必须设置限 位系统防止过转,以确保轴线的正确性。 限位系统由上承台上的限位块及下承台上 的挡块组成。在上承台轴线位置设置钢筋 混凝土限位块,根据转体角度推算就位位 置,在下承台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挡块。
二、水平转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部分
水平转体施工实例
一、实例工程概况

SJ高架桥工程是XX市五环快速路SJ南站编组 站(7条运营铁路线组成)的关键工程。桥长 1187m,主体为45m+65m+95m+40m的四跨连续独 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全桥平曲线 半径为1900m,竖曲线半径为16000m,线形十分 复杂。 主梁为单箱三室大悬臂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箱梁顶板宽28.76m、底板宽17.0m,梁高2.5m,箱 梁整体向曲线内倾斜2%。主塔梁面以上高39m, 为了加强顺桥向刚度,改善景观效果,结构设计 为倒’’Y’’形。
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 继续教育培训
城市高架桥水平转 体施工技术
天津第六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薛长迁 2014年5月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转体施工技术概述 第二部分 水平转体系统设计及关键问题 一、结合某例简介水平转体系统设计 二、水平转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部分 水平转体施工实例 一、实例工程概况 二、水平转体系统设计与安装 三、水平转体施工工艺 四、工程结果
一、结合某例简介水平转体系统设计

转体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转体系统也可分 为轴心系统、牵引系统、平衡系统、限位 装置这4个主要部分组成。轴心系统由球铰 构成,主要承受转体部分的荷载;平衡系 统由撑脚和滑道组成,主要起平衡支撑作 用,承受不平衡弯矩;牵引系统由牵引设 备、牵引反力座组成,提供转体的动力; 限位装置主要由上承台上的限位块及下承 台上的挡块组成。

Biblioteka 转体施工的优点有: (1) 转体施工法用桥梁结构本身做成转动体系, 充分利用结构本身及结构用钢作施工设备,完全 避免了在河道上搭设大量支撑管架,大大减少了 钢管等周转性材料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改高空作业或水上作业为岸边陆地作业,扩 大了施工场地,改变了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施 工安全得到了保证。 (3)在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的施工中 可不间断通航,不干扰交通,且当主要构件先期 合龙后,能给以后的施工带来方便。 (4)用简单的机械就能使结构转体合龙,且能很 好地控制桥梁成形后的线形和外观质量。 (5)转体施工法施工简单快速,有利于加快工程 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全桥设斜拉索6组,共12根OVMPES (FD)7-451带有双层PE热挤聚乙烯保护层 的低应力新型拉索。拉索钢丝为高强低松 弛镀锌钢丝,极限抗拉强度1670Mpa。为了 成桥后能更换缆索,在塔梁上均预留备用 索道管。 桥式立面图

鉴于拟建桥下的列车运营流量大,无法采 用常规施工方法。为既快速、安全地建成 高架桥,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铁路运营的 干扰,经过反复技术经济论证决定采用转 体法施工。转体法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 免对运营列车线路的干扰(跨线桥),避 开水中施工(跨河桥),具有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转体段总长166.7m,主跨悬臂长 86.7m,边跨端悬臂长80m。先在平行铁路 线的北侧场地完成斜拉桥的现浇,再将其 旋转49°到桥位。 如下图:
推力由千斤顶施加,但千斤顶行程短,转动 过程中千斤顶安装的工作量又很大,为保 证平转过程的连续性,所以单独采用千斤 顶顶推平转的较少。转动力通常为拉力, 转动重量小时,采用卷扬机,转体重量大 时采用牵引千斤顶,有时还辅以助推千斤 顶,用于克服启动时静摩阻力与动摩阻力 之间的增量。 2、平转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 题。对于斜拉桥、T构桥以及带悬臂的中承 式拱桥等上部恒载在墩轴线方向基本对称 的结构,一般以桥墩轴心为转动中心,为 使重心降低,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

(3)支承为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国内某 立交桥采用一个撑脚与磨心共同作用的转 动体系,在撑脚与磨心连线的垂直方向设 有保护撑脚。如果撑脚多于一个,则支承 点多于2个,上转盘类似于超静定结构,在 施工工艺上保证各支撑点受力基本符合设 计要求比较困难。广州某大桥原采用多撑 脚与磨心共同受力体系,后考虑到这种困 难,减小了磨心受压的比例,使其蜕化为 撑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