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 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 会”(或“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 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 中国人和5名美 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 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学校。由于这样的一种 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 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 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 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 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 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 学,这是一所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 款”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被称为 “赔款学校”。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 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 多人。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总统的信)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那 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 业的影响上取得最大的收获。如果美国在三十年前已经 做到把中国学生的潮流引向这一国家来,并能使这个潮 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园满和巧 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 上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为了扩大精神的 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 的方法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 为可靠。”
当时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 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 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 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 款用完为止。
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 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 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 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 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 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 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载 濂弟载漪是义和团首领之一。义和 团被八国联军镇压后,载漪获“重 罪”发配新疆,载濂也被革职,清 华园被皇室收回,长期弃用。这为 后来在此办学提供了可能。
现今的清华校园按照南门主路(学堂路) 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 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 特色。大礼堂为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 馆、清华学堂、同方部、西体育馆及理学 院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王府庭园工字厅、 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 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 春园遗址)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 东区则以1950年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 体,以及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 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一)清华园的由来与变迁
清华园原是康熙行宫“熙春园” 的东半部。至道光帝,将其一分为 二,西边叫近春园;东边仍叫熙春 园。咸丰皇帝登基后,将熙春园改 名为“清华园”。
240余年前,乾隆的御笔“水木清华”
皇家园林——熙春园(清华园)
咸丰皇帝题匾的“清华园”
近春园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 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荒岛”。清华 园则幸存完好。咸丰皇帝死后,又留给长 子载濂。
美国“退款”办学 的目的,是想通过培 养亲美领袖的方式, 控制中国的发展,谋 求自身的战略利益。
西奥多· 罗斯福 总统(1901-1909)
1919年,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 )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 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 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 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 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 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 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 事业和实业中。
2、改为大学时期(1925-1937 )
1925 年 5 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 ,同时增设 了“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大导师”(王国 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梅贻琦
胡适
史家胡同
竺可桢
1909年游美学务处、肄务部、学 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其中提到,因 已确定清华园为校址,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 称改为“清华学堂”。12月,清政府学部批准 了这个改革办法。之后,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 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 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今天看到的清华学堂 大楼大门外,正额“清华学堂”四字即为那桐 手书。
(二) 清华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1. 史前期: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 (1911-1925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 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 约》,赔款4.5亿两白银,加利息共9.8亿 两白银,即骇人听闻的“庚子赔款”, 分39年(1902-1941)还清。
• 其中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白银,占3.2%,合 2400多万美元。至1905年底,美国就获得了 全部赔款。后来,美国承认“实属过多”,同 意“退还”部分“庚款”。 •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退款协议,将 1078.6万美元,从1909-1940年逐年按月地 “退还”中国,办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于是, 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 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 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作 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 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 人,于10月份赴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