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7月1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又一次被提及。
《规划》中明确指出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和目标:到2025年,全国新认定10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1600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3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50个产值超100亿元、30
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
以这四种发展模式为抓手,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小编梳理了四种发展模式的建设情况、申报条件和经典案例,通过实打实的建设要求和成功经验,告
诉你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1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建设情况】
“一村一品”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和组织方式,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作用。
从2011年到2019年,农业农村部已经连续开展了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累计认定285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一村一品”快速推进,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才集聚、农业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申报条件】
根据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的通知》,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一)主导产业突出。
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6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5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40%和30%以上。
专业镇主导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3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30%以上,贫困地区可放宽到20%以上。
(二)实现绿色发展。
主导产品必须有注册商标,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要求。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专业村镇优先考虑。
(三)联农带农效果好。
专业村、专业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所在镇、所在县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贫困地区可放宽到5%以上。
(四)组织化程度高。
专业村镇成立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数占专业村、专业镇从业农户数比重分别为40%和3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30%和20%以上,并与专业批发市场有效对接,或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联合体。
“一村一品”典型案例
——陕西袁家村
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是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7 年袁家村接待游客量超过500 万人次,总收入超过 3.8 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 万元。
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网红、“关中民俗第一村”。
堪称将旅游产业与农民、农村最佳融合的教科书式的典范。
地理坐标: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距离西安60 公里,约 1 小时车程。
村庄规模:袁家村共有62 户,286 人,土地面积 660 亩,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外部3000 人来到这里。
获得荣誉:先后获得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誉。
产业规划:袁家村在产业方面可以总结为“一个品牌,两个产业”:——一个品牌是指“袁家村”品牌,“袁家村”的品牌价值估值已经超过 20 亿元,并且仍然在快速的增值中。
“袁家村”的品牌,可以形象地解读为“袁汁袁味的精神原乡”,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内涵的“农”字号品牌,其产业与三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两
个产业,一是指以传统民俗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个性化、高端化和系列化文化产品产业。
二是指以特色农副和健康餐饮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加工包装和销售产业。
开发主体: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组织村集体开发经营公司作为袁家村的主体,同时成立自有的村
庄管理公司和多种行业协会。
经过多年发展,袁家村从乡村旅游起步,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为凸显,第三产业强大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由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第二产业围绕第三产业布局;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拉动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袁家村真正构建起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2
农业产业强镇
【建设情况】
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支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挥了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批准254个镇(乡)、2019年批准298个镇(乡)、2020年批准259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累计认定811个农业产业强镇。
【申报条件】
根据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印发做好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工作通知》,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
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主动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制定了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可行、支持力度大。
二是主导产业基础良好。
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规模较大。
东、中、西部地区镇域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亿元、1.5亿元、1亿元以上(国家级贫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放宽为0.3亿元以上)。
申报时,要将培育的主导产业落实到具体品种类别,不得笼统地将粮食、水果、畜禽、水产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得将休闲农业作为主导产业。
2018—2019年创建比较集中的茶叶、花卉苗木等产业,原则上暂不列为2020年支持对象。
三是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围绕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类型丰富。
东、中、西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分别达到2:1、1.8:1、1.6:1以上(对国家级贫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作要求)。
四是产业布局科学合理。
主导产业与当地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区位等相匹配,发展功能定位准确,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同步推进。
五是联农带农机制初步建立。
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村集体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以下简称“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完善建设条件。
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
——江苏射阳湖镇
射阳湖镇是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扬州市重点中心镇。
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历代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射阳湖镇位于美丽的射阳湖畔,射阳湖物产丰富,藕香蟹肥,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之乡”。
2018年射阳湖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录,是扬州市唯一一个入选的村镇。
地理坐标:射阳湖镇位于美丽的射阳湖畔,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镇区规模: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占宝应县区域面积的七分之一,辖3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近10万人口,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均居宝应县农村乡镇之首。
产业规模:全镇2018年荷藕产值达到10.66亿元,其中加工6.68亿元、种植2.23亿元、销售服务及观光休闲1.75亿元。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4266元。
产业规划:射阳湖镇荷藕种植历史久、品种优、面积大,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多,已逐步发展成农业主导产业。
全镇荷藕、渔业、玫瑰及葡萄等四大特色农业中,荷藕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与观光休闲占全镇特色产业的“半壁江山”。
——以荷藕为特色,明确产业强镇新方位。
经过多年培育,该镇荷藕产业基本实现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全镇荷藕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含境外),种植农户近万户,总产量12万多吨,销售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占全国市场的70%左右。
荷藕加工企业36家,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产业加工集群。
从事荷藕产业的农民2.36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8%,人均年收入4.25万元。
——以项目为载体,打造产业强镇新支撑。
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荷藕集中加工区、荷藕新品种拓展区、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两区一心”建设,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到2020年,将建成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显著的产业示范强镇。
——以融合为引擎,实施产业强镇。
依托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优势条件,围绕推进荷藕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贴市场需求,调优产品结构,着力打造深度融合的产业链、稳定增值的价值链、联结共享的利益链、绿色环保的生态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3
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情况】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部署要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的核心区、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区”的功能定位,连续4年印发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文件,先后批准创建145个、认定4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申报条件】
根据2020年《关于开展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各地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8〕11号)明确的创建思路、目标任务、创建条件开展创建,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申请创建的产业园,原则上不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批准建设的产业园主导产业相同。
(二)申请创建的产业园,经过两年左右的创建,应达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评价和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19〕51号)规定的认定条件。
经评估与认定条件差距较大的,不得申请。
(三)各地要统筹考虑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
申请创建的产业园,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批准建设的和2020年拟申请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区域,原则上不能重叠。
(四)近两年发生重大农业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省级及以上环保、农业农村或食品安全等部门通报的县市,不得申请。
现代农业产业园典型案例
——潜江小龙虾
潜江是“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龙虾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连续9年位居全国
前列,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话语权。
享有“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潜江龙虾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产业链条十分完整,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
2017年潜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国首批1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9
年获得农业农业部认定。
地理坐标:潜江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地处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
园区概况:2017年11月,潜江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成立,标志着创建国家现代产业园正式启动。
园区总面积88.62万亩,覆盖园林、泰丰、杨市、龙湾、熊口和渔洋6个镇处114个村,5.2万农户,21.37万人。
产业规模:
2018年园区总产值为237.51亿元。
主导产业虾-稻,综合种养面积19.8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和规模经营基地面积占85.6%,产值达154.96亿元,占园区总产值65.24%。
主要来自于小龙虾养殖及良种繁育、稻米及加工、小龙虾加工、甲壳素及其衍生品深加工业、虾-稻仓储物流等产业。
通过产业园示范带动,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70万亩,小龙虾产量12.5
万吨、优质虾田稻米产量44万吨,年提供优质龙虾种苗70亿尾,全市虾-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20亿元,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总体布局:重点构建“两区一基地”的总体布局,“两区”即科技创新与综合商务区(核心区)和产业集聚与产城融合发展区(示范区),“一基地”即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标准化种养基地(辐射区)。
投资规模: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7.53亿元,重点投资“一基地四中心一平台”,共计19个建设项目。
按照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项目资金来源由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两部分构成。
其中中央资金1亿元集中支持13个项目。
潜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边限,无围墙,它不仅仅是一个园区,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
一只稻田“害虫”,变身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栖明星,推动潜江虾稻综合产值突破230亿元。
潜江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探索出迈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4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情况】
2020年3月,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组织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5月,经各
省(区、市)申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审核,批准建设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申报条件】
根据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主要支持省域内基础好、规模大、有特色、比较优势显著的重点产业。
各省申报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应将其主导产业落实到具体品种类别,不得笼统地将水果、畜禽、水产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主导产业。
申报实施集群建设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原则上需符合以下要求: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的优势产业,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了指导意见或发展规划,符合国家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础较好,种(养)规模大,有较强的加工转化能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格局;产业经营主体活跃,有多家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较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参与。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典型案例
——山东寿光蔬菜
寿光市地处山东省北部沿海,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中国一号菜园子”。
2020年5月15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入选2020年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地理坐标:寿光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潍坊西北部,地处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
产业规模:寿光市绿色果蔬种植面积5.6万公顷,建有35万个蔬菜大棚,拥有一流的蔬菜栽培技术、先进的蔬菜经营管理经验和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寿光坚持绿色、生态理念,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寿光蔬菜”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牌,产品销往国内300多个大中城市和美国、日本等27个国家。
产业优势: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有六大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产业的聚集以及对生产资料的专业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2.交易成本优势,降低了交易信息和客户的收集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3.技术创新优势,寿光蔬菜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提高技术创新优势;
4.人才聚集优势,建立了10多个技术培训机构,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5.就业优势,解决了当地大量就业问题;
6.制度环境优势,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发展。
成功路径: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成功的路径总结主要有六个方面:
1.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农业;
2.坚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设施蔬菜生产模式;
3.加强市场体系培育和产品信息平台建设;
4.着力打造了“寿光蔬菜”品牌;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商业化合作育种,加快各种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
6.以蔬菜产业为主线,大力拓展蔬菜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