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综述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综述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综述

目录

摘要:................................................................. - 1 -

ABSTRACT: .............................................................. - 1 -

1.引言................................................................. - 2 -

2.多糖简述............................................................. - 3 -

2.1抗肿瘤 (3)

2.2免疫功能 (4)

2.3抗疲劳能力 (4)

3.多糖的提取方法....................................................... - 4 -

3.1水提醇方法 (4)

3.2酶解法 (5)

3.3超声波法 (5)

3.4微波法 (5)

4.多糖的分离纯化....................................................... - 6 -

4.1去蛋白质 (6)

4.2除色素 (6)

4.3纯化 (7)

4.4分析鉴定 (7)

5.结论................................................................. - 7 -

6.文献................................................................. - 8 -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摘要: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被誉为“菇中之王”。因食用起来既有杏仁的香味又有鲍鱼的鲜味,故被称为杏仁鲍鱼菇。杏鲍菇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尤其是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保健效果。本课题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多糖的提取工艺、多糖的分离纯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杏鲍菇,多糖提取,提取工艺,分离纯化。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 in pleurotus mushroom Pleurotus eryngii,namederyngiiPleurotusalso,belongstO Eumycophyta,Basid iomycotin Agaricales,Pleurotaceae,Pleurotus.Knownas the‘‘mushroomking”.Becauseit has both theflavor ofalmond andabalone,peoplealso called it almond- -abalone-mushroom.The mushroomhas a veryhigh medicinal

value,especiallythepolysaccharidesit content,it could have

anti-tumor,anti-oxidation,anti-aging streng-

-theningthe immunesystem and otherhealth effects .The subject used eryngii as the raw material,conducted a systematic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th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rocess,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hesingle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Keywords:Pleurotus eryngii,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process,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

1.引言

因为多糖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使其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研究证明,多糖具有抗病毒、抗癌、降血糖血脂、抗氧化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多种保健功能。所以,食品、制药、化妆品和饲料等行业均已将多糖作为其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对多种食用菌进行了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离鉴定及功能性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人们对食用菌多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食用菌多糖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

多糖是一种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易溶于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水浸提法来提取多糖,再用乙醇从提取液中将多糖沉淀出来。传统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酸碱液浸提、酶法浸提。近年来,超声波和微波技术也被运用于多糖提取中,并取得较好的提取效果。但是各种提取多糖的方法均有其利和弊,所以在选择提取方法时要根据试验要求选择。提取得到的多糖一般还含有较多的杂质,如蛋白质、色素和无机盐等。为了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需要除去这些杂质。为了对多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除去杂质后的多糖,需要进一步的纯化得到单一的多糖组分,多糖的纯化方法有很多,使用较为广泛的有:柱层析法、盐析法、金属络合物法等[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被誉为“菇中之王”,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担子菌纲(Basidimycetes)层菌亚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 eurot us)食用菌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是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2]。杏鲍菇子实体颜色雪白,质地脆嫩,又称雪茸、鲍鱼菇或干贝菇[3],其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具有杏仁味和鲍鱼味,故称杏仁鲍鱼菇。杏鲍菇寡糖含量丰富,与双歧杆菌共用,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功效[4],食用后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止动脉硬化、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5-8]。

杏鲍菇春末至夏初腐生、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型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

拉瑟草的根上或其四周土中,其野生生长在亚热带草原一干旱沙漠地区[9-10]。杏鲍菇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翻。有许多垂直分布完全不同的生态型。在我国杏鲍菇主要分布在四川(九寨沟和长海草地)、青海、新疆等地[11]。1970年, Honda 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1974年,Cailleux 用菌褶分离法获得杏鲍菇菌株并试栽成功;1977年,Ferri进行商业性栽培[12]。杏鲍菇的菇柄脆嫩、滑爽 ,被称为草原上的牛肝菌,是所有平菇属中口味最好的品种已成为继金针菇后我国第二大工厂化栽培品[13]。现代药理学领域对杏鲍菇的研究较多,发现杏鲍菇中所含的真菌多糖不仅能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还能增强肌体免疫机能,抵抗病毒[14-16]。

2.多糖简述

多糖是由很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链接聚合缩水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17]。真菌多糖一般可以从发酵液、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提取,提取出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癌等作用。食用菌多糖主要可以分成葡聚糖、甘露聚糖杂多糖、多糖肽和糖蛋白等[18-19]。

随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糖的研究不断深入,多糖的功能被逐渐开发出来,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菌中能显著增强癌症患者抵抗力的生理活性物质即为食用菌多糖。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健胃保肝、抗病毒,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抗感染、抗辐射、抗水肿、抗疲劳和修复损伤组织细胞等方面的功效。杏鲍菇多糖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抗肿瘤

迟桂荣[20]等人从杏鲍菇菌丝中分离、纯化出两种杏鲍菇多糖即A1和A2,并分别用杏鲍菇多糖A1和A2作为小鼠的免疫增强剂,观察其对抗肿瘤的影响;采用体外抗病毒试验测定了杏鲍菇多糖即A1和A2对I型单纯疱疹病HSV -1的活性。通过制备纯化杏鲍菇多糖,实验研究表明其在抗肿瘤的试验和抑制

HSV -1活性的试验中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常显著的差异,得出杏鲍菇多糖即A1和A2对小鼠产生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并有很强的抑制I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这一结论。

2.2免疫功能

迟桂荣[21]通过检测注射免疫新城疫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研究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群在口服杏鲍菇多糖后,免疫新城疫疫苗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杏鲍菇多糖具有提高鸡群免疫的功能。

2.3抗疲劳能力

郑素玲 ,郭立英[22]等研究杏鲍菇多糖对老龄小鼠游泳耐力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实验方法是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衰老模型组(B)、衰老用糖组(C)。 B、C 组腹腔注射 D- 半乳糖(100mg/(kg bw·d)),连续 60d,建立衰老模型,A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时程相同;第 41 天起 C 组灌胃 100mg/(kg bw·d)杏鲍菇多糖,A、B 组灌胃等剂量蒸馏水,连续 20d。第 61 天测定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血尿素氮、血乳酸值、血红蛋白含量及脏器指数,结果显示:杏鲍菇多糖能显著降低运动后血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延长力竭游泳时间,并使血红蛋白含量及胸腺、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 <0.05)。得出结论:杏鲍菇多糖具有抗疲劳、提高老龄小鼠运动能力的功效。

3.多糖的提取方法

3.1水提醇方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溶于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水浸提法来提取多糖,再用乙醇从提取液中将多糖沉淀出来。所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乙醇的质量分数都会对多糖提取产生影响。一般植物性多糖提取都是采用热水浸提法,即借助于热力的作用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水作为溶剂渗入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溶解液泡中的物质,使其穿过

细胞壁,扩散到外部溶剂中[1]。邵昕昕[17]通过采用苯酚一硫酸法在波长485nm 附近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分析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杏鲍菇多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97。C、浸提时间8h、液料比8:lmL/g

3.2酶解法

由于纤维素酶的专一性,其作用是酶解杏鲍菇子实体内的纤维素,导致细胞破壁并释放出胞内多糖、蛋白质、氨基酸以及核苷酸等有效成分。熊文飞、陈日春[23]等人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 p H 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得出酶解法提取杏鲍菇多糖的最佳工艺: 最佳料液比为 1∶20; 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 48.5 ℃,酶解 pH 5.50,酶的添加量 0.102×103U·g- 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 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 ℃,酶解 p H 6.75,酶的添加量 4.08×103U·g -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 5.82 g·L- 1,多糖得率3.792% 。

3.3超声波法

超声波可在液体中产生空化作用,而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和射流可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能力。适当的超声处理能增强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力和传输能力。高娟娟梁安慧[24]等人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功率、处理时间、浸提时间对杏鲍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超声波能显著提高多糖的提取率,超声波的最佳处理时间为4min,功率为600W,超声波处理材料后能明显缩短热水浸提时间, 30 min热水域浸提可达到良好效果,粗多糖得率达到20%。对于超声波对多糖活性有无影响,并未进行实验研究。

3.4微波法

微波是指频率为 300 M H z ~ 300 kM H z,波长在1 m ~1 m m 之间

的电磁波.通过微波来实现提取的方法称为微波提取法。其原理是微波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25]。韩波、杨丽艳[26]等人以杏鲍菇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杏鲍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微波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作为考察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微波温度80、微波功率800 W、提取时间10 m in。

4.多糖的分离纯化

初步提取得到的粗多糖溶液中含有蛋白质、色素和无机盐等杂质,为了得到纯多糖,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必先去除这些杂质,这一过称即是多糖的分离[27]。实验证明,热水浸提法虽然不会破坏得的多糖的生物活性,但是获得的粗多糖中却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粗多糖在除去蛋白质之后,生物活性更高,为此本试验又对提取所得的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最佳去蛋白的工艺参数。另外,杏鲍菇粗多糖中还含有无机盐、色素等,所以在对其纯化之前,也要先去除这些杂质。多糖经过分离后还可以经过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更高的单一多糖组分。采用去蛋白,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凝胶和活性炭对杏鲍菇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组分。

4.1去蛋白质

利用蛋白质在有机溶剂中变性的特点,将提取液与Sevage试剂(氯仿一正丁醇5:1)混合,振荡,静置,变性后的蛋白质介于提取液与Sevage试剂交界处。然后萃取,留上清液[28]。除蛋白的最佳糖液:氯仿一正丁醇的体积比为5:1,此时蛋白质去除率可达58%,多糖损失率只有16%[1]。

4.2除色素

韩秋菊[29]等用活性炭吸附和过氧化氢脱色2种方法进行脱色。过氧化氢

的氧化脱色多糖得率为87.67%.较活性炭Ⅱ发附脱色多糖得率高7.67%。因此,采用过氧化氢氧化脱色法较好。

4.3纯化

双水相萃取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两种不同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其组成中大部分为水,可用于亲水性活性物质的萃取分离,是一种高效而温和的分离技术[30]。苏艳玲[31]采用 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杏鲍菇多糖,研究了PEG的分子量、硫酸铵的浓度及PEG的浓度三个因素对杏鲍菇多糖在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4000浓度为 21.33%,硫酸铵浓度为 14%时,多糖的分配系数可达 1.9529-2.0152,收率可达 60.58-62.82,从而得出一种萃取杏鲍菇多糖的方法。

4.4分析鉴定

范文秀、王振河[32]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对杏鲍菇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波长485 nm,多糖换算因子f= 1.57,在5.00- 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0.999 8,方法的回收率在98.6%~ 10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1%~ 2.94%之间。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中含有丰富的多糖。

5.结论

研究表明,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抗疲劳等功能。杏鲍菇中多糖含量丰富,文中介绍了杏鲍菇中多糖的提取方法:水提纯、酸碱浸提、酶解法、超声波法及微波法,用多种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纯化方法齐全包括除蛋白、去色素,采用萃取进行提纯,效果比较明显,不足支持是未对分离纯化之后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整体而言,多糖的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开发利用杏鲍菇中多糖的提取具有很大的意义。

6.文献

[1]陈莉.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产品研发[学位论文.硕士. 2013

[2]宋宗民,霍军平.林地杏鲍菇种植技术[J].中国果菜,2011(9): 16.

[3]张春玲.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J].农业科学,2009(15):147.

[4]杜敏华,田龙.微波辅助法提取杳鲍菇多糖研究[J].食品科技,2007(3):117-119 .

[5]陈士瑜,陈海英.蕈菌医方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29-430.

[6]李波,芦菲,王东玲.杏鲍菇干制的非硫护色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

(5):25

— 260.

[7]暴增海,马桂珍.杏鲍菇多糖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现状[J].北方园艺,2007 (6):239—240.

[8]王爱仙.杏鲍菇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9]姚自奇,兰进.杏鲍菇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4,11(1):52—58.

[10]吴祖峰.杏鲍菇液体发酵的初步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1]谢凌慧.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及其液体菌种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

学,2009.

[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34.

[13]宋爱荣,田雪梅.杏鲍菇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J].食用菌学报,2001,8 (4):10—14 .

[14]倪滔滔,谭琦.杏鲍菇栽培周期木质素酶变化规律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1,27

(2 ): 14— 17.

[15]潘崇环,孙萍.珍稀食用菌栽培与名贵野生菌的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4: 93.

[16]杨立红,史亚丽,王晓洁等.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

2005(6):18-21.

[17]邵昕昕.杏鲍菇多糖的浸提条件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6:34.

[18]李金灿,陆辉,张相日,朱西儒.食用菌多糖特性与保健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

食用菌,2005,24(6):7-11.

[19]郭春沅.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食用菌,1999,19(3):6-7.

[20]迟桂荣,徐琳,吴继,邢建欣.杏鲍菇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23(3): 174- 176.

[21]迟荣.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36-4566

[22]郑素玲,郭立英,范永山.杏鲍菇多糖对老龄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食品科学

2010,31(7):269-271.

[23]熊文飞,陈日春,宋洪波.酶解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工艺的优化[J].福建农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4):541-545

[24]高娟娟,梁安慧,阳敏,杨花礼,杨萌,李婷.超声波对杏鲍菇多糖提取率影响试验[J].

食用菌,2005, 6:49.

[25]张海容,韩伟珍.微波法与传统热水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比较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26(5):68-70.

[26]韩波,杨丽艳,张艳,祝波,娄大伟.微波辅助提取杏鲍菇多糖及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院报,2014,31(5):43.

[27]吴静雅,张名位,孙远明.荔枝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华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7(02):119-124.

[28]张斌,张璐,李沙沙,江晓.甘蔗渣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14(10):101—102.

[29]韩秋菊,马宏飞.海参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71-8072.

[30]王志华,马会民,马泉莉等.双水相萃取体系研究[J].应用化学,2001,18(3):173-175.

[31]苏艳玲.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杏鲍菇多糖[J].现代食品科

技,2013(29/6):1333-1336

[32]范文秀,王振河.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

(7):53-54.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Lentinusedodes 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香菇多糖是香菇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小。香菇多糖的提取常用水提醇沉法、酸碱提取法,但存在提取工艺复杂、溶剂使用量大、时间长等缺点,而且容易造成多糖降解,生物活性降低。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 1.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特殊的物理性质,加速介质质点运动、空化作用、振动匀化等以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使药效物质加速融人溶剂提高有效成分的得率。 王恒等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实验优化确定出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W ,料液比 35:1,超声时间40min ,香菇多糖提取率为6.72 %。王俊颖等采用超声法浸提香菇多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 : 25,超声温度60° C超声时间30min , 超声功率300W ,多糖得率为8.72 %。李宏睿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单纯的热水浸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料水比 l:25 ,超声时间35min ,超声功率105W ,热水浸提温度 90 %,浸提时间20min 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多糖提取率为13.75 %,比单纯热水浸提法提高6.22%。 2.微波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微波加热的参数,有效地加热物料中的目标成分,对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刘小丽等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

黄芩苷提取条件的实验设计(精)

黄芩苷提取条件的实验设计 【摘要】目的: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粒度、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6~0.9mm的中档片加50%乙醇50倍量,温度60℃,超声振荡15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净率高、简单方便。【关键 词】黄芩;黄芩苷;正交试验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e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1]。其主要成分有黄芩苷元(Baicalein)、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此外尚含β-谷固醇(β-Sitosterol)等,其中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之作用[2]。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温浸法、煎煮法、加热回流法、索氏法等。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超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提取法,设置L9(34)正交试验,以黄芩的含量为指标,紫外法检测,寻求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3]。 1 仪器与试 药 V-53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S 5150A型超声波清洗器;普利赛斯 92SM-202A型电子分析天平。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批号:0715-200111)。黄芩为市售药村,经周口市药检所鉴定。乙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料的预处理将黄芩净洗切制分为3档,厚度1~2mm为厚档片,0.6~0.9mm为中档片,0.5mm以下的为薄档片。干燥后分装样品袋中,备用。 2.2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2.2.1 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用50%的乙醇溶液配制成为15μg/ml的溶液,以50%乙醇为空白,用V-53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35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在27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8.0mg于50ml量瓶中,加50%乙醇溶液溶解到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液 1.0、 2.0、 3.0、 4.0、 5.0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由吸光度(A)对溶液浓度(C)作线性回 归。回归方程(n=5)为:A=0.0294+0.0591C r=0.9999 表明黄芩在7.2μg~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3 黄芩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样品1.0g,加50倍量的50%乙醇溶剂浸泡30min后,放入振荡器中(频率20KHZ)。根据正交试验表选择一定的提取时间和温度进行超声处理后,过滤、补足滤液至50ml。精密量取上述滤液1ml至100ml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百事通 2.2.4 黄芩样品含量的测 定取2.2.3项下的溶液在2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计算出黄芩苷的对应波度(C)。按下式计算黄芩苷的含量X%。 X%=C对 ×0.5 2.3 L9(34)正交试验取黄芩样品1.0g 精密称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芩苷含量为参考指标,考察黄芩饮片厚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提取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和表3。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略)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略)表3 方差分析表(略)注: F0.05(2,2)=19.00。 2.4 方差分析由表2、3可知,采用超声波直接提取法,以黄芩苷为提取率考察指标时,各因素对黄芩提取工艺影响的大小为C>A>B,其中提取温度对黄芩苷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1引言 多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尤其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1]。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0种的多糖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其中植物提取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主要根据不同溶解度来选择溶剂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一般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碱提取法、酶提取法和微波助提法等方法[2],本文进行了浸提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以期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参数。本实验采用各种溶剂和酶的处理,提取香菇多糖,保持多糖的生物活性,效果是明显的。 1.1香菇多糖的组成与药理价值 香菇多糖(LentinanLNT) 是一种β—1,3—葡聚糖,系从担子菌纲伞菌科真菌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组分的多糖。多糖以甘露糖为主,含少量的葡萄糖、微量的岩藻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肽链由天冬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组成。LNT的化学结构是一种以β—D—[1~3]葡萄糖残基为主链,侧链为(1—6)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50万道尔顿[3]。 香菇多糖1969年在日本首先发现,自此,国内外学者对LNT作了许多深人的研究。近年来,LNT广泛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的药理价值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4];抗病毒作用;对寄生虫、霉菌、细菌等感染均有治疗作用;有抗衰老、抗辐射作用,还具有预防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作用。在临床上LNT还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硬皮病,面部扁平,尖锐湿疹等。此外,硫酸化香菇多糖具有显著抗HIV作用,香菇多糖在治疗胃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努尔尼都司生研一班 2009001455 【摘要】黄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活性成分 提取分离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得发展。本人查阅了国内关于黄芩苷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一些资料,综述了黄芩苷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关键字】黄芩;黄芩苷;提取分离 中药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与北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在中成药生产中,常以黄芩的提取物入药,而其中起药效作用的主要为黄芩苷。黄芩苷的提取分离,是分子结构、药理活性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本人对此进行了综述。 1 黄芩苷的提取及结果 1.1 水提酸沉法 提取方法:黄芩粗粉加水第一次10倍量、第二次8倍量,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盐酸调ph1~2,60 ℃保温30min,静置,过滤;沉淀用适量水搅匀,用c(NaOH)=0.4调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用盐酸调ph至1~2,60 ℃保温30min,静置,抽滤,沉淀分别用水、50%乙醇、95%乙醇洗至ph7,重结晶即得黄芩苷。龙翠华等对黄芩水提工艺做了正交研究。因为黄芩药材含有水解酶,当其遇冷水后发生水解而使黄芩苷质量浓度下降,而水解酶在高温下被破坏失活,所以宜在沸水状态下提取。以浸膏得率和黄芩苷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次数进行考察[1]。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证实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黄芩浸膏、黄芩苷的提取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影响,而溶剂用量对黄芩浸膏、黄芩苷的提取无显著性影响。综合考察,最终确定最佳工艺为第一次加10倍量的沸水提取1.5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h。 王青[2]通过对黄芩苷水提取工艺的研究,发现黄芩水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沸水提取1.5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h,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30min。 1.2 醇提酸沉法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

香菇多糖提取作业

香菇多糖提取 提取法: 用物理提取的方法生产精细化学品,即通过将某一种物质按一定的要求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从而获得产品的方法。 张杨杨 精化1122 1、认识香菇多糖 (1)香菇多糖结构式 分子式:〔C42H72O36〕n 分子量:〔1152.9995〕n

(2)香菇多糖性质 香菇多糖(l e n t i n a n;L N T)是从香菇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葡聚糖,是以增强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密度:1.88g/c m3;沸点:1472℃a t760m m H g。 溶于碱溶液或甲酸,微溶于热水或二甲亚砜,不溶于冷水、醇、乙醚、氯仿、吡啶或六甲基磷酰胺。对硫酸和盐酸稳定。 (3)香菇多糖的功能 香菇多糖具有激活细胞免疫、调节多种体液免疫因子、诱导α-干扰素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诱导白细胞对肿瘤浸润,导致肿瘤部位血管扩张、出血、坏死,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提高S O 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M D A〔丙二醛〕生成,抗脂质氧化,降低胆固醇,调节糖代谢、改善糖耐量、扩张胃肠道产生饱腹感而减轻食欲,降低血糖等功能。 【丙二醛】 英文名: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m a l o n i c d i a l d e h y d e;P r o p a n e d i a l 简称:M D A 分子式O H C-C H2-C H O 分子量72.0634 无色针状晶体,熔点72~74℃,一般含两个结晶水,60℃下真空干燥可得无水物,易潮解,纯的丙二醛在中性条件下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由乙醛和甲酸乙酯在碱作用下缩合而得,可在高真空下升华精制,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感光色素的原料。与蛋白质不相容,有潜在的致癌性。

枳实中橙皮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枳实中橙皮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95%的乙醇作提取剂,提取三次,固液比分别为 1:6,1:4,1:4的条件下提取,探讨从枳实中提取橙皮苷的方法。其 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5℃,PH值为5,提取4 h。粗品重结晶提高橙皮 苷纯度,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对环境的污染小。所得橙皮苷产品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测试纯度≥95%,与标准对照品相符。 关键词:枳实;橙皮苷;提取工艺;正交实验法 Abstract: The method of hesperidin extraction hesperidin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extraction material of 95% ethyl alcohol for reagent three times,solid-liquid ratio of 1:6,1:4,1:4 extracted under conditions,the discussion from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withdraws the hesperidin the method,the optimn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which were at 85℃,PH4 and 4h of extracting time.The purity of hesperidin was raised by crude recrystallized, the process was simple,feasib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degree which pollutes was light. The purity of hesperidin was equal to or bigger than 95% using th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to test,and the product was tallies with the standard. Key words: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Hesperidin,Extracting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枳实(Frucus Aurantii Immaturus)为芸香科植物(Citrusau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与未成熟的果实。枳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枳壳始载于《开宝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将两者总称为枳,幼小的果实称为枳实,未成熟的果实成为枳壳[1]。其主要含挥发油、辛弗林、橙皮苷等,而枳实中有效成分辛弗林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多,但有关枳实提取橙皮苷工艺的研究很少见报道,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枳实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枳实提取物产品进行质量分析。 橙皮苷分子式为 C 28H 34 26 ,分子量为610,熔点:258-262℃,是一种淡黄 色结晶粉末,属黄烷酮类糖苷,能溶于乙醇、稀碱、吡啶等,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在紫外光262±2nm处有最高峰,吸收系数为160,橙皮苷是枳实中主要成分之一,含量约为10-20%[2-3]。 橙皮苷属二氢黄酮类,它的最显著的作用是具有抗氧化性,防止自由基的形

(完整版)黄芩苷提取

项目一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子项目一、黄芩根中黄芩苷的提取 1、【项目目的】 (1)掌握黄芩苷不同提取工艺和操作要点,不同工艺对产品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2)通过黄芩苷含量检测,掌握定性、定量方法在黄酮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3)通过对黄芩苷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掌握正交方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4)通过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实训,掌握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一般规律。 2、【项目任务】 (1)通过查阅文献,掌握水提法、醇提法在黄芩苷提取中的基本原理; (2)查阅文献设计不同的黄芩苷提取工艺,并结合正交实验进行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得到提取得率最大化; (3)查阅文献并结合黄芩苷国标检测方法,对提取中黄芩苷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4)总结黄芩苷提取工艺各环节具体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各小组以PPT形式作出整体汇报。 3、【项目要求】 (1)能够全面准确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可能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2)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确定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设计正交实验;(3)通过正交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4、【项目背景】 (1)黄芩及黄芩苷简介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逐渐为药学和化学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对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有较多报道,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温浸法、煎煮法、微波法、超滤法等,但如何提高黄芩苷收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整个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黄芩苷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全面探讨。 A、水提法 黄芩粉碎为20-40目,提取2次,物料比为10和5倍,时间为60 min和30 min,分离方式为先用双层细滤布过滤再离心分离,60℃用盐酸调 pH 2—3,再70℃保温60 min,静置3 h,蒸馏水分离洗涤两次,干燥得黄芩苷粗品,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粉碎→煎煮→过滤→离心→调节Ph值→保温→静置→洗涤→粗制品→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值→加乙醇→调节Ph值→冷却→过滤→干燥→成品。 B、回流提取法 黄酮苷类(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甲醇一水(1:1)或甲醇。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高浓度的醇(如90%、95%)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于提取甙类物质。可以采用一定浓度的醇溶剂提取,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李帅涛 摘要:国内常用的银耳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酶解提取法等,其中酶解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本试验选取了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收率,由试验结果表明,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g:50ml,加入果胶酶浓度为1%,酶解时间45min,提取时间60min。 关键词:银耳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 引言:我国银耳资源丰富,为开发应用银耳多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有关银耳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为银耳多糖的化学特性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少有关于银耳中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目前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多为热水浸提法或酸碱法提取,但热水浸提法耗时过长,且收率较底,费时费力,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酸碱法提取虽然提取时间较短,却会破坏银耳多糖立的生物活性,使提取到的银耳多糖药用效果大大下降。本试验主要研究使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热水提取的技术来提取银耳多糖的方法。而如今生物工程工艺发展迅速,生物制品价格不断下降,这为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提供了可行性。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不仅能缩短单纯用热水法提取的时间,还不会像酸碱法那样破坏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材料与设备: ①实验材料:银耳;葡萄糖(分析纯):取1g葡萄糖加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果胶酶:按100ml:1g加入果胶酶;苯酚(分析纯);精确量取6ml苯酚放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浓硫酸(发烟硫酸) ②实验设备:101型电热鼓风干燥;YP202N型电子天平;HH系列恒温水浴锅;电子万用炉;TDZ5-WS型台式低俗离心机;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离与纯化:取市售银耳适量,洗净,70℃烘干后,破碎成粉末状,称取粉末0.5g(2%),果胶酶0.25g(1%),同时加入蒸馏水25mL,迅速置于45℃水浴锅中酶解,3个样品为一组,第一组酶解30min,第二组酶解45min,第三组酶解60min。酶解后迅速升温至98℃将酶灭活,然后每组样品分别于98℃水浴中保温浸提30min,45min,60min,浸提完成后置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然后于4500rpm离心分离10min,最后取上清液待用。 含糖量测定:银耳浸提液离心后,分别取上清液1ml,加水19ml,即稀释20倍,取银耳浸提稀释液1mL于一洁净试管中,再加入苯酚试液1.0mL,浓硫酸5mL,混匀,室温放置30min,冷却后,于490nm处测定吸光度。 结果与分析:本试验采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的方法提取银耳多糖。试验讨论了不同酶解时间与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在45℃下,用1%果胶酶酶解,水与银耳比例为100ml:1g,酶解时间为45min,然后于98℃热水浴中浸提60min。用此法提取银耳多糖,提取率可达40% ,远高于传统的银耳多糖提取工艺。相比传统工艺,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不仅有较高的提取率,还可以明显缩短提取的时间。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在长时间高温环境和酸碱性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酶解法提取环境温和,且提取时间较短,能较好的保留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固定酶解时间时,提高提取时间可显著提高提取效果,改变酶解时间时,提取效果有提高,但不大,且从45min 增加到60min增加不显著。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_张欣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3 张 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摘要 本研究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纯化得到两种新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香菇(Lentinula edodes)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我国历代的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能均有著述,如《日用本草》认为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1〕。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的香菇嘌呤〔2〕,含有诱生干扰素的双链核糖核酸〔3〕,且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香菇多糖及香菇糖肽〔4,5〕。 1970年G oro Chihara首先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种香菇多糖,并证明其中一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定名为Lentinan〔5〕。自此,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从大型真菌中寻找抗肿瘤药物的热潮。有关香菇多糖的研究尤其活跃,包括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研究,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研究〔6,7,8〕。但对多糖理化性质、结构、药效、药理等方面仍无定论,仍须继续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香菇的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分别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检测分析了粗多糖、多糖、蛋白质与原材料之间量的关系,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纯了两种新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对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药效、药理实验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1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粗多糖、多糖得率都以菌盖的水浸物为最高,而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蛋白质得率以菌柄水浸物为最高,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 2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盖水浸物、碱浸物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水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31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然后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 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沉淀、氨化钠溶液溶解、透析,得到两种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9〕。这种纯化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 41多糖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仅为一个斑点,R f值分别为0152,0120。多糖的PAGE电泳结果表明:多糖A,B均为紫红色的单一谱带,R f值分别为0151,0162;它们均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表明它们是酸性多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未发现核酸(260nm)和蛋白质(280nm)特征吸收峰〔10〕。组分含量分析表明:多糖A、多糖B均无含氮物质存在,但含少量灰分和水分。以上对多糖的鉴定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一性高,多糖A的纯度为7911%,多糖B的纯度为8312%,符合化学定性定量标准;它们是酸性多糖。 51多糖A,B均为灰白色粉未。多糖B不溶于稀酸。多糖A,B均溶于水、稀碱,尤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透明粘稠状,可被5%CT AB络合沉淀。旋光计测得多糖A的旋光率为〔α〕D25℃+ 4311°(水),多糖B的旋光率为〔α〕D25℃+2513°(水)。采用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得香菇多糖A的数均分量为8131×104,香菇多糖B为9140×104。 6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具类似结构,但不属同一种物质。两种多糖在890cm-1均具吸收峰,在840cm-1均无吸收峰,表明它们为β-糖苷〔11〕;多糖A,B都含有-C OO-基团。因此,香菇多糖A、香菇多糖B均是β-酸性异多糖。 71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B均由葡萄糖(G lc)、半乳糖(G al)、阿拉伯糖(Ara)、木糖(X yl)、鼠李糖(Rha)构成。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以葡萄糖的R f值为1100,则它们的R f值之比为,G lc∶G al∶Ara∶X yl∶Rha= 1100∶1117∶1152∶1176∶2117。气相色谱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多糖A为Ara∶Rha∶X yl∶G al∶G lc= 4136∶2103∶1100∶5164∶13180;多糖B为Ara∶Rha∶X yl∶G al∶G lc=9137∶1100∶1164∶7119∶23136。 3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收稿日期 1999—07—20 43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18,N o16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食品,含有多种有效药用成分。尤其是香菇多糖,是一种宿主免疫增强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功能。医学研究证明,它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由机体本身的抵抗力去杀死肿瘤细胞。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毒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2]。香菇多糖在日本已生产并外销。但因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普通肿瘤病人无法接受。为此,我们对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出较为理想的浸提工艺,希望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香菇:购自西安市农贸市场;D318型阴离子交换树脂,LX-200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LX-6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均购自西安蓝深公司;葡萄糖,苯酚,浓硫酸,无水乙醇,考马斯亮蓝G-205等均为分析纯。 1.2主要仪器设备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WP700TL23-K5微波炉: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80-2B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星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elta320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3提取工艺[3-4] 干香菇→粉碎→加水浸泡20min→微波辐射→热水浸提3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乙醇沉淀多糖→离心分离多糖→多糖粗品制成溶液→上树脂柱去除杂蛋白→流出液真空干燥得香菇多糖产物试验中均以1g干香菇粉为提取对象。 1.4检测方法 香菇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5]。测得标准 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 刘小丽,黄晋杰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并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蛋白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乙醇用量以及杂蛋白的去除条件分别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g∶20mL,微波辐射功率为280W,辐射时间5min,乙醇与多糖提取液体积比为4∶1,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到9.46%; 采用LX-67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料液pH9时可有效去除蛋白质杂质,多糖纯度可达到85%。 关键词:香菇多糖;微波;离子交换树脂 Study on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Lentinan from Mushroom LIU Xiao-li,HUANG Jin-ji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54,Sh a anxi,China)Abstract: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lentinan from mushroom with micowave assisting were studied.The ratio of solid to water(g/mL),microwave power,microwave extraction time,the usage of ethanol,and the remove of protei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the single factor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of1g∶20mL,microwave radiation power of280W,the radiation time for5min,the volume ratio of ethanol to liquor of4∶1,under this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 can get9.46%.The LX-67negative ion exchange resins were used to remove protein from the rude lentinan with the liquor at pH9,and the purity of lentinan can get85%. Key words:lentinan;microwave;ion exchange resins 作者简介:刘小丽(1975—),女(汉),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食 品和药物中有用成分提取与分离。

黄芩苷

黄芩苷 【中文名称】:黄芩甙(苷) 【英文名称】:Baicalin 【C A S号】:21967-41-9;100647-26-5 【植物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Su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分子式】:C21H18O11 【分子量】:446.36 【熔点及溶解度】:熔点223-225℃ 【结构式】: 【理化性质】黄芩苷为黄色结晶,熔点223℃。淡黄色细针晶(甲醇),熔点223-225℃;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但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 【黄岑苷的提取与精制】 黄芩苷的提取多采用水煮提,加酸沉淀的方法 1、黄芩苷的提取 称取黄芩粗粉100g,加10 倍量沸水,并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脱脂棉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浓盐

酸调pH1~2,水浴保温80℃30分钟,放置24小时,析出黄色沉淀.离心滤去沉淀中的水分.将沉淀移入500ml烧杯中,加水100ml,充分搅拌使成为均匀的混悬液,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入等体积95%乙醇,搅匀后于50℃(水浴保温)迅速抽滤,滤液加热至50℃,以浓盐酸调pH1~2,放置(约4小时)使析出沉淀.倾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抽洗2~3次,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粗制黄芩苷. 2、黄芩苷的精制 称取黄芩苷粗品,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活性炭适量拌匀,加热至80℃30分钟(水浴),抽滤除去活性炭渣,滤液用浓盐酸调pH1~2,加入等体积95%乙醇,50℃保温30分钟(水浴),至有沉淀析出时取出,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用少量乙醇抽洗,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精制黄芩苷,称重,计算得率. 【黄岑苷结构鉴定】黄芩化学成分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而本研究中黄芩苷粗品的提取方法与一般黄芩的提取方法相似,只是多了1~2步酸沉纯化步骤,因此其中的化学成分应该仍然是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且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应该较高。对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如薄层色谱法(TLC)[15~17]、紫外吸收光谱法(UV)[18~2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及核磁共振技术(NMR). 其中较权威、应用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本研究成分分析将以HPLC法为主。 鉴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G薄层层析板,厚O.25-O.3mm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0.5 :0.5 v/v/v) 显色剂:1%氯化铁-乙醇溶液 方法: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用点样毛细管点样,点2-3次,边点

多糖各种提取方法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

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