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气象数据库表说明、数据编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态气象数据库表说明
A.1 区域级参数表
表A.1规定了区域级参数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PAR。

表A.1 区域级参数表
A.2 区域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
表A.2规定了区域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M01。

表A.2 区域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
A.3 区域级生态特征数据表
表A.3规定了区域级生态特征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F01。

表A.3 区域级生态特征数据表
注:一般情况下,林木蓄积量无需观测,但当发生间阀、砍阀时有一定意义。

A.4 区域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异常生态事件数据表
表A.4规定了区域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物候、异常生态事件(仅限野生、散放动物、天灾等)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E01。

表A.4 区域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物候、异常生态事件(仅限野生、散放动物、天灾等)
数据表
A.5 区域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
表A.5规定了区域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E02。

表A.5 区域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
A.6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要素分钟数据表
表A.6规定了区域级大气层气象要素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0_MIN。

表A.6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要素分钟数据表
A.7 区域级辐射分钟数据表
表A.7规定了区域级辐射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1_MIN。

表A.7 区域级辐射分钟数据表
A.8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日数据表
表A.8规定了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0_DAY。

表A.8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日数据表
A.9 区域级辐射日数据表
表A.9规定了区域级辐射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1_DAY。

表A.9 区域级辐射日数据表
A.10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旬数据表
表A.10规定了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0_TEN。

表A.10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旬数据表
A.11 区域级辐射旬数据表
表A.11规定了区域级辐射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1_TEN。

表A.11 区域级辐射旬数据表
A.12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月数据表
表A.12规定了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0_MON。

表A.12 区域级大气层气象月数据表
A.13 区域级辐射月数据表
表A.13规定了区域级辐射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REG_D01_MON。

表A.13 区域级辐射月数据表
A.14 地块级参数表
表A.14规定了地块级参数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PAR。

表A.14 地块级参数表
A.15 地块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
表A.15规定了地块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M01。

表A.15 地块级多媒体生态场景数据表
A.16 地块级生态特征数据表
表A.16规定了地块级生态特征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F01。

表A.16 地块级生态特征数据表
A.17 地块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物候、异常生态事件(仅限野生、散放动物等)
数据表
表A.17规定了地块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物候、异常生态事件(仅限野生、散放动物等)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E01。

表A.17 地块级生态气象灾害与天象、物候、异常生态事件(仅限野生、散放动物等)数据表
A.18 地块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
表A.18规定了地块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E02。

表A.18 地块级生态活动事件数据表
A.19 地块级作物层分钟数据表
表A.19规定了地块级作物层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2_MIN
表A.19 地块级作物层分钟数据表
A.20 地块级水温分钟数据表
表A.20规定了地块级水温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3_MIN
表A.20 地块级水温分钟数据表
A.21 地块级风、沙分钟数据表
表A.21规定了地块级风、沙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4_MIN
表A.21 地块级风、沙分钟数据表
A.22 地块级作物层日数据表
表A.22规定了地块级作物层气象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2_DAY。

表A.22 地块级作物层日数据表
A.23 地块级水温日数据表
表A.23规定了地块级水温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3_DAY
表A.23 地块级水温日数据表
A.24 地块级风、沙日数据表
表A.24规定了地块级风、沙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4_DAY
表A.24 地块级风、沙日数据表
A.25 地块级作物层旬数据表
表A.25规定了地块级作物层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2_TEN。

表A.25 地块级作物层旬数据表
A.26 地块级水温旬数据表
表A.26规定了地块级水温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3_TEN
表A.26 地块级水温旬数据表
A.27 地块级风、沙旬数据表
表A.27规定了地块级风、沙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4_TEN
表A.27 地块级风、沙旬数据表
A.28 地块级作物层月数据表
表A.28规定了地块级作物层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2_MON。

表A.28 地块级作物层月数据表
A.29 地块级水温月数据表
表A.29规定了地块级水温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3_MON
表A.29 地块级水温月数据表
A.30 地块级风、沙月数据表
表A.30规定了地块级风、沙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PLO_D04_MON
表A.30 地块级风、沙月数据表
A.31 水土环境级参数表
表A.31规定了水土环境级参数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ENV_PAR。

表A.31 水土环境级参数表
A.32 水土环境级分钟数据表
表A.32规定了水土环境级分钟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ENV_D05_MIN。

表A.32 水土环境级分钟数据表
A.33 水土环境级日数据表
表A.33规定了水土环境级日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ENV_D05_DAY。

表A.33 水土环境级日数据表
A.34 水土环境级旬数据表
表A.34规定了水土环境级旬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ENV_D05_TEN。

表A.34 水土环境级旬数据表
A.35 水土环境级月数据表
表A.35规定了水土环境级月数据表的表名及内容。

表名:T_TEMO_ENV_D05_MON。

表A.35 水土环境级月数据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陆地生态气象数据编码
B.1 陆地生态气象场景类别编码
陆地生态气象场景类别采用三级分类4位编码方式(A0A1A2A3),详见表 B.1。

其中:A0:陆地生态气象编码 0(水体生态气象、湿地生态气象、设施生态气象可按此顺次编码,以区别观测体系与仪器架构的本质差异);
A1:陆地生态气象系统类别编码;
A2A3:10、20、……、90参照陆地生态系统目一级分类体系编码;
11-19、21-29、……、91-99为再分类备用编码,由用户自定义。

表B.1 陆地生态气象场景类别编码(A0A1A2A3)
注:陆地生态气象场景类别是参照但不是套用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其中农田、森林、草原的生态场景参照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编码。

荒漠有很多种分类定义,考虑到荒漠化监测、修复、治理与地表物理特征与性质关系密切,故选用地表物质属性分类,并可按有无植被等再分类。

B.2 种群名称编码
种群名称编码采用4级6位编码方式(B1 B2 B3 B4 B4 B5 )。

其中
B1:种群类别编码,详见表 B.2-1;
B2 B3:种群名称编码,B4 B4:品种编码,详见表 B.2-2 、表 B.2-4;
B5:熟性、种性编码,详见表 B.2-4。

表B.2-1 种群类别编码(B1)
表B.2-2 植物种群名称编码(B2B3B4B4)
注:1、自动化的生态特征观测主要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故本标准在种群名称分类上首先参考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农业气象学分类规则,同时引入植物的外观形态特征,更重要的是结合服务需求,便于制作服务产品。

2、B1分为10个B2段:0-粮食类;1-经济作物、副食品类;2-蔬菜、瓜果类;3-烟
草、棉麻类;4―药材类;5―非木本类水果(5100-5499:草本类水果、5500-5899:藤蔓类水果);6-林果类(6000-6299:热带型水果、6300-6599:温带型水果、6600-6899:坚果);7-林木类;8-牧草类:其中80-82为禾本科牧草、83-85为豆科、86-88为杂类牧草,再依据适生温度将牧草分成冷季(地)型和暖季(地)型两大类。

本标准根据生态气象服务减少数据冗余的需求,根据牧草适生温度的特点,将禾本科、豆科和杂类各自再分为偏凉型(低纬、低海拔区少见),宽温型(分布区较广),喜温型(高纬、高海拔区少见);89为杂草类,主要包括对畜牧业影响不大的药用植物、水土保持植物和影响农业生产的草害植物,这是生态气象需要关注的对象之一;90-纯观赏性草本花卉类;91-99:备用段。

3、每个B2段分为10个B3组,每个B3组可对99类种群采用B4 B4格式进行编码,其中99
为98类之外的种群编码。

表B.2-3 微生物种群名称编码(B2B3B4B4-仅列野生型)
表B.2-4熟性、种性编码(B5)
B.3 作物、牧草、林果、蔬菜等发育期编码
作物、牧草、林果、蔬菜等发育期编码采用3位编码方式(E1 E1 E2),其中:
E1 E1:发育期编码,详见表 B.3-0:植被物种发育期通用编码规则表;
表 B.3-1 — B.3-18:根据表 B.3-0给出的部分物种的发育期编码表,表中XX 为品种编码。

E2:发育期进程编码,详见表 B.3-19。

表B.3-0 植物主要发育期通用编码规则(E1E1)
注:1、附录 B.2、B.3、B.4 是基于广义农业气象与未来旅游气象、生态气象服务等需求而提出的一套编码规则。

如在树木的叶变色期中,将红叶、黄叶单独列出,有利于旅游气象服务;根据节约化思路,将传统的物候期纳入植被发育期(表 B.3)和天象、动物的生态活动事件(表 B.4),既取消了专题观测的麻烦,又减少了数据记录的冗余,且可随时拓展物候指示性物种。

2、根据植物普适性的芽、叶、枝、节、蕾、穗、花、果、熟、衰的生长节律分段编码,
以利将新增物种的发育期纳入统一编码体系。

其中:00~09为播种或苏醒期;10~19为展叶期;20~29为分蘖或分枝期;30~39为拔节或抽梢期;40~49为现蕾或抽苔、抽蔓期;50~59为孕穗或营养体采收、修伐期;60~69为开花、结果期;70~
79为果实形成、可采期;80~89为二、三茬枝花和成熟、采收期;90~99为叶变色、落叶、休眠期。

3、本编码去掉了体内液体流动、硬核和地下次生根、新梢停止生长等难以自动观测的
发育期。

4、对于二次开花植物,第一花期对应60段编码,对于三次开花植物,第二花期对应60
段编码。

5、根据表 B.3-0 分解的表 B.3-1—B.3-6,有利于双向快速检索发育期编码与对应物
种,其优点:一是有利于检索相近物种;二是有利于后续添加新物种及发育期编码时不需要改变表结构。

6、根据植物的共性发育节律,对于需要观测但尚未列入附录 B.2、B.3 的其他物种与
发育期,可在附录 B.2 的对应列表中增加对应物种编码,同时在附录 B.3 中选择相近物种记录类似发育期编码。

如水稻扬花、玉米雄花与一般物种的开花期类似,统一编码“60”;苎麻的“枞形期”相当于一般作物“拔节期”,统一编码“30”,“快速生长期(旺长期)”与一般作物的“茎伸长”相似,统一编码“31”。

该编码方式有利于保证植物发育期编码体系的完整性。

7、本标准所列发育期基本涵盖了常规观测的自然物候要素,具体的物候年度报表属于
后续统计内容,且可根据需要增减指示性现象与物种,故未单独列出。

表B.3-1粮食作物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表B.3-2棉花、油菜、大豆等作物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表B.3-3茎叶类蔬菜发育期编码-1(B2B3B4B4E1E1)
表B.3-4茎叶类蔬菜发育期编码-2(B2B3B4B4E1E1)
表B.3-5茄瓜豆类蔬菜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表B.3-6根茎类蔬菜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表B.3-7多年生蔬菜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表B.3-8水田蔬菜发育期编码(B2B3B4B4E1E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