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也就成为今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然而目前理论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的探讨与研究,不能为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強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分析,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幽
自从我国制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来,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的驱动下,许多仁人志士对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种因素及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众多的观点与见解,但在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定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方法与途径等方面都达成了许多共识,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
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是由高校本科教育培养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基层单位从事各种应用性创新活动的中层次创新人才。其主要职能是从事高科技含量不是很高与创新难度不是很大的中小型项目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研制,中小型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改造,中小型产品的更新、完善与完美以及二次开发,中层与基层单位的管理与决策创新,
中小型艺术设计与创作等。其价值取向是:充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发展变化的需要,提高企业与行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与持续发展,推动新型社会的建设与管理。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我国各行各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当务之急。尽管目前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诸多的探讨与研究,但没有升华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影响和制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必须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探讨研究,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一推广“实验”经验,拓宽特殊教育途径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国家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部的部署下,许多高校的本科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实验班,例如“思源班”、“茅以升班”、“詹天佑班”、“李达班”、“拨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国际金融实验班”,等等。这些实验班都是在本科生中进行,都是采用“导师制”,都强调要加强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与评估方式、培养途径等方面都有一些重大的改革或举措,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但目前这样的实验班极大多数是在理工科中进行,社科类很少,这种状况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当前急需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
笔者认为,这样的实验班应该要多办,首先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
上扩大规模,要降低举办资格的门坎,尽量充许各本科学校办各种类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验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给予支持与扶助,给予很好的指导与引导并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是要不断开拓新的专业领域,尤其是要加强社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既需要大量的理工类应用型创新人才振兴产业,发展经济,也需要大量社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新型社会建设与管理,两者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其三,要转变办班理念。目前大多数实验班是搞精英教育,能够参加的学生太少。这对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不大,更不能滿足社会急需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因而必须转变办班理念,不要作为本科中的精英教育来办,而应作为培养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为大量培养各种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努力。总之,要尽量使更多的本科学校与本科生参予到这一行列中来,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途经。
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创新知识、理论、方法、技能、策略的学习与掌握
目前,我国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仅仅依靠特殊教育的培养是无法满足客观现实的要求,必须在所有的本科教育中加大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行创新教育,通过一系列的重要举措,促使一些优秀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创新知识、理论、方法、技能、策略的学习
与掌握是重要的举措之一。许多专家在研讨中都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学习、掌握创新的知识、理论、方法、技能与策略是根本不可能的,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知识、理论、方法、技能、策略的学习与掌握。首先是要开设创新学、创业学、创意学等创新课程。创新知识、理论、方法、技能与策略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与载体,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在课程设置上都必须要增加创新课程,形成“通识+专业+创新”的课程体系。如果在普通班级不能全部开设创新课程,至少要开设一些创新课程的选修课,并尽量鼓励学生选修;其次是要设立必须完成的创新学分。设立创新学分也是鼓励、鞭策学生积极学习、掌握创新理论并从事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调查研究表明:为了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现在很多本科学校都设立了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各种创新活动。但在具体做法与要求上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校设立的创新学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完成的,否则拿不到毕业证,有的学校设立的创新学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而是作为评价、衡量学生优劣的一个参照条件,仅仅是一项鼓励措施。在创新学分的标准与要求上也是如此,有的学校高有的学校低。笔者认为,设立创新学分是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鞭策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理论,主动开展创新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应该作为本科教育中必须要完成的学分,否则不能毕业。但在具体做法与要求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创新学分可分为理论学分与实践学分。理论学
分是指必须要修完一定的创新课程,实践学分是指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创新任务。二是创新实践学分的要求不能太高,凡是创意好、创新性较高的活动、成果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许多专家在研讨中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大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把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价值取向转变为以培养、训练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应用型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特征是创新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善于开拓创新,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了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内外教育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创新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与训练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指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网络教学法、“三三五”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还有发射法、激疑法、发现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尽管各有特色,但都注重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探索、钻研、质疑,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都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智慧碰撞,通过相互诱导、相互争论,能够启迪智慧、开拓思维、引发想象、激发创新灵感与创造力,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