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第1章人因工程概述
人因工程——精选推荐
⼈因⼯程第⼀章:⼈因⼯程学1.美国: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的因素⼯程学Human Engineering,⼈类⼯程学西欧:Ergonomics,⼈类⼯效学,它是希腊⽂意为⼯作法则我国:该学科名命名有多种,⼈机⼯程学,⼈体⼯程学,⼯程⼼理学,⼈类⼯效学,⼈类⼯程学等等。
近⼏年使⽤⼈因⼯程学和⼈类⼯效学命名的较多。
2.⼈因⼯程学尽⼒的四个阶段:因⼯程学的萌芽/兴起/成长/发展第⼆章:⼈体测量1.⼈体测量的定义:只对⼈类⾝体各⽅⾯特征数据的度量,特别是⼈体的尺⼨,形状和耐⼒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
2.测量基准⾯:⼈体测量基准⾯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横轴、纵轴和铅垂轴来确定。
a:⽮状⾯: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及与其平⾏的所有平⾯;b:正中⽮状⾯:在⽮状⾯中把通过⼈体正中线的⽮状⾯称为正中⽮状⾯c:冠状⾯: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及与其平⾏的所有平⾯d:⽔平⾯:与⽮状⾯及冠状⾯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适应域的定义:⼀个设计只能取⼀定的⼈体尺⼨范围,只考虑整个分布的⼀部分⾯积。
可分为对称适应域和偏适应域。
对称适应域对称于均值,偏适应域通常是整个分布的某⼀边⼈体测量数据相关计算(1)求任⼀百分位a的数值已知某群体⼈体测量尺⼨分布状况,求任⼀百分位数a对应的⼈体测量尺⼨时可⽤下式计算Xa= 式a在1%—50%时取“—”,当百分位数a在50%—99%时取“+”;K为百分⽐此变换系数可查表注,平均值是作为设计的基本尺⼨,⽽标准差是作为设计的调整量。
例题:设计适⽤于90%东南区男性使⽤的产品,试问应按怎样的⾝⾼范围设计产品的尺⼨?解:由东南区男性⾝⾼数据统计查表可得其⾝⾼的平均值为1686mm,标准差SD为55.2mm.要求适应90%的⼈群,故第5百分位数为下线,第95百分位数为上线设计,查表可得5%与95%的变换系数为K=1.645第5百分位数对应的尺⼨为:X5=1686—55.2*1.645=1595.2mm第95百分位数对应的尺⼨为:X5=1686+55.2*1.645=1776.8mm结论:按⾝⾼1595.2~1776.8mm设计产品将适⽤于90%的东南区男性。
人因工程复习
⼈因⼯程复习《⼈因⼯程》课堂复习题总集编者—喵喵第⼀章概述1.⼈因⼯程学定义2.主要研究内容?3.研究的⽅法?问题回顾与讨论1.什么是⼈因⼯程学?2.⼈因研究的领域是那些?3.⼈因研究的主要⽅法是什么?4.⼈因研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应⽤调查法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什么?6.举出⽣活中较好或不⾜的⼈因⼩案例。
第⼆章⼈的因素1.⼋⼤系统的基本功能感觉(视、听、味、嗅、肤)系统的最低极限值。
供能(三种)系统的适合场合。
2.⼼理影响因素的应⽤(五个)重点:基本概念问题回顾与讨论1.⼈体⼋⼤系统是什么?2.⼈的感觉(视、听、味、嗅、肤)的最低极限值。
3.有⼏种供能⽅式?分别适合什么场合?4.脑⼒劳动者⼯作时的特点是什么?5.⼈的精神状态可以从⼏个⽅⾯来描述?6.⼈的情绪有⼏种典型状态?当⼀串钥匙从桌上滑落,此时⼈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属于什么情绪状态?第三章微⽓候环境(1)微⽓候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对微⽓候条件的主观感受有哪些?(3)如何改善作业微⽓候环境?例:若测得空调⼤楼某实验室的⼲球温度为30℃,湿球温度为25℃,风速为0.5m/s;求在该环境中的有效温度?是否适合从事轻体⼒劳动?解:分别找出⼲球温度30℃和湿球温度25℃,连接这两点间的虚线与风速为0.5m/s曲线的交点,即可求出有效温度为26.6℃。
问题讨论:1.该有效温度是否适合从事做轻体⼒劳动?2.如若不适合,应该改变那些因素⼊⼿?3.⽬前环境下改变那个因素最有效?问题回顾与讨论1.什么是微⽓候?2.它的四要素是什么?3.⼈的最佳微⽓候环境指标数值分别是多少?4.什么是有效温度?它的优点与不⾜是什么?第四章境照明环1.基本概念:光的度量(光通、光强、亮度、照度)视觉特性(适应、视觉、视野、视度、视⼒)2.照明对作业的影响3.如何布置照明问题回顾与讨论1.光的四种度量是什么?2.什么是照度?某8平⽅⽶的房间⽤⼀只100w、1680lm的⽩炽灯照明,其平均照度为多少(单位)?3.⼈的视野与⾊彩有关,请将蓝⾊、绿⾊、⽩⾊和黄⾊四种颜⾊,按视野由⼤到⼩排列。
人因工程学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因变量的要求
• 基本要求: ①客观存在;②数量较多;③无突变;④容易收集;⑤不需要特
别的数据收集技术;⑥消耗尽可能少的财力和实验者的精力。
• 可靠性: 是指对一个变量测量多次结果保持稳定的特性。
• 正确性: 如方向正确性、内容正确性、体系正确性。
• 防止干扰因素的影响:因变量不能受那些与体系无关的变量的影响。 • 敏感性
▪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
系的,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 科。它综合应用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 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 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设计和 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 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1.2 人因工程的起源和发展
• 观察法:
1. 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标,也就是"观察 什么"的问题。因为观察时研究者的注意范围和 思考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注意多种现象. 2. 第二个问题相对更有趣些:我们如何保证观察 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这涉及到观察过 程中被观察对象的反应(反应性)问题。
观察法的局限性
因为观察法是描述性的,这种特性必定为其带来如 下限制: ✓ 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 ✓ 有时,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分。 ✓ 观察法的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 ✓ 观察法本身并不一定客观无偏。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Health care work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Human-Machine Systems
1.4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1. 调查法 2. 观测法 3. 实验法 4. 心理测量法和心理测验法 5. 模拟和模型实验法 5.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利用系统的数 学模型进行仿真性实验研究。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一、名词解释15' 3'*5二、判断15' 1'*15三、简答20' 4'*5 or 5'*4?四、计算35' 4道五、论述15' 1道第一章人因工程概述1.人因工程的概念与特点本书将人因工程定义为:人因工程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学科的特点1. 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时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并考虑生产者和相关者2. 必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对各种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
依靠科学方法和使用客观数据去检验假设,推出人类行为方式的基础数据。
4. 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5. 人因工程学不只是基于表格数据和一些指标来进行设计。
6. 人因工程学不是设计产品的模型。
必须通过研究个体差异,从而在为用户设计产品时考虑到不同的特征。
7. 人因工程学不同于常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应用常识也能够改进设计,而人因工程学远不止这些。
2.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
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人因工程概述
PRT 3
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
人因工程的起源
起源时间:20世纪初
起源背景:工业革命后生产效率提高工人 劳动强度增大工作环境恶劣
起源目的: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 率
起源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等 起源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动作研究等 起源应用:工厂设计、工具设计等
人因工程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20世纪初 人因工程开始萌芽主要 关注人体测量和生理学 研究
人因工程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产品或系统的 安全性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效率性原则:确保产品或系统的 效率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舒适性原则:确保产品或系统的 舒适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靠性原则:确保产品或系统的 可靠性避免出现故障或错误
PRT 5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科学
目的是提高工 作效率、安全
性和舒适性
包括人体测量 学、人体工程 学、环境心理
学等学科
应用领域广泛 如产品设计、 工作环境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等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
人类行为:研究人在特定 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和反应
生理特征:研究人的生理 特征如身高、体重、视力 等
心理特征:研究人的心理 特征如认知、情感、动机 等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人因工程将更加注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 高用户体验和交互效果。
跨学科合作:人因工程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心理学、社会 学、计算机科学等以实现更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标准化和规范化:人因工程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提高产品 质量和可靠性。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东南大学《人因工程学》(郭伏版)复习归纳
光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单位流明(lm),用字母Φ表示。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指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定义式I
=
∅ ������
亮度: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单位坎每平
方米(cd/m^2),定义式L = ������·������������������������������,θ为取定方向与发光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减光混合(将不同的颜料、涂料、染料等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新的颜色), 颜色三原色青品红黄(CMY)
中性混合:以小点、小面或细线的形式将未调和的色彩在画面上并置,利用人的视觉合色能 力,当人的视线离开一定距离时将融合成新的色彩,混合后的色彩透明度是各被混合色的平均值,而且纯度 保持不变,因此又称平均混合或空间混合。
*工作场所照明 1.照明方式 按灯光照射范围可分为一般照明(也叫全面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一般与局部比例为 1:5 适宜), 特殊照明 照明配光方式按照光源发光方向可分为直接、半直接、全面扩散、半间接、简洁照明 5 种。 2.光源选择 平均显色指数������������ 3.眩光及其防控措施 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做眩 光。 防控措施: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广源,光线转为散射,避免反射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 4.照度分布 照度均匀的标志: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1/3 照度均匀主要从灯具的布置上来解决,边行灯至场边的距离保持在 l/2 至 l/3 之间(l 为灯具的间距) 5.亮度分布 视野内的观察对象,工作面和周围环境之间最好的亮度比为 5:2:1,最大允许亮度比为 10:3:1。 照明环境的设计、改善和评价 照明设计:自然光,灯具 照明环境的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问卷法 评分系统, 项目评分及光环境指数计算 评价结果与质量等级 第五章 色彩环境 色觉特性:恒常性,适应性,显色性,明视度,向光性,反射性,负色性 *色彩的混合与表示方法 色彩混合:加光混合(将光谱中几种不同的色光进行混合,而得到新的色光),色光三原色红绿蓝(RGB), 牛顿色调环,色三角
人因工程知识点
人因工程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因工程》①基本定义:人因工程就是一门研究人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简单来说,就是怎样让人和机器或者环境配合得更好。
比如说,设计一个椅子,就要考虑人的身高、体重、坐姿习惯等,让坐椅子的人感觉舒适,这就涉及到人因工程了。
②重要程度:在很多领域都超级重要呢。
在工业设计方面,如果产品的人因工程没做好,可能用户就不想用这个产品。
比如有的手机设计得按键太小,按起来费劲,这就是没考虑人因工程。
在工作环境设计方面也很关键,舒适的办公室环境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③前置知识:需要一些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因为要了解人的肢体动作范围等;还需要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毕竟要考虑人的心理感受嘛。
比如说人对颜色的喜好就和心理学有关。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太多啦。
像汽车内部的设计,怎么调整座椅、仪表盘的布局,让驾驶员开车既方便又安全;还有办公室桌椅的高度设置,合适的高度能防止员工长期工作得腰酸背痛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人因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和工程学、心理学、解剖学等都能挂上钩。
在整个学科体系里,像是一条线把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串起来。
②关联知识:和人体工程学关联紧密,很多时候这两个概念都有点分不清。
与环境学也有关联,因为人是在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像室内灯光亮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就会影响人的感受。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这门学科难就难在要综合好多不同学科的知识。
得先了解不同人的差异,人的身高、手的大小等都不一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 关键点:要学会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光从技术角度出发。
比如说设计一款鼠标,光想着怎么把技术功能加进去,不考虑手握着舒不舒服可不行。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如果是设计类专业的考试,这是必考内容。
像工业设计专业,会考查如何根据人的因素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 考查方式:可能是出那种分析产品缺陷的题,让你找出哪些方面违背了人因工程原理;或者是给出场景,让你根据人因工程知识进行改善设计。
工业工程 4人因工程概述
信息 输入
信息接受
信息存储
信息处理和 决策
图2 元素功能图
执行功能
输出 结果
(A) 信息接受。 “人”通过感觉器官来完成,“机”通过感受装置来完成。
(B) 信息加工。脑接受感觉器官发来的信息或调用贮存的信息,通过一定的过 程(如分析、比较、演绎、推理和运算),形成主义或决定,指导进一步 如何行动。
(C) 信息贮存。人的信息贮存是靠脑记忆的能力或借助录像、照相和文字记载 等方式来完成。
(D) 执行功能。它可分为两种:一是由人直接操纵控制器或由机器本身产生控 制作用;另一种是传送指令,即借助于声、光等信号,将指令从一个环节 送到另一个环节。
(E) 信号反馈。将系统中各过程的信息逐步返回到输入端,返回的信息是继续 控制的基础,也是调节的依据。
☆ 光的分布
1) 光的分布
光的分布对视觉和任务绩效有影响。 A) 亮度比 。亮度是视野里任两块区域的亮度比值 B) 反射。光分布不仅是光亮和发光体位置的函数,而且受到墙壁、
天花板和房间的其他表面反射的影响。
C) 眩光。他是视野内存在大于眼睛所能适应的亮度表面而产 生的,引起烦恼、不适或丧失可见性的光。直接眩光是由 强烈光线直接照射产生的,直射眩光应与光源位置有关; 反射眩光是由视野内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线引起的。反射眩 光可能是镜面反射、散射、漫反射或复合式的。
(F) 输入和输出。物料或待加工物从输入端输入,经系统加工改变状态,变成 系统的成果从输出端输出。
4 现代人机系统的特征
1) 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减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 但智力劳动和心理负担加重了。
2) 操作者直接参与自然物质的加工过程的机会减少,人们逐步 通过遥控去加工客体。
人因工程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人因工程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英国是人因工程研究最早的国家)美国:人类工程学;西欧: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第一次世界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开设了工业心理学课程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测验法(6)图示模型法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人因工程学与工程学科的关系: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体现了本学科是人体科学和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工程科学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系统工以及管理工程等学科第三章微气候环境空气温度:我国法定采用摄氏温度(°C),而美国则常采用华氏温度(°F)t(°F)=9/5 t(°C)+32空气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受1.舒适温度及其影响因素舒适温度一般是(21±3°C),影响舒适温度的因素有:(1)季节(2)劳动条件(3)衣服(4)地域(5)性别、年龄等2.舒适湿度3.舒适的风速微气候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不舒适指数、有效温度、三球温度指数(WBGT)、卡他度三球温度指数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考虑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四个环境因素的综合温标高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长期接触高温的工人,其血压比一般高温作业及非高温作业的工人高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高温作业环境下不仅引起人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使生产率降低低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低温时皮肤血管收缩,体表温度降低;低温会导致神经兴奋性与传导能力减弱,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影响人体四肢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人因工程 详细版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导论1、人因工程学定义:人因工程学就是依据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学讨论方法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3、人的生理阈限:听阈声压:2*10-5Pa,痛阈声压:20Pa;4、中枢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内外的协调:对外界的协调是指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的人与外界的协调关系。
对内部的协调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的协调。
(不准)5、人体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感觉器官1视觉、2听觉、3味觉、4嗅觉、5肤觉;运动器官1上肢、2下肢。
其次篇人的工作环境1、光的物理性质:关于光的波动性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波。
2、亮度与照度含义:亮度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3、明适应与暗适应:人从光明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于黑暗环境的过程叫暗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由黑暗环境进入光明环境的时候。
4、环境照明设计原则:环境照明设计,在任何时候都应当遵循工效学原则。
5、色觉的特性:1恒常性、2适应性、3显色性、4明视度、5向光性、6反射性、7负后性。
6、颜色的表示方法:孟塞尔颜色立体模型7、响度与响度级: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正常听力者对该声音的主观响度感觉成正比。
响度以N表示,单位为宋,并定义1宋为40方。
8、影响听力的噪音指标:9、噪声掌握方法;声源掌握,掌握噪音的传播,个体爱护,音乐调整。
10、微气候的要素: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
11、人体舒适温度与湿度:21加减3摄氏度,湿度40到60%。
12、肯定湿度与相对湿度:肯定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克数。
定义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水汽压强的百分比为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13、正辐射与负辐射:当环境的物体表面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时,则向人体放射热量,称为正辐射。
反之,称为负辐射。
人因工程第一章-精品文档
第一章 概
论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1
目
录
第一节 人因工程的命名及定义 第二节 人因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任务和范围
第四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人因工程体系及其应用领域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2
Email:maruhon工程的命名及定义
人因工程的命名
人因工程的定义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4
一、人因工程的命名
美国称为“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 ) 或“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
工程学);
西欧国家多称为“Ergonomics”(工效学); 日本称为人间工学。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5
一、人因工程的命名
目前该学科在国内的名称尚未统一,常 见的名称还有: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
工程心理学、宜人学、人因工程等。不
9
二、人因工程的定义
[美]A.查帕尼斯(A.Chapanis):
“人因工程是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 使人获得操作简便而 又准确的一门学
科”。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10
二、人因工程的定义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 国 际人类工效学学会,简称IEA):
马如宏 盐城工学院 Email:maruhong@ 7
人因工程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
嗅觉
带有气味的物质微粒漂浮在空气中进入鼻孔使人产生嗅觉。
嗅觉感受性
嗅觉适应性
5.本体觉,
平衡觉
运动觉
6.能量代谢的分类(基础,安静,实际,活动)、
能量代谢
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叫做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分为三种,即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
活动代谢
基础代谢
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发生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第6章人的信息处理
1.反应时(概念、分类、影响因素)
定义:
指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简称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定义:
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被试只在刺激出现时作出特定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称为简单反应时.
视角
视角指物体上两点间光线射入瞳孔在光心(节点)处交叉所形成的夹角
视角的计算式:α=2arctgD/2L
α—视角(度);D—视看对象两点间距离;L—眼至视看对象的距离。
视野
水平面内的视野范围:双眼的最大视区在左右60度的区域
垂直面内的视野范围:以视线水平时为0°基准,人的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0°和视平线以下70°。
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行为、限制和特点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应用于产品、操作程序及使用环境的设计和制造中
本书定义:
人因工程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注意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选择性。
人因工程
1.1.3 人因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
(1)作业姿势与腰酸病的分析 (2)办公桌高度与疲劳 (3)传送带的作业面高度 (4)生产机械的操作器配臵 (5)仪表的认读性能 (6)自动化系统的作业负担
28
(7)单调劳动与作业疲劳 (8)作业中人的差错与系统的安全 (9)压力机械的安全设计 (10)各种作业的劳动负荷测定 (11)工厂照明、噪声环境及改善
(20)社会技术系统与人机工程
组织行为;组织变化;组织心理学;人机工程战略; 社会技术系统;暴力评估与动机。
(2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整合;系统需求;电信系统 与产品;人机系统;人员配备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实 验设计;系统设计标准与类别;通信分析。
25
(2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与工作设计;任务分析与综合。
(5) 计算机终端:设计与布局
计算机产品和外设的设计与布局;计算机终端工 作站;显示屏设备与规则;显示屏健康与安全;手动 操作;顺从测量;办公环境人机工程研究。
20
(6)显示与控制布局设计 显示与控制信息的选择与设计。
(7) 控制室设计
控制台和控制室的布局设计;控制室人机工程。 (8) 环境人机工程
26
(26)与工作有关的骨骼、肌肉问题
骨骼、肌肉紊乱;重复劳动的疲劳损伤;与工作 有关的骨骼、肌肉管理问题;上肢损伤。
(27)车辆与交通人机工程
航空;直升机人机工程;头盔显示;乘客环境; 铁路车辆与系统;交通设计;车辆设计;车辆人机工 程;车辆安全性 。
(28)其它特殊的人机工程应用
原子能;军队人机工程;军队系统;过程控制; 文化调查;调查与研究方法;自动语音识别等。
(14)管理与人机工程
变化管理;成本-利益分析;突发事故应变研究;人机 战略实施;操作效能;操作负荷分析;标准化研究;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人机规则和实践。
人因工程概述[知识探索]
峰谷文书
18
第8章 工作负荷与疲劳
思考:不同工作岗位如何评价其工作强度的大小?
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工作环境!!!
峰谷文书
19
第9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思考:大家都知道,煤矿行业容易发生事故, 导致矿工伤亡,对于工厂内保证安全生产很 关键,我们如何保障呢?
峰谷文书
20
前言
987654321
砌砖作业实验是用当时问世不久的连续
拍摄的摄影机,把建筑工人的砌砖作业过程
拍摄下来,进行详细分解分析,精简掉所有
峰谷文书
5
峰谷文书
6
思考
如果让你设计火车上下铺的尺寸,你最主要需要考
第二章 人体测量
虑人体哪个部位的尺寸?
峰谷文书
7
第3章 人的信息处理
思考:大家记住电话号码和字符了吗?
13140467892 adc
峰谷文书
8
第3章 人的信息处理
思考:大家记住电话号码和字符了吗?
131 4046 7892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因工程学的启蒙阶段---以提高生产效率为重点 20世纪初:
泰勒---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主要思想---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 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
峰谷文书
28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在钢铁厂时,有600多名工人正用铁锹 铲铁矿石和煤。泰勒想:一铁锹的重量为几磅时工人感到最省
力,并能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呢?为此他选出两名工人,改变一
铁锹的重量并记录每天的实际工作量。结果发现,当每铁锹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量为 38磅时每天工作量是25吨、34磅时是30吨,于是,他 得出作业效率随铁锹重量的减轻而越高的结论。但是当重量下
人因工程教材《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三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一、研究内容
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2) 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 设计。 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 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 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 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 过程。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 过程。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 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 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 20世纪60年代。 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 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装备。 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 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 新阶段 。
第三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一、研究内容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学科研究 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因工程学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 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因工程学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 如人的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 如人的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人的工作负荷与 效能、疲劳;人体尺寸、人体力量、人体活动范围;人的决策过程、 效能、疲劳;人体尺寸、人体力量、人体活动范围;人的决策过程、 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因素等。 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万博帕尔居民永久
残废,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也因为这次灾难远比印度其
它城市高。博帕尔毒气泄漏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
一。
遇难者尸骨
原因:
人祸,人祸,还是人祸
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 如此惨重之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在这 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善后过程中,联合 碳化物(印度)公司一再犯错,导致这起事故 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
灾难具体介绍
1969 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
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
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
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 爆炸,40吨毒气很快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灾难。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 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 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 应,因此,伤害人身心的问题大量存在。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
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字,在毒气泄漏后的头3天,当地有
3500人死亡。不过,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独立数据显示,死亡
人数在前3天其实已经达到8000至1万之间,此后多年里又有2.5
万人因为毒气引发的后遗症死亡。还有10万当时生活在爆炸工厂附
近的居民患病,3万人生活在饮用水被毒气污染的地区。
据信,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迄今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四、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以后)
人因工程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 时期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有三大基本趋势。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研究领域扩大到: 人与工程设施、人与生产制造、人与技术工艺、 人与方法标准、人与生活服务、人与组织管理 等要素的相互协调适应上。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 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 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 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本学科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人因工程学诞生 前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
灾难的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 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 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 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 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第一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一节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系的学科,是近 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一、命名
该学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名称。美国称为人的 因素工程学或人类工程学,西欧称为人类工效学, 日本称为人间工学。
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 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 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 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的时候太过于 自负了,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 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 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 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我国关于该学科的命名出现多种:人机工程 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等。近几年使用人 因工程学和人类工效学命名的较多,本书旨在强 调重视人的因素作用,故使用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二、定义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 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机-环境系统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 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 境所构成的系统,也简称为人-机系统。
20世纪初,泰勒进行了著名的铲生铁和时间研究实 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 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 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 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 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 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 的重要性。
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 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 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 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 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 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
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
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 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1945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时 , 本 学 科 研 究 与 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向工业等领域发展。并逐步 应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解决工业与工程设计中 的问题。
此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 了学会。为了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 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 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四、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2)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扩展到社会各 行各业: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衣、食、住、 行、学习、工作、文化、体育、休息等各种设施 用具的科学化、宜人化。
(3)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高技术与 人类社会往往产生不协调的问题,只有综合应用 包括人因工程在内的交差学科理论和技术,才能 使高技术与固有技术的长处很好结合,协调人的 多种价值目标,有效处理高技术社会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