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_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新中国初期确立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20 世纪 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
了积极作用。
二是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所谓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原因: A、新中国的诞生 B、国际关系中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C、依据: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
识?
A区别:旧中国:丧失主权的不平等的外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旧中国原因:社会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无能;科技、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落后。
C新中国原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综合国力的增强。
D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 1953 年 12 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
(3)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①背景: 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②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③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④内容(成果):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⑤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
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
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④意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 " 万隆精神 " (团结、友谊、合作)。
【思考】 :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同: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等。
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 20世纪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 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2、恢复: 1971年 10月 25日,联合国第 26届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
3、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20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3)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20世纪 70 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缓和的原因: 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长期实行“遏制和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
整对华政策;
(2)从中国方面看: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
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缓和的过程:
(1)试探之旅 -- “乒乓外交” 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 --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 7 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4)建交: 1979 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