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1.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 1.1 资源配置职能分工
• ——按照公共品的受益范围划分: • 全国性的公共品,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范
围;区域性的公共品,属于地方政府的职 责范围。 • 全国性的公共品:全国边际效用=边际成本 • 区域性公共品:本区域边际效用=边际成本 • ——受益者与成本承担者统一,使公共品 的规模满足效率要求。反之,则易偏离效 率点。
自己最满意的地区去。 • 几个假定:P493 • 蒂伯特模型的局限和意义:P494
• (2)使产出迎合地方偏好 • ——偏好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解决偏
好显示的困难
• (3)有利于地方在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方面进行革新
• 4.2.3.2 分权制的劣势
• (1)效率方面 P495-496 • A.外部性 • B.公共品提供中的规模经济 • C. 税制的低效 • (2)公平方面 • ——分权制下难以实行提高公平的再分配制
• 4.2.2 两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背景 • 政治制度的集权:下级政府首脑由上级政
府首脑任命。 • 政治制度的分权:中央政府首脑由全国公
民投票选举,地方政府首脑由本地居民投 票选举。
• ——每一级政府首脑都对选举(任命)他 的人负责
4.2.3 从理论的角度评价
• 4.2.3.1 分权制的优势 • (1)鼓励政府间竞争 • ——蒂伯特(Tiebout)模型: • “以脚投票”到公共服务和税收的组合让
• ——国防、外交、收入再分配(人口 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跨地区的公共 设施、宏观调控……
• 思考:
• 若中央的愿望和要求与地方的愿望和要 求相一致,则没有矛盾;
• 若中央的愿望和要求与地方的愿望和要 求不一致,应该如何解决?
• ——按中央的愿望和要求?
• ——按本地区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 例如,某地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中央 希望地方援助。此时怎么办?
•
——不封顶
(1) 非配套专项补助
• 其他公共品
•A
C
•O
B
D 公共品甲
(2)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 其他公共品 •C
•A
• •O
BD
F 公共品甲
(3) 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其他公共品
A C
O
GB
D 公共品甲
4.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 4.1 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思路 • ——地方政府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地方居
额包干:定额补助、定额上缴) • 其中:1988年调整:增收分成、超收分成 • (4) 一年一变和几年不变 • 总结:多次变更,无论是集中一些,还是分散一些,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中央说了算。
5.2 分税制
• 5.2.1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原因 • ——中央收入少; • ——地区差距大; • ——体制不规范。 • 5.2.2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目标 • ——增加中央财力; • ——缩小地区差距; • ——规范体制。
• 管理上的便利
• 2.2 融资权
• 2.3 定价权
•
政府服务及公共生产的产品的定价:
• ——P344-346
3.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3.1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必要性
• 3.1.1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 3.1.2 外部效应 • 3.1.3 地方偏好存在问题
3.2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方式
• 无条件补助:
度。
• 结论:纯粹的分权制不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 4.2.4 实践中的情况 •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财权财力过于集中中,
对社会的发展不利。
• ——世界各国的比较
• ——中国历代、以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比 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中国的财政体制
• 5.1 历史变革 • (1)建国初期:收支两条线(统收统支) • (2)50—70年代:侧重集中 • ——总额分成、分类分成 • (3)1980—1993年:财政包干(比例包干、定
• 计算公式:
•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数 = • 上年税收返还数×(1+当地“两税”增长率×
5.2.3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职责的划分
• A.中央政府职责与提供公共产品范围 • B.地方政府职责与提供公共产品范围 • C.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提供公共产
品的交叉领域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 A.中央固定收入
• B.地方固定收入
• C.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
• 有条件补助(专项补助):
• 非配套的专项补助
• 配套的专项补助
•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
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3.2.1 无条件补助
• 其他公共品
•C • •A
I1 I0
•
E1
•
E0
•
•
•O H G F B
•
公共品甲 D
3.2.2 专项补助(有条件补助)
• 非配套专项补助
• 配套专项补助
•
——封顶
• 1.2 收入分配职能分工
• ——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 ——各家庭、个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 中央政府负责,地方实施
1.3 宏观调控职能分工
• ——具有效益外溢性 • ——政策手段 • 中央负责、地方辅助
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 2.1 税收权
• 课税对象的流动性
• 税收的再分配功能
• 这样决出的结果,能够代表地方公众的愿 望和偏好。
4. 2 划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形式
• 4.2.1 两个大类型 • 集权制和分权制 • 财政集权制:下级服从上级;财权财力的
分配由中央说了算;由中央统一税法。
• 财政分权制:中央与地方不是上下级关系; 中央和地方在各自的层面有税收立法权; 中央与地方各自制定税法、行使各自的职 责。
民的共同需要(个人需要的加总); • ——中央政府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全国居
民(公民)的共同需要(个人需要的加 总) 。
• 地方政府代表本地区居民的利益,按 照本地区居民的意愿和偏好做事;
• ——地方政府最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意 愿和偏好。
• 中央政府代表全国公民的利益,承担 地方政府不适宜承担却又是公民所需 要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
• 按照公共财政的观点:
• 地方居民缴税给地方政府,就是要 求地方政府按照本地区纳税人的愿望 和要求办事,维护地方居民的利益, 而不是去维护其他地区居民或者政府 的利益。
• 地方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地方政府应该按 照地方居民的愿望和要求办事。
• 由地方公众的代表投票表决是否援助、援 助多少、怎样援助。
1.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 1.1 资源配置职能分工
• ——按照公共品的受益范围划分: • 全国性的公共品,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范
围;区域性的公共品,属于地方政府的职 责范围。 • 全国性的公共品:全国边际效用=边际成本 • 区域性公共品:本区域边际效用=边际成本 • ——受益者与成本承担者统一,使公共品 的规模满足效率要求。反之,则易偏离效 率点。
自己最满意的地区去。 • 几个假定:P493 • 蒂伯特模型的局限和意义:P494
• (2)使产出迎合地方偏好 • ——偏好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解决偏
好显示的困难
• (3)有利于地方在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方面进行革新
• 4.2.3.2 分权制的劣势
• (1)效率方面 P495-496 • A.外部性 • B.公共品提供中的规模经济 • C. 税制的低效 • (2)公平方面 • ——分权制下难以实行提高公平的再分配制
• 4.2.2 两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背景 • 政治制度的集权:下级政府首脑由上级政
府首脑任命。 • 政治制度的分权:中央政府首脑由全国公
民投票选举,地方政府首脑由本地居民投 票选举。
• ——每一级政府首脑都对选举(任命)他 的人负责
4.2.3 从理论的角度评价
• 4.2.3.1 分权制的优势 • (1)鼓励政府间竞争 • ——蒂伯特(Tiebout)模型: • “以脚投票”到公共服务和税收的组合让
• ——国防、外交、收入再分配(人口 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跨地区的公共 设施、宏观调控……
• 思考:
• 若中央的愿望和要求与地方的愿望和要 求相一致,则没有矛盾;
• 若中央的愿望和要求与地方的愿望和要 求不一致,应该如何解决?
• ——按中央的愿望和要求?
• ——按本地区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 例如,某地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中央 希望地方援助。此时怎么办?
•
——不封顶
(1) 非配套专项补助
• 其他公共品
•A
C
•O
B
D 公共品甲
(2)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 其他公共品 •C
•A
• •O
BD
F 公共品甲
(3) 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其他公共品
A C
O
GB
D 公共品甲
4.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 4.1 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思路 • ——地方政府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地方居
额包干:定额补助、定额上缴) • 其中:1988年调整:增收分成、超收分成 • (4) 一年一变和几年不变 • 总结:多次变更,无论是集中一些,还是分散一些,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中央说了算。
5.2 分税制
• 5.2.1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原因 • ——中央收入少; • ——地区差距大; • ——体制不规范。 • 5.2.2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目标 • ——增加中央财力; • ——缩小地区差距; • ——规范体制。
• 管理上的便利
• 2.2 融资权
• 2.3 定价权
•
政府服务及公共生产的产品的定价:
• ——P344-346
3.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3.1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必要性
• 3.1.1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 3.1.2 外部效应 • 3.1.3 地方偏好存在问题
3.2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方式
• 无条件补助:
度。
• 结论:纯粹的分权制不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 4.2.4 实践中的情况 •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财权财力过于集中中,
对社会的发展不利。
• ——世界各国的比较
• ——中国历代、以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比 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中国的财政体制
• 5.1 历史变革 • (1)建国初期:收支两条线(统收统支) • (2)50—70年代:侧重集中 • ——总额分成、分类分成 • (3)1980—1993年:财政包干(比例包干、定
• 计算公式:
•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数 = • 上年税收返还数×(1+当地“两税”增长率×
5.2.3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职责的划分
• A.中央政府职责与提供公共产品范围 • B.地方政府职责与提供公共产品范围 • C.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提供公共产
品的交叉领域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 A.中央固定收入
• B.地方固定收入
• C.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
• 有条件补助(专项补助):
• 非配套的专项补助
• 配套的专项补助
•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
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3.2.1 无条件补助
• 其他公共品
•C • •A
I1 I0
•
E1
•
E0
•
•
•O H G F B
•
公共品甲 D
3.2.2 专项补助(有条件补助)
• 非配套专项补助
• 配套专项补助
•
——封顶
• 1.2 收入分配职能分工
• ——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 ——各家庭、个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 中央政府负责,地方实施
1.3 宏观调控职能分工
• ——具有效益外溢性 • ——政策手段 • 中央负责、地方辅助
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 2.1 税收权
• 课税对象的流动性
• 税收的再分配功能
• 这样决出的结果,能够代表地方公众的愿 望和偏好。
4. 2 划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形式
• 4.2.1 两个大类型 • 集权制和分权制 • 财政集权制:下级服从上级;财权财力的
分配由中央说了算;由中央统一税法。
• 财政分权制:中央与地方不是上下级关系; 中央和地方在各自的层面有税收立法权; 中央与地方各自制定税法、行使各自的职 责。
民的共同需要(个人需要的加总); • ——中央政府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全国居
民(公民)的共同需要(个人需要的加 总) 。
• 地方政府代表本地区居民的利益,按 照本地区居民的意愿和偏好做事;
• ——地方政府最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意 愿和偏好。
• 中央政府代表全国公民的利益,承担 地方政府不适宜承担却又是公民所需 要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
• 按照公共财政的观点:
• 地方居民缴税给地方政府,就是要 求地方政府按照本地区纳税人的愿望 和要求办事,维护地方居民的利益, 而不是去维护其他地区居民或者政府 的利益。
• 地方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地方政府应该按 照地方居民的愿望和要求办事。
• 由地方公众的代表投票表决是否援助、援 助多少、怎样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