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决策是决定的意思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做出决定。
2、决策系统构成要素: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方案、结局、效用
3、为什么有风险,风险来自哪里?
因为风险决策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决策者可根据历史资料知道客观因素的概率资料,还可通过科学实验如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来获得更多关于自然状态发生概率的信息以进一步确定或修正自然状态下的概率。
4、风险型决策可分为如下几种:
无概率资料风险型决策、无试验风险型决策、有试验风险型决策——贝叶斯决策
5、风险决策基础:决策者对他们所选择的行为方案将会产生的各种可能后果的判断;决策者对不同后果的不同偏爱。
6、机遇当量法步骤:
1)从风险决策模型中选择收益最大和收益最小的两个后果作为简单机遇的两个后果。
2)对风险决策模型中的每一个后果,估算选定简单机遇其中一个后果发生的概率PI
3)将原风险决策模型中的每一后果用估算的相当简单机遇替代,得到只有两个后果的决策模型
4)在只有两个后果的决策模型中,分别计算两个后果发生的概率,得到进一步简化的决策模型
5)对简化的决策模型,利用期望收益最大准则做出决定
7、后果效用:对某一非确定型决策模型,若规定一个简单机遇的两个后果X下星(<0)、X上星(>0),后果效用等于后果X上星发生的概率
8、标准机遇:具有后果X下星,X上星的机遇称为标准机遇
9、当量机遇:某一后果的当量机遇是与该后果相当的标准机遇
10、效用函数:某一决策者描述某一风险决策模型的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该风险决策模型的各个后果与其后果效用的关系函数。
11、多指标决策:具有多指标多方案的决策问题
12、多目标规划:具有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规划。
13、求解多目标决策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可行解集合中淘汰劣解,找出非劣解(有效解);第二上,再从非劣解集合中选取一个满意解。
14、什么是非劣解,非劣解如何控制个数?
各项指标上各有优劣的解为非劣解。
(对于某一方案Ak,如果不存在其他方案Ai优于它(i=1,2, . . . , m, i¹k),则称Ak为非劣解)为了使决策问题不过于复杂,备选方案数和指标数不能太多。
15、多指标确定性决策分析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三个要素:
1)有n个评价指标fj(1<=j<=n);
2)有m个决策方案Ai(1<=i<=m);
3)有一个决策矩阵D=(Xij)m*n(1<=i<=m,1<=j<=n)
16、什么是机会损失?(q为C塔)
令aq*为给定自然状态条件下的最优行为方案,u(aq*,q)=max{u(a,q)},当选择方案为a 时,则L(a, q)=u(aq*,q)-u(a, q)为选择a方案是的机会损失。
机会损失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当决策者选择某一行为方案时由于没选最优行为方案而造成的损失。
17、线性分派法:
排序--Πij—Π矩阵—有限矩阵P*
18、理想点法:
A*={由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反理想点AÑ={由各指标的最劣值构成}。
线性比例变换—归一化—加权标准化—理想点负理想点A*,A—距离—Ci*,判断
Si*=0,Ci*= SiÑ /( SiÑ + Si* )
19、多指标的基本思路方法
思路:利用多指标线性加权法,将N张风险决策表合并为一张风险决策表,从而将其转化为传统的单指标风险决策。
步骤:1)标准化处理;2)全并为一;3)按音指标风险决策方法如期望效用最大原则,选择最优方案
20、层次化: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和隶属关系将所有因素按若干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21、层次结构模型的基本含义
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达到的目标
中间层:表示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因素、准则和策略等,中意层可分为若干子层,如准则层、约束层和策略层等
最低层:表示为实现目标而供选择的各种措施、方案和政策等。
2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
5)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23、DEA方法步骤:
1)明确问题;2)选择决策单元;3)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4)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5)求解DEA规划模型;6)结果分析和辅助决策
24、DEA有效经济含义:
对偶规划D的可靠截开实际上描述了生产可能集T
若q*=1,则表示在最优状态下,投入x已不可能作等比压缩,表明该决策单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即DEA弱有效;若0<q*<1,则表示该决策单元的投入不当,可以作全面的等比压缩。
这表明该决策单元非DEA有效。
若q*=1,但s+,s-不全为0,则表示虽然投入已无等比压缩的余地,但在投入与产出上仍有不理想之处。
这是因为s+表示投入的超量,s-表示产出的亏量。
s+,s-不全为0时,表示某些方面的投入超量,以及(或)某些方面的产出存在亏量,即尚未达到最优,所以为DEA弱有效。
若q*=1,且s+,s-全为0,则表示该决策单元不仅投入已不可能全面等比压缩,而且不存在投入超量和产出亏量,即已达到最优,所以为DEA有效。
25、矩阵对策:参加对策的局中人只有两人,每个局中人都只有有限多个策略可供选择,而且在任何一个局势中,两个局中人的赢得之和总是等于零。
26、局中人:指参加竞争的有关各方,在一局对策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参加者;
27、策略集:指局中人所采取的行动或者措施,在一局对策中,可供局中人选择的一个完整的行动方案称为一个策略;
28、竞争条件的假设:
1)局中人是理智的竞争者,局中人的行动是合理的。
2)局中人的目标是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
3)局中人独立作出决定,不依赖于任何消息。
4)所有有关的对策规则和要求,局中人都是知道的。
29、对策G={S1,S2; A}在纯策略意义下有解的充要条件:
存在纯局势(ai*,bj*)使得对一切I=1,2,…,m;j=1,2,…,n,均有aij*<=ai*j*<=ai*j
30、作业(Job, Activity) :也称活动和工序。
是指一项具有耗费一定时间的具体活动过程。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并带有起止点。
31、事项:指作业开始或完成的瞬时状态,它不消耗资源,也不需要时间,只表示相关作业的衔接点,也称作节点,用圆圈标上代号表示
32、三时估计法:
t(i ,j)=(a+4c+b)/6。
a,b,c分别为最乐观、最悲观和最可能的作业时间。
33、关键节点:时差为零的节点;
34、关键作业:作业总时差为零的作业;
35、关键路线:由关键作业组成的路线,即将时差为零的工序串连起来就是要寻找的关键路线。
36、关键路线决定项目工程的工期;关键路线还能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如下信息:
1)向关键作业要时间:要缩短工期,必须缩短关键作业的工期;
2)向非关键作业要资源:非关键作业有一定的时间机动,可在一定范围内将百关键作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调到关键作业,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缩短工期的目的。
37、tm= Σ (ai+4ci+bi)/6s c 2 = Σ[ (bi - ai)/6]2 ,
38、z=(T – tm)/sC
39、成本斜率=(赶工成本- 正常成本)/(正常时间-赶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