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玉米是榆树市的主要种植作物,近些年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逐渐显现出优势。该文从机械质量、购置价格、农机收益等方面对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2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200-01
玉米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收获环节机械化,是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玉米收获机械化总体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从近几年的玉米收获机使用情况看,虽然机械的性能在逐渐提高,但在质量以及销售价格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玉米收获偏晚或发生病虫害,损失增大,秸秆破碎率降低
在玉米收获偏晚或受到病虫危害的情况下,果穗下垂率增高,果穗易受到摘穗辊的反复冲击和碰撞挤压,造成籽粒损伤和落粒,收获损失增大。同时,由于秸秆的柔性增大,使用锤爪式的秸秆粉碎装置,会降低秸秆的破碎率[1-3]。
1.2 作业效率低,作业时间短,机手经济效益不高
玉米最佳收获期约15 d,而收获机作业效率太低,致使单机收
获面积小(背负式收获机、自走式收获机的实际作业效率每天分别仅有1.33、3.33~5.33 hm2)。加上玉米收获油耗高,致使收获作业成本高,影响了农机户的积极性[1-2]。
1.3 机械质量、性能不过关,可靠性低
少数自走机型虽有剥皮机构,但存在剥皮不净、分离不清和损伤果穗的现象;主要传动部件作业故障率高,堵塞和零部件脱落卡死现象严重;多数机型无法收获倒伏的玉米;由于设计不合理,部分玉米联合收获机存在较高的籽粒破损率、籽粒损失率和果穗损失率,清洁率低;许多机型摘穗、割台、秸秆还田及升运等机构存在问题,易频繁发生故障[2]。
1.4 资金回收期长,利润低,影响购机积极性
吉林省榆树市在1997年就引进了3台北京产4yw-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为15.5万元/台。当时经过试验,每台机械一个作业期作业量最多不超过70 hm2,纯收入仅为200元/hm2,按照这样计算,完全收回成本要12年左右,这是按照第1年作业时的成本计算的,而以后随着机械使用年限的增加和磨损的加剧,作业成本也将增加,那样收回成本最少需要15年。目前,同样型号的产品,价格要30万元/台左右,在享受国家及地方补贴的情况下,农民要花费20万元/台左右,即使现在的机械作业效率高于过去,每个作业期在当地最多作业100 hm2,有的作业只有50 hm2左右,按照在收获机没有出现大型事故和技术状态保持完好的情况下,纯收入400元/hm2计算,完全收回成本最快也要5个作业期。若没有补
贴,理想状态下完全收回成本最快要7.5个作业期。这只是收回成本,成本收回后才有利润可言。
玉米收获机械价格让农民无法接受的还不止是这些,全国各个生产厂家都普遍存在价格涨幅太快现象。玉米收获机相对汽车工业而言,其投入的研发资金低于汽车产业,生产工艺比汽车粗糙,目前汽车的价格逐年下降,而玉米收获机却不断涨价,以北京中收产4yd-4(开拓者)型玉米收获机为例,2008年价格不足23万元/台,现在的销售价格要30万元/台左右,几年时间就增长30%左右。过高的定价冲减了国家、省、市的补贴额度,使农民从补贴中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农民的购机能力大幅度下降。调查表明,农民收回投资的最大期望值为3年,低于3年的机型最受农民欢迎,相反,大部分农民会选择放弃。而农机经营者也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利润小、回收期长的机械上,这也是玉米收获机械推广较为困难的原因之一。
2 对策
2.1 提高机械制造质量和可靠性
目前,全国研发玉米收获机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很多,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经济状况差别很大。一些厂家为抢占市场,采取各种促销手段,而不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性。为阻止这种发展趋势,建议在玉米主产区重点扶持部分骨干生产企业,重点推广前景较好的机型,以尽快提高玉米收获机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生产厂家在生产机具时应尽量使用标准和通用件,实现标准化生产,方便修
理。
2.2 改善工艺,降低价格
生产厂家只有完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提高机具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机具的价格,使农民切实享受到实惠,才有可能增加销量,提高利润[1-3]。
2.3 提高玉米收获机的适用性
由于玉米栽植的株行距各地区间存有差异,所以收获时跨地区作业难度较大,直接影响购机户的收益。因此,建议提高玉米收获机的适用性,缩小机械与农艺间的差异[3]。
2.4 做好产品推广使用和售后服务工作
农机部门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三包”服务人员的培训,减少玉米收获机故障的发生[1]。在农忙季节,售后部门应提前组织好易损件的供货,并加强对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以便能迅速解决故障,减少机手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3 参考文献
[1] 李淑丽,李春铎,孙宝玉,等.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62,267.
[2] 石卉.谈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及建议[j].河北农机,2007(5):10.
[3] 张印生,张照云,刘伟光.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质量问题[j].现代化农业,20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