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绪论

合集下载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口腔内科学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和主干学科。

目前在国内它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门课程, 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紧密结合临床, 讲述口腔内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0.76:1。

即讲课52学时,实验68学时。

四教材:1.《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樊明文, 2版, 2003年。

2.《牙周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曹采方, 2版, 2003年。

3.《口腔粘膜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秉琦, 2版, 2003年。

II正文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的历史及龋病危害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概念及龋病的特征。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龋病的定义、特征及好发部位。

(二)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熟悉龋病流行评价方法。

(三)了解龋病的历史, 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内容龋病的概念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病因学说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病因。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及三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和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内科学》是遵照口腔医学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而编写的,供高等口腔医学院校使用。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有的院校、医院,口腔内科已分为几个独立的科室或专业组,如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和口腔粘膜病科等;国外更早已如此,形成了独立的专业课程。

为适应此种情况,自2000年起,《口腔内科学》分化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粘膜病学》三门独立的学科。

总时数分配第一篇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学科之一,研究牙体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和非龋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恢复和重建咀嚼功能与外形的美观。

教学的开展最早始于 20 世纪初,是口腔内科三大专业课程之一,是口腔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实践过程长且有一定操作技能要求的学科。

1998 年,卫生部开始进行口腔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四轮修订,正式将“牙体牙髓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材编写。

2000 年 11 月,卫生部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1版正式起用,2004年4月推出第2版,并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通过讲课,实验室示教和实习、临床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自学、讨论、辅导和考试等环节,要求学生了解牙体牙髓病学教学目的和内容。

掌握牙体牙髓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的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室实习地点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临床实训基地,操作均在模拟头颅颌架上进行,逼真模拟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并由临床医师在旁指导,指导教师的示教可通过摄像探头与学生操作台的显示屏相连,可以实时录像、反复再现,为以后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临床见习、实习采用一人一椅,并配有全套临床操作所需设备,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供与口腔内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口腔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

授课内容1. 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2. 口腔内科学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和临床表现4. 口腔内科学的诊断技术和辅助手段5. 口腔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原则6. 口腔内科学的预防和保健措施教学计划第一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研究任务:阅读相关教材,了解口腔内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第二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研究任务:研究口腔内科学的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熟悉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第三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和临床表现- 研究任务:研究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和其典型临床表现,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第四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诊断技术和辅助手段- 研究任务:研究口腔内科学的常用诊断技术和辅助检查手段,掌握其适应症和操作方法第五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研究任务: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常用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掌握其选择和应用第六周- 授课内容:口腔内科学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研究任务:研究口腔内科学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掌握口腔卫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 考试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检验对口腔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参考教材- 《口腔内科学教程》- 《口腔内科学导论》- 《口腔内科学实践指南》以上大纲为参考,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

口腔健康
• 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的重要指标
• 是个人素质、气质、风度的重要指标
龋病的危害?
直接危害
牙齿形态功能 牙髓炎 根尖周炎 颌骨骨髓炎 间隙感染
间接危害
牙源性病灶
牙源性病灶
牙齿慢性细菌病变可成为病灶,病灶中的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远离病灶组织 发生器质性、功能性改变。龋病作为病 灶可引起五官、心脏、关节、肾脏等病 变。
特点 无血管和细胞反应 病程进展缓慢 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
龋病病变的研究方法
LM SEM

层早

(期
PLM

牙早釉釉期质,质


浸龋


喹,


啉透


)明










矿 ,



沿早


晶期

TMR

体釉
体 溶
C

质 龋

进晶
行体


TEM
龋病病变的研究方法 纳米压痕技术
龋病病变的研究方法
2、保存和恢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生理 功能
龋 病 学 Cariology
研究龋病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 Cariology is a science for study
the etiology、pathology、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口腔内科学的学习要求
龋病的临床病理 Clinical Pathology of Caries

口腔内科学_龋病

口腔内科学_龋病
1.银汞合金 (7)充填: 1)护髓 2)放置成形片和小楔子 3)充填材料 4)雕刻成形 5)调整咬合 6)打磨、抛光
57
58
2.复合树脂 (8)粘接修复操作程序:
1)比色 2)清洗窝洞,隔湿 3)护髓 4)酸蚀牙面 5)涂布底胶和粘接剂 6)充填 7)修整外形 8)调整咬合 9)打磨抛光
59
树脂充填
23
深龋-慢性牙髓炎
24
第六节 龋病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三)窝沟封闭治疗
25
窝沟封闭
26
二、充填治疗
(一)窝洞制备 1.分类 I类洞 窝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 IV 损伤切角邻面 V 颈1/3
27
I类洞
28
II类洞
29
III类洞
30
IV类洞
31
V类洞
32
II类洞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III类洞
47
48
IV类洞
49
IV类洞
50
IV类洞
51
V类洞
52
(二)窝洞的隔湿、消毒、垫基底
1.窝洞的隔湿
53
2.窝洞消毒
54
3.窝洞垫底
1)垫底适应证 2)垫底的方法 3)垫底的部位
55
(三)窝洞充填
56
(四)充填和垫底材料
12
窝沟龋
13
平滑面龋
14
根面龋
15
4、临床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16
17
18
第五节 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诊断 1.问诊 2.视诊 3.探诊 4.牙髓活力测试 5.X线片

口腔内科学绪论

口腔内科学绪论

如何学?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生物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
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 和口腔修复等学科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0周
如何学?明确目标,知识技能为先
如何学?学习有法 ,学无定法



总结和分析,掌握重点,归纳难点 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互相切磋 实验课一丝不苟 正确对待实习实训和考研
学好医学基础知识,这是将来在临床工作 中能够快速长进的前提,虽然大部分基础 知识是不会随时随地都会被使用。但是会 有助你以后更加准确的诊断一个疾病
学科介绍
一、评价方法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在调查或检查时点或时期,一定人群中的患 龋情况 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 龋病患病率=—————————— ×k 该时点的人口数

时点:理论上无长度,但要尽可能缩短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 个月 时期:可有一相对长的时段 基数k:可以为100%~10000 /10万,视具体而定
口腔医疗和教学现状

几乎人人都有牙病
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处于较高水平
12岁儿童的恒牙龋均:0.54/2005年 ↓;中年人 2.42↑;老年人3.22↑
成人和老年人牙周健康率14.5%和14.1% 37.0%成人86.1%的老年人牙齿缺失

平均每20000人才有一名口腔医师
美国 1:1000 北欧 1:800 日本:1:1200 其他国家:1:2000-3000
如何学?使命和兴趣的结合与统一

口腔的学习是很枯燥乏味的,在你打算进入这一 行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学习有个正确的学 习观点和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有了这个前提我 们才可以更好的学习好相关知识,以为以后临床 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口腔内科绪论

口腔内科绪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 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
龋病象形文字的出现。 • 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 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 中就有记载针灸治疗去病痛的方法。 • 国外的口腔医学发展也是从口腔内科学开 始的。 • 学生应掌握口腔内科学的两大特点:
• 一要了解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最常见,最
多发的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二是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应以保存原有的 器官,维护其原有的功能为原则。
口腔内科学
• 第一章绪论 •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密切 • 相关的一门临床学科。 • 本课程自身特点: • 一:主要围绕龋病和牙周病两大类常见口 腔疾病。
• 二口腔内科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存牙齿,
维护牙周及口腔粘膜的健康,恢复口腔功 能。 • 口腔内科学所涉及的疾病包括:牙体疾病, 牙髓疾病,牙周病,儿童牙病,老年牙病, 口腔粘膜病等。 • 与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 畸学,口腔预防医学等共同构成口腔医学 的主要临床学科。

口腔内科学导论

口腔内科学导论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国内:
甲骨文中的“龋”是由“虫”和“齿”合成 ; 《内经》中记载针灸止牙痛的方法 ; “齿晋而黄” ; 植毛牙刷的使用 ; 银膏补牙; 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痛 ; 《口齿类要》 。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国外: Fauchard:牙科学知识系统、 分科,誉为现代牙科学的奠基人。 ler:研究龋病、牙周 病的细菌学病因,提出龋病病因的 化学细菌学说。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树脂充填修复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周病学
牙周病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 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累 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造成牙周组织 破坏的牙周炎。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牙周病学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合作型患儿对自身牙病的治疗目的、意义有所
知道,所以在治疗时他会有很多问题问医生
紧张型患儿治疗时话不多,你说什么他做
什么,配合得还不错。
娇气型患儿有点儿拒绝治疗型只有在孩子父母的协助下进行操作。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粘膜病(oral mucosal disease)
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
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口腔黏膜病学
谢谢
口腔医学导论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主要介绍: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 周病、牙龈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 主要解决:其病因、临床病例、症状、诊断 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第三章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釉质龋、牙本质龋的分层
【教学内容】
一、釉质龋
从深到浅分四层: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二、牙本质龋
从深到浅分四层: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三、牙骨质龋
同牙本质龋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四节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龋病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特点
【教学内容】
一、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猖獗龋)、慢性龋(静止龋)。
二、损害的解剖部位分
窝沟龋、平滑面龋。
三、病变深度分
浅龋、中龋、深龋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五节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龋病的诊断方法及浅龋、深龋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及儿童牙
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的一门学科。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四)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五)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六)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七)唇舌疾病
(八)性传播疾病的口腔特征
(九)系统疾病的口腔特征
(十)口腔黏膜常见色素异常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理论讲授 多媒体演示
20
第一章绪论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一、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口腔内科学》是为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该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临床学科,口腔内科学是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的理论知识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检查、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和儿童牙病等。

口腔内科学不仅与口腔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为学习其他口腔专业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好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儿童牙病等口腔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熟悉非龋病、口腔粘膜病等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口腔检查方法、充填术、活髓保存疗法、根管治疗术、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牙合治疗,松牙固定术、根管牙周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完成理论讲授及自学章节的学习,通过听讲、自学、参加实验室基本技能的训和临床见习各个环节,掌握和熟悉大纲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独立地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讲课和实验。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切实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模型、标本、 X 线摄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酌情补充介绍本学科新进展,修正教学内容。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成为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德口腔专业医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口腔内科学 绪论

口腔内科学 绪论

• 国外
• 中世纪欧洲,牙痛之神的传说 • 文艺复兴时代起,欧洲的口腔学特别是龋 病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16世纪显微镜的 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发展 • 法国人Pierre Fauchard将牙科知识系统化, 树立了里程碑,被称为“近世牙科医学之 父” • 19世纪末,Miller提出了解释龋病病因的化 学细菌学说 • 19世纪末, G﹒V.Black提出窝洞分类标 准,一直沿用到至今
届时,牙周组织炎症尤其 是牙周炎还可能成为某些 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这 也将成为21世纪研究的重 要内容之一。
本章小结:
• 熟悉口腔内科学的定义。 • 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史及 新进展。
课后思考题
• 1,“爱牙日”是哪一天? • 2,口腔内科学主要研究哪两 类疾病?
根尖片
3,口腔科应用新材料的不 断问世,如高铜银汞合金、 复合树脂、烤瓷等也广泛 应用于临床。
• 复合树是一种 新型修复材料, 是目前临床上 应用最现龋 病发病率下降,牙髓病也将 逐渐减少。
• 牙体牙髓病的发展方向仍朝 向保存活髓、保存患牙、恢 复功能和保持咀嚼器官完整 性的治疗目标前进。
口腔内科学
第一章 绪论
口腔内科学
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临床课程。
口腔内科学的主要内容
龋病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牙周病 口腔黏膜病
口腔内科学研究内容
人类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两大 口腔疾病,即龋病及牙周病,以 及牙齿的保存和牙周健康的维 护,及齿和牙周功能的恢复。
口修
口外 口内
与其他学 科的关联 (内科的 血液病, 自免性疾 病)
口腔内科学的发展
• 我国
• 公元前14世纪,殷墟甲骨文,象形文字的 “虫” 和“齿” 合并 组成“龋” 字的记 载 • 公元前3世纪,《内经》中记载用针灸治牙 痛的方法 • 我国使用植毛牙刷的时间为公元9~11世纪, 欧洲至17世纪才有植毛牙刷 • 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用银膏补牙,比 西方用银汞合金充填龋齿要早七八百年 • 公元12世纪,牙科《金匮要略》中记载用 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痛,欧洲19世纪用砷剂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Oral Medicine适用口腔医学专科班教研室主任:郑国勤医学院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20047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临床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儿童牙病、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理论知识技能。

口腔内科学不仅与口腔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为学习其他口腔专业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课程的学时数为16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72学时,实验室学习90学时。

选用教材为由史久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内科学》。

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完成理论讲授及自学章节的学习,通过实验室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听讲、自学、参加实验室学习,临床见习各个环节,掌握和熟悉大纲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独立地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要求了解口腔内科学的性质、内容、任务及其重要性。

教学内容1.口腔内科学简介。

2.我国口腔内科学的历史及展望。

3.国外口腔内科学进展。

要求掌握内容:1.龋病发病的病因学说(四联因素论),牙菌斑的系统知识。

2.龋病的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和诊断方法。

3.龋病的治疗方法:各种龋(浅、中、深)的治疗原则,充填术,充填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熟悉内容:1.G.V.Black洞形分类的原理。

2.龋病的流行病学及龋病的预防原则。

了解内容:1.龋病的流行病学(历史、地区、年龄、性别)。

2.早期龋病病因学说(化学细菌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理论)。

3.龋病的鉴别诊断:斑釉、釉质发育不全。

4.龋病的预防(增强宿主抗力、控制病原因子、调整食物构成)。

教学内容1.龋病的概念与特征2.病因学:四联因素学说(细菌、宿主、食物、时间) 3.临床病理:脱矿与再矿化、基质溶解、修复反应 4.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好发部位(2)临床分类(3)浅龋、中龋、深龋的临床表现5.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方法:药物、再矿化、窝沟封闭法。

【口腔PPT课件】口腔内科学绪论

【口腔PPT课件】口腔内科学绪论

龋 病 学 Cariology
研究龋病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 Cariology is a science for study
the etiology、pathology、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龋 病 dental caries
牙齿出现形态、颜色、质地的改变
牙周红肿 牙龈出血 牙槽ease
研究口腔黏膜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Oral mucosal disease is a science for study the etiology、pathology、therap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牙体修复学 Operative Dentistry
1. 学习牙齿缺损的修复方法和技术,恢复 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2. 研究修复新技术、新材料
牙髓病学 Endodontics
研究牙髓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牙髓变 性和牙髓坏死,牙髓炎最常见,以剧烈疼痛为特征。 多由龋齿发展而来。感染又可经根尖孔扩散到牙周 组织,引起根尖周炎,甚至能发展成颌面部炎症。 早期预防治疗龋齿,能有效地防止牙髓炎的发生。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
研牙周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 Peiodontology is a science for study the etiology、pathology、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牙 周 病 periodontal disease
口腔内科学学习的要求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口腔黏膜病 oral mucosa disea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牙髓病学的发展方向:
朝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功能 和保持咀嚼器官完整性的治疗目的前 进。
最终目标:消灭牙齿疾病。
第一章 龋病概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Root of tooth Dental cervix Dental crown
正常牙齿解剖图
我国古代贡献

史记 仓公列传》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 参汤,日漱三生,出入五六日,病已。”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 雄黄 三硫化砷 三国时期嵇康《养生论》“齿居晋而黄” 唐代苏恭《唐本草》 银膏
西方近代贡献

1683年,荷兰 虎克
简易显微镜
近代牙科之父:法国(Fauchard)著有外科牙科学,使知 识系统化。

累计范围: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基本变化: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龋病的特征

牙体硬组织发生色、形、质各方面变化
初期:龋坏部位硬组织脱矿,微晶结构改变, 牙透明度下降,致使釉质呈白垩色。 中期:病变部位色素沉着,呈黄褐或棕褐色。 后期: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分解不断进 行,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 牙体缺损---龋洞
1776年-1826年
粗犷治疗期: 1826年-1876年 有牙髓治疗的雏形: 1876年-1926年 病灶感染学说的流行使拔 牙成主流 1926年-1976年 牙髓病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现代(1976-)
根管治疗器械的ISO标准
根尖定位仪
镍钛器械 扭矩转速可控马达 超声波振荡仪 手术显微镜
如何学?学习有法 ,学无定法



总结和分析,掌握重点,归纳难点 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互相切磋 实验课一丝不苟 正确对待实习实训和考研
学好医学基础知识,这是将来在临床工作 中能够快速长进的前提,虽然大部分基础 知识是不会随时随地都会被使用。但是会 有助你以后更加准确的诊断一个疾病
学科介绍
发病率(incidence)
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观察期间新发生龋病例数 龋病发病率=———————————— ×k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观察期间:视疾病发病过程选择年、季、月,一般选 择年
一定人群:某地区的全部人口,或某一性别、年龄组 人口或某种职业的人口 年平均人口数:上年末人口数和本年末人口数的平均 数,也可用期中人口
Enamel Dentin
Cementum Dental pulp
一、龋病(dental caries,tooth decay)


定义: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 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致病因素:细菌和牙菌斑、食物及牙所处 的环境
病理变改
一、评价方法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在调查或检查时点或时期,一定人群中的患 龋情况 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 龋病患病率=—————————— ×k 该时点的人口数

时点:理论上无长度,但要尽可能缩短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 个月 时期:可有一相对长的时段 基数k:可以为100%~10000 /10万,视具体而定


三、发展趋势



龋病高危人群的系统性检测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牙菌斑生物膜研究 菌斑生态防治措施研究 疫苗防龋 氟化物防龋 窝沟封闭防龋与预防性充填 增加牙齿抗龋力 致龋菌引发全身性疾病相关性机制研究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一、评价方法
二、龋病的好发部位 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 四、龋病流行趋势
危害性不可低估 治疗过程需要专门设备、器械进行 治疗设计不仅要考虑生物学原则、生物力学原
则,还要重视美学研究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古代人类 中国:旧石器时代(公元前约1400年) = +
埃及:埃伯纸草(Ebers,约公元前1500年)
记载蛀虫钻入牙齿导致牙痛,以及用乳香和 薄荷治疗牙病。
口腔医疗和教学现状和教学
2012-2013年口腔医学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 名
水 平 开此专 业学校数 1 四川大学 5★ 80 2 北京大学 5★ 80 3 武汉大学 5★ 80 4 上海交通大学 5★ 80 5 中山大学 4★ 80 6 中国医科大学 4★ 80 7 山东大学 4★ 80 8 浙江大学 4★ 80 9 郑州大学 4★ 80 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4★ 80 排 序 学校名称


牙体破坏→残冠、残根、牙缺失→ 影响消化、儿童牙颌系统生长发育。

牙髓病
根尖周病
修复治疗
牙缺失
牙体修复
正畸治疗
牙列不齐
图-1-1 龋及其有关的口腔疾病
龋病的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极为古老的疾病,可以追溯至 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12000~3000年 我国古代的医学: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采用 与现在广泛应用的银汞合金配方非常相似的银膏 补牙的记载 欧洲的口腔医学: 从文艺复兴时代(1300-1550年)起,关于龋病的研 究有了较大的进展;19世纪末,miller提出了解释 龋病病因的化学细菌学说;black提出的窝洞分类 标准沿用至今;20世纪60年代,keyes提出的龋病 三联因素概念,以及随后发展的四联因素学说, 都丰富了化学细菌学说的内容。

二、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龋病学病因
细菌及牙菌斑 宿主抵抗力 牙结构及其所处环境(唾液) 细菌代谢的底物(蔗糖的摄入量和频率)

病理变化 龋病形成过程 龋病治疗方法
龋病学研究中新的技术和手段


细菌的糖代谢,细菌附着的分子机制,细 菌代谢产物对牙面的破坏作用 唾液生化变化及其对牙面的影响 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致龋菌重组, 改变其遗传性状 以免疫方法及遗传工程技术制备防龋疫苗












排 序 学校名称 水 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1南京医科大学 4★ 80 12吉林大学 4★ 80 13中南大学 4★ 80 14佳木斯大学 4★ 80 15福建医科大学 4★ 80 16新疆医科大学 4★ 80 17南方医科大学 3★ 80 18河北医科大学 3★ 80 19天津医科大学 3★ 80 20暨南大学 3★ 80
中国起步较晚,进步很快。
1949年前中国口腔医学基本处于初创阶段 1949年后有自己的教材: 胡郁斌《根管治疗学》 郑麟藩《口腔内科学》 史俊南《牙髓病学》
中国
1985年成立牙体牙分出来
1997年10月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2004年初步拟定根管治疗术技术指南和标准
NO12中南大学口腔医院
NO13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4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5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6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7河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8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9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NO10上海同济大学口腔医院

NO20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学科分级
口腔内科 牙体牙髓病科 牙周病科 口腔黏膜科 儿童牙病科 口腔预防医学
Tooth Decay
牙周疾病
Leukoplakia
Lichen planus
牙体牙髓病学的特点

研究的疾病是口腔医学中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 牙齿硬组织受破坏均为进行性的,破坏的牙齿 硬组织不经治疗不能自行修复

如何学?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生物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
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 和口腔修复等学科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0周
如何学?明确目标,知识技能为先
如何学?使命和兴趣的结合与统一

口腔的学习是很枯燥乏味的,在你打算进入这一 行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学习有个正确的学 习观点和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有了这个前提我 们才可以更好的学习好相关知识,以为以后临床 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学?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医学的知识抽象记忆的东西多,综合应用的多, 既要从细处去掌握,又要有宏观的看问题的习惯。 课程与实习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前者都是新的 概念,需要刻苦记忆,后者往往是对已经学习记 忆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所以后期进入临床课程对 于一些疾病一定不要一个一个的记忆,一定要几 个疾病连起来记忆,有什么相像之处,怎么样鉴 别.才能更好的记忆,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要 认识到医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 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医学学习习 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最终把医学学好。
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

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 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 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龋病学 cariology --牙体治疗学 Operative dentistry --牙髓病学 endodontics
什么是口腔医学?地位?学科发 展?

是一级学科:医学包括八个一级学科和55 个二级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 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药学和中药学
口腔医疗和教学现状

几乎人人都有牙病
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处于较高水平
12岁儿童的恒牙龋均:0.54/2005年 ↓;中年人 2.42↑;老年人3.22↑
成人和老年人牙周健康率14.5%和14.1% 37.0%成人86.1%的老年人牙齿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