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全民食盐加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嘉高实验中学马英
一、设计思想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学定教”的理念,“先学后教”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系统,深入挖掘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丰富、重建新的知识体,从学生具体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解决学生的具体疑问,并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进行应用,渗透科学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内容,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②下丘脑与垂体③甲状腺激调节发育与代谢,从教材的内容排布来看,从总体到局部,从上级到下级,从全部激素到具体的甲状腺激素,具有教材自己的逻辑性,本节旨在通过分析作为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体液调节方式,理解动物建立稳态的条件和机制,领悟系统分析、构建模型等科学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呈现
(1)关于内分泌,激素等概念,具体激素的产生和作用的处理——结合初中教材,利用学生课前先“学”,从原本的知识基础中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扩展到高中内容中,并对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从学生“检测”的结果,再对可能存在理解偏差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检测”呈现出现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和教学。(3)关于甲状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内容,根据“检测的内容”确定为难点之后,通过实验设计,具体的数据的检测单分析,讨论等方式,建设相应的模型。
3.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神经调节对神经系统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而且在具体的体温调节的过程中,已经涉及到了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初中的学习,他们已经知道了甲状腺、垂体、胰腺中的胰岛、女性的卵巢,男性的睾丸等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并且通过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了解了一些激素引起的生理异常现象,为学习体液调节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既要增加广度和深度,更重要让学生理解相应的体液调节的过程和意义。
4.教学目标的设定
(1)通过建立体液调节的模型,理解体液调节的特点
(2)通过建立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模型,理解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认同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环节。
(3)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体态臃肿,反应迟钝等现象”,感悟科学研究方法,体验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思维过程。
5、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学考要求)
教学重点:内分泌的组成和功能;激素的调节方式
教学难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和反馈调节,实验设计的严谨思想。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倡导“先学后教”的方式,从学生掌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一些案例报道,学生观察分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讨论分析;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等。
四、教学设计流程
(一)课前先“学”
1.内容:对于课题的理解:“高等动物”“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这是课题中的三个主要的名词;教学内容中“激素”“内分泌”及一些具体激素缺乏或者过多引起的症状。
2.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找到相应的知识,并将内容带到课堂上来,并能在课堂中加以说明。
3.检测与评价:通过一定的检测内容,让学生自主梳理需要解释的一些现象,检测内容中,教师也可以相应的设计一些“自我判断”的“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并以此判断自己一次备课的准确性,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更有针对性。
4.确定“教”的内容,根据学生检测的结果,进行二次备课。
(1)对于内分泌系统与内分泌腺,相关概念稍有差别。
(2) 能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判别具体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但是不能独立分析激素在高等动物体内的存在场所。
(3)可以判定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问题,但无法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自主构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不能分析和理解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关联。(二)课堂后“教”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作业
1.人体内还有其他类似的激素调节过程,例如性激素的调节,请绘制相应的图形说明。
2.人体的一些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补充激素或者类似物的方式加以缓解,请查阅相关资料,找出2种激素缺乏症,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方法,
意事项。
资料: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全民食盐加碘?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缺碘的危害局限于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的措施是在病区供应加碘食盐或碘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在人的碘营养状况还没有达到地方性碘缺乏病流行的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儿童尿碘含量50-100微克/升,甲状腺肿患病率在5-20%之间),儿童的智力发育就已经受到危害,只有补足了碘才能确保婴幼儿的正常脑发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地方性碘缺乏病区的标准修订为7-14岁学生中甲状腺肿患病率大于5%。为解决广泛存在的碘缺乏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民食盐加碘。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十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在占人口90%以上的合格加碘食盐覆盖地区,完全消灭了克汀病的发生,过去隐性缺碘地区新出生儿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约11-12个智商点。
碘缺乏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这就是说它的分布是符合碘的地球化学规律的,并不遵循政府的行政区划,也不是按照食盐的生产、运输与销售渠道分布的。
从省一级的范围来看,除上海外全国每个省市都有碘缺乏病流行,但是这不意味着除上海外所有省市的居民都是缺碘的,每个省内都有缺碘、碘正常和相对高碘的区域。从县一级的水平看,以河北省为例,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的一个县,在沿海盐渍化地区可能是高碘地区;在华北平原上,全县都不缺碘;同样面积的一个县如果在太行山区,在山间盆地的乡和在山前冲积扇上的乡不缺碘,但在山坡上的乡可能严重缺碘。
在每户人家固定吃自己地里生长的粮食的情况下,即使在一个村子里,不同人家碘的摄入水平差别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即使在碘缺乏病的病村内,也只是或多或少的人会患碘缺乏病。
全民食盐加碘的负面影响
全民食盐加碘的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些:
(1)中国至少有一半人口是不需要食盐加碘的,对于这些人食盐加碘是一种浪费。
(2)中国有3000-5000万人生活在碘的摄入量已经过量的地区,有些人已经患有高碘性甲状腺肿。理论上,加碘食盐会加重危害。
(3)全民食盐加碘后一段时间内,有些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高碘摄入对高碘甲状腺肿、高碘甲亢、高碘致甲减的患病率的影响,高碘摄入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响需要研究。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正如同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所声明的:“全民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公共卫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