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论文-日本民族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日本民族音乐
姓名:刘雷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201030740397
关键词:日本民族音乐
摘要:日本的传统音乐系统称为邦乐,种类和体裁繁多,其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都市传统音乐、宫廷乐和民谣。

日本属于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其传统音乐系统称为邦乐,种类和体裁繁多,其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都市传统音乐、宫廷乐和民谣,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一)都市传统音乐。

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传统音乐。

从17世纪开始日本的城市经济逐渐繁荣,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级成为社会一支重要力量,主要供他们娱乐消遣的都市音乐也随之兴旺发展起来,曲种与流派不断繁衍,成为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

这种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多种说唱音乐和筝独奏、重奏以及它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曲。

都市传统音乐的几个特点是:
1 、长歌与短歌邦乐中声乐曲占绝大多数。

它们按流传地区和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地歌、长呗和端呗三种。

“地歌”产生于17世纪的京都、大阪地区,所谓“地”就是“地方性”的意思,它最古老的形式是三味线组歌,是由该乐器伴奏的艺术歌曲的最早形态。

最初其歌词就是将当时的一些民谣和流行小调的词编串而成,旋律大体固定,音乐风格也较公式化,每曲皆以慢速开始,随后渐渐加快。

稍后出现了突破原有风格的新三味线组歌,歌词是采用近代诗歌格律创作的,旋律随内容有所变化,三味线的技巧也有所发展。

到17世纪末发展出一种词曲结合紧密、内容高雅、篇幅长大的艺术歌曲,为了与江户(现在的东京)的长呗相区别,人们称之为“地歌”。

进入18世纪,为了进一步发挥三味线的表现力,在地歌中增加了三味线的独奏段落,称作“手事”。

盲人音乐家生田检校还将筝这种乐器引入地歌中,促成了这两种乐器重奏艺术的发展,于是地歌便成为日本传统歌曲中最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

2 、说唱音乐当今在日本仍具生命力的说唱曲种是“净琉璃”。

这一名称出自民间传统《净琉璃小姐的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最初只是以朗诵形式讲述该故事,后逐渐配上曲调,由琵琶伴奏,成为说唱形式。

16世纪三味线从中国传入日本后不久,盲人乐师泽住检校将它取代琵琶,作为净琉璃的伴奏,于是净琉璃也就成为三味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进入17世纪后它分为许多流派,以不同的风格发展,既用于木偶戏,也用于歌舞伎中,完全成为市民阶级的艺术。

现今仍时有演出的净琉璃有以下几种:义太夫节、常盘津节、清元节、新内节。

3 、筝音乐。

日本的筝曲多数是筝歌,也就是前面介绍过的地歌。

而在这里
所说的筝音乐则主要是谈它的器乐部分,日语称作“段物”,即筝的独奏、重奏及与其他乐器的合奏。

日本筝音乐往往是由两面或多面筝,或者是由筝与其他乐器共同进行的,这是日本筝曲区别于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

日本筝曲代表作:《六段》,八桥检校作曲;《五段砧》,光崎检校作曲;《春之海》,宫城道雄作曲;《落叶之舞》,宫城道雄作曲。

(二)宫廷雅乐。

它是风格典雅庄重、内容玄奥深邃、仅限于宫廷和一些庙宇中演出的雅乐。

它演出的机会虽然很少,但在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中却被置于至尊的地位,被视为国宝,宫廷常以它来招待外国元首和贵宾。

公元7 ~8 世纪从中国、朝鲜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传入,并经过日本化的音乐和日本王公贵族参照外来音乐风格而创作的音乐。

(三)民谣。

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为大众化、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品种,它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民谣的类型按照民谣的表现内容和演唱场合可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劳动歌曲、祭典歌、祝仪歌、娱乐歌和儿歌。

音阶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即:谱例⑥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的广大地区,前述的《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

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而日本列岛南部冲绳岛等地的民谣则采用独特的琉球音阶:谱例⑦琉球音阶除此之外一些偏远的山区也存在少量用徵调式律音阶的民谣。

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固定节奏,这类民谣几乎都是2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即使有少数是从强拍开始的,它们也尽量用各种手段减弱其强起的效果,例如起音十分短促,只有16分音符长,而第二个音则为加附点的8 分音符。

这种2拍子的律动构成了固定节奏民谣的结构基础,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

另一类是自由节奏的民谣,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时值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自由处理,《江差追分》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日本民谣多采用独唱方式,有的则一唱众和。

在九州以南的一些岛上还有对唱的表演方式。

许多民谣原来是无伴奏的,近代受市民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多使用乐器伴奏,三味线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北方的一些民谣也有用胡弓伴奏的。

此外各类的鼓、铜钹和拍子板也常在民谣表演时奏场面音乐。

参考文献:
王耀华、王州《世界民族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亚雄、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族音乐》杂志,2010年第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