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和现状评价
盘龙江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盘龙江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0e99cb4284ac850ad024246.png)
科类工科学号 2012310693本科生毕业论文盘龙江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quality in PanLongJiang徐泽宇指导教师:李欢职称讲师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年级:2012论文提交日期:2016/5/9 答辩日期:2016/5/14答辩委员会主任:张汝坤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月 9日盘龙江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徐泽宇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黑龙潭 650201摘要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我国江河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昆明市盘龙江就是受污染的城市河流之一,本文采用对盘龙江的瀑布公园、农科院大桥、霖雨桥、江岸小区、圆通大桥、双龙桥、南坝村、广福路口、小赵家村、盘龙江入滇池口处设置监测断面的方法对盘龙江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然后对监测数据做了统计分析,确定了盘龙江总体水质为Ⅸ类水质,并提出了控制城市河流污染的具体方法。
例如,设置警示牌、加大环境保护宣传等,为以后对盘龙江水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盘龙江;河流污染;监测断面;统计分析。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PanLongJiangXuZeyu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Y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ilongtanKunming 650201Monitoring on water quality is the process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the types of pollutants in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pollutants and the changing tre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ach region is also accelerating.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river pollution problems are also more and more, more and more serious.Panlong River in Kunming city is one of the polluted city rivers.Panlongjiang river waterfall in the park, bridge 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nyu bridge, Jiang'an District, Yuantong bridge, double dragon bridge, south of the dam village, Guangfu Road, Xiao Zhao Jia Cun, Panlong River of Dianchi Lake outlet were set up in Panglongjiang river as the monitoring sections to monitor Panlongjiang river’s pollution in the paper. Then the monitoring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ater quality of Panlongjiang river was determined as class IX water quality, and some concrete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urban river pollution were putted forward in the paper.. For example, set up warning signs, increase pablicit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A positive basis for research on Longjiang water quality in the furture is provided.Key words: PanLongJiang; river pollution; monitoring se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图目录 (V)表目录 (Ⅵ)1、前言 (1)2、绪论 (1)2.1水质监测的研究背景 (1)2.2水质监测研究意义 (1)3、水质监测概述 (2)3.1水质监测的定义 (2)3.2水质的分类 (2)3.3水质污染的主要形式 (3)3.4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3)3.5水质污染的危害 (3)4、盘龙江水质监测 (4)4.1水质监测的目的 (4)4.2水质监测方法 (4)4.2.1现场调查 (4)4.2.2监测方案制定 (5)5、样品采集 (6)5.1采样点的确定 (6)5.2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选择 (7)5.3采样及监测工具 (7)5.4水样采集 (8)6、监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8)6.1监测项目 (8)6.2检测方法 (8)7、监测数据 (15)8、数据处理与分析 (17)8.1 水质监测标准 (17)8.2单因子评价法 (18)8.3 简单综合污染指数法 (19)9、总结 (21)10、建议 (21)参考文献 (23)致谢 (24)图1瀑布公园 (4)图2排污口 (5)图3对照断面位置 (5)图4控制断面位置 (6)图5削减断面位置 (6)图6评价因子标准指数 (19)表1 江河水系监测垂线位置标准 (7)表2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位置标准 (7)表3采样时间表 (7)表4监测项目表 (8)表5 12月份监测数据 (15)表6 2月份监测数据 (15)表7 4月份监测数据 (16)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17)表9 各监测项目指标平均值 (18)表10单因子法计算结果 (19)表11 水质污染程度分级表 (20)表12 简单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结果 (20)1、前言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发达的贸易和增加的工业生产,刺激着人口的集中,改变了城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整治河道以及兴建和完善排水管网等,造成天然田野、森林、河流的消失,并出现大量污染。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520b0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1.png)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特别是大气、水、土地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显得格外重要。
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意义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系统、科学、全面的观测、记录、分析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报告的一种行为。
它是了解整个环境问题的最基本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
环境质量监测对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各地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和实施措施,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实施排放和治理,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和意义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确定环境质量的状况、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污染的程度及其长期变化趋势等,并对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价的过程。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在于能够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的评价,为环境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反馈,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的改进,保证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的步骤1.环境质量监测的步骤(1)确定监测项目:根据有关环境污染物质的特性和影响,确定必须监测的项目。
(2)制定监测计划:综合考虑工业或居民区、城市或偏远地区、流量和时间等要求,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
(3)实施监测:根据监测计划,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
(4)数据处理: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处理,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修补、数据处理等。
(5)报告与反馈: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及时反馈给监测目的方、政府和公众。
2.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1)制定评价方案:综合分析各种评价要素,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及其方法。
水质监测方案范文
![水质监测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d9b6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4.png)
水质监测方案范文水质监测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时刻存在的今天,建立一个全面、科学、高效的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水质监测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监测目标和指标选择水质监测的目标是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达到相关的水质标准。
选择监测指标应考虑到水体的用途、污染物的种类和区域特点。
一般来说,水质监测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指标:如温度、pH值、浊度和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如溶解氧、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等。
3.生物学指标:如叶绿素a、藻类密度、鱼类存活率等。
根据不同的水体类型和用途,可以具体选择监测指标。
二、监测频率和点位布局水质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水体的变化程度和监测指标的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地表水体和河流,需要进行日常的连续监测,包括采样和实时监测。
对于地下水,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监测点位的布局应考虑到水体的类型、用途和相对应的监测指标,以确保全面覆盖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监测设备和方法水质监测设备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标和指标来确定。
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温度计、PH计、颜色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溶解氧仪等。
监测方法可以采取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采集和处理水质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手动记录、电子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等方式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监测中心,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分析和报告等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五、监测结果评价水质监测结果的评价可以基于相关的水质标准和规定,将监测数据与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
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统计分析和模型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六、监测结果的应用水质监测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
浅谈水环境现状及评价方法
![浅谈水环境现状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55dcde192e45361166f56a.png)
浅谈水环境现状及评价方法作者:孙艳林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1期孙艳林(深圳市水质检测中心广东深圳 518055)摘要: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本文在对中国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浅谈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水环境现状评价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c)-0120-011 中国水环境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
我国不但水资源匮乏,而且水源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气候的异常,致使水污染和缺水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1200条受监测的河流中,800多条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而形势还在继续恶化。
目前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1]。
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
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
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
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300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
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须用深潜水泵才能抽出水来,水源的干涸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t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
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62b68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7.png)
q——排入河流的废水流量, m3/s ;
06
ρ2 ——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mg/L。
07
例1: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2.83 m3/s,含盐量1300 mg/L。该河平均流速0.46 m/s,平均河宽13.7m,平均水深0.61m,上游来水含氯化物100 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200 mg/L)。
解: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
考虑纵向弥散条件下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1.10μg/L
忽略纵向弥散时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练习题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5 m3/s,苯酚浓度为ρ2 =35µg/L,河流流量Q=6.5 m3/s,流速ux =0.5m/s,苯酚背景浓度ρ1=0.6µg/L,苯酚的降解(衰减)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Ex =12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忽略纵向弥散系数) 。
解:在岸边排放时,
在河中心排放时,
01
概述 价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03
评价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主要地区。
要求:
02
预测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由此影响而引起的其他间接危害,并针对这些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主要任务:
有针对性的设置评价专题。 地表水和地下水评价统一布置、同步进行。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 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单项组分评价方法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BOD
很高
高
较低
低
硫化氢
强烈气味
臭味没了
无
“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
![“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3f05d265ef7ba0d4b733b29.png)
“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一、监测范围按照《“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断面设置方案》(环办监测〔2020〕3号),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
二、监测指标监测指标为“9+X”,其中:“9”为基本指标: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湖库增测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
“X”为特征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基本项目中,除9项基本指标外,上一年及当年出现过的超过III类标准限值的指标;若断面考核目标为Ⅰ或Ⅱ类,则为超过Ⅰ或Ⅱ类标准限值的指标。
特征指标结合水污染防治工作需求动态调整。
三、监测频次9项基本指标: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断面,开展实时、自动监测;未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断面,按照采测分离方式开展人工监测(湖库增测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X”特征指标:按照采测分离方式开展人工监测,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每年组织对所有国控断面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全指标监测,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于掌握和筛选国控断面特征指标,对全国地表水监测结果进行校验和总体评价。
四、评价方式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技术规定(试行)》(环办监测函〔2020〕82号)开展水质评价,评价指标为“5+X”,即: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5项基本指标及该断面的“X”特征指标。
水温、电导率、浊度因无相应标准限值,不参与水质评价,但作为参考指标用于判断水质是否受泥沙、盐度及对溶解氧影响情况等开展监测;总氮参与湖库营养状态评价。
五、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办法》(环办监测〔2019〕2号)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办监测函〔2017〕249号)要求,开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ad27b91a45177232e60a2f4.png)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水环境质量评价
主要内容:
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 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1 地表水质量评价
(1)内梅罗(Nemerow)污染指数
他将水的用途划分为三类:
人类接触使用
接触使用
不接触使用
(3)调查深度:与评价项目密切相关的的部分全面 而详细,尽可能定量化;对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 的的内容,应做出详细的说明。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方法 搜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特点
应 用 范 围 广 、 直接获取第一手资 收 效 大 , 较 料,可弥补资料搜 节 省 人 力 、 集法的不足 物力、时间
从整体上了解环境 特点,特别是不易 开展现场调查的地 区的环境状况
•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注: 具体到某一建设项目可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
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当地对环境的 特殊要求作适当调整
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 设计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 分研读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 状调查后形成。
公众参与原则: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 解环评的相关信息。
3.2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一、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管理)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cdf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2.png)
监测设备安装与调试
总结词
准确、稳定、长期性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根据监测项目的需求,选择符合精度、稳 定性、长期使用要求的设备。
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调试与校准
在选定的监测点位上,根据设备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设备能够 正常工作并获取准确数据。
监测频率调整与预测
总结词
动态监测、趋势预测
详细描述
根据实际需要,对监测频率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水 质数据。同时,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和模型,对水质发展趋势 进行预测,为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环境管理措施建议
总结词
源头控制、综合治理
VS
详细描述
针对校园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环境管理措施建议。包括加强污染源控 制、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行清洁生产、 实施环境教育等,从源头和过程中进行控 制和治理,实现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监测数据审核与处理
01
02
03
04
总结词
规范、严谨、科学性
数据审核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排 除异常数据和不准确数据。
数据处理
对审核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如 统计、分析、预测等,得出有
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数据分析报告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结果,编写 数据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04
CATALOGUE
监测数据分析
需要针对不同的水体类型和用途,如饮用水源地、景观水体、雨水 排放口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
考虑环境条件和污染源分布
需要结合校园内的环境条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监测点位。
水质监测方案(更新版)
![水质监测方案(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22e174e53a580217fcfe30.png)
水质监测方案地点:中北大学至小店区汾河水段组员:一、监测目的1. 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 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 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 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及基础资料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 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 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 公里。
流域面积39741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
汾河流域水系图如图1。
1961 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
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
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 4 3 4 3 7.0×10 m /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 3.0×10 m /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
进入70 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
从1998 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
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6 3 5 2 有 2.26×10 m 的蓄水量和南北长 4.7km、宽160m,共计7.56×10 m 的水域。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c2a5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0.png)
水质监测方案嘉陵江凤县段一.监测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归纳为:L对污染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追踪,掌握污染物得来源,扩散转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物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源的污染监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目标与要求此次是针对嘉陵江凤县段的地标径流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嘉陵江源头水体状况,观察分析嘉陵江有害物质的分布,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嘉陵江的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水体监测的基本理论,同时加强布点,采样,分析,测定等步骤与方法,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石出资木¥的收集本次监测选血了宝鸡市凤县段嘉陵江进行检测。
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
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一一34。
18,21〃。
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县境海拔在915 —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
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be23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3.png)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环境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了解水体的水质、水量、水动力和水生态状况,并对可能影响水环境的因素进行预警和预测。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是指针对特定水环境条件和监测目的,设计合理的监测方案,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设计目的和原则设计目的: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的首要目的是通过监测水环境,掌握水质、水量、水动力和水生态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预警预测,为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提供依据。
设计原则:水环境监测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二、监测项目和方法1.水质监测项目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总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PH值、电导率等指标。
对不同水类型和特定监测目的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项目,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水质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现场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氨氮检测试剂盒等;也可以采用定时定点的采样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2.水量监测项目水量监测包括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
可采用自动水位计、流速仪等现场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采用流量计定时定点监测。
3.水动力监测项目水动力监测主要包括流速、流向、水位变化等指标。
可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无线电离子流速仪等现场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采用定时定点的方法进行人工测量。
4.水生态监测项目水生态监测包括水生物种类、数量、群落结构等指标。
常用监测方法包括样点采集、样品分析和生物指数计算等。
三、监测站点和频次1.监测站点选择要根据区域特点和监测目的确定。
应包括主要水源地、污染源周边、敏感区域等,以全面掌握水环境状况。
2.监测频次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水环境变化情况确定。
对重要水环境区域应增加监测频次,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四、数据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需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工作。
包括现场监测仪器的校准、质量保证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和数据管理等。
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8c3c92e83c4bb4cf7ecd18f.png)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一)预测工作的准备 1.预测时段与范围
(1)预测时期
预测时段:
地表水预测时期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三个 时期。冰封期是北方河流特有的情况,此时期的自净 能力最小。因此,对一、二级评价项目应预测自净能 力最小和一般的两个时期环境影响。对于冰封期较长 的水域,当其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 或渔业用水时,还应预测冰封期的环境影响。三级评 价或评价时间较短的二级评价可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 时期的环境影响。
规定WQI值用整数表示,这样就将水质指数分成从010的11个等级,数值越大,则水质越好。(10:天然 纯净水;0:腐败的原污水)
2、布朗水质指数
1970年,R.M.Brown等发表了评价水质污染的水质指数 (WQI)。他们对35种水质参数征求142位水质管理专家的意 见,选取了11种重要水质参数。即溶解氧、BOD5、混浊度、 总固体、硝酸盐、磷酸盐、pH、温度、大肠杆菌、杀虫剂、 有毒元素等。然后由专家进行不记名投票,确定每个参数的 相对重要权系数。
第二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
目的:一个预测;一个确定; 一个分析;一个解释;一个提出。
一、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1.技术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 序可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第一阶段:了解工程设计、现场踏勘、 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定评价 级别和评价范
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在这阶段还要 做些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方面的工作; 第二阶段:详细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做 仔细的工程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水环境现状; 第三阶段:根据水环境排放源特征,选择或建立 和验证水质模型,预测拟议行动对水体的污染影 响,并对影响的意义及其重大性作出评价,并且 研究相应的污染防范对策; 第四阶段:提出污染防治和水体保护对策,总结 工作成果,完成报告书,为项目监测和事后评价 作准备。
水质监测报告及水源保护建议
![水质监测报告及水源保护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24119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2.png)
水质监测报告及水源保护建议一、水质监测报告根据我们对该地区水质进行的监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区的水质整体较好,水质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2.经监测发现,该地区水源地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主要污染源为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3.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营养物、重金属和微生物。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水源,提高水质,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必须加强污水处理工作。
农业排放的污水应建立农田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将污水进行中水利用,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工业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居民生活污水应引导居民使用水质更好的厕所、沐浴设施,并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的建设。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3.控制重金属污染源4.强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议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质监测和水体污染源的监控。
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工作。
5.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水源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广泛参与。
建议加强对公众和农民的环保知识宣传与培训,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促使各方共同参与水源保护。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保护该地区水源并提高水质,我们建议加强污水处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源、强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
只有广泛参与和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水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02ec2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7.png)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1.引言水质监测是保障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对于准确评估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水质达标,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2.监测目标和范围本监测方案的目标是评估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提供水质改善措施的参考。
监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物等;-水体中的生物学污染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水体的理化特性:如温度、溶解氧、pH值、电导率等。
3.监测方法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和范围,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水质监测:-采样方法:按照国际标准方法或相关行业标准采用现场采样或实验室采样的方法进行;-化学分析方法: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培养方法、PCR方法以及生物传感器等;-理化特性监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或者现场检测仪器进行测试。
监测频率视监测对象的特性而定,常见的监测频率为:-水质监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对于重点水源区的水体,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化学污染物监测:根据对于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和监测结果需要,进行定期或灵活监测;-生物学污染物监测:根据水体卫生安全需求,定期或灵活监测;-理化特性监测:可选择在线监测仪器进行定时监测,并配合定期的采样分析。
4.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估。
具体措施如下:-现场操作:监测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和分析;-校正和质控样品:采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的校正和质控样品平行测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部质量控制:每个样品进行重复测试,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参比方法:与其他实验室进行交叉验证,对数据进行对比和修正;-数据回顾和分析: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ad20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5.png)
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水体环境的破坏,甚至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水质环境监测也成为我国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分析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优化水质环境监测方法,提高我国水质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用水需求。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问题;解决措施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推动着现代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同时也会给水质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使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发展的用水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因此,为了确保水质环境的合理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必须提高水质环境的监测水平,合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我国当前的水质监测环境,有效解决了水质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水质环境,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保证了未来国家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水质环境监测现状1.1监测项目脱离实际环境我国疆域广阔,全国各大地区的实际环境情况各异,在水资源方面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虽然大多数地区主要是由于有机污染导致的水质环境被污染,但是某些地区也存在例外的情况。
因此,多数地区的环保部门需要根据对应的标准测试水资源的情况。
在这种环境下,水质环境的监测结果并不能直接作为反映当地水资源受污染情况的证据。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仅仅依靠标准进行测试,将会导致受测水体中的某些物质无法显示出来,对后续处理方案的制定也产生一些影响,这种情况将会进一步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成本,甚至还会延误水质管理的最佳时期[1]。
1.2基层水质环境监测基础设施不够先进在水质环境的监测过程中,由于基层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容易导致实际监测结果出现误差。
由于我国水质环境监测技术起步时间较晚,基层组织尤其是县级以下的相关机构并不太重视水质监测,上级对基层监测机构的资金倾斜、仪器设备倾斜的力度不够,导致大多数监测机械设备存在老化问题,甚至某些机构仍使用着十几年前的设备,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水质环境监测效果受到影响。
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方案
![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fc2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6.png)
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方案1. 引言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规划和实施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以确保水质安全,并推动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2. 目标与任务2.1 目标:- 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 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提供数据支持,评估水环境的质量;- 促进水环境保护与改善。
2.2 任务:- 制定并实施水质监测计划;- 收集和分析水质监测数据;- 进行水质评价和风险分析;- 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实施。
3. 活动内容及方法3.1 水质监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监测区域和监测点位,并制定监测频次;- 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确定监测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建立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3.2 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定期进行水质样品采集和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水质数据库;- 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解读监测结果。
3.3 水质评价和风险分析- 将监测数据与国家法规和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水质的合规性; - 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判断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进行水环境风险分析,识别潜在的水质风险源。
3.4 改进措施的提出与实施-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确定改进目标;- 制定改进措施的实施计划,确保改进的可行性;- 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估。
4. 组织与协作机制4.1 组织机构:- 成立水质监测与评价小组,包括相关部门和专家代表;- 设立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支持和指导。
4.2 协作机制:- 加强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与相关水利工程项目部门协调,确保监测的全面性;- 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
5. 结论本方案旨在确保水质安全和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通过制定和实施水质监测与评价活动方案,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水环境保护与改善。
同时,建立组织与协作机制,以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调查和 资料收集
选择监测项目
确定监测范围
监测断面设置
调查监测时间 水样的采集方法 样品保存和运输 分析与测试方法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1、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环境水样有各种各样,我们把流经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 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称为地面水或地表 水,而把来源于地壳下部的水如井水、泉水称为地下水.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原则:在调查监测范围的两端,调查 监测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等)、水质急剧变化处 (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涵 洞、桥梁等)、水文站附近等,布设取样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一般要求应设置三种断面: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有时还要求设置能代 表水系和河流背景值的背景断面。
• 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的初始情况,布设在不 受污染物影响的城市和工业排污区上游。一个河段可只 设一个对照断面(A)。
控制断面-布设在河流的特定的河段,即评价河段末端 或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如支流汇入、污水排 入处、水工构筑物、水文站等的下方。断面数量视沿岸 污染源分布情况等,可设1-数个控制断面(B/C/..)。
5-10
10-20 15-30
10,000-5,000
2-5
5-10
10-25
< 5,000
<3
<5
5-15
湖泊
(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的半圆面积)
调查半径 (km)
调查面积 (km2)
4-7
25-80
2.5-4
10-25
1.5-2.5
3.5-10
1-1.5
2-2.5
≤1
≤2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布设在控制断面的下游,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处(G).
• 背景断面-设置在 河流源头或城市或 工业区的上游。其 监测结果可以和污 染断面进行比较。
污水排放量m3/d
>50,000 50,000-20,000 20,000-5,000
< 5,000
调查半径(km) 5-8 3-5 1.5-3 < 1.5
调查范围
调查面积(按半圆形计算 km2) 40-100 15-40 3.5-15 < 1.5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4、监测断面设置
▪ 河流水质(监测)采样断面设置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调查范围
水域类别 调查范围 Km
河流
(指排污口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
污水排放量m3/d
大河
中河
小河
(>150m3/s) (15-150m3/s) <5m3/s
>50,000
10-30
20-40 30-50
50,000-20,000 10-20
15-30 24-40
20,000-10,000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2、选择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 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 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 优先监测污染物: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 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水质参数)选择的原则:需要采集与监测 的环境样品的种类和项目,通常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 监测对象。如对地表水的水质监测,所选择的水质参 数(监测项目)一般应包括三类: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河流、湖泊(地表水)的监测范围
各类水域的环境调查监测范围,可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水 域规模,参照下表所列的调查监测范围。建设项目对河 流影响范围较大或评价等级较高的可取表中的较大值, 反之取较小值。
如果下游河段附近有敏感目标如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旅游区等,则监测调查范围应延长至敏感区上游边界。
不可利 用 99%
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
按人均拥有水量计,我国仅有 2200m3/人,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水质污染类型
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
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
3、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水环境质量 监测方案
水环境监测之前,应尽可能收集和现场调查被监测对象 所在区域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
水体的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气象、植被特征等 资料;
水体本身的特点,如河流的宽度、河床的结构、地表水 的径流、排泄方向和补给、水域功能等资料;
水体沿岸城市、工业、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排放等资料;
水体沿岸资源分布、饮用水、重点水源保护区、土地功 能河使用计划及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特征水质参数(特征污染项目):可根据建设 项目的特点(如行业类别)、水域类别及评价等
级选定。
敏感水质参数:可选择受纳水域敏感的或曾经 出现超标而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在有控制意义的采样地,应酌情采集底泥样品。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3、确定监测范围
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水环境评价的水质调查 与监测范围
水环境质量监测方 案和现状评价
水质污染与水质监测 量监测对象
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
1、水资源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只源有江河、淡水湖和地
下水的一部分
全球水资源
淡水资源
海水, 97.30%
淡水, 2.70%
可利用 1%
▪海域的监测范围
海域的监测范围通常根据工程规模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大 小,以及海域特征而定。
由于污染物在海湾中进行扩散受潮夕、波浪、海流等多 种因素作用,一般多以 3.5m等深线以下的范围作为监 测海域。如果海底坡度较小,可适当缩小范围。
此外,也可以以岸边排污口为圆心,其半圆形面积作为 监测海域的范围,如下表:
常规水质参数(常规项目):它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 状况。常规水质参数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中所提出的项目选取,如pH、溶解氧(OD)、 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COD)、五日生物效氧量 (BOD5)、氨氮、总氮(湖、库)、总磷、铜、锌、硒、 砷、汞、镉、铅、铬(六价)、氟化物、氰化物、硫 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 菌群以及水温等24项为基础。根据水域的类别、评价 等级、污染源状况等适当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