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南珠一号项目方案设计总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南珠一号项目方案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1 地块概述及设计依据
1.1 地块概述
地块位于北海市东南部的冯家江新区,该区域是北海市重点规划建设的银滩新区的启动建设区,距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仅5.6公里之遥。本案南侧与北海大型城市园林园博园仅一街之隔,西临北海市新建南北向主干道南珠大道,北侧紧靠滨江临海生态通廊冯家江,并与北海大学城隔江相望。地块内部地形平整,开发条件良好。
地块独占冯家江新区核心地段的先天优势,辅以“建品质居住之城,兴繁华商业之都”的设计思路,项目的终级目标为将本案打造成一座应用一定现代技术的宜居、休闲、购物的新都市综合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珠一号。
1.2 设计依据
1、北海中鸿房地产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设计任务书
2、《北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导则)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其它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规定。
2 总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设计理念
·本案以“构筑品质居住,营造品味商业”为原则,对整个小区的规划、建筑、景观进行全面的构思及处理。
·“构筑品质居住”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景观上以新亚洲风格庭园、或蜿蜒曲折的水系、或起伏绵延的坡地、或对称硬朗的现代园林为主要的设计手段打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27栋高层住宅与4栋高层公建采用点板结合、高低错落的布局手法,追求错动围合、有机穿插的空间效果,力创高品味、高水准的北海人居新标杆。
·“营造品味商业”重点在于构筑一个功能各异、内容完善、空间多变、形态丰富的新型都市商业综合体。设计上在地块北侧沿冯家江设置“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商业文化中心,在地块西侧沿南珠大道设“城市生活”主题商业综合体,在地块南侧临园博园设“生态旅游”主题商业步行街,使得小区的城市界面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并提供大量开放空间,有效提升了区域品味,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为园博园板块注入新的活力。
年和小孩活动场所。
2.2红线退让
本案用地面积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示红线所示,为128921.33㎡。本案周边建筑退让暂按下表所示间距进行控制
2.3结构分析
本案的规划结构分四个方面的内容1、高层住宅,2、酒店式公寓,3、对外商业,4、公共设施。
1、高层住宅:地块内部共设六种不同层数的高层住宅分别为9层、10层、15层、18层、20
层和21层。9层高层住宅主要分布在用地南侧小区沿街,剩余10层住宅设置于小区内部西侧一列处, 18层住宅设置于小区中心景观区域,20层与21层高层住宅设置于东侧两列,最北侧一排高层住宅为15层与18层。
2、酒店式公寓:本案在地块西侧沿南珠大道设置四栋酒店式公寓,设置于用地块西侧沿街,
南北两栋层数为15层、中间两栋层数为18层。用地南侧1#2#3#底层商业的背后设置了局部的公寓。
3、对外商业:本案在地块北侧沿冯家江设“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商业文化中心,西侧沿南
珠大道设“城市生活“主题商业综合体,南侧临园博园设“生态旅游“主题商业步行街,在西南转角还设置了大型综合商场,-1-3层都为旅游用品市场。
4、公共设施,分为公建配套、服务配套和底层架空三个内容。
①公建配套是:
●西北角沿江设置商务会所,上部为酒店式公寓
●S7一层东侧设置公共厕所;。
●南侧住宅一层商铺背后设置物业用房。
②服务配套是如下设置的:
●小区各出入口均设门卫保安室。
●楼栋均在底层北侧设垃圾收集点。
●西侧沿街商业背后设消控监控中心
●南侧住宅底层设置了电视机房及电信机房。
③底层架空是将高层住宅底层架空(一部分局部架空,一部分全架空),结合景观布置休
闲、养生主题的生活空间。
2.4交通流线
本案交通流线的设计共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1、小区出入口,2、小区道路,3、建筑口部,4、停车要求。
1、小区出入口。在地块西侧沿南珠大道设小区主入口,此入口为人行出入口;在地块北侧
26#27#楼之间设置设小区次入口,此入口为人行出入口;在地块1#楼西侧设小区次入口,车辆进入小区后进入车行道,可直接驶入地下车库;南侧临园博园地块设小区次入口,此入口为人行出入口;在地块3#楼东侧设小区次入口,此入口为车行出入口。
2、小区道路。小区内部交通体系按人车混流的模式进行设计,大部分车辆停放位于小区中
心区域的地下停车场,小区地面停车沿小区主环路及局部消防车道两侧停放。小区内部设置环形道路贯穿整理用地并作为整个小区的车辆通行使用,路幅宽度5米;环道内部设置了消防车道,也作为车辆通行使用并与南北次入口直接连通,路幅宽度4米。小区内其他道路按人行道路的标准进行设计,路面做景观化处理,融路于景,路幅宽度分为2米,主要是为行人入户及出入架空层提供便利。
3、建筑口部,口部设计分为住宅及公寓出入口与地下汽车库出入口两部分。
①住宅及公寓出入口:除了最北侧一排高层以外的住宅底部均架空,可从南北方向由架空层
进入住户大堂,其余各栋住宅均由北侧道路直接进入住户大堂,酒店式公寓经由底部中央挑高架空层进入门厅大堂。
②地下汽车库共有3个坡道出入口,北侧与东侧出入口直接开口于小区外沿的车行道上,南
侧出入口直接开口于南侧城市道路上。
4、停车要求。
地面停车430辆,地下停车1278辆,总共停车1708辆。
2.5消防专篇
消防专篇分为消防出入口、消防环道和消防登高带三部分的内容。
消防出入口分布在小区西侧、西南侧、南侧三处,出入口均可作为消防疏散口部进行使用,并可通过西侧入口广场及南侧通道与城市道路连接进行疏散。南侧商业街中部设1个消防过街楼。
小区内主要通道宽度均为5米,可满足消防车道通行的要求,并连接成环道以符合消防环通的要求。
高层建筑均要求设置消防登高带。住宅除了北侧一排设南向登高带,可通过架空进入底层门厅。其余住宅均设北向登高带,可由道路直接进入门厅大堂。酒店式公寓在南北庭院中前后高层之间设消防登高带,可通过架空层进入门厅大堂。
2.5现代技术
为了达成“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科技、服务”的目标。本项目分别从节能低碳和智能小区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应处理。
首先,节能低碳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和保温隔热。
第一,小区全面采用太阳能热水辅助供应系统。同时小区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光互补系统为园区公共部分供电(小区路灯、庭院灯、门厅灯、地下室等公共设施的照明),太阳能电池板可安装在车棚顶、地下室入口顶和屋面上。
第二,小区中央高端楼栋采用地源热泵满足其空调制冷及热水供应的需求。
第三,考虑到北海市日照时间较长,西晒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设计上对区内所有住宅及公寓的西侧外墙均进行了保温隔热措施的升级加强处理。
其次,智能小区的应用能实现配套设施功能完善,达到人性化,智能化的要求。小区设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