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和构造解析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一、发动机的构造: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件,用于容纳活塞、气缸、支撑和密封活塞环。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箱和曲轴:曲轴箱是用来容纳曲轴的机壳,曲轴则是将连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重要部件。

4.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控制燃气进出气缸,气门机构则是控制气门开关的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

5.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引入空气和燃料进入气缸,排气系统则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6.点火系统:用于引燃混合气体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

7.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和控制发动机温度的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进气门旁边的节气门控制气缸内空气的进入量。

进气阀门关闭后,位于曲轴箱下方的活塞上行,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压缩。

2.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稀薄混合气体。

3.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燃料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而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过程:活塞下行时,燃烧残余气体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内重新充满新鲜的空气,以备下一次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上四个过程来描述,也可以通过热力循环来分析,如奥托循环、迪塞尔循环等。

总而言之,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适应不同的汽车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主要用于驱动车辆、飞机等。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气缸和活塞:发动机中的气缸是一个圆筒形的空间,用来容纳气体燃烧产生的压力。

而活塞则是位于气缸内的一个移动部件,通过与曲轴的连杆连接,将气缸内产生的压力转化为机械能的运动。

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一个关键组件,位于发动机底部,并用来转换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使得活塞的推动可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

3. 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内部的一个空间,用来将燃料和氧气进行混合并点燃。

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的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机械能。

4.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内,与燃料进行混合并输送到燃烧室。

常见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和进气门等。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发动机,同时降低废气产生的噪音和有害物质的排放。

排气系统通常包括排气管道、催化转化器等组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燃料,并控制点火时机。

常见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等。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给发动机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油,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底壳、油泵和润滑油滤清器等。

8.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运行温度的稳定,防止过热损坏。

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等。

总体来说,发动机通过混合燃料和氧气并点火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是通过气缸、活塞、曲轴等组件的协同作用,将燃烧产生的压力转化为连续的旋转运动,从而达到驱动车辆或飞机的目的。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发动机是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的结构和原理如下:
1. 活塞和气缸:发动机通常由多个活塞和气缸组成。

活塞在气缸内来回运动,通过与曲轴连接转化为旋转运动。

2. 曲轴:曲轴位于发动机底部,通过与活塞连接,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这样可以输出发动机的机械能。

3. 燃烧室和点火系统:燃烧室是活塞顶部的区域,燃料和空气在其中混合并点燃。

点火系统负责在燃烧室内点火,引发燃料的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 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空气引入燃烧室,供给燃料燃烧。

排气系统则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同时净化废气。

5. 供油系统:供油系统负责将燃料从燃料箱引入发动机,并通过喷油嘴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后燃烧。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降低发动机温度,防止过热。

通常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散发发动机的热量。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进气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向下运动,此时气缸内的气门打开,活塞从进气门引入新鲜空气。

2.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将进气气体压缩成高压。

3. 燃烧冲程:燃油喷射到燃烧室中,点火系统点火引燃混合气,产生爆炸。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冲程: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排气门打开,废气从气缸排出。

以上是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循环不断重复这些步骤,发动机就能持续地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1.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和进气门组成。

空气通过滤清器进入进气歧管,经过节气门控制进入燃烧室。

在进气过程中,空气将与燃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

2.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泵、喷油器、燃油滤清器和燃油储罐组成。

燃油泵将燃油从储罐中供应到喷油器,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到进气歧管中。

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燃油供应。

3.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组成。

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歧管进入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最后,废气通过消声器被释放到大气中。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

当发动机处于正时点时,点火线圈会将高压电流输出到点火塞,点火塞会产生火花,引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物。

点火控制模块负责控制点火的时机和频率。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组成。

水泵将冷却液(通常是水和冷却剂的混合物)循环供给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发动机吸收热量,然后经过散热器散发掉热量。

风扇通过风力增强散热效果。

6.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主要由油泵、油滤器和油底壳组成。

油泵将润滑油从油底壳泵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润滑点,起到降低摩擦、冷却和清洁的作用。

油滤器则用于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保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过程实现能量转换。

当燃油喷入燃烧室后,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传递这种运动到曲轴,进而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同时,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为进一步供气提供空间。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动力装置,它负责将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一、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实现能量转化。

1. 燃烧室和供油系统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发生在燃烧室内。

燃烧室通常由活塞、气缸和气门组成。

供油系统则用于向燃烧室喷射燃油,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2. 点火系统发动机需要一个可靠的点火系统来引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通常由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组成。

3. 气缸和活塞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形成活塞运动的密闭空间。

活塞则负责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

4.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部分,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则连接曲轴和活塞,将活塞的运动传递给曲轴。

二、发动机的构造发动机的构造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内燃机是将燃烧过程在发动机内部完成的,而外燃机则是将燃烧室与发动机分离的。

1. 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发动机。

根据供油方式和点火方式的不同,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1)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采用汽油喷射系统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并通过火花塞点火。

汽油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特点,适用于小型车辆。

(2)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采用高压喷射系统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并通过压缩空气实现自燃。

柴油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型机械设备。

2. 外燃机外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发动机外部燃烧的发动机。

最典型的外燃机是蒸汽机,它通过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活塞运动,进而实现能量转化。

三、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动机的发展也朝着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向发展。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是汽车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本篇文档将为您详细介绍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让您对汽车发动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发动机构造1. 气缸: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部分,它负责燃烧燃料产生动力。

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2. 活塞:活塞是气缸内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与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驱动汽车前进。

4.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空气吸入发动机,与燃料混合后燃烧产生动力。

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等部件。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消声器等部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产生动力。

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部件。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润滑发动机各部件,减少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部件。

8.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冷却发动机,防止过热。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液等部件。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1. 进气阶段:发动机通过进气系统吸入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进入气缸。

2. 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燃烧阶段: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 作功阶段: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5. 排气阶段: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发动机。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一、发动机构造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构造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一、发动机原理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汽车发动机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有直接影响。

汽油发动机以汽油作为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柴油发动机则以柴油为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热力发动机的作功过程,就是燃料在气缸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作功的过程。

二、发动机构造
1. 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连杆、活塞、曲轴轴承等组成。

它将各种能量转变为机械功输出。

这一机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等内燃机独有的工作循环系统。

主要功用是把气体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

2. 配气机构:主要由凸轮轴、进排气门等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冲程中,将新鲜空气压入汽缸,在排气冲程中排出废气。

3. 汽油机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是负责向气缸内供给燃油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供给精确配比的气缸内燃料,并控制燃料的吸入量和喷射量。

4. 润滑系: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运动零件表面进行机油,减少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冷却和密封,防止污染空气尘埃进入发动机内部。

润滑系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油压表等组成。

5. 冷却系:冷却系的功用是利用水作为工作介质,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冷却系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补偿器等组成。

以上就是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构造的主要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并为实际驾驶和维修操作提供指导。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吸气:发动机的活塞下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打开,通过气门进入
汽缸的混合气。

2.压缩:活塞上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关闭,活塞将混合气压缩成高
压气体。

3.爆燃:在活塞接近顶死点时,火花塞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炸,释放出能量。

4.排气:活塞下行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新的混合气提供
空间。

通过这四个基本过程循环运作,汽车发动机可以持续地产生动力,驱
动汽车运行。

二、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气缸体系:汽缸是发动机燃烧的主要部分,通常由铁合金或铝合金
制成。

汽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和气门,通过这些部件的运动来实现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的过程。

2.曲轴与连杆机构: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有用功的装置,具有一
定的几何结构,可以将来自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
塞与曲轴,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气门机构:气门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

气门通过气门杆与凸轮
轴相连接,由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气门的开闭。

4.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从燃油箱经过燃油泵被送入汽缸,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此外,还有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总之,汽车发动机通过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这四个基本过程,不断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其总体构造包括气缸体系、曲轴与连杆机构、气门机构和燃油供给系统等。

这些构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个能够将燃料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源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和点火系统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来实现转化燃料能量为机械能量。

内燃机主要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大类,这里以四冲程发动机为例来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等四个过程。

首先是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通过进气门将混合气进入气缸,混合气主要由空气和燃料组成,在汽车中,燃料一般是汽油或柴油。

接下来是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活塞自下死点向上运动,压缩气缸中的混合气,减小气缸中的容积,提高混合气的密度和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照明塞会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火系统会发生点火,将混合气点燃。

工作冲程是发动机的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点燃的混合气会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使活塞向下运动。

这个过程是通过爆发推动活塞的运动,产生的力通过连杆传递到曲轴上,实现连续的旋转运动。

最后是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通过排气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同时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准备。

除了上述的工作原理,发动机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组件,如气门机构,它用于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以及点火系统,它将点火电流传送到燃烧室点燃混合气。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是基于这些工作原理设计的。

在汽车中,通常采用多缸发动机,每个气缸都按照上述的工作原理进行工作。

气缸和活塞构成了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单元,连杆将活塞上的推力转化为曲轴上的旋转力,曲轴将连杆的旋转力转化为输出轴上的旋转力,实现发动机的输出。

总而言之,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能源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来实现这一转化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是最常用的一类发动机,通过不同的过程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转化为活塞的运动,最终转化为发动机的输出。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于这些工作原理设计,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和点火系统等组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发动机则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汽车发动机的构造1. 活塞和缸体: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多缸设计,其中每个缸体内都装有一个活塞。

活塞上下运动,通过与缸体内形成的密封空间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压缩和燃烧工作。

2. 曲轴和连杆:曲轴与活塞通过连杆相连,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

3. 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调控燃油和空气的进出。

气门机构控制气门的开合,确保正常的进气和排气过程。

常见的气门机构有顶置式和侧置式。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包括燃油供给装置、燃油喷射器和燃油滤清器等。

它负责将燃油输送到气缸内,供给燃烧所需。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器组成。

它的作用是在气缸内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空冷。

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门开启,燃油和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之后,气门关闭,活塞上升,压缩进气混合物。

2. 压缩过程:当活塞上升至顶点时,进气混合物被压缩至高压状态。

此时,燃油和空气混合物变得更加稳定,准备点火燃烧。

3. 燃烧过程:点火系统在活塞顶点处产生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

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4. 排气过程:活塞再次上升,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5. 动力输出:多个气缸依次进行工作循环,通过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总结: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极其复杂,需要各个部件的精确配合和协同工作。

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的过程,汽车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助于对汽车的性能和维修保养有更深入的理解。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方式和优化性能。

一、发动机的原理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

在内燃机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活塞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

而在外燃机中,则是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活塞运动。

二、发动机的构造1. 活塞与气缸:活塞是发动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推动连杆和曲轴旋转。

气缸是活塞运动的容器,活塞在气缸内形成压缩和燃烧空间。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它连接着活塞和车轮。

连杆则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部件,它使得活塞的上下运动能够传递到曲轴上。

3. 燃烧室与火花塞:燃烧室是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的空间,它由气缸头部和活塞顶部形成。

而火花塞则是提供燃烧所需的火花,将燃料点燃。

4. 气门与进气道、排气道:气门负责控制气缸的进气和排气过程,它开启和关闭进气道和排气道,控制燃料和空气的进出。

进气道负责供应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而排气道则排出废气。

5. 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散发掉,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稳定。

润滑系统则提供润滑油,减少各部件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6. 燃料系统与点火系统:燃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并控制燃料的供应量。

点火系统则负责在适当的时机产生火花,将燃料点燃。

三、发动机的类型发动机根据工作原理和燃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燃料可以是汽油、柴油等。

1. 内燃机: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燃料为汽油,燃烧室内燃烧方式为火花点火;柴油机燃料为柴油,燃烧室内通过压缩提高温度使柴油自燃。

2. 外燃机:外燃机又称蒸汽机,燃料为燃煤或燃气。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缸中,推动活塞运动。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 概述发动机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根据燃料种类又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发动机结构发动机主要由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气门、油泵、燃油喷嘴等组成。

2.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关键部分。

发动机的缸体包裹着活塞和气缸,形成气缸体,当汽油燃烧时,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产生了机械能。

缸盖上有气门和火花塞孔,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出气,火花塞则用于产生火花点火。

2.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心脏”,是一个主轴,承载着连杆和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通过曲轴轴承与主轴轴承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连杆由两颗轴承和一根连杆连接而成,是连接曲轴和活塞的零件之一。

曲轴和连杆工作起来,实际上就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了曲轴的旋转运动。

2.3 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气缸内进出气的开关,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实际上就是通过凸轮轴“指使”的。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会把废气排出汽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进气系统则会将空气和油混合,然后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2.4 油泵和燃油喷嘴油泵是用来将油从油箱中吸出并送到发动机油路的一个装置,将汽油和空气混合后送入气缸。

燃油喷嘴则是控制油量和油的雾化细度的,将燃油雾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气缸被点燃。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在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循环过程大约可以分为4个过程:吸气、压缩、爆炸、排放。

3.1 吸气发动机工作开始后,活塞会向下移动形成的吸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内吸入新鲜空气和油的混合物。

3.2 压缩活塞完成吸气冲程后,向上移动形成压缩冲程,同时气门关闭,将油气混合物压缩至极限;随着气压的上升,温度会随之上升,直至油气混合物点火自爆。

3.3 爆炸此刻,点火塞点火喷出高温、高压的火花,将油气混合物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试图将曲轴向前推入,机械能即将产生。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飞机运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容纳活塞和气门。

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燃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3. 曲轴: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车辆或飞机前进。

4. 气门和气门机构: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确保燃烧室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流动。

5. 燃油系统:包括燃油泵、喷油嘴和燃油滤清器等组件,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

6.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模块等组件,用于点燃燃料混合物。

7.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等组件,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保持正常运行。

8.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等组件,用于排放废气。

9.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滤器和油冷却器等组件,用于润滑和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活塞下行时,气门打开,进气门打开,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

2. 压缩:活塞上行时,气门关闭,将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3. 燃烧:在活塞上行的顶点,点火系统点燃燃料混合物,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活塞下行时,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燃烧室。

以上过程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续的动力输出,驱动车辆或飞机运动。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涉及许多物理和化学原理,例如燃烧、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在工作原理上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总结:发动机是交通工具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飞机运动。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缸盖、活塞、连杆、曲轴、气门和气门机构、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和润滑系统等。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分析解析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分析解析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分析解析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过程:发动机活塞下行时,曲轴带动连杆将活塞拉向下方,活塞下行的同时,在缸盖上的进气门打开。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引入新鲜空气,并混合燃油进入气缸。

2.压缩过程:当活塞行至上行点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被关闭起来,曲轴继续将活塞往上推动,从而把进气气体压缩到缸内,使其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

3.燃烧过程:当活塞行至上行点附近时,压缩空气达到燃烧温度时,高压电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混合物燃烧。

燃烧的剧烈膨胀使汽车发动机带动连杆和曲轴旋转,从而提供动力。

4.排气过程:在燃烧后,废气通过活塞上的排气门排出气缸。

同时,曲轴的旋转使另一个活塞在气缸内进行另一轮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

二、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缸体和缸盖: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最基本部件之一,用于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缸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通过螺栓和气缸盖连接。

缸盖上有进气门和排气门,以及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

2.活塞和连杆:活塞是位于缸体内的一个圆柱体,通过曲轴的旋转带动活塞进行上下运动。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在燃烧过程中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和曲轴箱:曲轴是发动机的旋转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活塞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曲轴箱是安装曲轴的外壳,内部还装有润滑油。

4.气门机构:气门机构由凸轮轴、气门弹簧和气门组成。

凸轮轴带动气门的开合,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弹簧用于关闭气门。

5.火花塞和点火系统: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生电火花来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还包括点火线圈和电子控制单元(ECU)。

6.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嘴等部件,用于将燃料供给到汽缸中,达到混合燃油的目的。

7.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循环,将发动机散热,防止过热。

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水泵、风扇等部件。

8.润滑系统: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对发动机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体部份,用于容纳活塞温和缸套。

缸体和缸盖通常由铸铁或者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散热性能。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部件,由铝合金制成。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将连杆的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

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关时机,以实现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的顺序。

4. 气缸套温和门:气缸套是安装在缸体内的套管,用于减少活塞与缸体的磨擦,并提供密封性能。

气门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包括进气门和排气门。

5. 燃烧室和喷油系统: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通常位于活塞顶部。

喷油系统负责将燃料喷入燃烧室,以实现燃烧过程。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引起燃烧过程。

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等部件。

8.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给发动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油,减少磨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滤器和油底壳等部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同时,喷油系统将燃料喷入进气道,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可燃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力增加。

同时,凸轮轴控制的气门关闭,确保可燃气体被封闭在燃烧室内。

3. 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点时,点火系统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点燃可燃气体,引起燃烧过程。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曲轴旋转。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能因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发动机都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燃烧室: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其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能量。

2. 气缸:这是燃烧室中活塞运动的场所,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推动发动机运转。

3. 活塞: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连接着连杆和曲轴,使曲轴能够转动,从而产生动力。

4. 连杆: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使活塞的上下移动能够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输出轴,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驱动发动机外部的设备。

6. 气门: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和离开气缸的阀门,它们的工作周期与活塞的运动相配合,以确保在正确的时机吸入空气和排出废气。

7. 冷却系统: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一个冷却系统来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8. 润滑系统:发动机中的各个部件需要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和磨损。

9. 点火系统: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来说,点火系统负责在正确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体。

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机械运动。

当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并被点燃时,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转动曲轴。

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转化为汽车的行驶运动。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持续的动力输出。

以上就是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组件或不同的工作方式。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一、发动机的构造1.汽缸:发动机通常由多个汽缸组成,每个汽缸都是一个密闭的容器,用于进行燃烧过程。

汽缸的内径和活塞的行程决定了发动机的排量大小。

2.活塞:活塞是位于汽缸内来回运动的零件,它的作用是在汽缸内产生压力。

活塞下面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压力转化为机械能。

3.曲轴:曲轴连接活塞和汽车的传动系统。

当活塞在汽缸内产生压力时,经过连杆和曲轴的转化,可以产生往复运动,并利用汽缸压力驱动曲轴旋转。

4.凸轮轴:凸轮轴是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它通过凸轮的形状和数量来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

凸轮轴的转动由曲轴传动。

5.进气系统:进气系统是负责将空气引入汽缸的部分,主要包括进气管道、节气门、空气滤清器等。

进气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的不同来调整进气量。

6.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负责将燃料输送到发动机的部分,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嘴等。

燃油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的不同来调整燃料的供给。

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燃烧的起点,主要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

点火系统通过产生一个电火花来点燃燃料混合气体,引发燃烧过程。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活塞在下行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后,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2.压缩冲程:活塞在上行过程中,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行驶,将气缸内的空气压缩,使气体温度和压力增加。

3.燃烧冲程:当活塞到达上行行程的最高点时,喷油嘴会向气缸内喷入燃料。

燃料和压缩空气混合后被点火系统的火花点燃,引发燃烧过程。

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行驶。

4.排气冲程:当活塞到达下行行程的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行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汽缸。

发动机通过不断循环进行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工作冲程,形成连续的能量转化过程,从而驱动汽车运动。

汽车发动机是复杂而精密的机械装置,涉及到机械、电子、燃料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为汽车的维修和使用提供基础。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其作用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或设备的工作。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于理解其运行过程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内燃机理论。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在燃烧室内通过燃烧反应进行强烈爆发的装置,使活塞做往复运动,最终由连杆和曲轴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工作缸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域,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和混合气通过进气歧管进入缸内。

2.压缩过程:进气门关闭,活塞由下往上运动,将进入缸内的气体压缩,使其密度增大,压力升高。

3.点火和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高压电信号引燃点火塞,点燃混合气。

燃烧时,混合气体释放热能,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做功。

4.排气过程: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上往下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缸外。

这样,发动机实现了在连续进行的工作循环中,将燃料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

二、结构发动机的结构因其用途和类型不同而各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件:1.汽缸和活塞:发动机通常包含多个汽缸,每个汽缸内安装一个活塞来进行往复运动。

活塞与曲轴通过连杆相连,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2.燃烧室:燃烧室是燃料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的地方,它位于发动机的顶部。

燃料气体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并通过点火来引燃。

3.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新鲜空气送入燃烧室,而排气系统则将已经燃烧过的废气排出。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进气歧管、气缸盖和排气管道等组件。

4.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提供高能电火花,引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它通常由点火塞、点火线圈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

5.冷却系统:由于燃燒過程會使发动机温度升高,导致部件损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散发出去。

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泵、散热管和散热器。

6.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来降低发动机部件的摩擦,减少磨损,并冷却活动部件。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滤清器、油底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型 7、按冷却方式分:风冷、水冷 8、按用途分:车用、船用及发电机用等,工程机械属于车
用发动机 9、按进气方式分:增压式、非增压式 公路用的是柴油机比较多
我国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编号:为了便于内燃机的制造、管理和使用,我国制 定了国家标准,对内燃机的名称、型号编制规则、旋转 的方向及汽缸编号方法做了统一的规定。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三、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四个系统
1、供给系统, 供给系统是按照柴油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向汽缸提供适量的燃油和
空气,并引导废气排入大气。 组成:燃油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具体以后再讲 2、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主要的作用,减少柴油机各个摩擦副的摩擦面的摩擦租
赁和磨损,并带着摩擦产生的热量和金属磨屑。保证运动零件的 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 组成: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润滑道等组成 3、冷却系统 冷却系是对高温零件进行适当的冷却,以保持柴油机正常的工作 温度,不仅仅是保证柴油机能够连续运转,而且使柴油机具有良 好的动力性和燃料使用经济性。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和风冷式两种。 4、启动系统 启动系是使静止的柴油机转入自动运转状态,它包括启动机及附 属等装置
公路工程机械——上册
柴油机及底盘
学习的课程
柴油机及底盘 学习达到的目标,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
理和构造,熟悉底盘都包含哪些内容, 及其工作的原理,更多的是应用。 60个课时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目的: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 为什么呢?为了自己,为了社会,也为了国家做了贡献!
1、工作要用,大部分工程机械都需要动力,需要发动 机
水中游的
地上跑的
内燃机的类型和分类
1、按所用的燃料分:柴油机、汽油机、煤气机、特种燃料 机等
2、按点火方式分:压燃式和点燃式 3、按完成的工作循环的行程数:二冲程内燃机,四冲程内
燃机,以后重点讲解的是四冲程的柴油 4、按额定转速分:高速机(大于1000r/min)中速机
(600-1000r/min)低速机(小于600r/min) 5、按缸数分:单缸机、多缸机 6、按缸排列的方式:直列式、对置式、V型、W型、X型及
缸数符号 行程符号 缸径符号 机器特征符号 变形符号
6135C-1柴油机—表示六缸,四冲程,缸径是 135mm,水冷,船用,第一种变形的产品
缸数符号:用数字表示汽缸数 行程符号:用E表示二冲程,无此符合则表示是四冲程 缸径符号:用汽缸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机器的特征符号:用字母(Q-汽车用、C-船用、T-拖拉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图见课本P7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三、柴油机的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
二个机构和四个系统组成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三、柴油机的总体结构
柴油机的总体结构—两个机构,四个系统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热力发动机—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 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装置称为热力发动 机,简称热机!
热机分内燃机和外燃机 公路工程机械采用的是—柴油内燃机
第一篇柴油机
第一章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
第一节概述
一、内燃机的定义与分类
能源:水力、风力、原子能、地热能、 太阳能及各种燃料的化学能。
天上飞的
公路用的柴油机的特点
1、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2、工作时负荷大而且经常变化,还有冲
击性(装载机、挖掘机等) 3、工作是负荷、转速变化很剧烈 4、对柴油机的机构布置上有特殊的要求 5、集中典型的公路机械对柴油功率的要
求。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一、柴油机的常用术语
一、柴油机的常用术语 1、上止点:活塞运动的最上端 2、下止点:活塞运动的最下端 3、活塞的行程:活塞在上下止点间的运动的距离 4、活塞的冲程:活塞在上下止点间运动的动作或者工程称为活
三、柴油机的总体结构
两个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 这个机构是柴油机产
生并输出动力的主要 机构,由气缸盖、气 缸体、曲轴箱、活塞、 连杆、曲轴与飞轮等 主要零件组成。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三、柴油机的总体结构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是按照工作循环的需要定时地
向汽缸供应充足的新鲜空气,并将燃烧 后的废气排除汽缸。组成:进气门、排 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等
7、汽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空间 称为汽缸总容积,Va= Vh+ Vc
8、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 比,汽油机约8:1,柴油机约20:1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往复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 冲程柴油机,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程
塞的冲程
第二节 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
一、柴油机的常用术语
5、汽缸工作的容积:单个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单向运动 一次所扫过的汽缸的容积Vh
多缸内燃机各个汽缸工作容积总和称为内燃机的工作 容积或者是内燃机的排量
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空间 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的容积Vc
机用、J-铁路用、Z-增压、K-复合、F-风冷)
我国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 制规则
2、内燃机旋转的方向 根据GB726-65规定,内燃机的旋转方向是指气
功率输出轴的旋转方向而言,(从功率输出端 观看) 3、内燃机的汽缸编号 1)从自由端开始向功率输出端的方向依次编 号。 2)两列以上,水平轴线为基准,逆时针方向 依次计数
2、生活中也常用,汽车已经走进平民的家庭,汽车就 有发动机,你学习后懂得发动机的原理,你至少明白怎 么去修,
3、你知道汽车上都是有什么油类吗?机油、齿轮油、 刹车油、液压油、转向油。还有水,哪些地方需要水啊?
4、我希望你们学习我这门课,以后不会说是浪费了时 间!
需要动力——发动机
动力机械(发动机)—水轮车、风车、 蒸汽机、内燃机、燃气机及原子能动力 装置等称为动力机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