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 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 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 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 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 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本章导航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 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 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 小结:鲁迅先生在这里讨论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歌写作与社会历 史环境、文化思想以及个人性格之密切关系。
▪ 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 的最重要的代表。
▪
▪ (接上页)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 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 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 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 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 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 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 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例如 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已经 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 2、茅盾的社会历史Fra Baidu bibliotek评的特点: ▪ 1)文学须“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 2)文学必须反映时代生活,贯注社会理想。 ▪ 3) “作家论”批评: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和变迁
来把握作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采用阶级分 析的方法,在评判作品时充分考虑作家的阶级出 身、社会阅历及政治态度。如对徐志摩的批评。
▪ 茅盾认为徐志摩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诗歌反 映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 的渴望)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西方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柏拉图:从诗歌的社会效用评价诗人和诗歌的作用,认为诗人是 在用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它与真理隔了三层,容易摧残人的理 性,教坏城邦的年轻人。为了纯化城邦,建立真正的理想国,柏 拉图认为应该把诗人从城邦赶出去。
二、西方近代社会学批评
维柯《新科学》:从神话、文学作品考察古希腊 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 发展历史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近代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 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知人论世” 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赫尔德:文学的产生和繁荣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 的总和,如气候、种族、地理、习俗、历史背景、 政治条件等。
▪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1800) ——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 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宗教哲学思想、政治 法律制度、社会文化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 丹纳: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是种 族、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以 及文化风俗等社会环境)和时代。以古希 腊雕塑为例。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 1、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鲜明的中国特色:
▪ (1)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
▪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 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 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 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 人格,必新小说。”
西方社会学批评的代表
维柯
赫尔德
斯达尔夫人
丹纳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 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把文学批评与 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的民主主义思 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作家作品,使社会 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发展。
▪ 别林斯基:文学要反映生活的真实,回答时代的 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结合对作家的生活、 性格等的考察。
▪ 举例: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 》——
▪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 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 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 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 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 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 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 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 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 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 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 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数十盆花,便做诗,叫作 “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 觉得不大象。(转下页)
▪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 “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 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 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 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 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 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 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 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 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 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 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 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2)受到西方进化论的浸染。“五四”以 来随着进化论的传播和接受,文学与社会 的关系、文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受到 批评家的格外关注。
▪ (3)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 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 批评话语。如鲁迅、茅盾、瞿秋白等都受 到影响并在文学批评中自觉地加以实践。
社会历史批评
▪ 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 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 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 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 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本章导航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 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 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 小结:鲁迅先生在这里讨论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歌写作与社会历 史环境、文化思想以及个人性格之密切关系。
▪ 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 的最重要的代表。
▪
▪ (接上页)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 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 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 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 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 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 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 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例如 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已经 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 2、茅盾的社会历史Fra Baidu bibliotek评的特点: ▪ 1)文学须“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 2)文学必须反映时代生活,贯注社会理想。 ▪ 3) “作家论”批评: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和变迁
来把握作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采用阶级分 析的方法,在评判作品时充分考虑作家的阶级出 身、社会阅历及政治态度。如对徐志摩的批评。
▪ 茅盾认为徐志摩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诗歌反 映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 的渴望)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西方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柏拉图:从诗歌的社会效用评价诗人和诗歌的作用,认为诗人是 在用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它与真理隔了三层,容易摧残人的理 性,教坏城邦的年轻人。为了纯化城邦,建立真正的理想国,柏 拉图认为应该把诗人从城邦赶出去。
二、西方近代社会学批评
维柯《新科学》:从神话、文学作品考察古希腊 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 发展历史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近代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 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知人论世” 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赫尔德:文学的产生和繁荣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 的总和,如气候、种族、地理、习俗、历史背景、 政治条件等。
▪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1800) ——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 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宗教哲学思想、政治 法律制度、社会文化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 丹纳: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是种 族、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以 及文化风俗等社会环境)和时代。以古希 腊雕塑为例。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 1、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鲜明的中国特色:
▪ (1)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
▪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 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 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 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 人格,必新小说。”
西方社会学批评的代表
维柯
赫尔德
斯达尔夫人
丹纳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 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把文学批评与 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的民主主义思 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作家作品,使社会 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发展。
▪ 别林斯基:文学要反映生活的真实,回答时代的 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结合对作家的生活、 性格等的考察。
▪ 举例: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 》——
▪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 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 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 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 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 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 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 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 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 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 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 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数十盆花,便做诗,叫作 “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 觉得不大象。(转下页)
▪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 “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 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 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 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 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 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 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 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 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 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 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 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2)受到西方进化论的浸染。“五四”以 来随着进化论的传播和接受,文学与社会 的关系、文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受到 批评家的格外关注。
▪ (3)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 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 批评话语。如鲁迅、茅盾、瞿秋白等都受 到影响并在文学批评中自觉地加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