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篇一: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摘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摘抄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 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事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于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要目中有人 .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 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不尽相同,时而高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 于老师说: 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 学会用眼睛说话,可以少费口舌,使课堂干净.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有活泼的心灵飞跃,又

有凝神寄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 . 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在阅读教学上于老师主张要以问促读, 面向全体学生. 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老师都是为读而读,包括我在内,阅读课文时,往往一开始让学生自己读两遍,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现在我读了于永正教学>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

师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 1--4 小节,这位学生第一句就丢了一个词,一段未了,重复了三. 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 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注意不要紧张,慢一点,看准每一个字. 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于永正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比如>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于老师问学生从断断续续中看出了什么,开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看出来.终于许多学生举起了手,于老师先让学

习不好的学生回答,再让学习好的补充,一个比一个理解得深刻.于老师说,阅读不是为了找答案,单纯为了找答案还不容易?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 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始终保持着欢愉的心境,用微笑和诙谐去化解班里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事.举个例子来说吧: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文,只有小涛在摆弄橡皮--把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个角,然后绕着作文本转圈儿.于老师没有生气, 而是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小涛慌忙抓起橡皮往抽屉里放,于老师笑着说,橡皮又没有犯错误,干吗藏起来呢?再说还要用它呢!于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赶紧动笔写起作文来,直到下课也没有抬头.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他不敢吭声, 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假如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微笑着说摸摸他的脑袋说,小朋友,把玻璃球放到抽屉里,先认真听讲, 咱们下课再玩好不好?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不会老往窗户外面看了. 我看了这本书中的好多事例,于永正老师都把微笑教学贯穿始终,他认为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 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

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正是这种阳光般的微笑,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使他成为一代名师,成为众多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永远闪亮的灯塔.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说实话,刚开始是在校长督促之下读的,但读后却感觉就像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它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涵着理论的活力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 >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与读者娓娓谈心,有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有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点感悟:首先,我从书中感悟到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爱孩子就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 爱孩子就要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 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把自己视为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爱孩子就要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特别应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的第二点感悟是: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有着一种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要不断地去追求教育教学的最

后境界. 因为只有你有了这种追求,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才会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你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不平凡的乐趣.有了这种追求,你的生命的火焰会快乐的跳跃,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你的人生会因此而美丽,充实,你的心灵会永远年轻,你会淡泊而致远的人生境界. …>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是于老师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是爱心与奉献绽开的奇花.艺术与创新结出的硕果,读了书中的文章, 你会感到中国也有马卡连柯,也有苏霍姆林翻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全书虽然有 482 页,可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于老师按教育篇.教学篇. 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 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 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