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新教材变化
这次统编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去年教 材是第1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之前我们一 直用的老中华书局版本是分为科技和文化两课学习的。 内容也有增加和一些变化,
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新教材增加了“这部农业 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 务实精神”;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
《齐民要术》书名含义
“齐民”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
__碑___刻___书__体___(__,魏碑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四、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㈠新课的导入方法 ㈡学生动手能力和阅读材料
的能力的培养 ㈢历史课堂当堂检测的处理
与把握
案例分析
两汉的经济发展与丝绸之路 课程标准: 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 2、知道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
域的史实。 3、说明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形成
在促进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是 D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4、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
山川河流情况,应查阅
A、《论衡》
B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5、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B
A、西汉末年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雕塑艺术——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 省大同市西北的武州山 北崖上,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 洞窟53个,大小造像 51000多躯。200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 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云冈石窟内佛像
云冈石窟内佛像
龙 门 石 窟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 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贾思勰在种植农作物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19世纪英国著 名生物学家达尔文 先生称《齐民要术》 为“古代中国的百 科全书”。 这一 书被翻译成多种外 文传阅,在国际上 有着广泛影响,尤 其是日本非常重视 此书。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摹本
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
《 龙 门 二 十 品 》
人教版七年书级上法册、绘画与雕塑
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顾恺之擅长 的人物画,线 条优美活泼, 人物传神,富 有个性。



才绝、画绝、痴绝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3、雕塑——北朝石窟艺术 北朝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建在何地?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二 王羲之 【东晋】“书圣”__王__羲___之。当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
之冠,笔势___“_飘__若_浮云,娇王若惊羲龙之” 的代表作是
_《___兰___亭__集_。序》 1.书法之三 魏碑
统编教材将科技和文化编为一 课,从更有利于我们把科技文化与历 史的发展进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文化 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 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让学 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 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变迁的关系,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 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 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 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 没有收获。
《齐民要术》书影
想一想,为什么 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髓即 贾思勰强调农业 在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集约经
生产要顺应天时 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
地利?
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误农时 ,因地种植。
(1)上述这段话出自《齐民要术》,它 是何人所写?作者生活在什么时期?
(2)结合上述材料回答,这部书反映了 哪方面的技术水平? (3)它有何历史地位?
随堂训练
1.(1)是贾思勰所写。他生活在北 朝时期。 (2)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 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 现在还在应用。 (3)《齐民要求》是我国现存的第 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 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 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 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 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
领域
时代
人物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成就
《齐民要术》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书法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雕刻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 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B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2、《齐民要术》是一部 B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 D、医学著作
第20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 技与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赏析书法绘画作 品以及石窟艺术,获得直观感受,提高欣赏 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提升:体会科学和人文价值,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代青 少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 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随堂训练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 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 是什么? (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 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
随堂训练
2.(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2)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3)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文物 古迹的重要性;亲自到现场协助工 作人员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等等。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祖冲之千里船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其他方面成就
二、科学家祖冲之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 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数学方面成就 二、科学家祖冲之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 纪协世界之最。这一纪录直到1596年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第20课知识结构
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
魏 科技







与 文
文化

数学:科学家祖冲之
天文历法
曹魏
书法
西晋
东晋
北魏
绘画
雕塑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主要是政权分立的历史时期, 出现了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 得到恢复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与竞争等因素 都客观上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因 而,这一历史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 非常突出。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
A、王羲之的书法
A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的浮雕
D、龙门石窟的浮雕
7、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A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当堂训练
1.“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 之收。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阅读后,请回答: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科学家祖冲之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大小篆 小篆
草书 行书
楷书 隶书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曹魏书法家钟繇
《宣示表》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明月入怀”
科学家祖冲之的成就,原来教材主要强调在数学圆周 率方面的成就,新教材增加了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 方面的重大成就。还有增加了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 刘徽提出的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 法。原来只是在《已有的圆周率数据》表格中提到。
这些内容的增加,体现了新教材编写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我们 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文化成就的具体 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突出特点,认 识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 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 自信。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 点则在农业。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内容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意义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完整的农书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齐民要术.种谷》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课件1 写道:“顺天时, 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任情返 道,劳而无获。”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一 锺繇和胡昭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__锺__繇_和胡__昭___ 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__繇___独创楷书书法,后 世称他的楷书为__绝__世__之__作_。 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 书体。锺繇的代表作___《__宣__示__表__》__。
科学家祖冲之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天文历法方面成就
二、科学家祖冲之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 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 求实行新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 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 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科学家祖冲之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机械制人造教方版面七成年就级上册 二、科学家祖冲之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定时器等。
日行百余里
指南车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人教部编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 课件1
科学家祖冲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