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课件第九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
二、护患关系的特征
❖(一)护患关系是一种职业关系 ❖ (二)护患关系是一种技术关系 ❖ (三)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 (四)护患关系是平等的人际关系
h
4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护患关系模式是指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护患双方相 互间的行为方式。根据护患互动、护理人员与患 者的地位、主动性的不同,将护患关系分为:
由于护理人员与医生所承担的职责与分工不同, 从而导致两者间产生出不同的关系模式,包括主 导—从属型、指导—被指导型、并列—互补型。
h
12
1.主导—从属型
这种模式是指在医疗护理关系中,医生处于主导 或者说绝对权威的地位,护理人员处于被动或服 从的地位。
这是一种传统的等级关系模式,长期以来,护医 之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
h
2
一、护患关系的含义
护患关系是指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的人 际关系,是护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护理实践范围和 功能的扩大,护患关系包含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护理人员一方 包括护士、护理员、护士长等所有涉及护理的工作人员;患者一 方包括患者本人、家属、陪护人、监护人。
护理实践工作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与沟通,护理人员除了与同行、 医生之间进行沟通外,最重要的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护患沟 通的好坏直接反映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并直接影响护理效果。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在心 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种模式适用于心身疾病患者、各类慢性躯体疾病患者。这些患 者神志清醒,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疾 病过程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患者会主动寻求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 通,并随时采纳他人给予的各种合理化建议。
h
8
四、护患沟通的原则
(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精湛的护理技术服务,还需要从心理 上关心、尊重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
这种模式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手术及创伤恢复过程的患者等。 此类患者虽然神志清楚,但病情重、病程短,又对疾病相关知识 了解少,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指导。
h
7
(三)共同参与型
在这种护患关系模式下,护理人员与患者处于平等地位。护理人 员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治疗护理措 施的决策与实施当中来。这种模式下,护理人员与患者在建立平 等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主动性,以一种合作的关系 共同参与到患者健康恢复的过程中。
医生主要的责任是给出正确的诊断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护理 人员的主要责任是能动地执行医嘱,做好护理。所谓能动地执行 医嘱,有两层含义:一是向患者解释医嘱的内容,取得患者的理 解和合作;二是如果发现医嘱有误,不是盲目执行,而是主动地 向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医生修改、调整不恰当的医嘱。
h
14
3.并列—互补型
“并列”,即并行排列,无主次、从属之分。医疗和护理是两个并列 的要素,贯穿于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在诊治疾病中发挥同等重要 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中两者缺一不可。
“互补”,即医护之间互相协作、互为补充。从一定意义上说,医 疗过程就是医护工作互补的过程。虽然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对象、工 作目的相同,但工作的侧重点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
(二)诚信原则
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护患沟通的基本条件。
(三)平等、尊重原则
平等是护患双方沟通的前提。
(四)共同参与原则
护理工作需要护患双方的全程参与和良好沟通。保持畅通的信息
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百度文库
h
9
五、护患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
❖ 1.注意交谈的基本态度 ❖ 2.语言要具有严谨性 ❖ 3.认真倾听与恰当提问
这种模式适用于危重、休克、严重刨伤、昏迷、全身麻醉、意 识障碍等患者及婴幼儿身上。
h
6
(二)指导—合作型
在这种护患关系模式下,护理人员处于指导地位,患者处于配合 地位,是一种有限合作模式。
护理人员以权威者的姿态指导患者,并要求其尊重、听从,患者 则根据自己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理解程度有选择地接受其指导, 依据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高低,给予不同程度的合作。这种模式下, 护理人员和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动性。在护理实践活动中, 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作用占优势,同时又有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动 性。
(一)主动—被动型 (二)指导—合作型 (三)共同参与型
h
5
(一)主动—被动型
在这种护患关系模式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处于被动 接受的从属地位。
只要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的护理方案,无需取得患者同意,可以 自主地为患者选择、提供治疗护理措施,患者则只能被动地接受 ,不具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这种模式是单向作用的,患者 是消极被动的,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利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 作用,尤其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这种医患关系模式 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是很难满足患者多方面需要的。
(二)非语言沟通
❖ 1.仪表 ❖ 2.面部表情 ❖ 3.肢体语言 ❖ 4.身体触语
h
10
第二节 护医之间的人际沟通
❖ 一、护医关系模式 ❖ 二、建立和谐护医关系的重要性 ❖ 三、护医沟通的原则
h
11
一、护医关系模式
护医关系是在对患者的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建立起 来的同事关系。护理人员和医生是医疗卫生保健 工作队伍中占比例最大的两支基本力量。因此, 护士与医生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第九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 第一节 护患之间的人际沟通 ❖ 第二节 护医之间的人际沟通 ❖ 第三节 护护之间的人际沟通 ❖ 第四节 护理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人际沟通
h
1
第一节 护患之间的人际沟通
❖ 一、护患关系的含义 ❖ 二、护患关系的特征 ❖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 四、护患沟通的原则 ❖ 五、护患沟通的方式
工作中,护理人员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不对患 者直接负责,只接受医生的支配。
h
13
2.指导—被指导型
这种模式是指在医疗护理关系中,医生处于指导 地位,护理人员处于接受指导的地位。
医生虽然仍具有相对权威性,但并不限制护理人 员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这也是一种等级关系,但仅仅是指一种职业 上的等级,同时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是一种相 对进步、科学的护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