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生存成本的提升及政府力量的介入,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这主要体现在员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投入的增加两个方面。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企业必须在法律允可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保证利润点的维持;另一方面,国家应更好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帮助企业在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的情境下实现生产的维持与发展。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的开采、能源产业,更应该与时俱进,从制度优化与实践调整中寻找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结构性短缺;对策分析
一、前言
从世界范围看,所有市场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积累初期也曾享受低廉劳动力成本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成果。随着工人薪资意识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劳资双方在工会组织的协调下才能较好的处理成本提升所带来的矛盾。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促进因素之一。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工薪阶层在劳动力价值观上的觉醒,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自2004年以来持续上升,已成为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发展经济的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劳动力成本一般分为直接的工资支出及社会保障支出两大主要部分。近年已有不少研究者关注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其应对策略问题,认为经济持续发展、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下文将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供求关系、生存成本及政府力量来进一步讨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交错状态下,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劳动力成本不仅是生产领域的四大主要成本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产业链当中的一种变量,其商品属性决定了我们需要从市场环境和国家宏观制度环境中寻找价格上升的动因。
1.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
既然劳动力成本是建立在产业链上形成的一种变量,那么供求关系就成为其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自2004年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持续攀升,对劳动力消耗最大的制造业经历了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常态规模扩张。
一方面,基础性产业的常规劳动力需求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领域也同样需要大量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这就从质和量上对市场上的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与此同时,市面上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却出现结构性短缺的状况。随着计划生育的持续推行,我国有效劳动力的输出持续呈现下降趋势。不仅高新技术制造领域难寻拥有专门技术的劳动力,常规
的低技术性劳动力岗位也同样出现短缺情况。从2007年至今,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的用工荒一直延续。这种供求不平衡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
2.劳动力的生存成本
作为个体的劳动力不仅是劳资协议下的行为主体,同时也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活动体。因此,经济环境变动对劳动力个体生活成本支出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国家一直通过政府调控确保通货膨胀处于正常水平,但仍旧无法抑制各类生活物资的价格增长。与此同时,医疗、教育成本的提高,同样对作为生存个体的劳动力提出新的挑战。
劳动力生存成本的大幅提高,迫使雇主必须提升劳动力报酬的资金投入。在生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直接物质投入的增加,无疑也提高了劳动力成本。
3.有形的手:政府的调控力量
以上我们讨论劳动力成本之时,更多的是针对直接的劳动力工资成本而言。但劳动力成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社会福利成本的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工薪阶层社会福利保障意识的增强。国家越来越注意从制度设计上确保落实劳动力的社会福利待遇。
一方面,党和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不断的提升,确保了工薪阶层的基本权利。而这种硬性制度的推行,要求企业必须根据标准调整薪酬体系,这在无形中
增加了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投入。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社会保障进行配套。若从个体角度观察,社会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数量并不是很大,但从整体上观之,则形成了数量巨大的支出。
政府力量的介入,促使企业必须根据宏观政策的变化而调整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必须承担起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重任,确保员工权益的实现。
三、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对策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供求关系、生存成本及国家行为构成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三大主要因素。对此,我们不仅继续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同时也要以此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有效转型。这需要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宏观制度改革策略
正如很多研究者早已指出的,目前中国仍处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交错的时期,纵然市场经济已经是国民经济的绝对主体。然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未能根本解决,因此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状况市场发生。反映在劳动力成本变化上就是供求关系并不具备决定性作用。
为此,我们必须在宏观上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对劳资双方的权益进行有效规范。首先,要继续推进工资和福利制度改革,确保
作为劳方的普通工薪阶层具有应对生活成本持续提升出现的问题。其次,要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总体趋向,引导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其中,应坚持内需拉动经济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内销服务制度,引导企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点向外扩散,同时配套施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必须对医疗、教育等关乎百姓生活的领域进行进一步的制度约束,让作为普通人的员工具备降低生活支出的制度性平台。
通过国家在宏观制度上的完善,在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确保在法律框架下实现工人薪资、福利待遇的稳步提升。
2.市场调控策略
如前所述,劳动力成本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类商品,其价格的变动受到市场动态的影响。因此只有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有效调控,方能从根本上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一,应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各类组织对劳动力与就业岗位进行优化配置,确保有效人力资源的高效对应。其二,企业应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促使原有员工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做到与时俱进,降低员工流失频率,实现自我“供血”,从而节约劳动力招募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第三,国家通过对参与就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得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基本技能有所提升,从而在劳动力供给上实现量与质的有效结合,解决劳动力的供给问题,降低行为成本。
3.产业升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