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营销102
王婷婷
10429412 国际贸易理论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发展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同发生和发展,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三大阶段。
重商主义理论源自15到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作为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实为重金主义,晚期则以“贸易差额论”为主。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在批判重商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
进入17世纪后,历史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加快了重商主义的衰落和促进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兴起。
18世纪末,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抨击重商主义,推崇自由放任。提倡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并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商品之间的绝对差异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各国都应集中生产该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互交换,则对参与分工和交换的各国都有利。
19世纪初,鉴于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继而比较优势理论由此而来。他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仅限于绝对成本差异,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低的国家,按照比较成本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能得到实际利益。分工和贸易讲求“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它的局限在于,未考虑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未解决如何确定贸易的交换比例,也未说明如何分配总贸易利益。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他自由贸易理论也相继活跃着。
20世纪30年代前,庸俗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成本论并未说明如何分配总贸易利益的问题,针对此缺陷,约翰·穆勒承上启下,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以比较利益来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比率和贸易双方在利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但他抛弃了劳动价值论,以交换价值代替了价值,因此是一种庸俗化的经济理论。
同时阿弗里德·马歇尔也进行了重要补充,提出了几何方法—供应条件曲线,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国际交换比率。
最后,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互需求论,论述了贸易条件—国际贸易中两国产品交换形成的国际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和达到平衡的。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于是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贸易理论形成了。
19世纪初,李斯特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其中,他提出了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第一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论,第二是生产力论,第三是国家干预论。提倡保护幼稚工业,以30年为最高期限。关税是建立和保护国内工业的重要手段。对不同的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各国相继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此时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应运而生,试图把对外贸易和就业理论相结合。超保护贸易理论有以下特点,保护对象扩大,又幼稚工业转向其他垄断工业。目的也发生扭曲,本国本土参与自由竞争转向巩固国内外市场垄断。此外还具有侵略扩张的主动性。其中,它的理论基础是对外贸易乘数论,即一国出口增加的作用和国内投资增加是一样的,可增加国民收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逐渐形成。
继古典学贸易理论产生的一个世纪之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H-O模式)诞生。其核心内容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前提下,生产要素、要素价格、要素密集度是产生成本差异的因素。H-O模式认为专业生产出口本国相对丰盛的生产要素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产品。H-O模式还认为每种要素的价格由供求与需求决定。总之,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里昂惕夫根据H-O理论,验证美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却得出与之完全相反的结论,对原有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难题,其难题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也推动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
二战后,现代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随之产生,其中它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动态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为了解里昂惕夫之谜,新要素贸易理论扩大了生产要素的范围,增加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其中,人力资本说提出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研究与开发要素说则能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信息要素理论认为,信息能创造价值并进行交换的无形资产,是现代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贸易理论都是静态地分析一国比较优势,由此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两种动态贸易理论,动态地分析了制成品贸易现象,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大突破。
其一为技术差距论,指出贸易的产生与国家间的技术差距有关。优先技术创新的国家具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当出现技术流传至国外被模仿时,技术差距逐渐消失,国际贸易也随之缩小直至终止。
其二为产品生命周期论,其将国际市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创新国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外国生产者模仿时期、外国产品向第三国出口时期、创新国从他国进口产品时期。由此可知,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造成对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在各国要素禀赋不变时,各类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随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
产业内贸易理论,指一个国家出口同时有进口某种同类产品。此类产品要求产品用途能相互替代和生产要素投入相近。其产生原因从供给和需求分析,主要有产品差异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来解释。
首先产品差异论指出,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产品的差异性包括水平和纵向差异。
其次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指出,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成本下降而出现比较优势,由此促进国际贸易。该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规模经济和资源禀赋一样,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接着需求偏好相似论则将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结合,两国人均收入越相近,需求结构越接近,两国更易展开贸易。
20世纪80年代初,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被提出,主要包括补贴促进出口论、关税抽取租金论、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外部经济论。其中补贴促进出口论、关税抽取租金论属于利益转移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其核心内容则分为,波特的钻石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其中,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和战略、结构和竞争、机会、政府六项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波特的钻石理论。
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从对国际贸易经济现象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不同侧重的国际贸易理论,促成了新的经济政策的产生,继而奠定了三大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格局。我们把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结合研究,对于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行之有效的对外贸易政策来发展对外贸易,对国家经济的繁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