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长远来看,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提问。
一、在讲授新课时精心设问,引人入“戏”
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这就犹如一部小说,要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必须有精彩的开篇。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必须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授课伊始,或创设疑境,或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由疑到思,尽快入“戏”。如在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时,我先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极言隋帝国统一天下的宏大气魄、前无古人的文治武功,然后话锋陡然一转:“为什么不可一世的隋帝国很快就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只享年三十,二世而亡?”如此对比鲜明的设问,使学生兴趣陡起,思维闸门洞开,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而是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精心设问以导入新课,不失为教师可用的一种办法。
二、在教学过程中故设障碍,诱导学生思维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
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戊戌变法”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却用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以后思想解放的闸门,这该如何理解?”“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前边已学过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了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正问反问中添加悬念,加深学生理解
正问即深入浅出地就相关历史知识发问。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必要的疑问,如关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可发问:“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反问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发问,反其道而行之,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如:“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请用史实对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不仅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关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四、在循序渐进中层层设问,巧设问题坡度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要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①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南北起止点在哪里?②隋朝大运河可
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几大水系?③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
么?大运河开凿后发挥了哪些作用?④大运河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还在发挥作用的古代工程吗?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这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五、在枯燥乏味处设置疑问,平淡中见神奇
教材中某些知识,如年代、数字、地点、事件和观点等,既比较枯燥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设疑,深化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课本,于平淡中见神奇。如美国扩张史,若单纯按课本陈述,无疑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国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十三条纹和50颗星组成?”即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关于星条变化的讲授中,学生自然掌握了美国版图的形成史。再如:当讲授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时,如果单纯地按照书上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么其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要么记不住要么就记乱。此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让学生去记忆,效果就会不一样。如先让学生把四大悲剧作品的名称写出来:《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然后让
他们把每一个作品名称的黑体字部分找出来连在一起读,最后就变成一个口诀:“哈罗、李白”。这个口诀不仅能使学生容易记住记准,而且富有趣味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在提问过程中要掌握好时机,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由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而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总之,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每位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就得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优化提问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课堂效
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57.
[2]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234.
[3]徐振保,著.中国文化交流记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79.
[4]陈杰编,著.趣味学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2.
[5]夏景才,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任务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