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力与方法,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1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
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
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
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
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
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 6、前瞻性: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追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或增加新内容。

四、课程选择: 1、关注学生的需要、追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结合学校实际,
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设置。

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自主拓展系列课程。

2、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间联系和整合,积极探
索拓展型课程校本化实践,努力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高拓展型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3、积极实施科技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教育拓展型课程。

五、课程结构:
、限定性拓展课 1
由学校统一安排在课表内(如语文校本课程、数学研究性学习、英
语听力训练、科学实验探究等),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自主拓展课 2
由教务处负责向班主任和学生发放拓展型课程选择意愿表,让学
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主要在七、八年级开设。

六、课程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以校长为负责人,成立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

2、科目开发:发动和组织教师提出拓展型课程科目,根据教师的自身学科优势、知识结构、个性特长从中筛选重点开发。

3、教师培训:教师加强学习,学校加强对执教拓展型课程教师的培训,以自培为主。

、保障措施: 4
(1)学校各部门(教务处、总务处、信息处等)为实施课程提供。

)器材等(服务和设备保障,学校方面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购买设备、(2)发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管理作用。

教研组长应鼓励和帮助
教师撰写校本教材和开好科目。

教研组长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深入课堂、加强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

定期(期中、期末)向教务处反馈教学信息。

年级组长协助教务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按时、认真地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型课程班)工作以及对课堂的管理、监督。

(3)发挥任教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认真备好教案(教材、教法、学生、练习或实践)和讲义或教材。

准时在学校统一
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

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

在教学过程中,任教教师应探.
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比重一般应大于结果评价。

)学校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

(4
七、课程管理:
、开设年级:学校各年级 1
2、开设课时:各年级由语、数、英、科学自行安排1课时,另课时。

2外七、八年级专项拓展课每周、开设方法:3
(1)限定性拓展课:学校根据年级特点统一安排科目,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性拓展课:教师填写拓展型课程申报科目。

教务处选择确定可开课程排入课表,学生选择科目,教务处整理学生选课结果,落实学生名单及上课教室。

4、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初列出拓展型课程总时间表。

说明:学校规定,期中考试一周停上拓展型课程;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务处安排,通知暂停。

5、拓展型课程列入学校课表,应正常进行。

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务处,经核准后有效。

并由教导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


6、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制度,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

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上学校采用参与评价、绩效评价加成果评价的模式,在评价的主体上取向多元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制约和激励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有效保障。

1、参与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
合的方法,学生、同伴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状况、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拓展情况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里收集评价的原始数据,对数据按照评价方案进行收集,按“(自评+互评)×30%+教师×40%”进行处理。

参与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50%。

2、绩效评价:通过拓展型课程科目考查的方式进行,在学生选修
某一门拓展型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科目考查,科目考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笔试、面试、表演、动手制作、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发展状况,考察绩效。

由教师对绩效进行评定,绩效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40%。

3、成果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学习领域的技能和特
长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参加相关校、相关作品、和主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和优异成果的;竞赛市相关区、.制作发表或参与全校交流展示的;通过课程学习在某一方面特长表现突出的,均可由本人填写拓展型课程学习成果记录表或上交相关荣誉证书,由教师审核认定后给予其1—10分加分,成果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10%。

根据三项评价的总和,对学生拓展课成绩进行等第评定,分为优(A)、
良(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第录入学籍网成绩管理“校本课程”这项。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2)教师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3)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4)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的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应对拓展型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
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

(3)学生评价
在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
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也以次作为该科目能否继续开设的依据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