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深圳大学2014金融学一班 卢雷
2014/11/25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金融间接调控,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竞争力。
也是加入WTO的必要条件。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整体规划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首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2.放开债券市场利率。
3.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4.中央银行不在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
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
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利率影响机制。
二.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
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市场主体单一,融资工具少,市场机制不健全,
运转效率低下,造成金融市场的垄断和分割,资金不能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银行之间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有效进出和自由流动。
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割与脱节,打断了资金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循环,造成金融资源的刚性配置、结构性失衡和寻租行为。
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这就要求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银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对银行的特殊重要性更加明显
3、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
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其中又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也不可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任何间接的宏观
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
4、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WTO各成员方都要按照市场准入、非歧视性、公平竞争和扩大透明度的原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实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我国对加入WTO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做出了具体承诺和开放时间表,“入世”后两年我国将对外资银行放开所有人民币公司业务、五年后放开所有人民币零售业务。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国外银行的现代管理水平和资金技术实力必然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实现利率市场化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的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和金融监管能力相协调。
1、坚持正利率原则、渐进性原则和次序性原则,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央行利率调控体系。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应强化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而且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改变直接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调控方式。
2、理顺目前利率体系中存在的扭曲关系。
由于目前利率决定方式的多样化,利率关系扭曲现象存在,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使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效流动,使利率水平和结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以便利率政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完善货币市场,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
统一竞争的货币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货币当局的货币控制能力。
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份额较小;且交易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向其他机构提供资金,交易主体单一,难以形成真正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性自然降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自然难以增强。
4、继续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就是要以建立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为目标,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一项利率制度改革,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
因此,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形成机制中的非市场化走向市场化,最终实现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利率。
5、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和自身的经营风险。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建立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有效防止挤兑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经营失误时,也能减轻其倒闭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提高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
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竞争力。
结合中国国情及国际经验,我国利率市场化必然是个渐进改革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