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冲刺分类复习:写人文章的阅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冲刺分类复习
——写人文章阅读(含答案)
知识梳理
如何阅读写人类记叙文?
一般写人类文章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在具体事例中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及细节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析人物的外貌
外貌描写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
阅读时可以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抓住“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这样的语句来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二、读懂人物的语言、动作
语言与动作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文章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三、分析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活动。
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能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
通过补白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人物品质就会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分析人物所在的环境
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他(她)所在的环境分不开,并受到环境的制约。
读书了解人物时,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
同时,具体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训练:
(一)忆父亲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
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
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
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
他可能还有任务。
”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
那是一种正襟危坐。
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
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
父亲擀皮儿。
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
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
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白说的。
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⑦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
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
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
通过对父亲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神情。
2.解释下列词语。
(1)喟叹:
(2)面面相觑:
(3)恍然大悟:
3.联系上下文,第⑤段括号中应补充的内容是。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表现了他的心情。
5.“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运用了修辞手法,作用是。
6.“嘴里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是。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写父亲的两件事。
(1)第一件:
(2)第二件:
8.联系上全文想想,⑥和⑦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9.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什么?10.读完这篇文章,请你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二)石头做汤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
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
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
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
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
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
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
"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
"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
"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
"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
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
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
"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珍贵()诀窍()
反义词:肯定()缺衣少食()
2.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3.引起村民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6.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课后提升训练:
命运
(1)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2)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破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
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3)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4)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
(5)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
(6)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
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
(7)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
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8)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眼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9)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10)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那可是头条新闻啊!”
(11)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或许可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下去:“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12)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13)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14)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15)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
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16)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
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
1.第(14)节中加黑的“你说的那句话”指的是哪一句话?(20分)答:
2.第(6)节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体现了主人怎样的思想品格?(20分)
答:
3.最后一段加横线的“你相信命运,可我不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0分)
答:
4.威尔逊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到“一位成功的商业家”,期间经过怎样的努力?请根据文意,作出合理的概括。
(20分)
答:
5.谈谈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不幸的?(不超过50字)(2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忆父亲》
1、正襟危坐投入与专注
2、面面相觑:因疑问而不解的样子
喟叹:指因感慨而叹气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
3、背台词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自豪的心情.
5、反问,强调父亲对我的责备,以及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6.表里不一,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7.第一件:父亲端坐被导演遗忘第二件:父亲包饺子时背台词8. 联系全文看,第⑥段与第⑦段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父亲做群众演员时的另外一些小事.9.父亲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做事认真投入,精益求精10.略
《石头做汤》:
1、反义词肯定(否定)缺衣少食(丰衣足食)近义词珍贵(宝贵)诀窍(秘诀)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村民们自己缺衣少食,所以前面村民对士兵的态度是不愿意给他们吃东西的,但后来因为士兵说能用石头煮汤,所以后来村民都开始愿意给士兵吃东西。
3、答,是因为士兵们说可以用石头煮汤,村民们的态度才会变化的。
4、答,因为士兵们让他们明白,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因该尽力去帮助他们。
5、答,我从短文中得到的启示是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因该尽力去帮助他们。
《命运》:1、答:让我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
2、答:动作和语言描写善良,同情弱者,慷慨大方。
3、答:盲人只会听从命运的摆布,生活在哀怨之中;而威尔逊敢于与命运抗争,自强不息。
4、答:克服突然失明的痛苦和障碍,在生活与工作中追求独立、自强,勤奋、踏实地工作,不怨天尤人。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