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

合集下载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试题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要素?A. 工作持续时间B. 工作逻辑关系C. 工作自由时差D. 工作总时差2.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被称为:A. 普通工作B. 关键工作C. 非关键工作D. 暂时工作3. 网络计划技术中的“总时差”是指:A.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之差B.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之差C.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D.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之差4. 在时标网络计划中,波形线表示:A. 工作自由时差B. 工作总时差C.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D.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之差5. 在绘制网络图时,应首先进行:A. 逻辑关系分析B. 项目分解C. 确定排列方式D. 编制施工方案二、填空题1.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______和______的定量方法。

2.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被称为______。

3. 网络计划技术中的“总时差”是指______。

4. 在时标网络计划中,波形线表示______。

5. 在绘制网络图时,应首先进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的定量方法。

它以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将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分解成若干项工作,并确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绘制成网络图。

通过网络图,可以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等时间参数,为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提供依据。

2. 简述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确定方法。

答: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标号法:从网络图的终点节点开始,逆向计算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找出总时差为零的工作,连接这些工作,即为关键线路。

(2)利用标号法:从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正向计算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找出总时差为零的工作,连接这些工作,即为关键线路。

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梁迎玉(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三处石家庄050021)摘要:施工进度控制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施工进度控制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有效开展和总工期。

而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是进度控制最有效的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引入网络计划技术能有效的控制工程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施工进度控制进度计划应用1、引言网络计划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使用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

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为目标,可为项目管理提供许多信息,有利于加强项目管理。

它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随着微软公司的Project20xx和Primavera公司的P3等网络计划软件出现,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功能更加完善,它为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大型的项目进度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使工程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2、网络计划技术定义和原则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一个项目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项作业组成,作业和作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网络计划图的形式对作业以及作业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表示,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项目的关键作业和关键路径,并通过加载人工、机械、材料、费用等资源,能够合理的平衡资源的消耗量,进而使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

达到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源消耗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预期的目标。

网络计划技术依据三个基本原理:包括微积分、统筹学和定量评估原理。

3、施工进度控制与网络计划技术施工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的、循环进行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能使工程项目实现进度与计划同步。

而网络计划技术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为目标,可为项目管理提供许多信息,有利于加强施工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知识

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知识

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知识一、网络进度计划的概念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是指将工程项目分解为各个独立的工作单位或任务,并将这些任务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编制成一个计划表或图表的过程。

这个计划表或图表称为网络进度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关键路径、并行路径、延误时间等信息,以便项目管理团队合理安排资源和监控进度。

1.计划编制的步骤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在编制网络进度计划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包括项目的规模、工期、成本、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项目任务和逻辑关系。

将项目的各个任务进行分解,确定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什么任务需要先完成才能进行下一个任务,哪些任务可以并行进行等。

(3)制定任务工期。

根据项目的需求和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每个任务的工作量和工期。

(4)绘制网络图。

根据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出整个项目的网络图,将每个任务用节点表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箭头连接。

(5)确定关键路径。

分析网络图,确定整个项目中最长的路径,即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是不能延误的,否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6)制定进度计划。

根据任务的工期和关键路径确定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表,包括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等信息。

2.常用的网络进度计划方法在工程施工项目中,常用的网络进度计划方法主要有关键路径法(CPM)和程序评审技术(PERT)。

(1)关键路径法(CPM)关键路径法是一种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图来确定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

在这个网络图中,每个任务用一个节点表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箭头连接,然后通过计算每个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确定项目的最早完成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进而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是不能延误的,如果延误一个任务,就会延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

因此,关键路径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网络工程施工计划

网络工程施工计划

网络工程施工计划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沟通效率,降低通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我公司决定实施此次网络工程。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搭建一个可靠的局域网,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搭建一个虚拟专用网络(VPN),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安全传输;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二、施工目标1. 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局域网,满足企业内部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需求。

2. 搭建VPN网络,实现远程访问,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 优化网络设备配置,降低网络故障率,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4. 提高网络安全性,防范外部攻击,保护企业数据安全。

三、施工内容1. 网络规划:根据企业规模、部门结构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 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3. 网络布线: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网络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确保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4. 设备安装:安装网络设备,进行物理连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系统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系统配置,包括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路由协议设置、安全策略制定等。

6. 网络安全: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安全设备,建立安全防护体系。

7. 网络测试:测试网络连接速度、稳定性、安全性等,确保网络达到预期效果。

8. 培训与验收:对企业管理员进行网络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企业能够独立维护和管理网络;验收网络工程,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了解企业需求,进行现场勘查,制定网络方案,提交甲方审批。

2. 设备采购:根据方案,采购网络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

3. 施工布线:安排施工队伍进行网络布线,监督施工质量,确保布线符合规范。

4. 设备安装: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一、引言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计划可以合理规划工程施工过程,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任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和时序关系,只有合理安排各个任务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才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交叉施工、任务延迟等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员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所帮助。

二、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1.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是什么?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是指利用网络图表的方式,将一个工程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并分析各个子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依赖关系,最终确定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进度的计划。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可以清晰展示各个任务之间的关系,帮助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资源冲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工程施工网络计划遵循着以下基本原则:(1)任务分解原则:将整个工程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每个子任务可以独立完成或依赖于其他子任务。

(2)时序关系原则:分析各个子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和依赖关系。

(3)工期估算原则:根据每个子任务的工作内容、工艺方法、资源投入等因素,合理估算每个子任务的工期。

(4)资源优化原则: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确保施工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平衡。

(5)控制调整原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控工程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整个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三、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方法1.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关键路径方法(CPM)、程序评估和审查技术(PERT)、资源约束优化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网络图表的模型,通过分析各个任务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帮助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工程施工进度和资源。

(1)关键路径方法(CPM):关键路径方法是一种基于活动节点和活动弧的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确定各个任务的持续时间和依赖关系,最终确定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帮助管理人员确定工程的最短施工周期。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进度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进度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进度一、引言工程施工网络计划进度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确保工程按照计划的进度推进,保证项目能够按时按质的完成。

网络计划进度对于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避免工程延误、提高效率,控制成本。

二、网络计划进度的作用1、合理规划工程进度通过网络计划进度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工程的关键节点和工期,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2、有效控制工程进度通过网络计划进度可以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让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3、提高工程效率网络计划进度可以让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进行全面的监控,可以及时调整施工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施工任务,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4、保证工程质量通过网络计划进度的监控,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工程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三、网络计划进度的建立1、确定工程进度在制定网络计划进度之前,需要明确工程的时间节点,确定工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各个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

2、确定工程任务明确工程项目中各个施工任务的内容和施工顺序,确定工程内部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工期。

3、网络计划编制根据确定的工程进度和施工任务,编制网络计划进度表格,绘制出网络计划图,明确各个任务的时间节点和交叉关系。

四、网络计划进度的控制1、实施工程进度监控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实际的施工时间、成本花销等,及时了解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

2、分析工程进度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分析,找出工程进度的偏差和问题所在,确定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3、制定工程进度调整方案根据对工程进度的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重新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4、进行工程进度控制根据制定出的工程进度调整方案,进行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照新的计划进行。

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3篇)

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3篇)

第1篇一、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概念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简称网络计划,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达工程活动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和进度安排的工具。

它以网络图的形式,将工程项目中的各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个节点(表示工作)和连接节点的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直观的进度安排。

二、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1. 工作分解结构(WBS):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进而将子项目分解为更小的任务单元,形成工作分解结构。

2. 逻辑关系分析: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分析各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确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3. 网络图绘制: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和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通常采用双代号网络图或单代号网络图。

4. 进度计算:计算网络图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完成时间(EF)和最迟完成时间(LF),从而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5. 资源优化: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应用优势1. 提高计划质量: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网络计划的优化,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工程成本。

3. 提高进度控制能力:网络计划可以直观地展示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有助于项目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降低风险:网络计划可以提前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5. 促进沟通与协作:网络计划有助于各参建单位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各项工作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沟通与协作效率。

四、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复杂性不断提高。

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以下为网络计划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几个方面:1.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网络计划技术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

第4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第4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1.肯定型网络计划 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A、B、C无紧前工作,即A、B、C均为计划的 第一项工作,且平行进行。
A B C
A完成后,B、C、D才能开始
B
A
C
D
A、B、C均完成后,D才能开始
工作名称
i
j
持续时间
将所有工作(或施工过程)按顺序及相互关 系从左向右画成网络状图形,称为网络图。
A1
A2
1
2
2
3
B1 4 2
3
A3
2
5 B2 6 3
B3 72
C1 1
8
C2
1
9 C3 1
1 0
工作
工作(或施工过程)的划分根据需要可粗可细。
根据资源及时间的消耗,工作可分为:
工作——消耗时间,消耗资源。如扎筋、立模、浇 混凝土等;
C1 1
8
C2
1
9 C3 1
1 0
线路
从原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经过的通道称为线路, 一个网络计划有若干条线路,如:
A1
A2
1
2
2
3
B1 4 2
3
A3
2
B2
5
6
3
B3 72
C1 1
8
C2
1
9 C3 1
1 0
图中有几条路线:
第一条:1—2—3—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二条:1—2—3—5—6—7—9—10 持续时间为11d;
第三条:1—2—3—5—6—8—9—10 持续时间为10d;

施工网络计划

施工网络计划

施工网络计划
在进行施工工程项目时,施工网络计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施工任务,有效控制工期,提高施
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编制步骤以及应用
方法。

施工网络计划,又称工程网络计划,是指利用网络图方法对施
工任务进行安排和管理的一种工具。

它通过将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施
工任务以网络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清晰地展现出各项任务之间的逻
辑关系和时间关系,从而帮助项目管理者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及时
发现和解决问题。

编制施工网络计划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的工作内容和工
作量,对工程任务进行排序和编制任务列表,确定各项任务之间的
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计算各项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
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确定关键路径,制定施工进
度计划。

施工网络计划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关键路径,对关键任
务进行重点管理,及时调整工程进度,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施工效
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

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清晰地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因此,在进行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时,应充分重视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总之,施工网络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施工任务,有效控制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只有充分重视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工程项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ppt课件

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ppt课件

11
4、尽量使网络图水平方向长
如分层分段施工时,在水平方向可表示: (1)组织关系――同一施工过程在各层段上的顺序
某基础工程,有挖 土、垫层、砌砖基、
挖1
挖2
挖3
回填土。分三段施
工。
垫1
垫2
垫3
(2)工艺关系――在同一层段上各施工过程的顺序
挖1
垫1 砌1
挖2
垫2
砌2
12
示例
某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为:挖槽12d,垫层3d, 砌墙基9d,回填土6d;采用分相同的三段流水施工方 法,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1)B、D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进行。
A
B
A
B
D
D
(2)A、B均完成后进行C。
A
B
C
5
(3)A、B均完成后进行C、D。
(4)A完成后进行C, A、B均完成后进行D。
(5)A完成后进行B, B、C均完成后进行D。
(6)A、B均完成后进行D,
A、B、C均完成后进行E,
A D、E均完成后进行F。
A
B
B
C
D
例2:根据下列资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指出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工作名称 A B C D E F G H
I
J
KL
持续时间 3 2 6 5 4 8 2 1
4
9
7
5
紧前工作 - - B A、C A A、C B D、E F、G 15F、G H、I、J K
例3:下列网络图的错误有(
①A
B
②F
C
⑥G
D

③H
④J
(2)工作的表示方法
(3)虚工作: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起联系、区分、断路三个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章-网络计划技术

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章-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节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3)工作的时间参数 ①持续时间Di-j:指工作i-j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②最早开始时间ESi-j: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 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③最早完成时间EFi-j: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 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④最迟开始时间LSi-j:指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 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⑤最迟完成时间LFi-j:指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 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⑥工作总时差TFi-j: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 利用的机动时间。 ⑦工作自由时差FFi-j: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 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关键线路: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首尾相连
构成的通路。
第三节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例4:
5 83
10 13 1
5
5
11 13 2
11 13 0
00 0
5 50
55 0
11 11 0
1
5
3
6
4
0 11
23 1
2 30 451
2
22
29 7
4 11 7 2
11 13 2 14 16 2
3
11 11 16 16
2
3
I
7
8
2
C
F
4
3
4
H 5
2
第四节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用间接绘制法: 第一步先计算参数ET或ES
第二步绘图
第四节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6

土木工程施工之网络计划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之网络计划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之网络计划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划和协调。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规划、安排和控制项目时间的工具,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规划和控制项目时间的工具,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的先后顺序,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网络计划技术常常被用于确定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需求、施工顺序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网络计划技术主要包括关键路径法(CPM)和程序评审技术(PERT)两种方法。

关键路径法是一种确定项目最短完成时间和确定各项工作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的方法,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找到项目的关键路径,及时发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延误和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程序评审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项目完成时间的方法,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完成时间进行预测,找出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延误,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施工进度。

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确定工程施工的最短完成时间,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的先后顺序,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通过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各项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持续时间,以便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2. 分配资源。

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施工任务按时进行。

通过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各项工作任务所需的资源,以便合理安排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3. 发现问题。

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延误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工程网络计划(网络图)

工程网络计划(网络图)
• 节点仅为前后两项工作的交接点,只是一个 “瞬间”概念,因此它既不消耗时间,也不 消耗资源。
• 3、节点编号
•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可以用其箭 线两端节点内的号码来表示,以方便网络 图的检查、计算与使用。
• 对一个网络图中的所有节点应进行统一编 号,不得有缺编和重号现象。对于每一项 工作而言,其箭头节点的号码应大于箭尾 节点的号码,即顺箭线方向由小到大,
• 1.计算的目的 • (1) 找出关键线路 • (2) 计算出时差 • (3)求出工期 • 2. 计算条件 • 3. 计算内容 • 4. 计算手段与方法
• (二)图上计算法
紧前工作
本工作
h
i
紧后工作
j
k
图12-14 本工作的紧前、紧后工作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i
j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 通过对各项工作机动时间(时差)的计算,可以更好 地运用和调配人员与设备,节约人力、物力,达到 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当某一项工 作因故提前或拖后时,能从网络计划中预见到它对 其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便于采取措施; 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的编制、计算、优化和调整。
• 三、网络计划的几个基本概念
3
图12-13 正确土的网络图
涂3 13 2
14
砌墙1 抹灰1 安门窗 喷刷涂料
1 4 25
3 31 5 21
砌2
抹2
安2
涂2
4
45
63
82
砌3
抹3
安3
涂3
4
75
9 3 10 2
11
图12-12 有逻辑关系错误的网络图
• 三、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 (一)概述

工程网络施工计划工作(3篇)

工程网络施工计划工作(3篇)

第1篇一、引言工程网络施工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程网络施工计划工作的概念、编制方法、实施要点以及优化措施。

二、工程网络施工计划的概念工程网络施工计划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要求等因素,运用网络图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等目标的综合计划。

三、工程网络施工计划的编制方法1. 工作分解结构(WBS)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工作分解,将整个工程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过程,形成工作分解结构(WBS)。

2. 确定工作顺序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度要求,确定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形成工作顺序。

3. 估算工作持续时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经验,对各项工作进行持续时间估算,包括正常时间、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

4. 绘制网络图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绘制网络图,包括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

5. 计算时间参数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计算,包括计算工期、总时差、自由时差、关键线路等。

6. 优化网络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包括调整关键线路、缩短工期、优化资源分配等。

四、工程网络施工计划的实施要点1. 加强沟通与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等目标的实现。

2. 实施进度控制根据网络计划,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3.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4. 成本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施工成本。

5.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五、工程网络施工计划的优化措施1. 采用先进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BIM、大数据等,提高施工计划编制和实施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培训讲义

建筑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培训讲义

第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不容易分辨计划内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一项工作的变动对其他工作或整个计划的影响不能清晰地放映出来。
01
不能表达各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反映出计划任务的内在矛盾和关键环节。
02
不能利用计算机对复杂工程进行处理和优化。
03
流水施工图的缺点
引言
可以直接运用于一些简单的较小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
第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四节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第二节 双代号网络计划
第一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第三节 单代号网络计划
第一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网络计划的分类
第一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网络计划技术是应用网络计划对项目的进度、资源、成本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协调与安排,以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
发展简史
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的沃克()在兰德公司的凯利()协助下研究开发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安排工程进度计划的新方法即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法。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规划局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计划中采用了CPM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数理统计学为基础,以网络分析为主要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新的计划管理方法即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法 。 前苏联从1964年起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制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条例和文件,规定在所有大型建设工程中都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 日本在1961年正式从美国引进网络计划技术,1968年日本建筑学会发表《网络施工进度和管理指南》,并在建筑业中广泛推广使用。 1963年,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人的积极倡导下,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开始推广应用。1965年,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网络计划技术与其他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指导思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试点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并称其为“统筹方法”,

某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某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某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一、工程概述某工程施工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主要包括一座高层建筑、一座裙楼和地下室。

工程内容包括土建、安装、装修、园林绿化等。

工程总投资约为XX亿元,预计工期为XX个月。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方决定采用网络计划进行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

二、网络计划编制1. 确定关键路径通过对工程内容的分析,将工程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工作项:(1)土建工程(2)安装工程(3)装修工程(4)园林绿化(5)竣工验收根据各工作项的依赖关系和持续时间,绘制网络图,并计算各工作项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完成时间(EF)、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完成时间(LF)。

通过计算,确定关键路径为: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竣工验收。

2.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关键路径和各工作项的持续时间,制定施工计划。

计划中包括各工作项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同时,考虑资源分配和风险因素,对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

3. 进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实际进度进行监测,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通过进度控制,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施工网络计划的实施与监控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安全知识。

同时,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进度监控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了解各工作项的完成情况。

通过现场巡查、会议汇报等方式,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验收、检测等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 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总结通过施工网络计划的实施与监控,本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3篇)

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施工项目管理者合理地安排施工任务,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内容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二、编制方法1. 工作分解结构(WBS)首先,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再进一步将子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这个过程称为工作分解结构(WBS)。

2. 关键路径法(CPM)关键路径法是一种网络计划方法,通过确定工程项目的关键路径,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任务。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称为关键任务,其延误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延误。

3. 网络图编制根据WBS和CPM,绘制网络图。

网络图由节点和箭线组成,节点代表工作任务,箭线表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4. 进度安排在完成网络图编制后,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应考虑以下因素:(1)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2)任务的持续时间;(3)资源分配;(4)风险因素。

5. 资源优化根据进度安排,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关键任务和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三、内容1. 工程项目概况包括工程项目的名称、规模、地点、工期等基本信息。

2. 工作分解结构(WBS)列出工程项目的所有子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

3. 网络图绘制工程项目的网络图,标明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

4. 进度安排列出每个工作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

5. 资源分配明确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6. 风险分析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四、实际应用1. 施工进度控制通过网络进度计划,施工项目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资源配置优化根据网络进度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3. 风险管理通过网络进度计划,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风险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6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和平行工作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虚工作——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不耗用资源,也不占用 时间。(符号:)
B、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系(起始节点,终止节点,中间节点)
开始 完成
i
“时点” 图4-7
C、线路:线路的长度,即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关键路线——总 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非关键线路——除了关键线路之外的线 路。)
工艺关系:工作之间工艺技术和规程所决定的。 组织关系:有关资源调配、施工流向等安排。 C、条理清楚,布局合理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绘图示例 [例1] 根据下各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
A B C D E F G
紧后工作 CDE
DE F
FG ---------表4-1
A
C
2
5
B 1
D
3
4
图4-4 图示评审技术
4.1 概述
(4)主要特点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B、通过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C、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D、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调整与控制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1)网络图的构成(三要素) A、工作(工序、作业、活动)
图4-5
——资源、时间和空间
E
图4-16
F G
6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例2]
工作
紧后工作
A
D
B
EG
C
F
D
G
E
H
F
HI
G
---
H
---
I
---
表4-2
D
G
2

5
A
B
E
H
1
4
7
8
C
F
I
3
6
图4-17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例3]
工作 A
紧后工作 CD
B
EF
C
EF
D
GH
E
GH
F
H
G
---
H
---
表4-3
D
2
4
A
CE
1 B
G
6 H
(3)网络计划技术的分类 根据工作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的不同,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二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非肯定型。 第三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四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时间参数非肯定。
图4-3 第三种模式例
4.1 概述
图示评审技术(PERT)
计算公式:FFi-j=ETj-ETi-Di-j 或 FFi-j=min ESj-k-EFi-j (当工作i-j有 紧后工作j-k时)
图4-30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3)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总时差为零的工作
非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由关键工作所组成的线路,总持续时间最长; 非关键线路
图4-31
图4-26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2)工作时间计算(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根据已确定的节点时间推算。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j)
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i-j)
<2>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i-j) 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i-j)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图4-27 图4-28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E、一个起始节点,一个终止节点
F、一箭两圈
图4-12 图4-13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G、竖向母线
图4-14
H、尽量避免箭线交叉(过桥法和指向法)
12
16
(a)过桥法
图4-15
12
16
(b)指向法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3)绘图方法与要求 工程信息、技术知识、工程经验、绘图技巧
A、遵守绘图的基本规则 B、遵守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F
3
5
图4-18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例4]已知某大型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及 相应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图4-19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例5]某游览小区按主干道路划分为三个施工段(Ⅰ,Ⅱ,Ⅲ)。 施工内容包括:平整场地、铺设管道、建筑施工和装饰绿化等 四项活动,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3>工作时差计算 时差————机动时间。按照不同性质和作用分为: A、总时差(TF i-j)是在不影响计划总工期的条件下,各工作 所 计算公式: TF i-j=LTj-ETi-D i-j 或 TF i-j=LS i-j-ES i-j=LF i-j-EF i-j
图4-29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自由时差(FFi-j):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情况下,该工作可能利 用的机动时间。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关键线路的确定————标号法
图4-32
4.3 单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工作节点网络计划): 优点---绘图简便、逻辑关系明确
D、1965年,华罗庚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我国。 E、1978年后,广泛应用。
———— 与决策论、排队论、控制论、仿真技术等相结合 ————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 计算和优化软件(专业软件公司),如:
Microsoft Project2004 Primavera Systems Inc. P3
4.1 概述
绘制步骤: (1)分析各项施工活动的工艺关系
图4-20 (a)工艺关系图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2)考虑各施工段之间的组织关系
平整场地 铺设管道 建筑施工 装饰绿化
1
1
1
1
1
2
3
5
平整场地 铺设管道 建筑施工 装饰绿化
2
2
4
2
6
2
8
平整场地 铺设管道
建筑施工 装饰绿化
3
3
7
9 3 10 3 11
图4-21 (b)逻辑分析图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3) 逻辑关系的综合分析和修正
图4-22 (c) 施工生产网络图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4)时间参数计算
节点时间计算 工作时间计算
图4-23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1)节点时间计算 A、节点最早时间(ETi) <正向计算>
图4-24
图4-25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B、节点最迟时间(LTi) <反向计算>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2)绘图规则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推荐性行业标准)
A、工作编号不能重复(i<j)。
图4-8
B、正确表达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合理添加虚工作。
图4-9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C、防止出现循环回路
图4-10
D、 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表达2次以上
图4-11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
4.1 概述
B、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运用于化工厂的建造和设备维修。
图4-2
4.1 概述
C、1958年,美国海军军械局舰载洲际导弹项目—— 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