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印度的热
■ 白皮肤变成了棕黑色
印度的热,中国人其实早有体会。不知道 哪一位前辈最先称呼天竺国为“身毒”,从字 面可以理解为一身毒火,把印度的热给形象化 了,让人刻骨铭心。
■ 印度的热,地理原因在于喜马拉雅山挡住
了南下的冷风,再加上纬度低,就形成了 令人难耐的酷热。公元1500年前,白皮肤 的雅利安人从欧洲迁居印度。在印度烈日 的“烧烤”下,他们后代的皮肤大都逐渐 变成巧克力色。一些雅利安人与当地妇女 通婚后,他们后代的皮肤干脆死心塌地地 成了棕黑色。这就是印度太阳的魔力—活 活改变了一个人种的肤色。
■ 印度僧人讲究苦行,而苦行在梵文中 原为Taps,意思即为“受热”。后来 印度教徒在进行漫长的痛苦修炼时, 依然使用受热的引申含义。道理很简 单,印度的热你都受的了,还有什么 苦你吃不了。
■ (二)可能论
可能论(possibilism)也称或然论,它不 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 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 环境决定论思想尽管流行时间较长,但是这 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 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始 遭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地理学家认 识到,不同地域的人类社会不仅受到自然环 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社会、历史诸因素的 影响,地理环境并不起决定性的影响。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二、人地关系论 ■ 三、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 ■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 论、人地关系论等。
■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特别是今天我国大多数地理学 者接受地理学三分法的情况下,文化景观毫无疑问是过 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它研究该地区的人 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但是,文化 景观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 动力与原因。
■ 他的学生J.白吕纳(Jean Brannes, 1869-
1930)对这个理论进行更深入研究,他认为心 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 者。在人地关系方面,他说:“自然是固定的, 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 化”。
■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地理学界,可能论的 思想中在研究人地关系方面获得较多的支持者。 他们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不应忽视自然环境 的影响,在许多文化现象中,自然环境留下深 刻的影响。可是,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方 面,至少,其作用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环境的 影响。
■ 热改变了印度人的哲学
印度的热浪很像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总举着 一个烙铁,你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只能 看着胳膊一天天变成“酱肘子”。有一天,我 实在忍不住了,拿了个塑料温度计去测地表温 度。过了一会儿一看,温度计没了,它被热浪 当成口香糖给嚼了。一年365天,印度有120天 是这种天气。
■ 早晨起来,一睁眼是35摄氏度,到了中 午就蹿到了40多摄氏度,人们还要一分 一秒地往下熬,一分一秒地熬4个月。到 了第四个月的最后一天,气温甚至高到 50摄氏度以上…真是热呀。经年累月、 坚持不懈的热,也就是热出了水平,热 进了印度人的历史与哲学。
■ (四)生态论
生态论(human ecology)是美国地理学家 H.H.巴罗斯(Harlan. H. Barrows,1877— 1960)提出的。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 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 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 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生态论与适应论都是 试图借助生物学上有关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来 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 相同。
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 (Paul Vidal dela Blache,1845-1918)于20 世纪初提出的。
■ 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 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 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 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 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 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 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 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 本因素。
■ 在地理学领域有两个地理学家的理论对地
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广泛影响,他们 分别是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Fledrich Ratzel, 1844-1904)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 家E.C.森普尔(Ellen Churchill Semple, 1863-1932)。拉采尔在他的《人类地理学》 (1882-1892)一书中,把人看作是环境的 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适应论
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是英国人 文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Percy M. Roxby, 1880—1947)提出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
关系。
■ 这里所指的适应与生物的遗传上的适应不同, 它是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 的长期适应。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 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 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从时
间上来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涉及很 多学科的学者的参与。如希腊学者亚里士 多德(前384-前322)。18世纪法国的政 治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 在孟 德斯鸠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
■ 行为论,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发 展成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地——行为地理学。其理论 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
二、人地关系论
■ 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地的客观关系,是人 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文地理学 的重要理论基础。下面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 占据过主导地位的人地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