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课心得体会:徜徉经典诗文,品味诵读盛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课心得体会:徜徉经典诗文,品味诵
读盛宴
诵读课心得体会:徜徉经典诗文,品味诵读盛宴提要:由于经典诗文诵读是新型的课程,处于摸索的阶段,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到底如何选材如何演绎?下面也谈谈我的思考与困惑,意在抛砖引玉
诵读课心得体会:徜徉经典诗文,品味诵读盛宴
“经典作品,犹如种子!语文教师,就是播撒种子、守护种子、浇灌种子的人!”
——题记
“雅言传送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本届“演绎课堂精彩,丰富教学智慧”活动的主题是“经典诵读”,新课型给执教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给我们每一位听课者带来了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半天四节课听下来,我们没有觉得丝毫疲倦,反而感到意犹未尽。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陈钰老师的诙谐幽默,z老师的大气磅礴,吉桃林老师的温柔亲切,周亚云老师的细致严谨都让我们回味无穷,获益匪浅。下面就结合本人的肤浅认识谈谈听课后的体会:
一、书声琅琅,声声入耳。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这是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
生曾经指出:“文气这东西,看是看不出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正如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四堂课均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教师范读、指名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让学生兴趣高涨,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之中。
例如陈钰老师教学生学习《三字经》时,根据三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变换了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诵读,还加上了肢体的互动,让学生边拍手边读,学生拍得小手通红,读得摇头晃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练习背诵时先是自练,然后抽背,小组进行比赛,最后大屏幕只出现图片,教师像变魔术似的拿出快板为学生伴奏,这样的“和声”增添了学生吟诵的乐趣,学生觉得好玩又好记,消除了疲惫感和倦怠心。除了拍手、快板伴奏,最后陈老师还让学生跟着很有韵味的音乐节奏一起背诵,这真是“拍手声、竹板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孝于亲、悌于长、勤学习,浸润心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开掘。
周亚云老师则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学习《春》这首散文诗之前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诗会,分成三个大组,轮流Pk 背诵古诗,主持人按正确与熟练程度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教师呢?只负责加星,这一环节中没有发表一句见解。学生成了课堂上完完全全的主人,小组的荣誉牵动着每个学生的心,前一个刚坐下后一个立刻站起,话筒不停着传递着,六年来学习的课内外古诗在这一刻
得到了全部的呈现展示,字正腔圆地吟诵,昂首舒臂地表现,学生已忘记了周围那么多的听课老师,沉醉在诵读古诗文的享受之中了。这种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吟诵”的兴奋状态。不仅起到了巩固复习的效果,也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为深情并茂地读好《春》诗奠定了基础。在学习散文《春》时,周老师非常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及时启发、示范、再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越读越好,真正做到了用心品味,用情诵读。周老师娓娓动听的示范诵读更是让学生完全沉浸于课堂诵读的无限乐趣之中了。
二、情境交融,品味诗文。
由于诗文独有的体裁特点,不是学生一读就能读懂的。必须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体会感悟。四位老师都能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深切地把握诗文的精髓。或播放直观形象的动画短片再现诗文内容的故事情景,或根据图片猜古诗、和着音乐唱古诗,或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吉桃林老师选取的是两则充满童趣的古诗,课堂上,她笑容可掬,亲切委婉,和学生一起欢乐,一起吟诵,俨然成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大孩子。正因为老师的平等相待,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释放着童心,动情地读、尽情地说。品读“遥招手”这个词语时,吉老师问学生:“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招手?”学生们一个个大胆地说出发自内心的想法,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摆手,有的挥手,大多数理解为钓鱼的小孩阻止问路人靠近。吉老师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
是准备了鱼竿让学生上台表演诗中情景,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明白,诗中的稚子在享受钓鱼乐趣时并没有忘记帮助他人,使人文性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体现,蓬头稚子天真可爱,聪明机灵的形象也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这样一表演一比较,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妙,为以后写作中遣词造句打下基础。
z老师上的课题是《月韵诗情》,整堂课的基调都很抒情,柔美。陈老师很注意细节,包括上课那天的穿着打扮,宽松得体的墨绿衣服衬着白晳的皮肤,披肩长发配上亮晶晶的发卡,更加显得亭亭玉立,端庄秀丽。上课伊始,大屏幕上出现了课文《月光启蒙》的插图,月光如水,静静地照着小院,秀美的陈老师一下子就带着学生进入了如诗般的意境,回忆幼年时躺在妈妈怀里唱过的童谣,幼儿园时吟诵的小古诗,领略了神奇的水中月,然后自然地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和月亮有关的诗。”如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被调动了起来,很快地投入到如水的月色中去了。在学习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之前,首先由与其齐名,合称“大李杜”的诗仙李白的作品《静夜思》引入,根据图片猜诗题,诵读古诗找诗眼,听歌曲展开想象,紧紧扣住“思”字,把学生带入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意境中,为学习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奠定了悠悠的情思基调。
古诗文的美,常常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四位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形象的氛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心中的意象,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品味感悟文本的内涵。
三、厚积薄发,浸润童心。
课前预设只是对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课堂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更离不开教师丰富的教学积淀,厚积才能薄发!
与z老师同办公室的时候,就经常听他谈古论今,我常常洗耳恭听,自愧不如。上课那天见他穿着对襟白褂,从容自信地走上讲台,我就惊喜地期待即将上演的好戏。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选取了《三字经》中“孝亲、敬长、勤奋好学”的片断进行教学,尽管《三字经》的节奏感很强,琅琅上口,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语言高度凝练,学生对其意思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陈老师课前作了精心的准备,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让学生重温故事,了解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诵,就更能读出其中的韵味了。陈老师像个大哥哥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们在玩中读,读中玩,学生始终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加之丰富多样的诵读方式,学生熟读成诵也就水到渠成了。陈老师的课总让人感觉很随意,很多语言似乎都没有经过推敲,轻松诙谐的课堂语言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底蕴积淀,灵活的教学机智,没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放得开。能把千古流传、高深经典的《三字经》上得如此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诵读课心得体会:徜徉经典诗文,品味诵读盛宴提要:由于经典诗文诵读是新型的课程,处于摸索的阶段,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到底如何选材如何演绎?下面也谈谈我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