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及其多极化趋势(世界当代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当代政治及其多极化趋势
第一节当代政治及其演变
一、当代世界政治及其构成
世界政治,也称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的世界政治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
构成世界政治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政治行为体。
世界政治行为体既包括国家行为主体,也包括非国家行为体。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居民;领土;主权;政府机构
除国家外,当代世界政治舞台上还存在大量非国家行为体。
●非国家行为体,是指除主权国家以外的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世界政党以及恐怖主义组织等超国家且跨国界的集团和势力。国际组织是最主要的非国家行为体。
国际组织,是指以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为构成主体,以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跨国机构。包括: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地区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最大的政府间和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影响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国家利益
在世界政治中,国家利益是各行为体行为的最根本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动因,也是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的自身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
第二,国家实力
国家实力决定了各国在世界政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对世界政治产生不同的影响。
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表现为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
第三,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世界政治的基本力量构成。
历史来看,在国家总的经济和生产水平与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保罗﹒肯尼迪
第四,科技革命
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先导因素,科技战已成为当前世界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第五,军事因素
军事因素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演变。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第六,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各个国家发挥作用的平台。
国际法:调解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制度的总和,规定世界政治运行的基本游戏规则。第七,文化因素
首先,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普遍被称为“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其次,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世界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
再次,文化关系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三、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以其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总体结构和形态。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由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过程。1945年2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前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
美英苏三国首脑就战后世界政治的走向进行了安排,并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1)欧洲被一分为二,西欧属于西方的势力范围,东欧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德国也被分割为两个部分,西德由英、美、苏三个西方国家占领,东德由苏联控制。柏林也相应地被分为两个部分。
(2)远东的中国、日本和朝鲜也被美苏瓜分,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的北部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余下的部分、朝鲜的南部和日本则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3)美国在大国合作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认可,苏联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领土扩张也得到肯定。
(4)建立联合国,并决定大国在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
雅尔塔格局是大国实力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协调英、美、苏的军事行动,加速二战胜利。
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大国的强权政治,战后紧张局势的根源。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美国和苏联为各自中心的两大阵营正式形成。
两大阵营成立了各自政治、经济和军事集团,形成了相互隔绝、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
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两大阵营内部都出现了矛盾。到60年代末,两大阵营正式分裂。从此,世界政治进入格局转换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最终崩溃。
第二节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
一、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征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紧张;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二、大国关系深入调整
大国关系是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杨洁篪两会点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现在的气氛是好的;中方愿意同日方共同努力,推进双边关系;今年要进一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关系;中欧互相帮助、合作共赢,何乐而不为
2009年11月,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0年7月,中美因美韩黄海演习和南海争端发生对抗
2011年1月,胡锦涛访美,双方决定建设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磋商、协调、合作逐渐成为大国关系的主导方面。
第二,美国对外战略动向牵动着大国关系的调整。
第三,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妥协与摩擦并存,大国关系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的总趋势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尚未形成,但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第一,世界政治中存在多个力量中心。
当前,世界政治中存在着“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
一超多强;五大力量中心:中国;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
三维棋局
当今世界,权力的分配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权力分配的模式酷似一场三维棋局。在棋局的最上层,军事实力大致上维持着单极格局,而美国在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仍会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在棋局的中层,经济实力十多年一直保持着多极化的形式,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是主要强国,其他国家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加。棋局的底层是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境交易领域。第二,各大力量中心之间的关系日益朝着有利于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一超”相对“多强”的优势减弱。
“多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多极化。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一超”对其强权的过度运用,软硬实力损耗加剧。
第三,世界多样性更加凸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单极世界”图谋,要求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