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发生共振时ν0和B0不同——鉴别各种元素及同位素。
产生共振途径:固定B0 ,改变ν0 (扫频),
固定ν0 ,改变B0 (扫场) 。
•如:在1.4092特斯拉的磁场,
各种核的共振频率为:
1H
60.000 MHz
13C
15.086 MHz
19F
56.444 MHz
31P
24.288 MHz
讨论:v0
一、原子核的自旋
➢ 由于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 带正电的粒子,故在自旋时会 产生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
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相互平
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 即: μ = γ p
式中:γ为磁旋比;μ为磁矩,p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
的,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
P h I(I 1)
2
自旋量子数(I)与原子的质量数(A)和原子序数(Z)的关系
✓ 当磁场不存在时,大量存在的I=1/2的原子核对两种可能的 磁量子数并不优先选择任何一个,平均分布在m为+1/2和-1/ 2两个能级中。也就是说,由低能态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态 和高能态释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的速度相等时,就不会有 静吸收,也测不出核磁共振信号。
✓ 事实上,在热力学温度0K时,全部1H核都处于低能态( m = +1/2 ),而在常温下,由于热运动使一部分的1H核处于 高能态(m= -1/2),在一定温度下处于高低能态的核数会 达到一个热平衡。
来自百度文库
每个自旋取向将分别代表原子核的某个特定的能量状态,并可用磁 量子数(m)来表示,它是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
m取值可由 -I……0……+I决定。例如:I=1/2,则m= −1/2,0,+
1/2;I=1,则m = -1,0,+1。
当自旋取向与外加磁场一致时(m =+1/2), 氢核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E=-μB0);相反 时(m =-1/2),氢核处于一种高能级状态 (E=+μB0)。 两种取向间的能级差,可用ΔE来表示:
三、核磁共振的产生及条件
➢ 在磁场中,一个核要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此时核由 m=+1/2的取向跃迁至 m=-1/2 的取向,就必须吸收ΔE=2
B0的能量。通常,这个能量可由照射体系用的电磁辐
射来供给。
➢ 用一频率为ν射的电磁波照射磁场中的1H核时,电磁 波的能量为:
E射 h射
➢ 如果发生核磁共振则要求E射=ΔE,所以发生核磁共振 的条件是: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所谓核磁共振是指处于外磁场中物质的原子核受到相应频 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在其磁能级之间发生的共振跃迁现象, 检测电磁波被原子核吸收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核磁共振波谱。
高分辨核磁共振谱
第一节、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γB 0
2
(2)对于同一种核, γ值一定。当外磁场一定时,共振频率也
一定;当磁场强度改变时共振频率也随着改变。
对于1H 核,不同的频率对应的磁场强度为: 射频 40 MHz 磁场强度 0.9400 特斯拉
60
1.4092
100
2.3500
200
4.7000
300
7.1000
500
11.7500
四、能级分布与弛豫过程
处于低能态的核和处于高能态的核的分布,可由玻尔兹曼分配定 律算出。例如B0=1.4092T , T=300K时,则:
e e N1/2 E/k T hB 0/2T 1.0000099
N1/2
式中:N+1/2 — 处于低能态核的数目; N-1/2 — 处于高能态核的数目; △E — 高低能态的能量差; K — 玻耳兹曼常数; T — 热力学温度。
按照量子力学理论,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取向 数不是任意的,可按下式计算:
自旋取向数= 2I+1
B0
以H核为例,因I =1/2,故在外 加磁场中,自旋取向数=2(1/2) +1=2,即有两个且自旋相反的 两个取向,其中一个取向磁矩与 外加磁场B0一致;另一取向磁矩 与外加磁场B0相反。
1H的自旋取向示意图
E射 h射

γ
Eh回 vh2B0
Eh回 vh射 v2hγB0
或:v射
v回
γB0
2
➢ 当电磁波的频率与该核的回旋(或进动) 频率相等时,电磁波的能量就会被吸收, 核的自旋取向就会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 态,即发生核磁共振。
v0
γB 0
2
讨论:v0
γB 0
2
(1)对于不同的原子核,由于磁旋比(γ)不同,发生共振的条件不同,
ΔE = E2-E1 =+μB0-(-μB0) = 2μB0 式中:μ为氢核磁矩;B0为外加磁场强度
图 能级裂分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
核的回旋
当原子核的核磁矩处于外加磁场B0 中,由于核自身的旋转, 而外加磁场又力求它取向于磁场方向,在这两种力的作用 下,核会在自旋的同时绕外磁场的方向进行回旋,这种运 动称为Larmor进动。
B0
由于磁场的作用,原子核一方面绕轴自旋,另一方面又围 绕着磁场方向进动。其进动频率,除与原子核本身特征有 关外,还与外界的磁场强度有关。进动时的频率、自旋质 点的角速度与外加磁场的关系可用Larmor方程表示:
ω = 2 π v = γ B0 v = γ B0 / 2π 式中:ω— 角速度; v — 进动频率(回旋频率); γ— 磁旋比(特征性常数)。
图 原子核的自旋形状
二、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行为
• 当氢核围绕它的自旋轴转动时就产生磁场,由于氢核 带正电荷,转动时产生的磁场方向可用右手螺旋定则 确定。旋转的氢核可看作是一个小的磁铁棒。
在没有外磁场时,自旋核的取向是任意的,并且自旋 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是任意的。
如果把H核放在外磁场中,由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氢 核的磁场方向会发生变化。
质量数A 偶数 奇数 偶数
原子序数Z 自旋量子数I
偶数
0
奇数或偶数 奇数
1/2 3/2,5/2… 1,2,3…
MNR信号
原子核

12C6,16O8,32S16

1H1,13C6,19F9,15N7

11B5,35C1l7,,17O8

2H1,14N7,10B5
讨论
当I=0时,P=0,原子核没有磁矩,没有自旋现象;当I>0时,p≠ 0, 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核外电子云呈均匀的球型分布,核磁共 振谱线较窄,最适宜核磁共振检测,是NMR主要的研究对象。 I>1/2的原子核,自旋过程中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 电荷分布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