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上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上海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


故事从这里开始,从那个华灯初上,歌舞升平的夜上海开始。

“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出几朵碧绿的火花……”《子夜》中的一座桥美的让人心醉亦心惊。

它,就是外白渡桥。

而外白渡桥几经翻修,绽放出了别样的风情。

其实认真算起来,现在的外白渡桥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桥是英国控制的威尔斯桥,第二代是经过抗争的外摆渡桥,而现在就是焕发神采的外白渡桥。

从旧上海时期被迫有个“洋名字”,到新上海的时候翻修重放光彩,一座桥经历三次变迁,见证上海风雨变故,就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纵观上海历史又满腹故乡情怀。

桥上走过多少人,又有过多少耐人寻味,即使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有过一段近乎畸形的繁华,但在他眼中,白兰花依旧芬芳,栀子花依然无暇。

从前,桥的两头截然不同,桥的那头是上层社会的英法租界,这头是劳苦大众的棚屋,仅一桥梁相隔,横隔多少悲欢离合。

而现在这从前不可逾越的隔阂已然消失殆尽,再不留痕迹了。

如今,有道是天下乾坤转,重振十六铺外滩。

苏州河上外白渡,百年历奇见无数。

与之比邻的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

与外白渡桥相附相依,像一对默契的拍档,默默地扎根于申城。

然而这条母亲河过去却是个不称职的“母亲”,不仅与山清水秀的苏州无任何相似点,更是脏水污水四处流,河面上点缀着垃圾,甚是引人注目。

“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梅杨柳黄。

”的景致已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在新上海,这位“忍辱负重”的母亲终于挺起腰板做人,经过政府的整改,确有几分英国泰晤士河的风味。

新苏州河与新外白渡桥终于伴随着上海的新时代而重新走到一起,相约再次见证上海今后更为斑斓的明天。

但愿,扁舟系岸不忍去,秋分斜日鲈鱼乡香。

奥尼克式的柱子,巴洛克带有宗教意味的花纹,洛可可甜美繁复的修饰,哥特高耸入云的尖顶,“当,当,当。

”海关钟声,声声叩响上海变迁。

这座为了纪念香港而响过《威斯敏斯特》,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响过《东方红》的钟,使多少远离上海的游子魂牵梦绕。

现在,它带着过去的回忆敲响了新上海的新外滩。

上海素来有着“东方巴黎”的美誉,万国建筑群的各式建筑风格更使人恍如漫步在欧洲街头,只有那熟悉的东方红旋律一次次的提醒着你:“这里是上海,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

”轮船的鸣笛声充满了老上海摆渡的韵味,黄浦江一浪又一浪的拍岸声此起彼伏,规律而又催人欲睡。

午后的阳光洒下,仿若有仙女在云端,缓缓往波光粼粼的江面挥洒下一层金粉,偶尔飞
过几只海鸥,把金光璀璨的江面打碎成一块块诱人的金子。

夜幕降临,江的对岸灯红酒绿,映照着江面五光十色,好像江底是一个奇幻华美的龙宫仙境。

新外滩吸引着游客,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现在,是绚烂初夏日,美景世无双。

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一个肃穆的道教宫观变成一个繁华的旅游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时间。

上海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少岁月,它也经历了多少岁月。

经过时光的积淀,豫园发展迅速。

在外国友人的眼中,对上海的最初印象第一应该是中西合璧的石库门,第二就应该是上海的豫园。

但是比起官方的豫园这个名字,我更愿意称它:“城隍庙”。

如果外国游客来上海游玩,对上海本地人问起豫园,再如果对方是个老人,他一定会先愣上一愣,然后恍然大悟:“哦,你说城隍庙是伐?”由此可见城隍庙这三个字不仅承载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文明,更是一代人的乡思和回忆。

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一个殿,一个故事,一个殿,一次尘封。

尘封了上海的历史,尘封了历史的文明,在文革期间,豫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被破坏的所剩无几。

幸得政府后期大力修复,才时它恢复昔日光华。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其实豫园能够在经过文革后再度繁荣,也许就是本着这样的慈悲。

也许,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两旁的法桐,茂密的树枝掩映住了老式洋房,使他们只能够隐隐约约地隐现在世人面前,让人看不真切,却格外华美,也别具一番朦胧,还颇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越让人看不清楚就越发吸引人的目光。

这,就是上海的思南路。

思南,思南,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且不论这条马路上的名人故居为她带来的名声,单说这条路上独树一帜的法桐就已足够使人为之目眩神迷了。

即使是在枯叶跌落满地的初冬,思南路的法国梧桐也依旧扣人心弦。

如果说马路也可以有性别,那我觉得思南路毋庸置疑一定是女性。

南京路就像个锦衣华服,富贵逼人的贵妇,而思南路只是雅致美丽,人淡如菊的少女。

孙中山故居,周公馆,法国巡捕房,这些过去显赫的房子,而现在只是如同一位看尽世事的老者,平静而又睿智的默默思虑,过去,现在,和将来。

暮色渐渐,晚霞将近,余晖跌落在欧式洋房房顶上。

老洋房里亮起昏暗的灯光,白日的喧嚣不复存在,只有风声过耳,夜色欲浓,深深长巷是一曲古老的歌。

在街角处,偶然可以听到“夜来香”的柔软迂回的旋律,一切又都沉寂下来了,静静等待明日的日出。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思南路。

上海不是皇城根下,没有北京的王者大气;上海不是历经六朝的南京,没有那样的婉约而又历史悠久;上海更不是苏州,虽然与之比邻,却没有那样吴侬软语轻吟,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秀秀气。

但上海就是上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世博会来临之际,上海以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之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方来宾。

神州大地,百花齐放。

牡丹雍容,茉莉清雅。

唯有一支白玉兰含苞待放,初吐芬芳,热烈地想要把它的香气和美丽不遗余力的绽放出最绚烂的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