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展示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N1和N2与噬菌体吸附大肠埃希菌菌 毛及穿透细胞膜有关,而CT构成噬菌体外壳蛋白 结构的一部分,并将整个PⅢ蛋白的C端结构域锚 定于噬菌体的一端。PⅢ有2个位点可供外源序列 插入,当外源的多肽或蛋白质融合于PⅢ蛋白的 信号肽(SgⅢ)和N1之间时,该系统保留了完整的 PⅢ蛋白,噬菌体仍有感染性;但若外源多肽或 蛋白直接与PⅢ蛋白的CT结构域相连,则噬菌体 丧失感染性,这时重组噬菌体的感染性由辅助噬 菌体表达的完整PⅢ蛋白来提供。PⅢ蛋白很容易 被蛋白水解酶水解,所以有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时, 可以使每个噬菌体平均展示不到一个融合蛋白, 即所谓“单价”噬菌体。
• 1990年McCafferty等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库容为106的抗体库,并从中成功地筛选出 了溶菌酶单链抗体后,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 为了抗体工程中的一种新兴的抗体制备的 手段。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利用 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基因工程抗体的方法成 为抗体技术研究的热点.
2.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简介: 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 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 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同 时,外源蛋白随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 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到目前为止,人 们已开发出了单链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λ 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等数 种噬菌体展示系统。

3.增殖: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 物合成。首先,噬菌体一起核算中的遗 传信息向宿主细胞发出指令并提供“蓝 图”,使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按严密程 序、有条不紊地逐一转向或适度改造, 从而转变成能有效合成噬菌体所特有的 组分和“部件”,其中所需“原料”可 通过宿主细胞原有核酸等的降解、代谢 库内的贮存物或从外界环境中取得。一 旦大批成套的“部件”已合成,就在细 胞“工厂”里进行突击装配,于是就产 生了一大群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子代 噬菌体。

5.裂解: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 体成熟后,由于水解细胞膜的脂肪酶和 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等的作用,促进了 细胞的裂解,从而完成子代噬菌体的释 放。
噬菌体侵染过程如下:
噬菌体的侵染过程示意图:
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的研究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展示及抗体库技术
(一)噬菌体展示技术: • 1.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1985年,Smith第一次成功 地将EcoRⅠ核酸内切酶基 因插入丝状噬菌体基因pⅢ 中,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出了 融合的蛋白。
第二章 噬菌体的相关技术
一、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 • • • • 1.吸附 2.侵入 3.增殖 4.成熟(装配) 5. 释放
• 1.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应的特异宿主在水 环境中发生偶然碰撞后,如果尾丝尖端与 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多 糖或者脂蛋白-多糖复合物等)接触后,就 可触发颈须把卷紧的尾丝散开,随即就附 着在受体上,从而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 胞表面。 吸附作用受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如 噬菌体的数量,阳离子浓度,温度和辅助 因子(色氨酸、生物素等)
• 4.噬菌体展示系统: 单链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 : (1)PⅢ展示系统:丝状噬菌体是单链DNA 病毒,PⅢ是病毒的次要外壳蛋白,位于病 毒颗粒的尾端,是噬菌体感染大肠埃希菌 所必须的。每个病毒颗粒都有3个~5个拷 贝PⅢ蛋白,其在结构上可分为N1、N2和 CT 3个功能区域,这3个功能区域由两段富 含甘氨酸的连接肽G1和G2连接。
(2)PⅧ及其他展示系统:PⅧ是丝状噬菌 体的主要外壳蛋白,位于噬菌体外侧,C端 与DNA结合,N端伸出噬菌体外,每个病毒 颗粒有2 700个左右PⅧ拷贝。PⅧ的N端附 近可融合五肽,但不能融合更长的肽链, 因为较大的多肽或蛋白会造成空间障碍, 影响噬菌体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但有 辅助噬菌体参与时,可提供野生型PⅧ蛋白, 降低价数,此时可融合多肽甚至抗体片段。

4.成熟(装配):噬菌体的成熟过程事 实上就是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 自装配的过程。在T4噬菌体的装配过程 中,约需30种不同蛋白质和至少47个基 因参与,其装配过程主要步骤有:DNA 分子的缩合,通过衣壳包裹DNA而形成 完整的头部,尾丝和尾部的其他“部件” 独立装配完成,头部和尾部相结合后, 最后再装上尾丝。

2.侵入:吸附后尾丝收缩,基板从尾丝 中获得一个构象刺激,促使尾鞘中的144 个蛋白质亚基发生复杂的移位,并紧缩 成原长的一半,由此把尾管推出并插入 细胞壁和膜中。此时尾管端所携带的少 量溶菌酶可把细胞壁上的肽聚糖水解, 以利侵入。头部的核酸迅速即通过尾管 及其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中,并将蛋 白质躯壳留在壁外。从吸附到侵入的时 间极短,例如T4只需15s。
3.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多肽或蛋白质的 编码基因或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外 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在阅读框正 确且不影响其他外壳蛋白正常功能的情况 下,使外源多肽或蛋白与外壳蛋白融合表 达,融合蛋白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 展示在噬菌体表面。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 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 以利于靶分子的识别和结合。
此外,尚有丝状噬菌体PⅥ展示系统的 研究报道。PⅥ蛋白的C端暴露于噬菌体表 面,可以作为外源蛋白的融合位点,可以 用于研究外源蛋白C端结构区域功能。从所 掌握的文献来看,该系统主要用于cDNA表 面展示的构建,并取得了不错的筛选 效果。
λ噬菌体展示系统: (1)PV展示系统:λ噬菌体的PV蛋白构成了它的 尾部管状部分,该管状结构由32个盘状结构组成, 每个盘又由6个PV亚基组成。PV有两个折叠区域, C端的折叠结构域(非功能区)可供外源序列插 入或替换。目前,用PV系统已成功展示了有活性 的大分子蛋白β-半乳糖苷酶(465 ku)和植物外 源凝血素BPA(120 ku)等。λ噬菌体的装配在 细胞内进行,故可以展示难以分泌的肽或蛋白质。 该系统展示的外源蛋白质的拷贝数为平均1个分子 /噬菌体,这表明外源蛋白质或多肽可能 时间孵育后,洗去未结合的游离噬菌体, 然后以竞争受体或酸洗脱下与靶分子结合 吸附的噬菌体,洗脱的噬菌体感染宿主细 胞后经繁殖扩增,进行下一轮洗脱,经过3 轮~5轮的“吸附-洗脱-扩增”后,与靶分 子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得到高度富集。所得 的噬菌体制剂可用来做进一步富集有期望 结合特性的目标噬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