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论文原稿】肌球蛋白Ⅱ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WORD格式论文原稿】肌球蛋白Ⅱ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 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1刘阳,安美文,李晓娜,王立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太原,030024 ) 摘要:细胞骨架具有产生主动变形和抵抗被动变形的能力,与有丝分裂等主动变形活动密切相关。肌球蛋白II作为细胞骨架的分子马达,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可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深入研究肌球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对肌球蛋白?研究取得的成果,介绍了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关键词:主动变形; 肌球蛋白?;有丝分裂

1.引言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等重大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肌球蛋白?作为细胞骨架马达蛋白而备受关注,它是长形

[1]不对称分子,形状如“Y”字,长约160nm。肌球蛋白?具有两条完全相同的长肽链(重链 ) 和两对短肽链(轻链),组成两个球状头部和一个长杆状尾部(图1),分子量约460kD。肌球蛋白?头部具有ATP酶活力,构成粗丝的横桥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肌球蛋白II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肌细胞中,主要为肌肉收缩提供力;而在非肌细胞中,它是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的迁移、细胞质流动、细胞器运动和有丝分裂等生理过程。有丝分裂是机体修复和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可以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图 1 肌球蛋白?的结构示意图

[1]Fig. 1 Schematic of myosin ?

2.肌球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形成有丝分裂器,将

[2]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肌球蛋白?在整个皮层都有分布,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聚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有丝分裂后期,肌球蛋白?在赤道区域的聚集情况比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7211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11011)

1 通讯作者:安美文,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E-mail:meiwen_an@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9044264.html,

- 1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明显;胞质分裂中,肌球蛋白?由赤道区域逐渐移动到子细胞的两极。在有丝分裂这一连续过程中,肌球蛋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1 肌球蛋白?参与了有丝分裂中细胞的形态变化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形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正常NRK细胞在前中期开始逐渐回缩和

[3]变圆,在核分裂后赤道板区域出现分裂沟,分裂沟与子细胞之间呈V字形,在Dx点(定义细胞间桥长度和直径相等的时刻为Dx点)之前,子细胞基本保持球形,突出运动不明显。在Dx点之后,两极开始出现具有明显极性的突出运动,细胞顺利完成胞质分裂,生成两个子细胞。肌球蛋白?适应细胞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重分布,参与了有丝分裂时细胞的形

[4]态变化。

[5]对有丝分裂前期的NRK细胞施加blebbistatin ,当正常细胞变圆时,实验组细胞的形

[6]状高度不规则。对细胞表观面积的定量分析发现:正常细胞面积在中期达到最大值,而实验组细胞面积一直增大,直到末期达到最大值,抑制肌球蛋白?减慢了细胞变圆的速度,但是不会抑制有丝分裂,表明肌球蛋白?促进了前中期细胞的收缩变圆。

[7]在核分裂启动时对 NRK 细胞施加 blebbistatin,在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细胞开始铺展,赤道板区域表现为 U 形,子细胞形成扇形突出。整个分裂过程中细胞扁平,从核分裂到胞质分裂完成的时间与正常细胞基本相同,blebbistatin 处理后胞质分裂中分裂沟形态发生变化 [8][9]。与 Cramer等观察到的结果相似,将有丝分裂后期的 PtK2 细胞固定和染色,发现在细胞铺展边缘有大量的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丝聚集,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肌球蛋白?的活性,细胞边缘不再向前铺展,而是向胞体轻微的回缩或静止不动,说明肌球蛋白?促进了有丝分裂后期子细胞的突出运动。

2.2 肌球蛋白?为中心体分离和染色体分离提供动力 [10]当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浓缩时,两个中心体围绕核运动,中心体与周围的微管装配成星体。前中期核

膜解体后,两个星体分别向两极移动,星体微管通过染色体上的动粒捕获染色体,星体微管的游离端逐渐侵入核内,形成极性微管。动粒微管、极性微管和辅助分子构成了前期的纺锤体。中期染色体在赤道板排列成线。后期 A 时,动粒微管变短,染色体逐渐向两极运动。后期 B 时,极性微管长度增加,两极之间的距离逐渐拉长。末期动粒微管消失,极性微管继续加长,两极的染色体开始浓缩。细胞进入末期,染色体分离。肌球蛋

[11]白?促进中心体的分离和定位、纺锤体的组装和染色体的分离。

[11]对PtK2细胞分别施加Y-27632和blebbistatin抑制肌球蛋白?活性,发现35%~50%的细

[12]胞中纺锤体出现缺陷:染色体分布在纺锤体轴面的一侧或者染色体仍聚集在中心体附近。

[13]用RNAi处理PtK2细胞,96%细胞中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大量减少,

65%~70%的细胞中纺

[14]锤体装配异常:染色体不均等分配,说明肌球蛋白?缺失扰乱了纺锤体的组装。

[15]将红色荧光乳胶施加在细胞表面,观察细胞皮层的运动,正常细胞皮层有两种运动: 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早期的快速运动垂直于细胞长轴反映了纺锤体的组装;慢速运动平行

- 2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于细胞长轴反映了纺锤体的定位,这两种运动也反映了星体分离和定位时皮层的运动方向[16]。抑制肌球蛋白?活性后,发现在核膜解体后皮层不运动,两个子中心体不再围绕染色质运动,星体仍在染色体一端,形成了异常的纺锤体,说明肌球蛋白?为核膜解体后中心体的分离提供了动力。

[17]记录皮层运动曲线,发现中心体分离时皮层有膨胀现象,即皮层肌球蛋白?使一侧皮层收缩,将对侧距离染色体最近的皮层拉开,皮层星体微管与染色体相连,皮层的膨胀使染色体分离,说明肌球蛋白?对核膜解体后中心体的运动、分离和定位以及后期染色体的分离都是必需的。

2.3 肌球蛋白?促进核分裂 [3]在 NRK 细胞分裂中期对其施加

blebbistatin ,导致 84%的细胞核分裂受阻;约 16%的细胞完成核分裂后进入分裂后期,能形成分裂沟并完成胞质分裂,但是核分裂发生延迟,从分裂中期到胞质分裂结束约 1h,是正常 NRK 细胞分裂所用时间的两倍左右。在 NRK 细胞分裂后期对其施加 blebbistatin,所有细胞均能完成核分裂,约有 17%的细胞在完成核分裂后,子细胞突出运动丧失极性,向一侧偏离,引起分裂沟位置异常,最后两个子细胞融合形成双

[18]核细胞。研究表明肌球蛋白?缺失使核分裂受阻或延迟,并影响子细胞的

极性。 2.4 肌球蛋白?促进收缩环、分裂沟的形成

胞质分裂开始于细胞分裂后期,完成于细胞分裂末期。胞质分裂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 4 个步骤,即分裂沟位置的确立、收缩环形成、收缩环收缩和收缩环处细胞膜融合并行成两个

[19]子细胞,肌球蛋白?在胞质分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肌球蛋白?和cortexillin I影响海胆卵、芽殖酵母、成纤维细胞和盘基网柄

菌有丝分裂时

[20]分裂沟的定位, cortexillin I是肌动蛋白集束调控蛋白,它有多个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在

[21]盘基网柄菌细胞贴壁和悬浮两种状态下观察分裂沟的形成情况,研究发现:在正常细胞中,cortexillin I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动到细胞赤道区域,聚集成一

个环形区域,分裂沟位于这个区域的中心;在肌球蛋白?缺失的贴壁细胞中,有丝

分裂后期cortexillin I在赤道区域聚集,分布比较均匀,在这个区域的中部或边缘形成分裂沟,细胞对称分裂、不对称分裂或是不能完成胞质分裂形成双核细胞;在肌球蛋白?缺失的悬浮细胞中,cortexillin I在细胞赤道区域聚集成一个环形区域,但是不能形成分裂沟,细胞不能完成分裂。研究表明:肌球蛋白?与cortexillin I都能增强皮层的抗弯刚度来促进有丝分裂。盘基网柄菌细胞贴壁时,赤道区域聚集的cortexillin I数量比正常细胞赤道区域的多,可以平衡肌球蛋白?缺失造成的皮层刚度的减小,肌球蛋白?对于贴壁细胞分裂沟的定位不是必需的;盘基网柄菌细胞悬浮时,肌球蛋白?对有丝分裂则是必需的,分裂沟的定位可以分为两步:cortexillin I在赤道区域聚集成一个环形区域;肌球蛋白?聚集在环形区域的中心区域,形成分裂沟。

[22]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赤道板聚集形成收缩环,随着胞质分裂的进行,收缩环体积减小,肌动蛋白丝组成反平行线,肌球蛋白?位于肌动蛋白丝之间,使肌动蛋白丝在滑动

- 3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23] 中去组装,收缩环缢缩,形成分裂沟。分裂沟逐渐加深直至两个子代细胞完全分开。

[5][7]对前中期 NRK 细胞施加 blebbistatin ,使用鬼笔环肽标记肌动蛋白丝。在分裂沟形成时正常组细胞和 blebbistatin 处理组细胞在赤道区域都出现肌动蛋白的聚集,说明在胞质

[24]分裂早期肌球蛋白?对于赤道区域肌动蛋白的聚集不是必需的。染色体分离以后,正常

赤道区域肌动蛋白急剧减少,肌动蛋白从赤道区域去组装,但是

blebbistatin 处理组组细胞

[25]细胞中肌动蛋白沿着赤道分布,抑制分裂沟的形成,引起赤道区域的膨胀。将两组细胞离心后用罗丹明标记肌动蛋白丝,研究发现 blebbistatin 处理组细胞荧光恢复的时间比对照

[26]组的长,说明肌球蛋白?维持了细胞分裂后期赤道区域皮层的张力。同样在 LLCPK1 上

[27]皮细胞胞质分裂早期,抑制肌球蛋白?活性不能阻止收缩环的形成,却推迟了胞质分裂的完成,表明肌球蛋白?能促进收缩环中肌动蛋白的去组装。

2.5肌球蛋白II影响细胞间桥动力学

胞质分裂过程中形成连接两个子细胞的圆柱体几何结构,称之为细胞间桥。李晓娜等研

[3]NRK细胞间桥动力学的影响。在细胞间桥断裂之前,胞浆通过细胞间桥究了肌球蛋白II对

向两个子细胞流动。

正常NRK细胞进入分裂中期后,细胞突出回缩,与基底粘附降低。随后在核分裂后赤道板区域出现分裂沟,分裂沟与子细胞之间呈V字形,在Dx点之前,子细胞基本保持球形,突出运动不明显。在Dx点之后,细胞与基底粘附加牢,两极开始出现具有明显极性的突出运动,细胞顺利完成胞质分裂,生成两个子细胞。而30μM blebbistatin处理组细胞在Dx点之

[17]前细胞间桥直径迅速变细,曲线明显变陡,而在Dx点之后各组曲线变化均较缓。在Dx点之前,由肌球蛋白II产生的平均应力明显比Dx点之后大(约为3倍),说明由肌球蛋白II介导的分裂沟的收缩在正常NRK细胞早期胞质分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6 胞质分裂中肌球蛋白?调控皮层收缩力平衡 [28]在盘基网柄菌中赤道区域肌球蛋白?的数量为皮层中数量的 10%,比在其它皮层区域的密度大,肌动-肌球

蛋白?在皮层中的分布比例相似,肌球蛋白?不仅能在赤道区域发挥作用,也能在其它皮层区域发挥作用。采用局部加药的方法对赤道区域(直径10~15μm)施加blebbistatin,细胞在加药管的对侧有大量的肌动蛋白丝聚集,抑制分裂沟

[29]的形成,说明在赤道区域肌球蛋白?促进肌动蛋白丝的去组装。在极区(直径10~15μm)施加 blebbistatin,约 10%的细胞没有完成胞质分裂,60%的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变形:分裂沟位置异常(如分裂沟偏离赤道区域或靠近已分开的染色体)和不对称分裂,表明在胞质分裂中肌球蛋白?对皮层收缩力平衡和结构稳定都起着作用。

3.结论与展望

肌球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目前,对肌球蛋白? 在有丝分裂中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总结如表1所示)。尽管如此,肌球蛋白?在有

- 4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丝分裂中发挥作用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局部细胞力学特性不断改变,采用细胞力学特性动态检测手段将能更真实地反映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

[11]的机制;实验发现肌球蛋白II缺失细胞中有细胞运动的参与,将肌动蛋白分子动力学与胞质分裂过程的力学行为及形态学变化定量地耦合在一起,建立合理的胞质分裂学模型,对全面理解肌球蛋白II缺失细胞的胞质分裂机制将颇有益处;化学趋向性在细胞定向运动过程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正常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发现:正在分裂细胞与邻近细胞的突出之间发生了定向运动,直至相接,它们之间可能进行了某种信息沟通,从化学趋向性角度研究肌球蛋白II对胞质分裂的影响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表 1.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Tab 1 Role of Myosin ? in mitosis

细胞有丝分裂肌球蛋白?的作用

有丝分裂中细胞形态变化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改变细胞形态。

1.促进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变圆

2.促进有丝分裂后期子细胞的突出运动

3.影响胞质分裂中分裂沟的形态核分裂肌球蛋白?促进核分裂中心体分离和染色体分离肌球蛋白?与微管通过皮层收缩和膨胀的调节

1.为核膜解体后中心体的分离和定位提供动力

2.参与纺锤体的组装

3.促进后期染色体的分离

胞质分裂中收缩环、分裂沟的形 1.cortexillin I 在赤道区域聚集成环状区域,肌球蛋白?

聚集使分裂沟定位在这个区域的中心成

2.肌球蛋白?参与收缩环的装配,与肌动蛋白相互滑

动,使肌动蛋白丝从收缩环去组装,促进收缩环的收缩

和分裂沟的形成

细胞间桥肌球蛋白 II 产生平均应力影响细胞间桥动力学胞质分裂中对皮层收缩力的调肌球蛋白?在赤道区域和其它皮层区域发挥作用,使皮控层收缩力平衡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 细胞生物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Janet C,Pablo A,Douglas N. A Mechanosensory System Controls Cell Shape Changes During

Mitosis[J]. Cell Cycle,2007,6:30~35. [3].李晓娜,安美文,王立等.肌球蛋白?缺失对细胞胞质分裂机制研究[J].力学进展,2009,41:

389~397.

Li Xiaona,An Meiwen,Wang Li,et al.Possible mechanism of cytokinesis of mammalian cells in

- 5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the absence of myosin?.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09,41:

389~397(in Chinese).

[4]. Janet C, Yee S, Jason M,et al . Mitosis-Specific Mechanosensing and Contractile Protein

Redistribution Control Cell Shape[J]. Current

Biology,2006,16:1962~1967.

[5]. Minakshi Guha, Mian Zhou, and Yu-li Wang. Cortical Actin Turnover during Cytokinesis Re

-quires Myosin II [J]. Current Biology, 2005, 15:732~736.

[6].Derganc J, Bozic B, Svetina S, et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micropipette aspiration of neutrophils

[J]. Biophys,2000, 79: 153~162

[7].Wang Z, Shah JV, Chen ZP, et al.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a GFP mutant-enhanced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 and its tubulin fusion in living cells with twophoton

excitation[J]. Biomed Optics, 2004, 9:395~403.

[8].Kanada M, Nagasaki A, Uyeda T. Adhesion-dependent and

contractile ring-independent equatorial furrowing during cytokinesis in mammalian cells[J].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2005,16:3865~3872.

[9].Cramer LP, and Mitchison TJ. Myosin is involved in postmitotic cell spreading [J]. Cell

Biol,1995,131: 179~189.

[10]. Robinson DN, spudich JA. Mechanics and regulation of cytokinesis[J]. Curr Opin Cell Biol,

2004, 16: 182~188

[11].Rosenblatt J,Cramer LP,Baum B,etal.Myosin?-dependent cortical movement is required for

centrosome separation and positioning during mitotic spindle assembly[J].Cell,2004,117:361~372. [12].Silverman Gand Forer A. Effects of anti-myosin drugs on anaphase chromosome movement and cytokinesis in crane-fly primary spermatocytes[J]. Cell Motil,Cytoskeleton, 2001,50: 180~197 [13].Kiger A, Baum B, Jones S, et al. A functional genomic analysis of cellmorphology using

RNA interference[J]. Biol,2003, 2:27.

[14].Komatsu S, Yano T, ShibataM,et al. Effects of the regulatory light chain phosphorylation of myosin II on mitosis and cytokinesis of mammalian cells[J]. Biol Chem,2000,275: 34512~34520. [15].Benink HA, Mandato CA, Bement WM. Analysis of cortical flow models in vivo[J]. Mol Biol Cell, 2000,11: 2553~2563.

[16].Mandato CAand Bement WM. Actomyosin transports microtubules and microtubules control actomyosin recruitment during Xenopus oocyte wound healing[J]. Curr Biol, 2003,13:1096~1105. [17].Del Pozo MA, Alderson NB, Kiosses WB, et al. Integrins regulate Rac targeting by

internalization of membrance domains[J]. Science, 2004,303:839~842.

[18].Miyoshi H, Satoh SK, Yamada E, et al. Temporal change in local forces and total force all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sea urchin egg during cytokinesis[J].Cell Mitil Cytoskeleton, 2006,63:208~221.

[19].Igor W, Ralph N, Aiping Du, et al.Two-step positioning of a cleavage furrow by cortexillin

and myosin II[J] .Current Biology,2000, 10: 501~506.

[20].Gerisch G, Webe I. Cytokinesis with out myosin ? [J]. Curr Opin Cell Boil,

- 6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2000,12:126~132.

[21].Weber I, Gerisch G, Heizer C, et al.Cytokinesis mediated

through the recruitment of

cortexillins into the cleavage furrow[J]. EMBO, 1999, 18:586~594.

myosin and actin crosslinkers [22].Reichl EM,Ren Y,Morphew MK,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control cytokinesis contractility dynamics and mechanics[J].Curr Biol,2008,18:471~480. [23]. Reichl EM, ren Y, Morphew MK,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myosin and actin crosslinkers control cytokinesis contractility dynamics and mechanics[J]. Curr Boil, 2008,18:471~480

[24].李晓娜,吴文周,安美文等.胞质分裂力学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J]。力学进展,

2008,38:495~501.

Li Xiaona,Wu Wenzhou,An Meiwen,et al.The mechanics of cytokinesi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Advances in Mechanics,2008,38:495-501(in Chinese).

[25].Yumura, S. Myosin II dynamics and cortical flow during contractile ring formation in

Dictyostelium cells[J]. Cell Biol. 2001,138: 137~145.

[26].Kanada M, Nagasaki A, Uyeda TQ. Adhesion-dependent and contractile ring-independent equatorial furrowing during cytokinesis in mammalian cells[J]. Mol Biol Cell, 2008,19: 8~16. [27].Kausalya Murthy and Patricia Wadsworth. Myosin-II-Dependent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s of F-Actin during Cytokinesis[J]. Current Biology, 2005, 15: 724~731.

[28].Robinson DN, Cavet G, Warrick HM, et al. Quantit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flux of

myosin-II during cytokinesis[J]. BMC Cell Biol,2002, 3:289~316.

[29].O’Connell, CB, Warner AK and Wang Y. Distinct roles of the equatorial and polar cortices in the cleavage of adherent cells[J]. Curr Biol,2001,11: 702~707.

Roles of Myosin II in mitosis

Liu Yang, An Meiwen, Li Xiaona,Wang Li

(AppliedMechan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Institute,TaiyuanUniversity ofTechnology,

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 Cytoskeleton can produce active deformations and resist passive deformations, and it related to mitosis. As a molecular motor of cytoskeleton ,myosin II is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that can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intracellular activities,so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application value to investigate roles of myosin II in mitosis. Recent achievements on myosin II were summarized and roles of myosin II in mitosi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Active deformation; Myosin II; Mitosis

- 7 -

【WORD格式论文原稿】肌球蛋白Ⅱ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WORD格式论文原稿】肌球蛋白Ⅱ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 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1刘阳,安美文,李晓娜,王立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太原,030024 ) 摘要:细胞骨架具有产生主动变形和抵抗被动变形的能力,与有丝分裂等主动变形活动密切相关。肌球蛋白II作为细胞骨架的分子马达,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可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深入研究肌球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对肌球蛋白?研究取得的成果,介绍了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关键词:主动变形; 肌球蛋白?;有丝分裂 1.引言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等重大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肌球蛋白?作为细胞骨架马达蛋白而备受关注,它是长形 [1]不对称分子,形状如“Y”字,长约160nm。肌球蛋白?具有两条完全相同的长肽链(重链 ) 和两对短肽链(轻链),组成两个球状头部和一个长杆状尾部(图1),分子量约460kD。肌球蛋白?头部具有ATP酶活力,构成粗丝的横桥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肌球蛋白II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肌细胞中,主要为肌肉收缩提供力;而在非肌细胞中,它是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的迁移、细胞质流动、细胞器运动和有丝分裂等生理过程。有丝分裂是机体修复和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肌球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可以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图 1 肌球蛋白?的结构示意图 [1]Fig. 1 Schematic of myosin ? 2.肌球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形成有丝分裂器,将 [2]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肌球蛋白?在整个皮层都有分布,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聚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有丝分裂后期,肌球蛋白?在赤道区域的聚集情况比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7211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11011) 1 通讯作者:安美文,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E-mail:meiwen_an@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9044264.html, - 1 - 免费查阅标准与论文: 明显;胞质分裂中,肌球蛋白?由赤道区域逐渐移动到子细胞的两极。在有丝分裂这一连续过程中,肌球蛋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1 肌球蛋白?参与了有丝分裂中细胞的形态变化

真核与原核的区别

真核与原核的区别 【主要是看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以下是具体分析: 原核细胞 procaryotic cell 指没有核膜而只有一个构成核样体的染色体 且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这种细胞不发生原生质流动,观察不到变形虫样运动。鞭毛呈单一的结构。光合作用、氧化磷酸化在细胞膜进行,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分化。由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它包括所有的细菌和蓝藻类。即构成细菌和蓝藻等低等生物体的细胞。它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原核或拟核,所含的一个基因带(或染色体),是环状双股单一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没有组蛋白与之结合无核仁,缺乏核膜。外层原生质中有70 S核糖体与中间体,缺乏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和中心体等。转录和转译同时进行,四周质膜内含有呼吸酶。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后,细胞随即分裂为二。 真核细胞 eukaryotic cell 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其染色体数在一个以上,能进行有丝分裂。还能进行原生质流动和变形运动。而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则分别由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除细菌和蓝藻植物的细胞以外,所有的动物细胞以及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在真核细胞的核中,DNA与组蛋白等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结构,在核内可看到核仁。在细胞质内膜系统很发达,存在着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分别行使特异的功能。原核细胞的形状常与细胞外沉积物(如细胞壁)有关,如细菌细胞呈棒形,球形,弧形、螺旋形等不同形状。单细胞的动物或植物形状更复杂一些,如草履虫像鞋底状,眼虫呈梭形且带有长鞭毛,钟形虫呈袋状。 一般说来,真核细胞的体积大于原核细胞,卵细胞大于体细胞。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草履虫、酵母菌、衣藻、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高中生物课本中已经说得很明确,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还包括真菌。不过大家一般都无法分清单细胞真核藻类、原生生物(即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真菌是不是真核生物。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说明一下: 1、单细胞真核藻类:衣藻、小球藻、团藻、栅藻等单细胞原核藻类:蓝藻、颤藻 2、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太阳虫、喇叭虫、疟原虫等。动物没有原核的。 3、单细胞的真菌只要记住酵母菌就行了。其它叫“**菌”的一般就是原核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谷氨酸棒状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等 4、病毒因为没有细胞结构,它不属于真核或原核生物。常见的病毒有: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即艾滋病毒)、SARS病毒(即非典病原体)等。 生物进化历程看真核与原核生物区别: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甚至生殖细胞,一片绿叶,一段枝条,活的心脏等等,也就是一切具有新陈代谢的物体。(新陈代谢是指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细胞质骨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细胞质骨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与调控机 制 细胞质骨架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结构,它由许多蛋白质组成,与亚细胞器相连,参与了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如细胞运动、分裂、形态维持、内质网膜调控等等。本文将详细阐述细胞质骨架的作用、组成成分以及细胞如何调控其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质骨架的作用 1. 细胞运动 细胞质骨架对细胞的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呈现出一定的弹性和机械性,为细胞的运动提供了支持。细胞的运动分为两种类型:胞内运动和胞外运动。胞内运动主要是靠细胞质骨架的微管、中间丝和微丝导向,通过细胞骨架蛋白的重组和解组来实现。胞外运动则是由细胞外的细胞质骨架进行调节。 2. 细胞分裂 细胞质骨架在细胞分裂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骨架不断重组和解组生成各种不同的纤维骨架,从而实现对染色体、粒小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定位和分离。 3. 形态维持 细胞的形态维持需要依靠细胞骨架的支撑和调节。细胞形态的改变与细胞质骨架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内的运动、互作、重组和解组共同维护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4. 内质网膜调控

细胞质骨架还参与了内质网膜的调控。内质网膜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质膜系统,其形成和维持需要依靠细胞质骨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与内质网膜蛋白互作,细胞骨架蛋白能够促进膜蛋白移动和膜系统的重组。 二、细胞质骨架的组成成分 细胞质骨架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分为三种类型:微管、中间丝和微丝。 1. 微管 微管是由α-和β-微管蛋白二聚体组成的管状结构,直径约为25nm,长度可达数厘米。微管分布在细胞内,对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细胞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活动等。 2. 中间丝 中间丝是由一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中间丝蛋白结构组成的细长纤维束,直径约为10nm,长度从几百个纳米到数微米不等。中间丝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参与细胞的形态维持、胞质运输和细胞分裂等过程。 3. 微丝 微丝是由八轴长约30um,直径为7nm的肌动蛋白分子以螺旋形成的微丝,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对细胞的形状和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了细胞的内外运动以及细胞分裂等过程。 三、细胞调控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繁殖的需要,需要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调控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信号通路

假基因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

假基因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 郑航宇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9(030)006 【总页数】4页(P796-799) 【关键词】假基因; 长链非编码RNA; 肺癌; 标志物; 基因调控 【作者】郑航宇 【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广东湛江 5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据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在男性肿瘤排名中位居第一,在女性中位居第二,这表明肺癌仍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肺癌分为非 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或放化疗对晚期肺癌的预后较差。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成为近十几年来的治疗热点,但耐药性和特异性仍需人们进一步去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大量的非编码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长链非编码 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非编码RNA,长度大于200 nt。假基因(pseudogenes)属于LncRNA 的一员,是与编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非编 码基因[2]。JACQ等[3]于1977年在非洲爪蟾基因组中发现一段与功能基因的核

酸序列有高度相似并不能转录的核苷酸序列,因而将此类基因命名为假基因。随着对假基因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一部分假基因具有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等。在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假基因表达异常,并且广泛参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假基因与肿瘤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假基因在肿瘤中的基因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结合假基因的主要功能特点,就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假基因的分类 根据假基因的形成原理,假基因可分为未加工型假基因和加工型假基因,其中未加工型假基因又可分为复制型假基因和单一型假基因。复制型假基因是由于编码区或调控区在基因组DNA 复制或染色体不均等交换过程中发生碱基置换、插入或缺失等突变,导致复制后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而产生的[4]。单一型假基因则是指因为在编码区或调控区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的单一拷贝基因[5]。在mRNA逆转录成cDNA随机整合到基因组时,发生插入位点不适合或序列出现突变而丧失正常功能而形成的假基因,被称为加工型假基因[6-7]。未加工型假基因和加工型假基因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因为是由DNA序列演变而成而具有内含子-外显子的结构和调控元件,后者则是具有3'端聚腺苷酸化信号而没有内含子和5'端调控序列的mRNA特征。 2 假基因的功能 关于假基因的传统观点认为,人类基因组中含有约两万多个被称为“DNA 垃圾”或“基因组化石”的假基因。然而,近几年的研究认为假基因不仅可以调节它的母基因,还能调节肿瘤抑制因子和癌基因[8]。根据假基因的不同功能,可将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转录的假基因和编码蛋白的假基因。 目前已报道的假基因大多数为转录的假基因,它们主要通过其亲本基因行使功能。转录的假基因主要表现在对亲本基因的调控作用上:(1)假基因可转录反义RNA与

真核细胞中驱动蛋白的机制及其作用

真核细胞中驱动蛋白的机制及其作用 徐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3,3130100717,513031329@https://www.360docs.net/doc/ca19044264.html, 摘要: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s)主要分为驱动蛋白(kinesin),动力蛋白(dynein),以及肌球蛋白(myosin)。其中驱动蛋白是在微管上作定向运动的,在细胞内的运输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马达。从1985年发现至今,驱动蛋白一直是生物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近年来对这种分子马达的机制功能研究做一简要的综述。 关健词:驱动蛋白,机制,功能作用 在无比精密的细胞结构中,有一类分子,在细胞中发挥着核心运转的作用,它们大大提高了细胞中物质转换流动的速率,它们就是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分布在细胞内部或表面的一类蛋白,又称马达蛋白,它负责细胞内的一部分物质或者整个细胞的运动,从这个角度看,生物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的运动最终都归结为分子马达微观上的运动。而在真核细胞中,主要有三种马达蛋白——驱动蛋白、动力蛋白、肌球蛋白,它们三者间有共同点,也有区别较大之处。本文将对驱动蛋白的机制及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与另外两类马达蛋白做比较,并对其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驱动蛋白(kinesin)是一类能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及所携带的货物分子沿微管运动的马达蛋白,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是198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Vale等首次在鱿鱼和哺乳动物神经组织进行蛋白生化分馏实验中发现的[1]。驱动蛋白之中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种,目前在真核细胞生物(人与小鼠为例)体内发现了45种驱动蛋白,它们参与了各类的生命活动,广泛地存在生物体内。 1 驱动蛋白结构 驱动蛋白一般是一条大约长80nm 的杆状结构分子。其中一端是驱动蛋白的头部,由2个直径10nm的球状结构组成,另一端是呈扇形的尾部,而两端之间相连的铰链区呈杆状,称为驱动蛋白的颈部。球状的头部和杆状的颈部是由重链聚合而成,扇状的尾部则是由重链和轻链组成。其中,球状头部的马达结构域上具有ATP结合位点和微管结合位点,颈部区域比较柔韧,能够改变自身的运动方向与弯曲度,尾部具有识别膜状细胞器及囊泡物质的受体,主要负责细胞运输货物的绑定。 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类的驱动蛋白的基本结构都是基本相同的,而且

细胞分裂时期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和机制

细胞分裂时期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和机 制 细胞分裂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而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有丝分裂是一种紧密有序的过程,它被调控和驱动着让细胞能够准确而迅速地分裂成两个同样的基因组。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时期蛋白(Cyclin)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yclin是一类包含蛋白质的分子,它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中,细胞分裂时期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细胞分裂时期蛋白的生物学作用非常复杂,它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着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具体来说,细胞分裂时期蛋白主要发挥着“开关”的作用,它通过与“分裂酵母菌激酶”(CDK)结合来调控细胞周期的各个关键时刻。 在有丝分裂开始的前期,细胞分裂时期蛋白与CDK的结合抵消了细胞生长抑制物质的作用,使细胞得以进入有丝分裂的第一阶段——前期。在这个时期,细胞会逐渐准备好进行后续的复杂操作,包括染色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配对等。 随着前期的完成,细胞进入了有丝分裂的第二阶段——中期。这时,细胞分裂时期蛋白继续与CDK结合,使染色体的复制得以完成,并开始排列成叫做“纺锤体”的结构。纺锤体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够保证染色体顺利地分离和均分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中期完成之后,细胞就进入了有丝分裂的第三阶段——晚期。这时细胞分裂时期蛋白依然与CDK结合,并参与控制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的分裂。在这个阶段,细胞中的细胞器也开始重新组装,形成两个新的细胞。这样,有丝分裂就成功完成了。

总的来说,细胞分裂时期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够准确地控制和调整各个关键步骤的开关,确保有序、快速的完成有丝分裂过程。因此,对于了解生命科学的同学来说,对于细胞分裂时期蛋白的探究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AuroraA在细胞有丝分裂中作用及与肿瘤关系

关于Aurora-A在细胞有丝分裂中作用 及与肿瘤关系 【关键词】 Auror-A;有丝分裂;中心体;非整倍体;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综述 有丝分裂过程的偏差会造成中心体扩增、染色体异常分离以及非整倍体的产生,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从而引发肿瘤。为使姊妹染色单体和其他细胞成分能够均等地进入子细胞,需要一系列蛋白质的可逆的磷酸化作用,这其中包括Aurora激酶家族[1]。Aurora-A属于Aurora激酶家族,是中心体相关激酶,在细胞有丝分裂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所以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阐明Aurora-A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深刻理解Aurora-A诱导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1 Aurora激酶家族概述 Aurora激酶家族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参与调节有丝分裂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哺乳动物细胞中迄今发现3个Aurora家族成员,分别是:Aurora-A (Aurora2)、Aurora-B(Aurora1)、Aurora-C(Aurora3)[1]。Aurora激酶家族在结构上具有高度保守性[2],其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含有两个结构域,即可变区和催化区,人类Aurora家族三成员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一致性大于55%,多集中在C末端的催化区,并且都具有活化环和降解框。虽然三种人类Aurora激酶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大一致性,但它们在细胞内的定位存在差异。Aurora-A于S早期定位于复制的中心体和纺锤体两极,直到有丝分裂结束后退出,分布于子细胞核附近[1]。Aurora-B是染色体过客蛋白,定位于有丝分裂早期的染色体着丝粒区域,后期则转移至纺锤体中间区,最终在胞质分裂期集中于中间体,这种定位使得Aurora-B有调节动粒的功能,是纠正染色体排列和分离、调整纺锤体检验点和胞质分裂所必需的[3]。Aurora-C也是一种染色体过客蛋白[4],与Aurora-B、内着丝粒蛋白及survivin等过客蛋白一样,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分别定位于固缩的染色体及着丝粒上,后期转移到纺锤体的中间区,在胞质分裂期定位于中心体处,其功能与Aurora-B相互弥补,以满足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需要。因此Aurora 激酶家族不同的亚细胞定位与各自的功能密不可分,它们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调控,参与调节中心体的成熟、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和细胞分裂。 2 Aurora-A的结构 人Aurora-A最早从乳癌组织中检测到,被称为BTAK,又名Aurora2、AIK1、STK15、STK6、HsAIRK1等[5]。Aurora-A由403个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一级结构含有两个结构域,一个是可变区,一个是催化区。催化区位于C末端,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催化区内含有活化环和降解框,活化环参与Aurora-A激酶活性的调节,降解框D-box参与Aurora-A激酶的降解。可变区位于N末端,此区含有3个box,它们与Aurora-A的胞内定位以及识别、结合中心体的相关蛋白有关,其中A-box还负责激活D-box的降解功能[2]。 3 Aurora-A的周期性变化

细胞骨架系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细胞骨架系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有丝分裂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分裂过程,是细胞分裂和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囊泡破裂,通过变形和重新包合完成两个等量的细胞,发生激素, 蛋白质和细胞膜蛋白,乙酰胆碱受体等分子变异,使细胞重建结构、分裂,才能产生出两 个细胞,以便两个新的细胞完成发育成熟,而细胞的骨架系统对这一过程的促进有很大的 作用。 细胞骨架系统可以参与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传导和细胞中的构建,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提供框架结构,从而维持细胞结构,控制细胞形态,并促进细胞内活动物质的运输和分布,其中细胞骨架系统主要由三种大分子组成。它们分别是线粒体外膜(PMF)、微管和微丝 的聚合物以及超微管(MT)系统。它们构成了细胞内外形态,有助于细胞的发育,增强细 胞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活动物质的分布和传输。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系统可以促进细胞质变形,以及有丝分裂细胞带的形成。例如,细胞骨架系统可以增加细胞质的就近聚集度,锚定MCF,促进MCF弯曲和拉长,以 及控制MCF尾部的尾焦点的变形。其次,它还可以帮助细胞内的活动的物质的分布,如细 胞膜蛋白,促进细胞膜蛋白的重新组合,以及细胞骨架蛋白等活动物质的运输,从而可以 完成细胞分裂过程所需要的部分物质。最后,细胞骨架系统还可以促进细胞尾部的粘附分选,以及细胞之前和之后细胞间活动物质的传导,以及细胞粘附、迁移和聚集过程中的力 学现象,这是有丝分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功能。 总之,细胞骨架系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主要有促进细胞质的变形,帮助细 胞内及细胞间物质的传导,促进细胞间粘附分选,以及力学变形等。这些功能都能够遵循 上诉的有丝分裂的基本步骤,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发生变化提供必要的框架结构,从 而促进有丝分裂的发生和正确的结果生成。

哮喘疾病中肥大细胞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

哮喘疾病中肥大细胞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 周晓鹰;魏涛 【摘要】哮喘的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重塑.肥大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促成哮喘发病的这两种细胞类型之间存在串扰.近年来,肥大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和哮喘疾病发病的关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深入研究两者的生物学功能、在哮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寻找治疗哮喘或过敏性哮喘药物的新靶标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哮喘和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的前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0)004 【总页数】6页(P87-92) 【关键词】哮喘;肥大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 【作者】周晓鹰;魏涛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医学院,南安普顿 SO166YD;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1 1 哮喘

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据统计,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 不同程度的哮喘,其中大约有5%~10%的人口患有严重的、不受控制的哮喘[1]。该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包括服药等直接的医疗成本和生产力损失等造成的间接非医疗成本,单单是儿童哮喘导致的各类医疗和生活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量[2]。 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是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 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包括纤维化、杯状细胞增生/化生、粘液生成增加、平 滑肌增厚和收缩以及血管分布增加[3]。长期的研究已经说明各类的免疫细胞都不 同程度的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近期研究了应用拓扑数据分析方法描述哮喘的不同临床现象和免疫学特征之间的关联,指出严重哮喘与粘膜T细胞显著缺陷和肥 大细胞介质水平升高相关[4-5];前期的研究也发现肥大细胞专属性的炎症蛋白酶 可以直接影响细胞膜粘附蛋白从而造成气道上皮细胞和组织的损伤[6]。 2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s,MC)起源于造血祖细胞,但通常存在于粘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腺体、平滑肌细胞和神经附近,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循环并迁移到组织。造血期MC祖细胞的发育受到转录因子高度调节[7],当祖细胞迁移进入组织,它们在 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影响下成熟。 MC存在不同表型,通常分为含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connective tissue mast cells,CTMC)和仅含类胰蛋白酶的黏膜型肥大细胞(mucosal mast cells,MMC)。这两种细胞类型在包含的分泌颗粒数量和类型以 及它们对刺激的响应性方面不同。例如,CTMC含有更多的肝素,而MMC含有 更多的硫酸软骨素[8]。 MC是哮喘过敏性气道反应的关键效应细胞,其脱颗粒及蛋白酶和组胺的释放,在早期加剧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人体内MC无处不在,特别是与外部环境接触

细胞生物学选择题

细胞生物学选择题 标题细胞生物学感兴趣问题的ppt或小论文发布时 间 2012年12月19日 截止时 间 2013年1月31日 满分分 数 100.0 作业内 容请大家对细胞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做成ppt或写成小论文。 ppt要讲给大家;小论文按文章的格式写(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1. 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 病毒 B 支原体 C 血小板 D 细菌 2. 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 A细胞膜 B 核糖体CDNA D 核膜、核仁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具有() A核仁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4. 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 细胞质中 B 质膜上 C 线粒体内膜上 D 类核区内

5. 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 A 甲醇 B 乙醇 C 冰醋酸 D 聚乙二醇 6. 细胞融合是指() A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 C 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 D 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 7. 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A 离心分离技术 B 电泳技术 C 层析技术 D 光镜技术 8.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 A 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 B 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C 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 D 以上三种功能都有 9.以下关于Ca2+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钙泵的本质是一种Ca2+-ATP酶,作用时需要消耗ATP B 质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Ca2+离子泵出细胞外 C 内质网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细胞质中的Ca2+离子泵入内质网腔 D 钙泵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上 10. 细胞表面是指( ) A 细胞外的细胞被 B 细胞被及细胞膜 C 细胞膜 D 细胞被、细胞膜及细胞外基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