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板翅式中冷器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板翅式中冷器设计计算
设计一台板翅式中冷器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决定热交换器的单元(即中冷器芯子)尺寸。

这一决定主要取决于流体的允许的压力降和冷热流体的温差。

选择一种合适的翅片形式与参数,确定通道摆列,用对数平均温度法最终确定所设计的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并核算其压降应不超过容许压降。

对与板翅式中冷气设计,我们需按照一下步骤进行设计。

(1)根据工作条件确定热交换器的流动形式,如逆流,错流,或混合流等。

(2)选定翅片形式及其几何参数。

(3)选定一个单元体翅片的有效宽度,计算一排通道的截面积,每排通道
的换热面积等。

(4)根据定性温度,压力查取流体的物性参数。

(5)根据流体的热物性和流体阻力等选定流速,然后初步确定通道数。


者反过来也可初步确定通道数,在确定流速。

(6)根据流体热物性,流量比例及避免温度交叉和热量内耗等,确定通道
的合理排列。

(7)计算 Re,Pr,由图查的或者关联式求的传热因子j 和摩擦因子 f ,在计算各换热流体换热系数α。

(8)计算翅片效率和翅片壁面总效率。

(9)计算传热系数。

(10)确定对数平均温差,活在比热变化很大时用积分平均温差。

(11)计算传热面积。

(12)确定中冷器芯子的理论长度。

(13)进行压力校核计算。

如过查过容许值则重新假设,重复步骤5-13 在计算 ,直到满足条件。

3.3.1原始数据
中冷器增压空气及冷空的流量,进出口压力,中冷前后温度等参数的计算。

增压空气流量:
q mb0.2kg / s 中冷器进口空气压力:
p b0.204Mp a 中冷器进口空气温度:
k 1 T b T a ( k T a
b 1)
b
b为增压机效率
P b
b
2
Pa
T b388K
由以上空气流量增压比可选择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的轮增压器。

中冷器出口温度:T s 320K
冷却介质流量:q mw 3kg / s
冷却介质进口温度:T w1 300K
冷却介质出口温度:
Q q mb c pb (T b T s ) 14kJ / s
T w 2
Q
305K T w1
C
pw
q
mw
冷却介质的平均温度: T wm (T w1 T w2 ) / 2 302.5K (3-8)
SJ82GF 涡
(3-9)
(3-10)
3.3.2平均温度下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质
平均温度下冷空气的热物理性质可通过差工程热力学附表得到见表3-4
表 3-4 平均温度下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质热力学参数数值
密度w 1.180kg / m 3
热导率w 2.65 10 2 w / m k
运动粘度w 15.8 10 6 m 2 / s
普朗特数
P rw
0.702
定压比热
1.0118kJ/kg.c
3.3.3 平均温度下增压空气的热物理性
增压空气平均温度下的热物理性质可通过一下经验公式求的,
增压空气平均温度
T bm (T b T s ) / 2 354K
对数平均温度为
(T b T w 2 ) (T s T w1 ) T
T w 2 ) /(T s 44K
ln[( T b
T w1 )]
( 3-11)
平均温度下增压空气热物理性质
密度
b
P b P b / 2 1.985kg / m 3 ( 3-12)
287.4T bm
运动粘度为
b
1.717
10 5 (
T
bm )
0. 683
1.033 10 5 m 2 / s ( 3-13)
b
273
热导率
b
2.44 10 2 ( T bm )0 .82
3.02 10 2 w / m.k
( 3-14)
273
普朗特数
b
c
pb
b
0.685
P
rb
b
定压比热容
1.009kJ/kg.c
3.3.4 板翅式中冷器设计计算
根据工况选择布置流道为错流布置
,查阅标准翅片选择冷空气侧 65DK4263 增
压空气侧 32DK3503 的翅片,打孔型翅片破坏热边界层。

翅片具体几何参数详见
下表 3-6
表 3-6 翅片的基本参数mm 几何参数冷空气侧增压空气侧
H 6.5 3.2
0.63 0.3
' 1 1
s 4.2 3.5
x 3.57 3.2
y 5.87 2.9
B 300 80
板翅式计算的其他几何参数
当量直径 d e单位m
2xy
冷空气测翅片 d e 4.44 10 x y
2xy
增压空气侧 d e 3.04 10 x y 3 3
每层通道截面积 f i单位 m2
冷空气测通道f i B
1.497 10
xy
s
增压空气通道f i B
0.212 10
xy
s
3
3
每层通道传热面积 F i单位m2
冷空气通道的传热面积F i 2( x y)Bl
0.9 0.097
s
增压空气通道的传热面积F i 2( x y)Bl
0.9 0.075
s
二次传热面积对总传热面积之比
F i y 0.622
冷空气侧 F x y
F i y
0.475
F x y
设通道数 n
冷空气为的通道数10
增压空气的通道数9
空气质量流速 G
冷空气流量
q m
200.4m/s G
nf i
增压空气流量
q m
104.8 m/s G
nf i
计算换热系数
翅片定型尺寸 b 6.5x10-3 3.2x10-3 雷诺数 R e
冷空气的雷诺数R e d e G
=5186.3
增压空气的雷诺数R e d
e
G
=3119.0
J (由图查得 ) 0.0061 0.0078
f 0.015 0.016
Pr 0.702 0.685
S jP r 2 / 3 0.00772 0.00939 t
S t c p G 1565.3 992.9 翅片效率和翅片壁面总效率
m 2 228.4 181.9
f
mb 1.485 0.582
f tanh(mb) 0.608 0.901 mb
F i
0.756 0.953
1 (1 f )
F
传热系数
冷空气侧为:
K c
1
452.1 1
F c 1
h h
F h
c 0c
增压空气侧:
K h
1
584.7 1
1
F h
h 0 h
c
0c
F
c
实际需要流通道数
n '
Q
0 k t m Fi
冷空气需要的流道数
9.59
增压空气需要的流道数
8
n , 1.0 1.1n 符合要求
3.3.5 压力损失校核
热交换器芯子中的阻力它主要由传热面形状的改变而产生的阻力和摩擦里
组成,该阻力损失直接影响增压柴油机进气压力状况, 为了柴油机正常工作次损
失压力必须小于容许损失的压力值
14。

P
G 2
[ 2( 1 1) 4 fl
*
1
] 3564.6 4000Pa (3-15 )
2 1
2
d e
m
损失压力 P 与总压力之比 P
b
p
0 . 0035646
1 .74 %
P b
0 .204
3.3.6 中冷器芯子尺寸
中冷器芯子尺寸中长为板翅单元长与两端封条之和, 宽为冷热空气翅片高之和与平板厚之和,高为单元厚与封条之和。

长 300+15x2=330mm
宽 10x6.5+9x3.2+20x1=113.8mm
高 80+2x15=110mm 3.4本章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