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第五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第次课)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气缸压力反馈控制法: 通过气缸压力传感器检测每循环缸压,求 Ttq,A/F反馈控制使Ttq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步骤:
▷规定曲轴位置上测缸压p;N循环
▷求Ttq 、 Ttq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Ttqj a1 p1 a2 p2 a3 p3 a4 p4 ai pi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怠速暖车增量修正系数FI: 修正起动后,进气门、气缸壁表面温度、冷却水 温TW随时间而时,油膜蒸发作用不同造成的混 合气偏稀的部分。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高温修正系数FT:
指汽车大负荷高速行驶后停车10~30分钟后再起动 的2~3分钟时间内的加浓修正
FC f ( FET , FAD , FO , FL , FH )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① FET:温度修正系数 因温度不同,影响雾化质量影响混合气浓度。 低温时,雾化蒸发不良混合气过稀熄火。 高温时,燃油易蒸发“汽阻”现象影响高温 再起动性。 起动后增量修正系数 :低温起动时,着火后数 十秒内进行的增量修正 。
§5.4 汽油机燃烧组织方式及燃烧室
三、典型燃烧室
楔形:结构较紧
半球形:结构紧凑,
A/V值小火焰传播距离 最短初期燃烧速率快
凑、火焰传播距离 短,挤气面较大
碗形:结构紧凑,火焰传
播距离短,挤气效果好燃 烧室的A/V较大,散热损失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浴盆形:椭圆形挤
气效果差,A/V值大, 火焰传播距离长
②加减速修正系数FAD:

加速修正系数FAC:
原因:加速时, 造成缸内a变稀。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减速修正系数 FDC:
原因:减速时,a变浓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③氧传感器反馈修正系数FO:

上次课内容回顾
O2传感器反馈控制a=1,提高a的控制精度。 修正方法:a=1的正确判定ECU反馈控制。
径向分量>轴分量 大时轴向分层
北 理 珠 机进气初期只有 车空气进入气缸 学 强烈涡流 院
气门达hmax时喷油,靠 涡流上浓下稀分层
2.横向分层稀薄燃烧 利用4气门机构,采用滚流式进气道,配合活塞顶 结构形状,形成滚流。

喷油器安装在进气支 管,向两个进气门之间 喷油,火花塞布置在气 缸中央
Ka:进气温度修正系数;
Kw:怠速暖车修正系数;
Kk:加减速修正系数; Kp:节气门开度修正系数;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Kf:反馈修正系数; Ks:起动后增量修正及油耗控制修正系数; Ki:怠速稳定修正系数。
上次课内容回顾 §5.4 汽油机燃烧组织方式及燃烧室
一、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 燃烧室结构形状: 影响混合气形成、火焰传播、放 热规律、传热损失以及爆燃倾向。 要求:

燃烧室内宏观气流运动特性的定义:
涡流:绕气缸中心线(z轴)旋转的气流 滚流:绕⊥于气缸中心与缸心距沟成的面(y轴)旋
转的气流 侧滚流:绕⊥气缸中心与缸心距构成面的(x轴) 旋转的气流
北 组织燃烧室内气流的方式: 理 进气系统和燃烧室形状配合进气涡流方式; 珠 机 只通过燃烧室形状在压缩过程中形成挤流方式 车 学 院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3.喷油量的控制 喷油量:=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量/目标空燃比,即
G Gf ( A / F )T
Gf:取决于喷孔直径、孔数、针阀升程、喷射压力 和喷射脉宽(Ti)
当喷油器结构确定,喷射压力为常数时: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G f K 0 Ti
1) 结构要紧凑面容比A/V:表征火焰传播距离、 散热面积以及熄火面积 ; 2) 良好的充气性能进气门/进气道布置,流通 面积,进气阻力
3) 火花塞位置缩短火焰传播距离 4) 可组织适当的气流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上次课内容回顾 §5.4 汽油机燃烧组织方式及燃烧室
二、燃烧室内的气流特性
三菱4G型汽油机:
纵向直进气道+半球形 燃烧室强烈的反滚 流与喷雾配合,分 层A/F=40,=12
早喷射 晚喷射
丰田D4型汽油机: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通过喷射方式的有效控制 和燃烧室内涡流的优化匹 配实现A/F=50稳定燃烧
2)稀薄燃烧控制 主要控制目的: 精确控制A/F,使 汽车百公里油耗最 低;同时降低排放
传热损失。
混合气易分层稳定分层稀燃。 A/F控制及过渡工况控制更精确。
因车用发动机不同工况对A/F要求不同:稀燃 工况范围只限于中小负荷区。 大负荷或全负荷 在中小负荷区:压 区:进气行程中喷 缩行程后期喷油 油目标空燃比 上浓下稀的分层混 实现均匀混合气 合气。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3.典型的GDI分层稀燃系统 ① TCCS燃烧系统(Texaco controlled combustion process) 顺着气流喷油, 喷射压力 2MPa 螺旋进气道 或导气屏 进气涡流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气流外缘形成较浓混合 气火花塞安装 位置
燃气体和未 燃气体靠密 度差分离
② GDI滚流分层稀燃系统
机 车 学 院
挤气面积
3、半球形燃烧室
半球形燃烧室也在气 缸盖上,一般配凸出的活 塞顶。 燃烧室紧凑,且火花塞 能布置在中央,是火焰传 播距离最短的一种。进排 气门倾斜布置。两气门之 间角度为 50°~75 °。 气流进入气缸转弯最小, 北 充量系数大,在非常高的 理 珠 转速下仍能保持满意的充 机 量系数。 车
K0:与喷油器结构有关
喷油量的控制喷射脉宽Ti的控制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Ti的确定:
Ti Tp Fc Tv
Tp:基本喷射时间标准条件下由目标空燃比确定; Fc: Tp的修正系数;
Tv: 喷油器的无效喷射时间。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Tv TO TC
挤气面积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2、浴盆形燃烧室
浴盆形燃烧室高度是 相同的,有挤气面积,但 挤气的效果较差,火焰传 播距离也较长,燃烧速率 比较低,燃烧时间长,压 力升高率低。 试验证明,适当增加 挤气面积比,可以改善发 动机的性能。 浴盆形燃烧室的F/V 北 较大,对HC排放是不利 理 的,但压力升高率低,工 珠 作柔和,NOx排放低。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分层燃烧方式分类:根据燃料喷射方式分为
进气道喷射式和缸内直喷式两种 。
(1)进气道喷射式分层给气燃烧方式
根据缸内气流特性分为:轴向分层燃烧方式 横向分层燃烧方式 1.轴向分层稀薄燃烧 关键技术:喷射时期与缸内气流的匹配A/F可达22 晚喷,配合缸内强列涡流,实现A/F的轴向梯度分布
p Ga K v T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K : Vh / R
即,通过台架试验确定各工况下的充气效率, 实 时检测进气压力和温度,求得Ga。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2.喷油脉宽Ti的确定: T T F T i p c
其中, Fc f (Ka , Kw , Kk , K p , K f , Ks , Ki )
Baidu Nhomakorabea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通过喷射时期的 控制可实现均质 混合气燃烧、分 层稀薄燃烧以及 HCCI
1.GDI混合气形成机理 关键技术:进气系统和燃烧室形状缸内滚流; 高压喷射控制喷雾与缸内气流配合; 3 ~5MPa 火花塞及喷射位置匹配
喷油器中央布置+涡流 火花塞中央布置+涡流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三、速度密度式 原理:通过进气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结合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行推算进气流量。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1.进气量的推测原理 由充气效率定义: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
Ga Vh v 进气管空气密度: p / RT
尾气排放燃烧系统改进+后处理技术;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曲轴箱通风PCV阀回流到进气管; 燃料供给系蒸发物活性碳罐吸收装置来控制
活性碳罐吸收装置
用活性碳罐吸附燃 油系统的蒸发物; 在进气过程中随情 系空气进入气缸。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活性 炭罐

④ 学习控制修正系数FL:
原因:因发动机长期使用一些零部件磨损等使反馈
控制的空燃比偏离目标值的部分,控制精度 修正方法:三过程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a)学习过程:确定量
b)记忆过程:记忆
c)实施过程:修正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上次课内容回顾
⑤ 大负荷高转速增量修正系数FH: 原因:大负荷时,要求输出最大转矩需要功率 混合气 a=0.85~0.95 。
滚流为主
挤流为主
分层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2.GDI燃烧方式的特点
气缸压力推迟点火提前角,放热速率,放热
持续时间

质调节,取消节气门泵气损失。
油雾缸内蒸发燃烧室壁面T,传热损失。
v,,t。
分层混合燃烧,外围稀混合气对火焰起隔热作用,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关键技术:A/F精 确控制在Ttq允许 的范围内
控制方法
空燃比反馈控制法:由A/F传感器反馈控制。
空燃比传感器在ZrO2固体上施加电压时, 产生与排气中的O2浓度成比例的O2离子的移 动,从而形成电流,即
C DO 2 p S I0 ln T l 1 pO2 1 p
i 1
4
1 N Ttq Ttqj Ttqji Ttq N j 1

§5.5 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及其控制 一、汽油机有害排放物及其产生机理
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排气中的CO、HC、NOx、
CO2;曲轴箱通风向大气排出的HC排放;燃料供 给系中燃料蒸发的HC等。
污染物来源不同,措施不同:
一般, TO TC
§5-3 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
a) Tp的确定
上次课内容回顾
G/n 热线式流量计: T p K ( A / F ) 0 T
喷油器是按 每转喷射
G:单位时间质量流量; K0:常数; G/n:每转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 。
卡门涡式流量计: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b)Fc的确定 根据进气量的测量方式Fc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 质量流量式EFI,主要考虑5个方面的因素:
活塞顶上的回转体
1、锲形燃烧室
布置在气缸盖上,火花塞 在楔形高处的进、排气门 火 花 之间,因此火焰距离较长, 塞 一般设置挤气面积。气门 稍倾斜使气道转弯较少, 减少进气阻力,提高充量 系数,压缩比也可以有较 高值,达9-10。这种燃 锲形 烧室有较高的动力性和经 济性。但由于混合气过于 集中在火花塞处,使初期 燃烧速率和压力升高率大, 火花塞 工作粗暴一些。
北 理 珠 机 车 学 院
滚流的引导下浓混合气经过 火花塞;而火花塞两侧为纯空 气,形成以火花塞为中心的 横向混合气浓度梯度分布

A/F=23,经济性6~8%,NOx80%
(2) 缸内直接喷射(GDI)式稀薄燃烧
GDI燃烧系统与PFI的比较

PFI:保留节气门;进气道喷射形成油膜;稀燃 范围有限。 GDI:将喷油器安装在气缸盖上直接向燃烧室内 喷油。更容易控制缸内混合气形成。
学 院
一般不组织挤流
3、半球形燃烧室
最高转速在6000r/min 以上的车用汽油机几乎都采 用半球形燃烧室。这种燃烧 室F/V值小,HC排放低。 半球形燃烧室一般不组织挤 流,如果要组织挤流,将使 活塞头部形状复杂一些。由 于火花塞周围有较大的容积, 使燃烧速率和压力升高率大, 北 理 工作较粗暴。由于最高燃烧 珠 温度高,NOX排放较高,半 机 车 球形燃烧室气门布置较为复 学 杂,多采用双顶置凸轮轴。

一般不组织挤流
四、汽油机分层给气和稀薄燃燃烧系统
1)分层燃烧

均匀混合燃烧特点:A/F变化范围窄(=12.6~17), 且在较高温度下易爆燃限制, t ; 分层给气燃烧的特点:缸内形成A/F梯度分布;

火花塞附近较浓可靠点燃 ;
A/F梯度分布:靠燃烧室内组织的气流与喷射方式 配合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