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管理思想的文字记载。管理活动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从事的一种智力活动。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是由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管理思想组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这些学派留存的文化典籍中,《孙子兵法》被世界誉之为最深刻、永远新鲜的管理经典。
在中国古代每一个学派都代表一个不同的管理思想,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其中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基于这一总体看法,本文就这五家所关注和探讨的重点问题,对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作了概要论述,从而勾画出了先秦诸子管理思想的大致面貌,由此初步展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诸子百家——儒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荀子。“礼”是儒家学说的标志性范畴。主张使国家“立于礼”,力主推行“礼治”于国家管理过程,是儒家管理学说的本质特征。儒家主张以“礼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管理,其实质也就是把管理本质地理解为组织;所谓“礼治”,就是按照“礼”的要求来建构人群关系体系和规定人群活动模式。儒家的管理学说,本质上是一种组织理论。汉初,汉高祖刘邦宴请群臣,而手下的武将多是粗人,酒醉之后,言行不禁,甚至有拔剑砍柱,当堂骂人的事情出现,刘邦为此十
分苦恼。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为刘邦设计了一套简而易行的礼仪,这样大臣不会喝醉胡行,皇帝的尊严也能得到尊重,而且同样不伤及酒宴作为君臣交流沟通或庆吊礼仪的作用。刘邦在长乐宫亲临施行了这样一套礼仪,得到大臣恭敬有礼的祝酒之后,说:“朕今日方知皇帝之尊贵!”这就体现出了儒家礼治的管理思想。
诸子百家——法家
法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韩非、李斯和商鞅。在国家管理问题上,法家所特别重视的是管理的控制职能,所以主张法治。所谓法治,就是对国家作为一个组织整体进行控制,它属于管理控制范畴。法家的管理学说,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理论。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秦国的士兵一个个都英勇无比,这些都要归功于商鞅制定的军工制度。军功制度的颁布使战争对于千千万万的秦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国家而战,还是通往财富和荣耀,摆脱贫困卑微的唯一出路。法家的管理思想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帝国。
诸子百家——兵家
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是出于国家生死存亡之大局的考虑来研究战争之道的,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孙子·计篇》)也。这种研究,实质上是关于国际交战状态下一个国家为了击败对手、取得胜利而制定战略战术的决策研究。兵家的管理学说,本质上就是一种决策思想。兵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