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一) 被动吸收 是指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
收不需要代谢能量直接参与,离子顺着电化学 势梯度转移的过程。
单纯扩散:溶液中的溶质从浓度高的区域直接
跨膜移向浓度较低的邻近区域。 (脂溶性比较好的有机溶质)
易化扩散: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
度或电化学梯度跨2膜4%的转运。
24%
55%
21%
14
跨膜运输总结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5
(三) 胞饮作用
细胞通过质膜的 内折而将物质转移到 胞内的过程称为胞饮 作用(简称胞饮)。
胞饮作用属于非 选择性吸收物质的方 式,不是植物吸收矿 质元素的主要方式。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6
饱饮过程示意图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1、 离子在根细胞表面的吸附
2、 离子进入根内部:① 质外体途径 3、 离子进入导管
② 共质体途径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土壤条件
1、土壤温度; 2、土壤通气状况 ; 3、土壤溶液的pH值;4、土壤溶液的浓度; 5、土壤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6、土壤水分含量;7、土壤颗粒对离子的吸附 8、土壤微生物
➢这表明,溶质进入质外体与其跨膜 进入细胞质和液泡的机制不同,前 者以被动吸收为主;后者以主动吸 收为主。
图3-2 植物组织对溶质的吸5 收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可分为:
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2)
区域化,发生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2) 物质运输:膜上有传递蛋白(又称载体),可调控物 质出入细胞。
(3) 信息传递与转换的作用:膜上嵌入膜受体蛋白,有调 控外界化学信号的作用。
(4) 能量转换:膜上可进行光能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合 磷酸化等。
(5)细胞识别:有可感应和鉴别异物的能力。
(6) 物质合成:粗糙型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0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质子泵
H+-ATP酶
质膜上的H+-ATP酶; 液泡膜上的H+-ATP酶; 线粒体膜与叶绿体膜上的H+ -ATP酶 。
离子泵
质膜上的Ca2+-ATPase催化膜 内侧的ATP水解放能,驱动胞
Ca2+-ATP酶 质内的Ca2+泵出细胞。其活性
依赖于与ATP和Mg2+的结合,
故又称Ca2+ ,Mg2+-ATPase
第三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第四节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 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的条件
第五节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六节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第七节 氮的同化 第八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被动转运(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协同扩散)
主动转运55(%逆电化学势梯度进21行%,主动转运)
8
离子通道基本上是按
扩散原理进行,胞外离 子浓度高时,通过离子 通道扩散(协助)进入胞 内,膜上离子通道有多 种,如K+、Cl-、Ca2+ 、NO3- 等,允许不同 离子通过。这种吸收离 子的方式无需呼吸作用
1
第三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的营养可分为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化肥是 我们最常听到无机营养,其中有N肥、P肥和K肥等等; 有机营养主要指糖类、脂类、各种氨基酸等。这些营 养物质溶于水后称为溶质。人吸收营养是通过嘴把食 物吃到胃里,而细胞吸收溶质时,溶质要穿过细胞膜 这道障碍。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让我们先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2
一、生物膜
糖
膜由磷脂双分 子层和镶嵌的蛋白 质组成。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位于 膜的表面,疏水性 尾部在膜的内部。
膜上蛋白质与外表面
相连称外在蛋白;
细胞膜的立体结构图
镶嵌在磷脂之间,甚 至穿膜的内外表面称
内在蛋白。
基本成分:蛋白质(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脂类和糖 3
生物膜的生理功能:
(1) 分室作用:把细胞内部/的空间分隔开耒,使细胞内部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 不消耗代谢能量。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要
消耗代谢能量。
24%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物质吸收。
55%
21%
17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五节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 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 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的相对独立性 2、根系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 3、单盐毒害和阳离子对抗
4
当植物根从外部吸收溶质时,首先有一个溶质迅速进入的阶段,称为 第一阶段,然后吸收速度变慢且较平稳,这称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溶质进入质外体, 在第二阶段溶质进入原生质及液泡。
➢将实验材料从溶液转入水中,原来 进入质外体的那些溶质会泄漏出来
➢ 用无O2、低温或用抑制剂来抑制 呼吸作用,则第一阶段的吸收基本 上不受影响,而第二阶段被抑制。
。 11
ATP酶(又称离子泵学说)
ATP酶与细胞内的阳离 子M+结合并被磷酸化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酶的构象改变,将离子 暴露于外侧并释放出去
外侧
内侧 图 ATP酶逆电化学势梯度转运阳离子的可能机制
ATP酶释放
Pi恢复原构
象
12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3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主动吸收的特点:
① 物质可逆浓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② 有选择性; ③ 需要能量(可由细胞膜上的呼吸链供给)。
(带电荷的离子) 55%
速度快,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7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通道蛋白
又称离子通道
是膜上的内在蛋白构成的跨膜园 形孔道,依赖膜内外电化学势的梯 度,使膜外离子进入细胞内。
转运蛋白
(传递蛋白)
又称载体、传递体、透过酶或运 输酶。
载体蛋白
由载体转运的离子与载体蛋白有
专一的结合部位,因此载体能选择 性地24携% 带离子通过膜。
提供能量,是一种被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吸收方式。
9
(二) 主动吸收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
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载体的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在高等植 物的细胞质膜上存在着ATP酶(ATPase),可以 催化ATP水解生成ADP与Pi,释放能量驱动离 子跨膜运输,在膜两侧形成电势差,所以ATP酶 也称电子泵,是参与能量代谢的关键酶。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一) 被动吸收 是指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
收不需要代谢能量直接参与,离子顺着电化学 势梯度转移的过程。
单纯扩散:溶液中的溶质从浓度高的区域直接
跨膜移向浓度较低的邻近区域。 (脂溶性比较好的有机溶质)
易化扩散: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
度或电化学梯度跨2膜4%的转运。
24%
55%
21%
14
跨膜运输总结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5
(三) 胞饮作用
细胞通过质膜的 内折而将物质转移到 胞内的过程称为胞饮 作用(简称胞饮)。
胞饮作用属于非 选择性吸收物质的方 式,不是植物吸收矿 质元素的主要方式。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6
饱饮过程示意图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1、 离子在根细胞表面的吸附
2、 离子进入根内部:① 质外体途径 3、 离子进入导管
② 共质体途径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土壤条件
1、土壤温度; 2、土壤通气状况 ; 3、土壤溶液的pH值;4、土壤溶液的浓度; 5、土壤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6、土壤水分含量;7、土壤颗粒对离子的吸附 8、土壤微生物
➢这表明,溶质进入质外体与其跨膜 进入细胞质和液泡的机制不同,前 者以被动吸收为主;后者以主动吸 收为主。
图3-2 植物组织对溶质的吸5 收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可分为:
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2)
区域化,发生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2) 物质运输:膜上有传递蛋白(又称载体),可调控物 质出入细胞。
(3) 信息传递与转换的作用:膜上嵌入膜受体蛋白,有调 控外界化学信号的作用。
(4) 能量转换:膜上可进行光能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合 磷酸化等。
(5)细胞识别:有可感应和鉴别异物的能力。
(6) 物质合成:粗糙型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0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质子泵
H+-ATP酶
质膜上的H+-ATP酶; 液泡膜上的H+-ATP酶; 线粒体膜与叶绿体膜上的H+ -ATP酶 。
离子泵
质膜上的Ca2+-ATPase催化膜 内侧的ATP水解放能,驱动胞
Ca2+-ATP酶 质内的Ca2+泵出细胞。其活性
依赖于与ATP和Mg2+的结合,
故又称Ca2+ ,Mg2+-ATPase
第三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第四节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 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的条件
第五节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六节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第七节 氮的同化 第八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被动转运(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协同扩散)
主动转运55(%逆电化学势梯度进21行%,主动转运)
8
离子通道基本上是按
扩散原理进行,胞外离 子浓度高时,通过离子 通道扩散(协助)进入胞 内,膜上离子通道有多 种,如K+、Cl-、Ca2+ 、NO3- 等,允许不同 离子通过。这种吸收离 子的方式无需呼吸作用
1
第三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的营养可分为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化肥是 我们最常听到无机营养,其中有N肥、P肥和K肥等等; 有机营养主要指糖类、脂类、各种氨基酸等。这些营 养物质溶于水后称为溶质。人吸收营养是通过嘴把食 物吃到胃里,而细胞吸收溶质时,溶质要穿过细胞膜 这道障碍。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让我们先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2
一、生物膜
糖
膜由磷脂双分 子层和镶嵌的蛋白 质组成。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位于 膜的表面,疏水性 尾部在膜的内部。
膜上蛋白质与外表面
相连称外在蛋白;
细胞膜的立体结构图
镶嵌在磷脂之间,甚 至穿膜的内外表面称
内在蛋白。
基本成分:蛋白质(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脂类和糖 3
生物膜的生理功能:
(1) 分室作用:把细胞内部/的空间分隔开耒,使细胞内部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 不消耗代谢能量。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要
消耗代谢能量。
24%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物质吸收。
55%
21%
17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五节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 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 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的相对独立性 2、根系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 3、单盐毒害和阳离子对抗
4
当植物根从外部吸收溶质时,首先有一个溶质迅速进入的阶段,称为 第一阶段,然后吸收速度变慢且较平稳,这称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溶质进入质外体, 在第二阶段溶质进入原生质及液泡。
➢将实验材料从溶液转入水中,原来 进入质外体的那些溶质会泄漏出来
➢ 用无O2、低温或用抑制剂来抑制 呼吸作用,则第一阶段的吸收基本 上不受影响,而第二阶段被抑制。
。 11
ATP酶(又称离子泵学说)
ATP酶与细胞内的阳离 子M+结合并被磷酸化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酶的构象改变,将离子 暴露于外侧并释放出去
外侧
内侧 图 ATP酶逆电化学势梯度转运阳离子的可能机制
ATP酶释放
Pi恢复原构
象
12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3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主动吸收的特点:
① 物质可逆浓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② 有选择性; ③ 需要能量(可由细胞膜上的呼吸链供给)。
(带电荷的离子) 55%
速度快,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7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通道蛋白
又称离子通道
是膜上的内在蛋白构成的跨膜园 形孔道,依赖膜内外电化学势的梯 度,使膜外离子进入细胞内。
转运蛋白
(传递蛋白)
又称载体、传递体、透过酶或运 输酶。
载体蛋白
由载体转运的离子与载体蛋白有
专一的结合部位,因此载体能选择 性地24携% 带离子通过膜。
提供能量,是一种被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吸收方式。
9
(二) 主动吸收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
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载体的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在高等植 物的细胞质膜上存在着ATP酶(ATPase),可以 催化ATP水解生成ADP与Pi,释放能量驱动离 子跨膜运输,在膜两侧形成电势差,所以ATP酶 也称电子泵,是参与能量代谢的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