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11.1 散文的整体阅读示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显志; 篇末点题。 ④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 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 的主要情感。
⑨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但用到树上,肯定不准确, 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 所处环境的残酷。
⑩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 底任由驰骋。后来,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 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再爬 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 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 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 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 上。
步骤三 抓“形”析“情”,体悟意蕴 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岳桦?突出了岳桦的哪些特点? 手法:文章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熔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炉,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岳桦。特点:生长在山上, 身处绝境;身躯匍匐,树梢翘起;倔强壮烈,富有精神。 步骤四 深挖情感,明确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主旨:本文通过对身处绝境,身躯匍匐,但倔强壮烈的岳桦的 描写,抒发了对岳桦及像岳桦一样不断超越自我,让生命质变的精 神的赞美。 步骤五 细审题意,规范作答
②那时长白山还没有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 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也是那样,尽管一路 上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 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 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 准的照片。
(四)写人记事类 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 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 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记事的散文,致力 于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其特点主要有: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 常生活中较为平淡的人、事。 (2)记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将若干零 碎、琐屑的生活片段组合成篇,而这些片段又以一线贯串,来反映 一个主题;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 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 甚至是几者的综合。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通过叙事、人物描写来 完成。
[尝试解题]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开头,主要是为 了呼应下文,暗示那时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值得记忆的景点不多。
B.文章始终以岳桦与白桦的对比为主线,通过白桦养尊处优、风流 浪漫与岳桦身处绝境、倔强不屈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ຫໍສະໝຸດ Baidu贬态度。
(3)写人、叙事往往不可分离,文中的人、事都来自于生活,而 并非虚构。无论写人还是叙事,其目的都是抒发感情,阐明事理。
(4)写真人真事,不虚构不夸饰,语言朴实,感情真切。
[以例说法] 阅读文本
[2017·《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岳桦 任林举
①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 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③只有那些岳桦树,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④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转向车外,突然,我感 觉到,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 身躯匐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 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 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厉的 叫喊。 ⑤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⑦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 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棵白桦树上 的同一颗种籽。
⑧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 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 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 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 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⑥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作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 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 不是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 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 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 些。构成这个阵营的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肩负怎样的使命?
C.文章最后写到,“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并非是指 岳桦发生了基因上的改变,而是指它们在精神上、性格上完成了自身的超 越。
(有删改)
阅读步骤 步骤一 研读标题,找切入点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岳桦。 步骤二 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第①~③段写作者第一次到长白山时对岳桦留下了深刻记忆。 第④~⑥段写岳桦身躯匍匐而树梢吃力翘起,它为了生存而迸发出 巨大的生命能量。第⑦~⑧段写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 的。第⑨~⑩段写残酷的环境使白桦变成了岳桦,实现了对树本身 的超越,产生了某种生命质变。
(三)文化游记类 文化游记散文是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 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 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 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的一类散文。其特点有: (1)取材上的文化性 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 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 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现 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
三、散文的分类 通过对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分析,根据写作内容和表 达方式的不同,可把散文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 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四类。
(一)写景状物类 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 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 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1.体裁特点 其主要特点有: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 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 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变化, 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比等 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寓教于乐
素养“天天看” 武松打不死一只大黄狗
《水浒》第三十一回写武松醉打孙亮之后,面对一只绕着他狂 吠的大黄狗,一刀砍去,却劈个空,头重脚轻地撞下溪里去,“再 也起不来,只在那溪里滚”,正如他打死老虎以后,手脚酥软,连 一只死虎也提不动了一样。 这就叫做:①________。
《水浒》的作者让武 松打死老虎,却不让他杀 死黄狗,这是为什么? ②________
(2)文化意识强烈 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 (3)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 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 发掘现象的本质。在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 (4)文化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存在交叉关系 如作者在记游过程中常常通过写景状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但 是,大部分因景抒情的散文,景常常只是一个引发感情的触发点, 而游记则不论抒情色彩如何浓郁,总要摹山拟水,总要描述自然景 观和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
参考答案: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②作者让武松将老虎 打死,因为此举非一般人所能,显示了他的英雄气概;而打狗只不 过是一般人之所能,如果让武松奋力与黄狗搏斗,并将其杀死,这 不仅无助于表现英雄崇高的威风,反而增添了滑稽和俗气。
熟悉文本知识 了悟阅读技巧 散文文本知识整合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 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 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 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 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本专题所讲 的就是狭义的散文。
二、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形”应指 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的“散” 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 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 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 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 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
(5)常见的结构形式 ①静赏式:进入经典——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 点。 特点:赏景的缘由;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 来深化主题。 ②情索式(以情味线索来连缀景物):情的缘起——情的积蓄 ——由情及人——情的归结。 特点: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方面, 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抒情。
(2)语言的形象性 它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整体的文学性高于一 般的议论文,往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生动、形象,很 有感染力。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表现形式上,议论性散文更加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可记 叙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可引经据典,可发表见解。描写使内容 形象具体,记叙使列举材料清楚真实,议论使文章富于思辨、观点 鲜明、主题明确,抒情则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写作时可使用多种修 辞手法,运用多种句式,使文章语言精辟、文辞华美,最大限度地 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展示自己的文采。
(二)议论说理类 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议论 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生活过程 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 性具象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 散文等,具体特点: (1)内容的丰富性 在思维形式上,议论性散文如天马行空,自由无羁,便于考生 将平日阅读积累的大量知识,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那些鲜活生 动的材料,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文中,使文章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显示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厚重耐读,更易于打动读者。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 ①以景勾连情思:如“景物依旧,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自 然能生出伤感怀旧的情感”。 ②以景渲染气氛: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 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传达出来。 ③景的变化而生的情思:景物本身会有变化,而使人产生欢愉 或悲愁等种种不同的情思。 ④寓情于景:利用想象、联想,作者将主观的情感直接寄托在 景物之中,所描摹的景物都充满作者当时的情感。 ⑤取代表性的景以凸显情:作者描写的景本身已具备明显的象 征意义,如月的阴晴圆缺,如草的春风吹又生,如水的一江春水向 东流等,融情于景就显得自然,也能引发读者共鸣。
⑪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 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 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 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 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 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 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