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理学幻灯片(第二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生理II》PPT课件
![《微生物的生理II》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7f5c4cec3a87c24128c43e.png)
编辑ppt
7
六、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编辑ppt
8
• 对绝大多数属于渗透营养型的微生物来说,营养物质通过 细胞膜进入细胞的问题,是一个较复杂又很重要的生理学 问题。
• 细胞壁在营养物质运送上不起多大作用,仅简单地排阻分 子量过大的溶质的进入,细胞膜则是控制营养物进入和代 谢产物排出的主要屏障。
与单纯扩散的方式相类似,也是以物质的浓度梯度为 动力,不需要代谢能量。不同在于有载体蛋白的参加。这 种载体蛋白与营养物质之间存在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 在细胞膜内外表面不同,在外表面亲和力大,内表面亲和 力小,通过这种亲和力大小的变化达到运输的目的。由于 有载体蛋白的参加,扩散速度比单纯扩散快。
载体蛋白有类似酶的特异性,因此也叫渗透酶,如葡萄 糖载体只运送葡萄糖。这些酶大都是一些诱导酶,只是在 环境中存在机体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时,这些酶才合成。
编辑ppt
3
2、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 根据培养基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分为三类:固体培养
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以培养基中凝固剂有 无和含量多少来划分,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 胶。硅胶适宜用于分离与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实验室及微生物大 规模的工业生产。 (2)半固体培养基:含少量(0.3-0.5%)凝固剂。 (3)固体培养基:含较多(1.5-2.0%)凝固剂。用于 菌种分离纯化、鉴定、保种等。
加入胆汁酸盐(麦康盖培养基) → G+被抑制,G-生长
加入几滴10%酚 → 细菌、霉菌被抑制,放线菌可生长
加入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 → 细菌、放线菌被抑制,酵母
菌和霉菌可被分离
编辑ppt
5
(3) 鉴别培养基 指在普通培养基里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的培养基
微生物学第二章(2)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二章(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e00fc3bcd126fff6050b55.png)
大多数为多细胞(菌丝内有横隔膜)
少数为单细胞 (菌丝内没横隔膜)
Fig
第
二真
章
核 微
微生
生 物
物 之
形霉 态菌
形
态
结
构
菌丝的变态类型
匍匐菌丝:毛霉目的真菌在固体基 质上形成与表面平等、具有延伸 功能的菌丝,这类真菌会随基质 的存在而向四处快速蔓延,其菌 落没有固定形态和大小。
假根:无核根状菌丝,吸收营养和 固定菌体;
啤酒酵母
酵母菌菌落
第
二 章
真 核
微微
生 物 形
生 物 之
态酵
母
菌
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芽殖 出芽繁殖是酵母菌进
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 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 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 离母细胞继续生长,尔后形成 新个体。有多边出芽、两端出 芽、和三边出芽。
子细胞 出芽痕
第
二 章
真 核
酵母菌细胞呈卵圆形、圆形 或圆柱形。细胞宽约1~5m, 长约5~30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第
二真 章核
微 生 物
微 生 物 之
形
态酵
母
菌
2、 酵母菌菌落形态
大多数与细菌相似,表面湿润, 粘稠,易挑取,但比细菌菌落大 而厚,颜色多白色,少数红色, 若培养时间太长,其表面可产生 皱褶。在液体培养时,有的生长 在底部,有的生长均匀,有的则 在表面形成菌醭。
吸器
吸器:病原真菌侵染植物后,在细胞 间蔓延,侧生短枝深入细胞内吸取营 养。一般专性寄生菌。
第
二真
章
核 微
微生
生 物
物 之
少数为单细胞 (菌丝内没横隔膜)
Fig
第
二真
章
核 微
微生
生 物
物 之
形霉 态菌
形
态
结
构
菌丝的变态类型
匍匐菌丝:毛霉目的真菌在固体基 质上形成与表面平等、具有延伸 功能的菌丝,这类真菌会随基质 的存在而向四处快速蔓延,其菌 落没有固定形态和大小。
假根:无核根状菌丝,吸收营养和 固定菌体;
啤酒酵母
酵母菌菌落
第
二 章
真 核
微微
生 物 形
生 物 之
态酵
母
菌
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芽殖 出芽繁殖是酵母菌进
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 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 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 离母细胞继续生长,尔后形成 新个体。有多边出芽、两端出 芽、和三边出芽。
子细胞 出芽痕
第
二 章
真 核
酵母菌细胞呈卵圆形、圆形 或圆柱形。细胞宽约1~5m, 长约5~30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第
二真 章核
微 生 物
微 生 物 之
形
态酵
母
菌
2、 酵母菌菌落形态
大多数与细菌相似,表面湿润, 粘稠,易挑取,但比细菌菌落大 而厚,颜色多白色,少数红色, 若培养时间太长,其表面可产生 皱褶。在液体培养时,有的生长 在底部,有的生长均匀,有的则 在表面形成菌醭。
吸器
吸器:病原真菌侵染植物后,在细胞 间蔓延,侧生短枝深入细胞内吸取营 养。一般专性寄生菌。
第
二真
章
核 微
微生
生 物
物 之
微生物的生理特点.ppt
![微生物的生理特点.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d937959b89680203d825b7.png)
3.控制培养基的PH值
各类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各不相同,细菌与放线 菌生长的pH在7—7.5之间,酵母菌与霉菌生长的 pH值在4-5之间。
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由于营养物 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常会改变培 养基的pH值,为了维持培养基pH值的相对恒定, 通常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内源调节:在培养基里加一些缓冲剂或不溶性的 碳酸盐;调节培养基的碳氮比。 外源调节:按实际需要流加酸或碱液
蛋白胨 5g pH 7.2~7.4
① 投毒法(“正-考试”)
• 毒——选择性的抑制剂
• 待选细菌有抗性
• 常用物质为染料、胆汁酸 盐、金属盐类、酸、碱和 抗生素。
• 例如欲分离古细菌,培养 基中通常加入青霉素(由 于古细菌的细胞壁不同于 普通细菌,因而不会被对 破坏普通细菌细胞壁结构 的青霉素杀死),古细菌 就唯一分离并存活下来。
气灭菌
备
锅
用பைடு நூலகம்
(四)分类
• 提问:根据哪些特性可以给培养基分类? • 物理状态、用途、组分组成 • 1、根据物理状态 • 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 1)液体培养基(“汤”) • ——废水也可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液体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团”)
• 人工做法——(与果冻方法
一样)
• 向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 右的琼脂,加热至100℃溶 解,40℃下冷却并凝固。
• 胆汁酸盐——抑制革 兰氏阳性菌
• 提问:它能选择性生 长那种细菌?
• 革兰氏阴性细菌
②投其所好法(“邪—挖墙角”) • 好→→→营养、环境因子
• (1)专一性营养源培养法
• 待选细菌专门需要的某种碳源或氮源
• 例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选用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 碳源;
《微生物生理》PPT课件
![《微生物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317bf60b4e767f5bcfce58.png)
其在细胞中的位置:真核细胞是线粒体 ,原核细胞是细胞质膜。
在好氧呼吸中,由前面EMP和TCA产生的H(NADH2和 FADH2),通过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最终到达 分子氧,形成水。在这一传递过程中,产生ATP。( 称为氧化磷酸化)
有机物的氧化偶联合成ATP的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
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 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等释放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
仍然以葡萄糖为例子,讲解好氧呼吸过程。 葡萄糖的好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1.糖酵解阶段,形成丙酮酸,即EMP途径酵解阶段; 2.丙酮酸有氧分解阶段,即三羧酸循环(TCA循环)阶 段。
好氧呼吸第一阶段:EMP途径形成丙酮酸
TCA 循环
1.TCA循环 也称为柠檬酸(CAC)循环。从丙酮酸开始,先形 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TCA循环,最终被彻 底氧化成为CO2和H2O。
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 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 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另外,还可以用甲基红试验进行区别。 产气杆菌在混合酸发酵时会产生中性的乙酰甲基醇,但 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混合酸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使培养 液呈酸性,p H在4.2左右甚至更低。 当用甲基红滴入时 ,大肠埃希氏杆菌培养液为红色, 称之为阳性反应;产气杆菌培养液为橙黄色,为甲基红 反应阴性。
产生ATP的过程——光合磷酸化。
好氧呼吸分为两种:外源呼吸和内源呼吸。 1.外源呼吸:正常条件下的呼吸,利用外界营养、 能源进行呼吸。 2.内源呼吸:外界不能供给能源,利用自身贮存的 能源物质进行呼吸。
好氧呼吸的条件: 取决于O2的体积分数,微生物环境中O2达到0.2% (大气中氧的体积分数的1%)或0.2%以上,可以 进行好氧呼吸,达不到,则无法进行好氧呼吸。
在好氧呼吸中,由前面EMP和TCA产生的H(NADH2和 FADH2),通过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最终到达 分子氧,形成水。在这一传递过程中,产生ATP。( 称为氧化磷酸化)
有机物的氧化偶联合成ATP的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
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 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等释放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
仍然以葡萄糖为例子,讲解好氧呼吸过程。 葡萄糖的好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1.糖酵解阶段,形成丙酮酸,即EMP途径酵解阶段; 2.丙酮酸有氧分解阶段,即三羧酸循环(TCA循环)阶 段。
好氧呼吸第一阶段:EMP途径形成丙酮酸
TCA 循环
1.TCA循环 也称为柠檬酸(CAC)循环。从丙酮酸开始,先形 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TCA循环,最终被彻 底氧化成为CO2和H2O。
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 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 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另外,还可以用甲基红试验进行区别。 产气杆菌在混合酸发酵时会产生中性的乙酰甲基醇,但 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混合酸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使培养 液呈酸性,p H在4.2左右甚至更低。 当用甲基红滴入时 ,大肠埃希氏杆菌培养液为红色, 称之为阳性反应;产气杆菌培养液为橙黄色,为甲基红 反应阴性。
产生ATP的过程——光合磷酸化。
好氧呼吸分为两种:外源呼吸和内源呼吸。 1.外源呼吸:正常条件下的呼吸,利用外界营养、 能源进行呼吸。 2.内源呼吸:外界不能供给能源,利用自身贮存的 能源物质进行呼吸。
好氧呼吸的条件: 取决于O2的体积分数,微生物环境中O2达到0.2% (大气中氧的体积分数的1%)或0.2%以上,可以 进行好氧呼吸,达不到,则无法进行好氧呼吸。
2 细菌的生理 ppt课件
![2 细菌的生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200aa0c8d376eeaeaa3176.png)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 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
有氧环境下生长
➢ 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 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
能,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氧化还
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绝大多数细菌 pH为中性或弱碱性(pH 7.0-7.6)
❖个别如霍乱弧菌
pH为碱性 (pH 8.0-9.2)
❖结核杆菌
pH为酸性 (pH 6.5-6.8)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种名 属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属名+sp.(单数)或spp.(复数): 泛指某一属的细菌,不特指其中的某个菌种
如:Salmonella sp.表示沙门菌属中的细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2+H2
酵
试
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阴性阳性VP Nhomakorabea试
大肠杆菌:-
验
产气杆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阳性 阴性
对照
甲 基 红 大肠杆菌:+ 试 产气杆菌: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生理学第2章细胞生理ppt课件
![生理学第2章细胞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d48a5fe53a580217fcfead.png)
3、局部电位的特点 1)无“全或无”现象 :
其大小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2)递减式传播(电紧张性扩布):
传播很小的距离就消失(指数衰减)
3)总和:时间总和 temporal summation
空间总和 Spatial summation
4)没有不应期
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如:低密度脂蛋白的入胞
(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
结合Fe2+的运铁蛋白
物质转运方式
方 式
被动转运 (高→低)
单纯扩散:CO2、O2 等 易化扩散:通道、载体
主动转运 (低→高)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出胞和入胞
Na+-K+依赖式ATP酶(钠泵)
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
H+-K+依赖式ATP酶(氢离子泵)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1.细胞膜的功能
* 保护作用 * 物质交换 * 通透屏障 * 参与细胞的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分 裂分化、免疫等过程。
2.流体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脂质、蛋白质、糖类 由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
(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 (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i>[Na+]o≈1∶10, [K+]i>[K+]o≈30∶1 [Cl-]i>[Cl-]o≈1∶14, [A-]i>[A-]o≈ 4∶1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3)负后电位(后去极化): 复极时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阻碍了K+外流
微生物生理学全套精美课件80
![微生物生理学全套精美课件80](https://img.taocdn.com/s3/m/690a2998a58da0116c174962.png)
7
目录
19世纪 中后期
巴斯德 、柯赫 、维 诺格拉德斯基和贝格林克 等先驱者们的卓越工作, 为微生物生理学奠定了坚 实的科学基础。
路易斯•巴斯德 (1822-1895)
8
目录
巴斯德 打破了微生物自然发生 说。 免疫学和微生物发酵的研 究等万面都有伟大的贡献,并 揭露出在自然界存在有能在无 氧条件下进行生活的微生物 , 他对酒“病”和蚕病的研究 , 挽救了当时法国的酿酒业和蚕 丝业。他发明的巴斯德灭菌法, 一直沿用至今。
12
目录
微生物生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是德国布赫纳( Buchner )发现 了酵母菌的无细胞制剂可将蔗糖转化 成酒精。
从此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并诞生了生 物化学。此后,这两个学科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自1900- 1960 之间,许多重要的代谢途径,都是首先利用微生物作为 研究对象而被阐明,然后在高等生物中得到证实。
性细胞结构过程; 2) 研究微生物形态发生与分化的分子机理; 3) 研究微生物的趋向性(趋化性、趋光性、趋磁
性等)与运动的本质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的本质 联系等。
20
目录
微生物的生产已构成了一项庞大的发酵工业。 为了有效地进行微生物的生产,需要掌握微生物 生理学的知识和技术。 20 世纪 80 年代是生命科 学兴起的时代,今后微生物生理学必将有更广泛 而深入的发展,有待于善于思考和勤于工作的研 究者们去开发。
21
目录
总结
第1章 绪 论
1 . 1 微生物生理学研究对象与范围 1 . 2 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 1 . 3 微生物生理学研究内容
22
第 2 章 微生物的细胞 化学和结构
目录
微生物界是一大群微小的生物,其中包括非细胞形态的类 病毒和病毒,以及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 物。类病毒和病毒结构简单,不能营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寄 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
《微生物的生理》PPT课件 (2)
![《微生物的生理》PPT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cc2af5a1f242336c1eb95ed0.png)
6.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 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如B族 维生素和维生素K。
完整版课件ppt
上一页
22 下一页 退 出
四、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完整版课件ppt
上一页
23 下一页 退 出
基本概念
•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
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
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 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
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上一页
下一页
6 退出
4、气 体
根据细菌代谢对O2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四类:
专性需氧菌: 如结核杆菌。
微需氧菌: 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完整版课件ppt
上一页
下一页
7 退出
(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20~30min, 叫做代时. 个别细菌较慢,如结核杆菌经18-20小 时才分裂一次。
•
色氨酸色氨酸酶
靛基质试剂
吲哚 玫瑰靛基质
阳 性
完整版课件ppt
上一页
16 下一页 退 出
硫化氢试验
• 细菌分解 含硫氨基酸
H2S 醋酸铅 黑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合物 对氨基苯甲酸 生物素 辅酶M 叶酸
氯高铁血红素 硫辛酸 尼克酸 吡哆醇(B6) 核黄素(B2) B12 硫胺素(B1) 维生素K
在代谢中的作用 四氢叶酸前体,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催化羧化反应的酶(即羧化酶)的辅酶 甲烷形成中的辅酶 构成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细胞色素的前体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辅基 NAD、NADP的前体,它们是许多脱氢酶的辅基 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氨基酸脱氨酶的辅基 FMN和FAD的前体,黄素蛋白的辅基 催化分子重排反应的酶的辅基(谷氨酸变位酶) 硫胺素焦磷酸脱羧酶、转醛醇酶和转酮醇酶的辅酶 甲醌类的前体、起电子载体的作用(如延胡索酸还原酶)
来源 Zn2+ Mn2+
在代谢中的功能
参与醇脱氢酶、碱性磷酸酯酶、醛缩酶、RNA聚合酶或DNA聚合酶的 活动
参与细菌超氧化歧化酶的活动,也是某些酶(PEP脱羧酶、柠檬酸合 成酶)的辅助因子
Na+ 耐高盐细菌所需
Cl- 耐高盐细菌所需
MoO42+ SeO32Co2+
Cu2+
参与硝酸盐还原酶、固氮酶和甲酸脱氢酶的活动
营养物的生理功能
▪ ①参与细胞结构或细胞物质的组成; ▪ ②构成酶活性基团或组成物质的运输系统; ▪ ③通过代谢为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提供所
需要的能量。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能源和碳源不同划分)
营养类型
能源
氢供体
基本碳源
实例
光能无机营养型 (光能自养型)
光
无机物
CO2
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
大量元素有碳、氮、氢、氧、磷、硫、钾、 镁、钙、铁(需要量在10-4mol/L以上)
微量元素有锌、锰、钠、氯、钼、硒、钴、 铜、钨、镍、硼等(需要量在10-4mol/L以下)
10种大量元素来源与生理功能
元素 C O H N S P K
Mg
Ca
Fe
来源
在代谢中的功能
各种有机物、CO2 O2、H2O、各种有机物、CO2
H2、H2O、各种有机物 NH4+、NO2-、N2、各种有机物 SO42-,HS-、S、S2O32-、各种有机硫
化物
HPO42-
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成分 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成分 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成分 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成分
构成含硫氨基酸、硫胺素、辅酶A、生物素、硫辛酸等
磷脂、核苷酸、核酸等
K+
细胞内主要的无机阳离子,某些酶的辅因子,构成物质运输系统
一、物质传送的研究方法
▪ 研究物质传送所面临的困难:
▪ 1、在生活细胞里,有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复杂 的运输系统(细胞膜囊)——成分的复杂性;
▪ 2、在生活细胞里,对一种物质或同类物质有 一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这样在分析结果时难 以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是以何种方式完成 的——运输方式的多样性。
▪ 3、物质进入细胞后,往往被机体迅速分解与 利用,机体分解与利用这种物质的能力也直 接影响该物质运输的速率(突变体、同位素 标记)——缺乏稳定性(不可测)。
▪ 某种物质能否作为营养物质支持微生物生长, 首先取决于这种物质能否进入细胞,其次还 要取决于微生物是否具有利用这种物质的能 力——运输和分解(转化)两个过程(针对 物质)。
▪ 所有微生物都具有一种能够保护机体完整性 和能够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渗透屏 障(针对细胞构造)。
㈠、微生物细胞的表面结构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
▪ 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生 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 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 营养物——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 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 能在内。可分为六大类:碳源、氮源、生长 因子、无机盐、水、能源。
▪ 按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分:
Mg2+ Ca2+ Fe2+、Fe3+
许多酶(如激酶)的辅因子,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中,维持细 胞结构的稳定
某些酶的辅因子,存在于胞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中,是芽 孢内的重要元素
构成细胞色素、铁氧还蛋白、铁硫蛋白的成分、某些脱水酶的辅 因子
微量元素来源与生理功能
元素 Zn
Mn
Na Cl Mo Se Co Cu W Ni
▪ 水活度: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中的 蒸汽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的蒸汽压力之比(相对 湿度)。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aw值通常在 0.66~0.99之间变动
▪ 碳氮比(C/N):碳源中碳元素摩尔数与氮源中氮 元素摩尔数之比。
▪ 内源酸碱调节剂和外源酸碱调节剂
水活度的计算及表示
维生素与有关化合物在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膜囊
▪ 通常是将细菌细胞经过一定的方式处理之后, 由细胞膜组成一种膜的囊泡,这种细胞膜囊 还存在物质运输系统与产能系统(主动运输 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和呼吸链中的电子载 体等),所以可作研究物质运输与能量的关 系,以及研究氨基酸与糖类的运输。
▪ 原生质体裂解→细胞膜→形成细胞膜囊
二、影响物质传送的因素
光能有机营养型 (光能异养型)
光
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
CO2及简单有 机物
红螺菌科的细菌(即紫色无硫细菌)
化能无机营养型 (化能自养型)
无机物*
无机物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CO2
硫黄细菌等
化能无机营养型 (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NH4+、NO2-、S0、H2S、H2、Fe2+等
参与甘氨酸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的活动 参与带辅酶B12的一些酶(如谷氨酸变位酶和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 的活动 参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加氧酶的活动
WO42Ni2+
参与甲酸脱氢酶的活动 参与脲酶的活动,氢-氧化细菌在自养生长时也需要Ni
与营养有关的几个概念
▪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 能用简单的碳源、氮源自行全合成的有机物。狭义 的一般仅指维生素;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 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 C4~C6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有时还包括氨基酸营 养缺陷突变株所需要的氨基酸在内。
▪ 影响物质运输的三层结构(涉及前章所 述)
1、荚膜、粘液层(疏松结构——影响较 小,增加粘性——阻碍物质扩散) 2、细胞壁——分子屏障——孔径固定 (有时有蛋白参与——孔蛋白),具有 一定分子量选择(较大)
3、原生质膜(特异选择性,最重要)— —直接影响物质的运输——一般只针对 小分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