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导论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程导论论文
——中药的发展前景通过一段时间对制药工程导论的学习与了解,我从最初对这个专业的不认识到对这个专业的初步了解,我对制药工程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
制药工程是指以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效能分析为主要内容工程技术领域,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尽管制药工程专业在名称上是新的,但是从学科沿革来看她的产生并不是全新的,是相近专业的延续,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正式出现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称以前,国内的高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已经设置了与此相关的专业,譬如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学专业、抗菌素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专业有的是设置在医药科大学,有些设置在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是设置在理工科大学内。从专业上讲,新设的制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含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方面,是一个值得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及发展的专业。
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近二十年来制药产业在需求的驱动下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
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涌现对生物制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多种多样的化学药品也暗藏着巨大的利用价值;实践经验丰富,历史悠久的中药也蕴含着广大的前景。
作为一个中国人,进入了医药这个专业,就应该为中国医药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虽然中国在国制药业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协作的优势,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 使得我国制药业的研发与生产长期脱离,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非常艰辛,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更造成了制药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同时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多, 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产品结构的初级化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老产品多, 新产品少,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 而在已开发的新药中, 三类和四类新药占据了绝大部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不够健全制药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少, 制药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活动的投人力度, 甚至很多企业与省内乃至全国的科研院所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关系, 但制药业研发与生产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制药企业新药产品的创新基础薄弱, 科技人员的比重较小, 科研经费投人还较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建设还极不完善, 技术创新和科
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制药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国际化程度及市场开拓能力较低很多制药业在国内外新药产品研发
信息的获取上比较落后, 缺乏高效、畅通的渠道, 对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动态缺乏足够的了解,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比较落后,制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 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依据国际先进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企业生产设施的建设或改造还比较落后。但是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 我国制药业不能悲观消极地等待, 而应把握机遇, 根据制药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适时的制定相关对策, 以适应制药业的发展。
同时中药作为我们自己的药,更应该在中药上做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
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中药,做出自己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打开自己的市场。中药现代化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检验中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把确有疗效的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再按照国际化的通用标准推进国际市场,将其良好的药效与世人共享这一过程就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涵。这才是中药这种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科学的现代出路,才是对祖宗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的最好继承。而中药现代化的方向是挖掘祖国医药宝库,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保持中医药的传统特色与精髓,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借鉴现代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国内外天然药物的研究成果多学科融合,多种技术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中
药产品。这样做到的优势是通过对中药几千年的利用,我们对药材的疗效和副作用都有深刻的了解,如果利用现代化技术分离出有效成分,加强有效成分的效果,再借鉴国际通用的医药标准和规范就有可能成为更加安全有效的创新中药。再者是通过对流传下来的大批经典明方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手段,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可以大大缩短新药的开发时间和投入,减少新药的研发周期。
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中药新药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即利用和借助相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全是中药新药的科学内涵,并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下的高速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并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世界植物药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