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那就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科举制
2.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就是指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见下图),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
3.《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4.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
A.黄帝B.尧C.舜D.禹
5.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聚落,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当你来到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遗址参观时,你看到了什么呢()
①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①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①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
6.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

今年的祭拜主题延续了以往的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轩辕帝是()
A.炎帝B.黄帝
C.尧D.舜
7.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元谋人B.半坡聚落C.北京人D.河姆渡聚落
8.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9.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原因是()
A.能建造房屋B.从事农业生产C.处于新石器时期D.饲养家畜
10.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陕西半坡D.云南元谋
11.下列对原始农耕文化半坡原始居民的描述,正确反映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生活情况的选项是( )
①使用磨制的新石器 ①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①用麻纺织麻布 ①能书写出成熟的文字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
12.下列考古发现,最能够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特色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仓颉发明文字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C.伶伦编出乐谱D.炎帝发明指南车
14.“我中华民族,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天水一方,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

”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黄帝B.炎帝C.大禹D.商汤
15.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他们是()
A.蓝田人B.北京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16.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北京人D.黄帝部落
17.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
18.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
19.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①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①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
20.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论断,要求通过健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机制,发挥互联网监督作用等多手段对权力进行监管。

我国历史上,权力受制于民,最早体现在()中。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
2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22.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2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
24.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B.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巴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C.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D.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25.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①体质特征不同 ①取火方式不同 ①装饰品不同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的贡献。

(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

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

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

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
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1)根据材料一中所说,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举出一例说明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尧当时担任什么职务?材料中说的“诸侯各国”实际上是一些什么组织?
(3)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28.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29.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出,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①结合生活常识,请分析:火对远古原始居民有哪些作用?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
30.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问题。

(1)左图是_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右图是_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

(2)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 自然环境
(3)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推举即民主推选,舜“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即德才兼备者。

符合禅让制的特点。

2.【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烧制彩陶。

因此选B。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半坡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半坡位于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所以答案选C 。

4.【答案】D
【解析】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5.【答案】B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①是河姆渡人的房屋,故选B。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轩辕”“同根同祖同源”,结合课本所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B符合题意;B不合题意;尧舜是黄河流域的首领。

C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题干中“轩辕”解题本题的关键,轩辕帝是指黄帝。

但是容易和炎帝记混,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称神农氏,又称神农帝。

7.【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距今约五六千前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B。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用火的遗存和大量的灰烬,故可以了解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河姆渡人之所以能过上定居生活,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原始居民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种植的是水稻,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他们还饲养猪狗等动物,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他们能制造彩陶,已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

半坡人原始农耕居民是黄河流域早期人类的代表,他们还不会书写成熟的文字。

12.【答案】B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属于黄河流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屋。

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答案】D
【解析】黄帝的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黄帝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黄帝发明指南车,不是炎帝,故选D。

14.【答案】A
【解析】黄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衣裳,发明指南车,被称为“轩辕氏”,根据材料中的“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可知,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黄帝,故选A。

1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提示词为“北京西南周口店”,因此可以排除生活在陕西的蓝田人和生活在云南的元谋人。

再结合提示“会使用天然火”可以判断此早期人类是北京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答案为B。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长江流域”“稻谷和稻壳”,链接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农耕时代的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

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

故答案选A。

17.【答案】C
【解析】根据“170万年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等材料信息可知,应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18.【答案】C
【解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为“最早的原始人类”,因此答案应该选C。

19.【答案】A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如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用火取暖,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所以选择A。

20.【答案】A
【解析】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据此分析禅让制符合题意,权利受制于民。

故选A。

21.【答案】D
【解析】北京人属于远古人类,会使用天然火,会用火烧烤食物。

他们不会制作衣服、不会种植水稻,更不会用钱购物,故选D。

22.【答案】C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故选C。

23.【答案】A
【解析】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炎帝和黄帝部落都生活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故选A。

24.【答案】A
【解析】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还不会种植棉花,故选A。

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特征。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从居住地区看都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所以①表述有误。

从体质特征上看,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进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还不具备装饰品,山顶洞人懂得爱美。

①①①符合题意。

26.【答案】(1)黄帝;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制造指南车,与炎帝一起平定蚩尤乱。

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元祖”、“始祖”、“初祖”。

(2)大禹;大禹治水或三过家门而不入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民谋福利的改革精神等等。

【解析】(1)由材料中“平定蚩尤乱”“轩辕氏”可判断出材料主要歌颂的是皇帝,结合已学史实可知分析归纳皇帝的贡献。

(2)阅读材料可以判断出主要歌颂的是大禹,相传大禹治水,因其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
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

(3)解题时注意联系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可以围绕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为民谋福利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27.【答案】(1)黄河流域。

禅让。

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2)部落联盟首领。

部落。

(3)原因:团结民众,正确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的精神。

【解析】(1)尧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尧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说明了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

(2)尧当时担任的是部落联盟首领。

材料中说的“诸侯各国”实际上是部落。

(3)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团结民众,采用正确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

28.【答案】(1)北京人
(2)北京周口店
(3)打制
【解析】图中是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像。

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周口店被发现的。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通过打制制造出来的。

29.【答案】①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

①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解析】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

火对远古原始居民的作用: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0.【答案】(1)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2)d
(3)主食:粟。

副食:白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解析】(1)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左图为半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右图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子。

(2)依据图片信息及地理知识,南方降雨较多,适合住干栏式房子,上面住人,下面还可以养牲畜,北方寒冷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子,屋内有灶坑,可以供炊煮和取暖用,所以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答案选D。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此外半坡原始居民还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鱼叉、渔钩打猎捕鱼,还会种植蔬菜白菜、芥菜等,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假如你部编七上历史
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他们可以用于招待的食物有:主食:粟。

副食:白
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