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保护简介
三段式距离保护和三段式电流保护一样,都是 典型的以定量测量判断故障位置的保护,有共同的 缺点:依靠定量测量,难以达到全线路瞬时切除故 障的要求;共同的优点:能对相邻线路起到远后备 的保护作用。 纵联保护依靠测量元件的定性测量判断故障位 置。优点:实现全线瞬时切除故障;缺点:需要配 置后备保护。
线路保护简介
距离保护
110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通常以距离保护作为相 间短路的保护,一般配置三段。距离保护是以反应 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阻抗大小(距离大小) 的。距离保护的三段式阶梯特性也是以定量测量判 断故障位置,但因其判断故障位置的量是非电气量 距离,因而其保护区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线路保护简介
通用整定规则
联络线原则
相间距离保护Ⅲ段 ①按本线路故障有规定灵敏度整定。 ②按躲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③按与相邻线路的相间距离保护配合整定。 ④校核定值不应伸出相邻变压器其它小阻抗侧。(定值若躲不 过,时间延长到设置时间;若躲得过,按整定级差取) ⑤按相邻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⑥按相邻变压器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通用整定规则
联络线原则
电流保护I段 ①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 电流保护Ⅱ段 ①按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灵敏度整定。 ②按与相邻线路的电流电压保护配合整定。 ③按躲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它小阻抗侧故障整定。 ④按相邻无保护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电流保护Ⅲ段 ①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②按相邻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③按与相邻变压器时限速断保护配合整定。
被保护的设备正常运行时,输入量不 会越过整定值或边界,自动化开关 是打开的,没有输出量,保护装置 不动作;当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 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输入量就 会越过整定值或边界,自动化开关 自动闭合,有输出量及保护装置动 作。
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将继电保护装置的自 动化开关特性,称为继电特性。即:当 控制量(输入量)变化到某一定值(整 定值或边界)时被控量(输出量)发生 突变。因此,凡能实现继电特性的技术, 均可引用到继电保护技术中来。如:电 磁技术、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 机技术等。这样就构成了电磁型、电子 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等不同技术实 现的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一)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 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保护装置。 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 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 护。 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 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 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二)
电流保护
1. 2. 3.
Ⅰ段小结:
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 ; 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 不是一个完整的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 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在满足要求①的前提下,力求动作时限最小。
Ⅱ段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为保证选择性及最小动作时限,首先考虑其保护 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即整定 值与相邻线路第Ⅰ段配合。
线路保护简介
纵联保护
220kV及以上的高压、超高压线路通常以纵联保 护达到全线瞬时切除故障的要求,再配置三段式相 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及两段零序电流 保护作后备。纵联保护依靠测量元件的定性测量判 断故障位置,借助于通道,将判别量传送到各侧, 然后根据特定的关系,判定区内、区外故障性质, 以达到瞬时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判别元件和通道 是纵联保护构成的主要部分。
若灵敏性不满足要求,与相邻线路第Ⅱ段配合。
电流保护
1.
Ⅱ段小结: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 2. 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 3. 与第Ⅰ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 Ⅰ段的近后备保护。
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
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 线路保护的远后备。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 流来整定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不仅能 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
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 故障的保护。 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 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 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当断路 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三)
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配置:
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第Ⅰ段): 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电流保护, 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图中: 1--最大运行方式下d(3) 2--最小运行方式下d(2) 3--保护1第一段动作电流
电流保护
1. 2. 3. 4.
Ⅰ段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 最大短路短路整定: 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能使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值, 用电力系统一次参数表示。(IdZ) 灵敏性: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lmax 、lmin;一般 用lmin来校验 。要求≥(15~20)%,希望值50%。 动作时间t=0s
双侧电源网络中电流保护整定的特点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原则与单侧电源网络中第Ⅱ段的整定原则相同,与相邻线 路Ⅰ段保护配合。但需考虑分支电路的影响。
引入分支系数:
仅有助增时: 仅有外汲时: 无分支时:kfz=1
方向电流保护
1. 2. 3. 4.
对方向电流保护的评价
在多电源网络及单电源环网中能保证选择性; 快速性和灵敏性同前述单侧电源网络的电流保护; 接线较复杂,可靠性稍差,且增加投资; 出口短路时,方向元件有死区,使保护有死区。
电流保护的应用范围:
35KV及以下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中;在110KV及以上, 作辅助保护。
方向电流保护
方向电流保护问题的提出
双电源多电源和环形电网供电更可靠,但却带来新的保护 问题。 解决办法:加装方向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仅当 它和电流测量元件均动作时才启动逻辑元件。
方向电流保护
主要内容
1.线路保护简介 2.电流保护 3.零序电流保护 4.距离保护 5.纵联保护
线路保护简介
线路保护配置与电压等级、电网结构 有着密切关系,分类如下:
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距离保护 纵联保护
线路保护简介
电流电压保护
66kV及以下的线路保护通常以电流保护为主, 作为相间短路的保护,一般配置两段或三段,再根 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再增加方向元件或电压元件。 电流电压保护是最早发展的一种保护,原理简单, 其三段式阶梯特性是以定量作为故障位置测量保护 装置的典型方式,反应的电气量是电力系统的基本 电量,即反应电流突然增大、母线电压突然降低。 因此,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很大。
通用整定规则
联络线原则
相间距离保护Ⅰ段 ①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 ②按躲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它小阻抗侧故障整定。
通用整定规则
联络பைடு நூலகம்原则
相间距离保护Ⅱ段 ①按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灵敏度整定。 ②按与相邻线路的相间距离保护配合整定。 ③按与相邻线路的电流电压保护配合整定。 ④按与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整定。 ⑤按相邻无保护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⑥按躲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它小阻抗侧故障整定。
电力系统中,为使系统安全、经济、合 理运行,或者满足检修工作的要求,需 要经常变更系统的运行方式,由此相应 地引起了系统参数的变化。在设计变、 配电站选择开关电器和确定继电保护装 置整定值时,往往需要根据电力系统不 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值来计算和校 验所选用电器的稳定度和继电保护装置 的灵敏度。
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 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 者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 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 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硬件 设备,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称为继电保 护装置。
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 行的可靠保证。 继电保护的功能,就是将检测到的 电气量与整定值进行比较,在越过 整定值或边界时就动作。切除故障, 发现不正常状态。
Ⅲ段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①躲最大负荷电流 ②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可靠 返回。
电流保护
阶梯性时间特性
在网络中某处发生短路故障时,从故障点至电 源之间所有线路上的电流保护第Ⅲ段的测量元件 均可能动作。
电流保护
1. 2. 3. 4.
Ⅲ段小结:
第Ⅲ段的IdZ比第Ⅰ、Ⅱ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 Ⅱ段更高; 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 才能保证选择性; 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电网末端第Ⅲ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 动作时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 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Ⅰ+Ⅲ或Ⅲ),越接近电源, tⅢ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110kV及以上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为 大接地电流系统。当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变压器接 地点构成短路通路, 系统中会出现零序分量。110kV 及以上的高压线路通常以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作为接 地短路的保护,一般配置三段或四段。 运行经验表明,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d(1) 几率占总故障率的70%∽90%,零序保护正确动作率 达97%以上,该保护简单可靠。
方向电流保护
1. 2.
通用整定规则
终端线原则
电流保护I段 ①按躲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它侧故障整定。 电流保护Ⅱ段(可省略) ①按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灵敏度整定。 ②按躲本线路末端变压器其它侧故障整定。 ③按与本线路变压器时限速断保护配合整定。 电流保护Ⅲ段 ①按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灵敏度整定。 ②按本线路变压器其它侧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③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最大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 时,具有最小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 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的一种运行方式。 一般根据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 值来校验所选用的开关电器的稳定性。 最小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 时,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 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小的一种运行方式。 一般根据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 值来校验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电流保护
对电流保护的评价
1、 选择性:在单测电源辐射网中,有较好的选择性(靠IdZ、t),但
在多电源或单电源环网等复杂网络中可能无法保证选择性。 2、 灵敏性: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大,往往满足不了要求。(电流保护的缺 点) 例:第Ⅰ段:运行方式变化较大且线路较短,可能失去保护范围;第Ⅲ段: 长线路重负荷(If增大,Id减小),灵敏性不满足要求。 3、 速动性:第Ⅰ、Ⅱ段满足;第Ⅲ段越靠近电源,t越长。 4、 可靠性:线路越简单,可靠性越高。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 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 增设的简单保护。 异常运行的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 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功能及作用
能够快速有选择性地切除线路故障的全线速动保护以 及线路保护I段都是线路的主保护。 每一套全线速动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 均有完整的保护功能,两套全线速动保护互为近后备 保护。 线路II段保护是全线速动保护的近后备保护,通常情况 下,在线路保护I段范围外发生故障时,如其中一套全 线速动保护拒动,应由另一套全线速动保护切除故障, 特殊情况下,当两套全线速动保护均拒动时,如果可 能,则由线路II段保护切除故障。此时,允许相邻线路 保护II段失去选择性。 线路保护III段是本线路的延时近后备保护,同时力争 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继电保护系统作用
1)断开电力故障元件,最大限度地减少 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 2)反应电力元件不正常工作状态,便于 监视与调整。 3)支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特别是保护 快速动作对提高电网暂态稳定的特殊作 用,其他稳定措施是不能与其相比拟。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可用一个等效的自动 化开关来描述,其逻辑框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