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设计指导书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计基本要求 (1)4.1 车轮及车轮附件综述 (1)4.2 设计目的 (2)4.3 适用范围 (2)4.4 总成构成图 (2)5 设计必备理论 (3)5.1 车轮总成的设计原则 (3)5.2 车轮设计参数 (4)5.3 环境条件 (4)5.4 组成该零件的部件 (4)6. 选型原则 (5)6.1基本选型原则 (5)6.2 花纹的选型原则 (6)7.选型流程图 (7)8. 测试基本参数 (7)8.1 测试基本内容 (7)8.2 材料性能 (17)9 其他标识性的设计 (17)9.1 通过什么样的标识进行识别 (17)前 言为了指导本公司车轮系统的设计开发,特制定了本设计规范。
本规范是参照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1 范围本规范明确规定了乘用车车轮系统设计基本要求、设计理论,选型的原则和选型流程图以及相关基本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乘用车车轮系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无4 设计基本要求4.1 车轮及车轮附件综述车轮是汽车的行走部件,汽车工作时,车轮将汽车发出的作用力传给路面,同时将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传回汽车,汽车依据车轮传递的力和力矩实现约定的承载和完成规范的运动。
轮胎和车轮组合工作,成对使用。
轮胎是弹性元件,镶嵌于车轮外缘,具有弹性、柔性和韧性,以及优良的变形能力和地面贴附能力;工作时可以分散汽车对路面的压力、降低汽车运动的能量损失,同时实现充分传力、经久耐用;车轮是刚性制件,在中心支撑轮胎,具有相应的强度、刚度,以及联结、传力机构,保证轮胎能够工作和展现轮胎特性。
轮胎和车轮共同体现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这些基本功能如下:①支撑汽车,承受汽车的重力,使汽车能够承载;②传递驱动力、转向力和制动力,使驾驶人员能够对汽车的运动进行操控;③减小行驶阻力和能量消耗,提高运输效率;④缓和行驶冲击,改善承载条件,同时保护汽车和路面。
《改变运输的车轮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改变运输的车轮》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车轮的发展历史、结构原理以及对运输行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车轮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车轮的发展历史:通过讲解和图文资料展示,让学生了解车轮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车轮的结构原理:介绍车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车轮的基本原理。
3. 车轮在运输行业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车轮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4. 制作车轮模型:让学生动手制作车轮模型,加深对车轮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车轮创新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针对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车轮创新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车轮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史。
2. 在教室上进行讲解和讨论,介绍车轮的结构原理和在运输行业中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资料,加深对车轮的理解。
4. 分组进行车轮模型制作,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车轮模型的制作。
5. 组织学生展示和讨论各自的车轮模型,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6. 开展车轮创新设计活动,指导学生提出创新设计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7. 总结本次作业设计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车轮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判,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参与等。
2. 制作车轮模型评判:评判学生的车轮模型制作质量和完成度,包括外观设计、结构稳定性等方面。
3. 车轮创新设计评判:评判学生的创新设计方案的创意性和可行性,包括设计理念、技术实现等方面。
4. 综合评判:综合思量以上几个方面的评判结果,给予学生综合评判和反馈。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厂或博物馆,深入了解车轮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和发展。
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

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讨论稿)编制:海贵春日期:20070909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结构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轮胎包络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轮胎包络设计指导书。
旨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轮胎包络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新进员工了解结构设计开发流程和相关的设计经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设计开发的能力和提高开发效率。
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相关结构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本标准由海贵春提出。
本标准由标准管理科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海贵春(一)目的为规范轮胎包络做法,保证轮胎包络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统一性,对轮胎包络的做法进行了规定,为轮胎包络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乘用车轮胎包络设计。
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三)轮胎包络设计工作流程(三)轮胎包络设计基准1.轮胎尺寸要求轮胎尺寸取最大尺寸,包括最大直径和最大宽度。
此值可参照国标GB/T 2978—1997确定。
若有多个可选轮胎,则取多个轮胎中的最大直径及最大宽度。
2.防滑链选择是否加装防滑链,根据整车配置及总布置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所有驱动轮应考虑加装防滑链,非驱动轮不加装。
跑车、轿跑车等运动型轿车,应同时参考造型对轮口的要求,确定是否加装防滑链。
3.防滑链尺寸防滑链尺寸应根据配置要求,参考防滑链尺寸标准或者由防滑链供应商提供①。
一般取径向防滑链空间为20mm,宽度方向为15m m②。
4.车轮跳动量与转向取值车轮上跳极限值为bound,下跳极限值为rebound上跳行程:车轮跳动量0~50%×(bound),全转向;车轮跳动量50%~80%×(bound),半转向;车轮跳动量80%~100%×(bound),无转向。
下跳行程:车轮跳动量0~50%×(rebound),全转向;车轮跳动量50%~80%×(rebound),半转向;车轮跳动量80%~100%×(rebound),无转向。
最新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pdf

文件编号:SC02001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讨论稿)编制:海贵春日期:20070909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文件编号:SC02001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结构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轮胎包络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轮胎包络设计指导书。
旨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轮胎包络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新进员工了解结构设计开发流程和相关的设计经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设计开发的能力和提高开发效率。
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相关结构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本标准由海贵春提出。
本标准由标准管理科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海贵春文件编号:SC02001(一)目的为规范轮胎包络做法,保证轮胎包络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统一性,对轮胎包络的做法进行了规定,为轮胎包络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乘用车轮胎包络设计。
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三)轮胎包络设计工作流程确定轮胎型号根据国标GB/T 2978—1997查出轮胎宽度及直径尺寸建立轮胎3D模型建立悬架运动模型做运动分析输出轮胎包络文件(三)轮胎包络设计基准1.轮胎尺寸要求轮胎尺寸取最大尺寸,包括最大直径和最大宽度。
此值可参照国标GB/T 2978—1997确定。
若有多个可选轮胎,则取多个轮胎中的最大直径及最大宽度。
2.防滑链选择文件编号:SC02001 是否加装防滑链,根据整车配置及总布置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所有驱动轮应考虑加装防滑链,非驱动轮不加装。
跑车、轿跑车等运动型轿车,应同时参考造型对轮口的要求,确定是否加装防滑链。
3.防滑链尺寸防滑链尺寸应根据配置要求,参考防滑链尺寸标准或者由防滑链供应商提供①。
一般取径向防滑链空间为20mm,宽度方向为15m m②。
4.车轮跳动量与转向取值车轮上跳极限值为bound,下跳极限值为rebound上跳行程:车轮跳动量0~50%×(bound),全转向;车轮跳动量50%~80%×(bound),半转向;车轮跳动量80%~100%×(bound),无转向。
车轮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班学号:学生:指导老师:2012年12月20日《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评阅书目录序言 (3)1、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工艺规程设计 (5)2.1毛坯设计 (5)2.2工艺设计 (5)2.3 制定工艺路线 (5)2.4 毛坯尺寸及其加工余量的确定 (9)2.5 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3、夹具设计 (13)3.1定位方案的确定 (13)3.2 夹紧方案: (13)3.3 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13)3.4 定位误差分析 (14)4、实习体会 (15)参考文献 (16)序言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够很好的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制造行业和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时SDB-80(B1)转向架操纵部分的组成零件之一。
车轮作用是利用其滚动少摩擦。
也许车轮的最伟大作用是使人可以搬动大大超过自身重量的物体。
1.2零件的工艺分析SDB-80(B1)转向架车轮的加工表面分四种,主要是孔的加工,圆柱端面的加工,槽的加工,螺纹孔的加工,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特别是孔的加工,几乎都要保证Ra3.2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1.2.1孔的加工该零件共有1个孔和24xM10的螺纹孔要加工:φ188mm是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多组面,孔与其有位置尺寸度要求,因而是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面,需精加工且尽早加工出来;有平行度要求的,也要精加工;φ10mm是不通孔,特别注意该孔的加工深度;但由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仍需精铰。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计基本要求 (1)4.1 车轮及车轮附件综述 (1)4.2 设计目的 (2)4.3 适用范围 (2)4.4 总成构成图 (2)5 设计必备理论 (3)5.1 车轮总成的设计原则 (3)5.2 车轮设计参数 (4)5.3 环境条件 (4)5.4 组成该零件的部件 (4)6. 选型原则 (5)6.1基本选型原则 (5)6.2 花纹的选型原则 (6)7.选型流程图 (7)8. 测试基本参数 (7)8.1 测试基本内容 (7)8.2 材料性能 (17)9 其他标识性的设计 (17)9.1 通过什么样的标识进行识别 (17)前 言为了指导本公司车轮系统的设计开发,特制定了本设计规范。
本规范是参照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
车轮设计指南(乘用车)1 范围本规范明确规定了乘用车车轮系统设计基本要求、设计理论,选型的原则和选型流程图以及相关基本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乘用车车轮系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无4 设计基本要求4.1 车轮及车轮附件综述车轮是汽车的行走部件,汽车工作时,车轮将汽车发出的作用力传给路面,同时将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传回汽车,汽车依据车轮传递的力和力矩实现约定的承载和完成规范的运动。
轮胎和车轮组合工作,成对使用。
轮胎是弹性元件,镶嵌于车轮外缘,具有弹性、柔性和韧性,以及优良的变形能力和地面贴附能力;工作时可以分散汽车对路面的压力、降低汽车运动的能量损失,同时实现充分传力、经久耐用;车轮是刚性制件,在中心支撑轮胎,具有相应的强度、刚度,以及联结、传力机构,保证轮胎能够工作和展现轮胎特性。
轮胎和车轮共同体现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这些基本功能如下:①支撑汽车,承受汽车的重力,使汽车能够承载;②传递驱动力、转向力和制动力,使驾驶人员能够对汽车的运动进行操控;③减小行驶阻力和能量消耗,提高运输效率;④缓和行驶冲击,改善承载条件,同时保护汽车和路面。
车轮设计指导书

双王铝业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指导书编号:版本号:修改次数:受控状态:实施日期:2014年07 月30 日分发号: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一、目的1、规范设计人员产品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2、为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范围1、本指导书适用于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
2、本指导书适用于铝合金压铸车轮的设计。
目录✧车轮产品结构基本知识一、车轮结构各部位名称二、车轮的种类三、车轮的基本装配知识✧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产品结构设计一、确定车轮的参数二、5度深槽轮辋轮辋设计三、气门孔尺寸和位置四、车轮安装盘设计五、车轮轮辐结构设计六、轮辐掏料结构设计七、车轮中心孔结构设计八、螺栓孔结构设计九、装饰盖结构设计十、车轮机加余量的常规性设计十一、各种规格车轮的重量设计标准十二、常用PCD与中心孔对应表✧车轮飞轮结构设计车轮产品结构基本知识一、车轮结构各部位名称1、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
2、轮辐:与车轴轮毂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部分。
3、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
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之分。
4、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部分。
5、胎圈座:与轮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部分。
6、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7、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1 轮辋宽度10 螺栓孔节圆直径2 轮辋名义直径11 螺栓孔直径3 轮缘12 轮辐安装面4 胎圈座13 安装面直径5 凸峰14 后距6 槽底15 轮辐7 气门孔16 轮辋8 偏距17 轮辋中心线9 中心孔18二、车轮的种类按轮辋和轮辐结合形式的不同,车轮可分为如下结构,其代表型结构用图例来表示:1、整体式:轮辐和轮辋是由一个整体组成的。
2、组合式:由2个以上的零件组合而成的车轮,其组成的零件可以分开,按其组合形式可分为三类:(1)、两片式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结合起来的结构;(2)、三片式车轮:由两个轮辋零件和一个轮辐结合起来的结构。
子午线轮胎设计说明书

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高速公路里程越来越长,汽车速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对汽车轮胎的各项性能也提高了要求,以便使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安全性得到人们的认同,同时也令轮胎的经济性更容易让人接受。
本文介绍了子午线轮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对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组成和其优越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完成了对轿车子午线轮胎的设计。
关键词:子午线轮胎;扁平化;带束层;帘布线;轮胎花纹Radial tire structure design ABSTRACT:Along with automobile industry's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automobile capacity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the highway cours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long, the automobile spee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under this kind of new situation, also enhanced the request to automobile tire's each performance, with the aim of enabling automobile's travel comfortableness, the security to obtain people's approval, simultaneously is been also easier tire's efficiency to let the human accep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meridian tire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antitheticalcouplet noon-mark tire's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its superiority has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and has completed independently to passenger vehicle meridian tire's design.KEY WORDS: radial ply tyre;the flattening;belted layer;the curtain wiring;the tire tread目录1. 子午线轮胎概述 (6)1.1子午线轮胎的历史发展现状 (6)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7)2. 原理容及其优缺点 (10)2.1子午线轮胎设计原理容 (10)2.1.1带束层的设计对子午线转向性能的影响 (11)2.1.2带束层的帘线材料 (12)2.1.3帘线结构 (12)2.1.4带束层的帘线密度 (12)2.1.5帘布角度 (13)2.1.6带束层宽度 (13)2.2子午线轮胎的特点 (15)2.2.1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 (15)2.2.2子午线轮胎胎冠刚性大 (16)2.2.3子午线轮胎有“柔性”胎侧 (16)2.2.4六个主要变形特性 (16)2.2.5子午线轮胎的 (17)2.2.6子午线轮胎表现特点 (19)2.3设计目的与方向 (20)2.3.1SEE的研发 (20)2.3.2生产工艺改进 (20)2.3.3全面的产品检测与深入的试验研究 (21)2.3.4扁平化 (22)2.3.5无胎化 (23)3. 结构设计及计算 (27)3.1子午线轮胎负荷能力的计算 (27)3.2外轮廓断面形状设计 (28)3.2.1外直径D和断面宽B (28)3.2.2胎圈着合直径的确定 (29)3.2.3外胎断面高 (29)3.2.4断面水平轴位置的确定 (29)3.2.5胎圈着合宽度C的设计 (30)3.2.6行驶面宽 (30)3.3外轮廓弧度计算 (31)3.3.1胎冠弧度 (31)3.3.2上胎侧弧半径 (32)3.3.3胎圈曲线弧度设计 (32)3.3.4胎冠弧长的计算 (33)3.3.5胎面饱和度 (33)3.4施工设计 (33)3.4.1胎体帘线拉伸应力及安全倍数的计算 (34)3.4.2钢丝圈应力和安全倍数的计算 (36)3.4.3带束层强度计算 (36)3.5花纹设计 (37)3.5.1轮胎花纹的作用 (37)3.5.2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 (38)3.6胎圈结构特点 (41)4. 爆炸图及工程图的设计 (43)4.1子午线轮胎爆炸图的设计 (43)4.2子午线轮胎工程图的设计 (44)5. 总结 (45)6. 参考文献 (46)致 (47)外文摘要 (48)1.子午线轮胎概述1.1子午线轮胎的历史发展现状子午线轮胎是轮胎工业的更新换代产品,从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轮胎各部件结构设计

1 5 0 .5
140
13
10
65 50
HF HB1
子口包布内端点高度HB2,尽量不要高于轮辋高度; 子口耐磨胶内端点高度HZ,稍高于钢丝圈最上层 钢丝的高度,一般+5mm;钢丝圈内径Ф=着合直 径d+(胎体厚度+子口包布厚度+ 内衬层端部厚度+ 子口耐磨胶厚度) ×2 子口耐磨胶厚度最少保 证2.5mm以上; 子口轮辋点处厚度DL和 DN 子口宽度W根据做图和 DW DL 材料分布确定.
2. 胎面花纹形状的设计: ⑴ 花纹类型的选取:根据使用环境需要,结合公路车辆 使用状况及轮胎使用经验,来确定花纹样式。 适合于高速或较好路面的条形花纹 适合于较好或较差路面的以条形为主的混合花纹 适合于较差或泥土 路面的以横沟为主的混合花纹 适合于泥土或沙石路面的越野花纹 适合于雪泥路面的M+S花纹 等等
DI
B4 B1 B3 B2
DC
DT
DJ
D F
以12.00R20 S811 18P.R为例 带束层宽度2#=204mm,1#=176mm, 3#=180mm,4#=110mm 2#/b=204/226=0.9027
1 6 .5
110 176 180 204
2 .5
22 34
42
7 .5
胎侧总厚度DC=胎侧胶厚度+胎体厚度+内衬层厚 度;胎侧胶厚度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路况来确定, 高速路况可以薄点,较差路面可以厚些;胎体厚 度根据所用材料和半成品压延厚度来确定;内衬 层厚度≥2.5mm,气密层厚度≥ 1.2mm;DF为侧板 和活络 块分型处厚度;
L
h
⑽肩下反弧R的确定 对于全钢载重子午胎,肩下一般不采用切线,而采 用一反弧,反弧R过肩部端点和R1相切,一般b较 大,R较小, b较小,R较大。 以12.00R20 S811 18P.R为例 结合其它方法途径搜集的数据,综合权衡确定R为 180mm.
车轮设计指导书

车轮设计指导书1000字车轮是机动车辆上最常见的部件之一,它不仅仅是牵引力和承受车辆荷载的过渡器,同时还是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车轮的设计一直是车辆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提供一份车轮设计指导书,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优秀的车轮。
一、结构设计车轮的结构设计应首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轮辋的材料和形状轮辋是车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承受车轮的荷载和转动力,并且要轻量化和强度高。
轮辋的形状和断面应设计得合理,以保证其强度和刚度。
目前常用的轮辋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铸铁、钢等。
2. 轮毂的结构和形状车轮的轮毂是承载轮胎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分散荷载的关键部分。
轮毂的结构和形状应设计得能够使荷载均匀分配,以减小车轮的磨损和延长使用寿命。
轮毂的材料一般选用铝合金、钢等。
3. 车辐的结构和数量车辐是车轮的支撑部分,它们连接轮辋和轮毂,并分担车轮受到的荷载。
车辐的数量和结构应按照车轮的使用情况选择,以保证车辐足够强度和刚度。
二、材料选择车轮的材料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和刚度车轮的材料需要具有高强度和刚度,以满足承受荷载和转动力的要求。
2. 轻量化车轮的材料应具有轻量化的特点,以减轻整车的重量,提高车辆的性能。
3. 耐腐蚀性车轮的材料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以保证长期使用不会发生失效问题。
4. 可加工性车轮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以便于制造和加工。
常用的车轮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钢、铸铁等。
其中,铝合金车轮具有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点,常用于高端车型;镁合金车轮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刚度,但价格较高;钢车轮则相对较为经济实用。
三、制造工艺车轮的制造工艺包括材料成型、车轮加工、装配等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成型材料成型是车轮制造中的重要工艺环节。
铝合金车轮的制造一般采用低压铸造或高压铸造;钢车轮则采用冲压或铸造等方式。
22.5X9.00型轻量化无内胎车轮设计任务书

22.5x9.00型轻量化无内胎车轮设计任务书XXXXXX车轮制造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五月22.5x9.00型轻量化无内胎车轮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意向车轮是轮胎与车轴之间的旋转承载件,通常由轮辋与轮辐两个主要部件组成,它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保安件之一。
从制造车轮的原材料分类主要有铝合金车轮与钢制车轮两种,传统的钢制车轮多为型钢多件式轮辋结构,通常由型钢轮辋、档圈加锁圈组成,这种车轮存在着自重重、设备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质量受钢厂控制、耐疲劳强度不高等诸多缺点,急需研发一种新型车轮来克服这些缺点,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需求。
1.选用新型的轮辋结构传统的轮辋结构是型钢多件式,由轮辋、档圈加锁圈组成,它存在着自重重:轮辋+档圈(+锁圈)2至3个零件重量;设备投资多:需要轮辋生产线、档圈生产线(锁圈生产线)二至三条生产线;产品质量受钢厂控制:原材料运用钢厂轧制好的专用轮辋钢、档圈钢等诸多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并通过市场调研、认真研究、反复试验,决定选用新型的滚压无内胎一件式轮辋结构,它仅需轮辋一个零件即可,这种结构轮辋与传统的型钢轮辋多件式结构相比,减少了档圈(锁圈),首先产品自重明显降低,其次设备投资将显著下降:仅需一条滚形轮辋生产线;这种结构的轮辋原材料为通用钢板,易于采购,使得原材料及生产成本大大减少;轮辋采用滚压加工成型,提高了轮辋的疲劳强度;另外产品加工质量完全可由模具控制,不受钢厂限制,且工艺相对简单,所以产品精度将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是可以配用无内胎轮胎,可直接依靠轮辋(而不是内胎)密封轮胎气压,将有效降低车轮总成的使用成本,非常适合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其安全性与节油作用十分明显。
2.选用新型的轮辐结构传统轮辐结构是等厚的,其加工工艺为油压机成型,它存在着自重太重、用料多、受力不合理、质量不稳定等诸多缺点,为此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资料,并经过反复研究、多次实验,决定选用新型的等强度不等厚旋压轮辐结构,此种结构的轮辐中间由于在使用时受力较大,所以让它保持原材料厚度,而其周边由于使用时受力较小,所以将其设计为比原材料薄,该结构轮辐与传统的等厚成型轮辐相比,具有节省材料、节约能源、自重轻、加工成本低、产品外观质量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另外轮辐平面要求采用大吨位压力机整平工艺,提高其平面度。
车轮选配加工工位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车轮轮毂孔选配加工目次一、工位介绍 (3)二、本工位作业流程 (4)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5)1.开工准备 (5)2.测量轮座 (5)3.选配车轮 (6)4.轮毂孔加工 (8)5.完工整理 (11)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2)五、附件 (13)1.作业台帐记录 (13)2.台帐记录填写示例 (14)3.定置示意图 (17)一、工位介绍1. 作业地点:车轮车间轮轴新组装及四级修车轮加工工艺线。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RD2、RE2B型轮对车轮选配加工作业。
3. 上道工序:车轮收入检查工位。
4. 下道工序:轮对组装前专检工位。
5. 人员素质要求:须经教育科培训考试合格、持有上岗证的轮轴车工。
6. 作业要点:6.1核对卡片信息与轴端信息需保持一致,测量车轴轮座尺寸,确定车轮终加工尺寸。
6.2检查车轮基本信息,确定车轮加工量。
6.3加工完毕测量车轮终加工尺寸,检查选配过盈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开工准备1.1穿戴劳保用品。
每班开工前更换统一发放的工作服,着装整齐、整洁,工作帽帽檐应朝正前方,如图1所示,留长发者应将头发盘于帽内。
1.2接收工作任务。
每班开工前,参加班组点名会,由机床班组工长组织各工位人员点名,传达上级各项要求,安排布置当日工作及生产任务,如图2所示。
1.3计量器具。
检查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粗糙度对比样板、游标卡尺、钢板尺等计量器具齐全,技术状态良好,鉴定不过期,如图3所示,并使用校验帮校验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精度。
图3 图41.4设备点检。
按《设备操作规程》对车床进行检点、润滑,并启动设备电源,让机床空车试运转,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后填写好设备点检记录,如图4所示。
2.测量轮座2.1 在待选配车轴存放区,选择车轴,并使用《轮轴卡片》(车统-51A)、《轮轴机加工工序质量控制卡》与实物车轴轴端信息进行核对须一致,如图5所示。
2.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轮座直径,如图6所示,取轮座两个截面部位,分别为距轮后肩25~30mm、135~140mm处,每个部位相互垂直测量两点,共取四点的平均值为轮座直径。
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

轮胎包络设计作业指导书(讨论稿)编制:海贵春日期:20070909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结构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轮胎包络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轮胎包络设计指导书。
旨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轮胎包络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新进员工了解结构设计开发流程和相关的设计经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设计开发的能力和提高开发效率。
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相关结构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本标准由海贵春提出。
本标准由标准管理科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海贵春(一)目的为规范轮胎包络做法,保证轮胎包络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统一性,对轮胎包络的做法进行了规定,为轮胎包络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乘用车轮胎包络设计。
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三)轮胎包络设计工作流程(三)轮胎包络设计基准1.轮胎尺寸要求轮胎尺寸取最大尺寸,包括最大直径和最大宽度。
此值可参照国标GB/T 2978—1997确定。
若有多个可选轮胎,则取多个轮胎中的最大直径及最大宽度。
2.防滑链选择是否加装防滑链,根据整车配置及总布置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所有驱动轮应考虑加装防滑链,非驱动轮不加装。
跑车、轿跑车等运动型轿车,应同时参考造型对轮口的要求,确定是否加装防滑链。
3.防滑链尺寸防滑链尺寸应根据配置要求,参考防滑链尺寸标准或者由防滑链供应商提供①。
一般取径向防滑链空间为20mm,宽度方向为15mm②。
4.车轮跳动量与转向取值车轮上跳极限值为bound,下跳极限值为rebound上跳行程:车轮跳动量0~50%×(bound),全转向;车轮跳动量50%~80%×(bound),半转向;车轮跳动量80%~100%×(bound),无转向。
下跳行程:车轮跳动量0~50%×(rebound),全转向;车轮跳动量50%~80%×(rebound),半转向;车轮跳动量80%~100%×(rebound),无转向。
车轮设计指导书

双王铝业产品设计指导书:版本号:修改次数:受控状态:实施日期:2014年07 月 30 日分发号: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一、目的1、规设计人员产品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2、为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围1、本指导书适用于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
2、本指导书适用于铝合金压铸车轮的设计。
目录车轮产品构造根本知识一、车轮构造各部位名称二、车轮的种类三、车轮的根本装配知识✧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产品构造设计一、确定车轮的参数二、5度深槽轮辋轮辋设计三、气门孔尺寸和位置四、车轮安装盘设计五、车轮轮辐构造设计六、轮辐掏料构造设计七、车轮中心孔构造设计八、螺栓孔构造设计九、装饰盖构造设计十、车轮机加余量的常规性设计十一、各种规格车轮的重量设计标准十二、常用PCD与中心孔对应表✧车轮飞轮构造设计✧车轮产品构造根本知识一、车轮构造各部位名称1、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局部。
2、轮辐:与车轴轮毂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局部。
3、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
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之分。
4、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局部。
5、胎圈座:与轮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局部。
6、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7、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1 轮辋宽度10 螺栓孔节圆直径2 轮辋名义直径11 螺栓孔直径3 轮缘12 轮辐安装面4 胎圈座13 安装面直径5 凸峰14 后距6 槽底15 轮辐7 气门孔16 轮辋8 偏距17 轮辋中心线9 中心孔18二、车轮的种类按轮辋和轮辐结合形式的不同,车轮可分为如下构造,其代表型构造用图例来表示:1、整体式:轮辐和轮辋是由一个整体组成的。
2、组合式:由2个以上的零件组合而成的车轮,其组成的零件可以分开,按其组合形式可分为三类:〔1〕、两片式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结合起来的构造;〔2〕、三片式车轮:由两个轮辋零件和一个轮辐结合起来的构造。
车轮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车轮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背景描述车轮项目是一个旨在创建一种更加便捷,安全和环保的交通工具的项目。
其目标是将传统的汽车更换为更加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和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可靠和高品质的车轮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项目计划阶段1:需求分析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将会对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的功能和特性。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我们可以制定出一个符合用户期望和需求的项目计划。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会确定以下几个方面:•车轮的尺寸和设计;•车轮的材质和质量;•车轮的安全性;•车轮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
阶段2:设计和开发在完成需求分析后,我们将会进入设计和开发阶段,这个阶段中将会有以下几个步骤:•设计车轮样式和功能,制作草图和3D模型;•对车轮进行实际测试,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选择最佳的材质和生产工艺;•制造并测试车轮原型;•最后进行细节和质量的审查。
阶段3:市场推广在完成设计和开发阶段后,我们将会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这个阶段是为了宣传和推广我们的车轮产品,以吸引用户。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市场营销策略,以宣传和推销我们的产品,比如:•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站宣传产品;•参加车轮展会和研讨会;•在各大城市开展路演活动;•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推广;•与车厂商、合作伙伴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广。
质量控制计划为了确保好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车轮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标准我们将会遵循以下几项质量标准:•ISO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ISO环境管理系统(ISO 14001);•ISO社会责任管理(ISO 26000)。
质量控制流程以下步骤将会用于质量控制:1.在各个生产阶段进行产品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2.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质量控制,追踪生产线、原材料、制造过程、交付时间;3.对成品进行最终质量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封装和发货。
轮胎设计手册

轮胎设计手册部门:底盘部件工程室编写:校对:审核:版本:第一版发布时间:2014.10.25前言本手册包含了轮胎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试验内容、失效模式、常见问题等内容,适用于车用轮胎。
目录1.轮胎的基本定义 (4)1.1胎面部 (4)1.2内衬层 (4)1.3胎圈 (4)1.4缓冲层 (4)1.5侧壁 (4)1.6帘布层 (4)1.7钢丝帘布 (4)1.8轮胎帘线 (4)2.轮胎的种类及技术特点 (5)2.1按汽车种类: (5)2.2按轮胎用途: (5)2.3按轮胎大小: (5)2.4按轮胎花纹: (5)2.5按轮胎结构: (5)3 整车开发各个阶段的设计要求 (6)3.1 可行性分析阶段 (6)3.2 概念确认阶段 (6)3.3 产品设计及验证 (6)3.4 工装开发及生产准备阶段 (6)4 试验标准 (6)4.1轮胎外观要求 (6)4.2外缘尺寸 (6)4.3轮胎强度要求 (6)4.4轮胎耐久性要求 (6)4.5 低气压性能试验 (6)4.6轮胎高速性能要求 (7)4.7轮胎脱圈阻力要求 (7)4.8轮胎均匀性要求 (7)4.9 轮胎平衡性要求 (7)4.10轮胎胎面磨损标记 (8)4.11 滚动阻力 (8)5 失效模式及设计校核 (8)6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10)6.1胎面故障 (10)6.2胎唇故障 (10)6.3轮胎爆胎 (10)6.4胎侧故障 (10)6.5内部故障 (11)1.轮胎的基本定义汽车轮胎是一个旋转部件,但并不是由均质材料制成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物质、不同的橡胶组合物和各种连接物通过帘布或钢丝使轮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制成的,这种结构将使轮胎变得更加牢固耐用。
轮胎必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以便能支撑起汽车本身的重量;能承受侧向力,以便汽车能够转弯;能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变成驱动力来克服行驶阻力,以确保汽车能够行驶。
轮胎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能,能通过合适的转向传动机构反映出路面的实际情况。
车轮选型及校核作业指导书

车轮选型及校核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前言为使本中心车轮选型及校核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规范,结合公司标准和已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相关设计经验不够丰富的员工有所依据,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成效。
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中心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礼刚目录1车轮概述 (1)1.1车轮功能 (1)1.2车轮构成 (1)1.3车轮发展趋势 (2)1.3.1防爆轮胎 (2)1.3.2胎压监测系统 (2)1.4主要零件介绍 (3)1.4.1轮胎 (3)1.4.2轮辋 (10)1.5铝合金车轮与钢制车轮优缺点 (11)2车轮选型 (12)2.1车轮选型输入条件 (12)2.2车轮选型要求 (12)2.2.1轮胎选型 (12)2.2.2轮辋选型 (13)2.2.3平衡块、气门嘴、轮胎螺母的选型 (16)2.2.4备轮选型 (17)2.2.5实际道路试验验证 (17)3车轮校核 (18)3.1负荷指数与速度级别校核 (18)3.2拆装性校核 (18)3.3轮辋三维造型校核 (18)3.4车轮二维图纸校核 (19)3.5相关设计标准 (19)4技术文件的编制 (20)参考文献 (20)车轮选型及校核作业指导书1车轮概述1.1车轮功能车轮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为:¾支撑汽车,承受汽车的重力,使汽车能够承载;¾通过轮胎同路面存在的附着力来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¾产生平衡汽车转向行驶时的离心力的侧抗力,在保证汽车正常转向行驶的同时,通过轮胎产生的自动回正力矩,使车轮保持直线行驶的方向;¾减小行驶阻力和能量消耗,提高运输效率;¾缓和行驶冲击,改善承载条件,提高通过性,同时保护汽车和路面;1.2车轮构成车轮主要由轮胎、轮辋和轮辐组成。
车轮、轮胎设计手册

高工:总体上写得不错,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下:1.轮胎的选型是整车总布置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请仔细阅读清华版《汽车设计》,增加轮胎选型内容。
这部分和常宏伟主任写的总布置内容要说法统一。
2.轮胎总成(胎和辋)试验验证与试制验证的方法与标准(结合参考上次L项目验证计划)3.轮胎总成(胎和辋)的故障分析内容适当细化。
4.适当增加典型轮胎总成(胎和辋)结构图,分类的组织结构图,做到图文并茂,无经验的年轻的设计人员(《设计手册》主要读者)一看就明白。
5.转常宏伟审核。
储成高2003 .8.22车轮与轮胎1概述轮胎和车轮支承汽车车体的重量,缓和由于不平引起的冲击力,接受和传递制动力和驱动力,同时轮胎具有抵抗侧滑能力,车轮具有自动回正的能力,从而使汽车能够正常转向或保持直线行驶1.1车轮不但是安装轮胎的骨架,也是将轮胎与车轴连接起来的旋转件。
车轮通常由轮辋与轮辐所组成。
轮辋应设计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轮辐应设计有足够的钢度和强度以满中承载要求。
现国内轻型载货汽车多用型钢和整体式轮辋,其中以型钢轮辋居多。
现国外大部分为整体式轮辋。
1.2轮胎一般由外胎、内胎和垫带组成,外胎则主要由胎冠、胎肩、胎侧和胎圈等组成。
轮胎的选型,应根据整车的车速、承载及路况选用合适的轮胎。
轮胎按结构分斜交轮胎和子午轮胎。
现国内轻型载货汽车选用的轮胎为斜交胎和子午胎,其中以斜交胎居多。
国外轻型载货汽车选用的轮胎多为无内胎子午胎。
2车轮设计及轮胎选型2.1轮辋根据轮胎选用合适的截面形状,若轮辋与轮胎不匹配会造成胎圈部位的不正常磨损和胎圈爆裂。
辐板应设计有合理的散热孔和冲压外形以保证制动鼓的安装和散热,同时辐板应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车轮有足够的强度。
2.2轮胎的选型2.3轮胎类型主要依据汽车的类型和行驶条件来选择,货车普遍采用高强度尼龙布轮胎,以提高轮胎的承载力。
轮胎应根据整车设计的承载力选用合型的规格及层级,同时所选轮胎的速度级别应能够满足整车设计时速,所选轮胎承受的静负荷值应等于或接近于轮胎的额定负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指导书编号:版本号:修改次数:受控状态:实施日期:2004年月日分发号: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一、目的1、规范设计人员产品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2、为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范围1、本指导书适用于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人员。
2、本指导书适用于铝合金压铸车轮的设计。
目录✧车轮产品结构基本知识一、车轮结构各部位名称二、车轮的种类三、车轮的基本装配知识✧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产品结构设计一、确定车轮的参数二、5度深槽轮辋轮辋设计三、气门孔尺寸和位置四、车轮安装盘设计五、车轮轮辐结构设计六、轮辐掏料结构设计七、车轮中心孔结构设计八、螺栓孔结构设计九、装饰盖结构设计十、车轮机加余量的常规性设计十一、各种规格车轮的重量设计标准十二、常用PCD与中心孔对应表✧车轮飞轮结构设计车轮产品结构基本知识一、车轮结构各部位名称1、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
2、轮辐:与车轴轮毂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部分。
3、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
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之分。
4、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部分。
5、胎圈座:与轮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部分。
6、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7、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1 轮辋宽度10 螺栓孔节圆直径二、车轮的种类按轮辋和轮辐结合形式的不同,车轮可分为如下结构,其代表型结构用图例来表示:1、整体式:轮辐和轮辋是由一个整体组成的。
2、组合式:由2个以上的零件组合而成的车轮,其组成的零件可以分开,按其组合形式可分为三类:(1)、两片式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结合起来的结构;(2)、三片式车轮:由两个轮辋零件和一个轮辐结合起来的结构。
(3)、辐条式车轮:轮辋与中央轮盘部件,通过很多辐条实现连结的车轮结构。
三、车轮的基本装配知识车轮的有关装配主要有以下的几种装配情况: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产品结构设计车轮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根据车轮的装车情况对设计的车轮进行归类,并初定出车轮的各种装配参数。
(2)、车轮装配参数确定后,根据车轮的外观形状和偏距、装配情况等要素来确定车轮选用正向轮辋还是反向轮辋及其形状。
(3)轮辋确定后就可以根据装车的要求、车轮形状和载荷等确定出车轮安装盘和轮辐的初步设计。
(4)、根据轮辐形状、轮辋形状和车轮的规格定义出机加余量和掏料结构的设计。
(6)、对做出的车轮进行重量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车轮的产品结构。
(7)、如果重量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合理,即可完成车轮的结构设计并输出工程图纸,如果不合理则重复上面步骤进行更改。
一、确定车轮的参数1、一般在设计的初期,客户会提供设计新开发车轮的一些装车要求,如车轮的PCD、偏距、规格、装车情况等信息。
如果客户输入不清晰,根据设计的车轮是用于轿车还是卡车(或SUV)我们可以大概设定出这个车轮的装配参数,见下表: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用于轿车的车轮,根据上面的表我们选用这个车轮的装配参数如下:规格:20X8.5;偏距:45mm;PCD范围:5X114.3~5X120.65;安装盘直径:155mm。
2、装车载荷的确定由于国家地域的差异,为不同地区设计的车轮载荷也不一样,一般设计时按客户提供的参数来决定。
比如为北美设计的车轮,设计的载荷可按照下表来大致确定:二、5度深槽轮辋轮辋设计(参考各国的轮辋标准)1、轮辋直径(J型轮辋)A、16英寸及其以下:名义直径减去0.8mm(0.032In);B、17英寸及其以上:名义直径加上4.8mm(0.188In)。
2、轮辋宽度(J型轮辋)3、轮辋厚度规定(只适用于压铸轮辋)4、车轮胎圈座组合胎圈座组合表5、轮辋扁平凸峰轮廓尺寸和形状(mm)注:A、上面附图为5度深槽J型轮辋扁平峰设计的常规尺寸(适用于TRA标准,适用的规格范围为14英寸到28英寸);B、其中min为最小值的意思;max为最大值的意思。
6、轮辋圆周凸峰轮廓尺寸和形状(mm)注:A、上面附图为5度深槽J型轮辋圆凸峰设计的常规尺寸(适用于TRA标准,适用的规格范围为14英寸到28英寸);B、其中min为最小值的意思;max为最大值的意思。
7、轮辋正面轮缘结构设计轮辋正面的轮缘设计主要涉及到铸造,轻量化和冲击试验等方面的因素。
在符合轮辋标准的同时,下面为轮辋正面轮缘的常用设计结构。
8、轮辋反面轮缘结构设计9、正面包不锈钢圈时的正面轮缘设计不休钢圈是车轮的一种装饰物,通过把不锈钢圈包扎在正面轮辋的外围,可使车轮呈现出一种轮缘车亮面的效果,见下图。
下面为包不锈钢圈时,正面轮缘部位的凹槽结构图:轮辋是车轮结构里面标准化的一部分,由于轮辋和轮胎装胎时要保证两者的配合处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轮辋胎圈座的两侧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按照轮辋的使用情况,轮辋可分成正向轮辋和反向轮辋,但两种结构的胎圈座结构都用上面的结构设计。
下面为应用正向轮辋和反向轮辋的示意图:正向轮辋:装胎端在轮辋正面,轮胎从车轮的正面开始往里安装。
反向轮辋:装胎端在轮辋背面,轮胎从车轮的背面开始往里安装。
轮辋的选用主要根据车轮的形状、轮缘深度(LIP )、装车情况等参数来确定。
1、车轮需要深轮缘效果时,可采用反向轮辋结构,否则选用正向轮辋结构。
2、对用于轿车车轮,规格小于17英寸时,尽量采用正向轮辋,3、对用于SUV 或卡车车轮,规格小于18英寸时,尽量采用正向轮辋。
三、气门孔尺寸和位置1、气门孔位置尺寸说明2、气门孔结构尺寸孔厚度H值为3.68mm。
B、根据JIS中的TR 413标准,采用无内胎场合时,气门嘴部位的壁厚,理想情况为3.0~4.5mm。
C、对于小孔直径d,常规情况下用11.5mm,而对于公司的德国客户则要求小孔直径为11.3mm。
1、安装盘直径设计(1)、使用裸露螺栓孔的装饰盖时的安装盘直径:(2)、使用覆盖螺栓孔的装饰盖和螺孔有沉孔结构的安装盘直径:安装盘为车轮与车轴之间的连接面,安装盘直径的设计要考虑两个连接面之间的配合问题。
(1)、设计时应使车轮的安装盘直径比车轴上的连接面小一点。
(2)、根据装配的需要,一般要求车轮安装面的平面度在0.1mm 以下。
为了更好的减少安装面平面度对车轮与车辆之间配合的影响,设计时可让车轮安装面向内倾斜,即成锥面结构(见下图)。
斜面与轮辋中心平面的夹角为0.2度。
(3)、车轮安装面不须涂装或电镀处理,原因是车轮安装面要与车轴连接面相配合、车轮的装拆易使涂层脱落,难于确保安装面的平面度,使车辆行驶时性能(车身振动、松动等)受其影响。
一般轮辐设计的顺序是先根据车轮的外观设计出轮辐正面的轮廓线,再设计轮辐背面的轮廓线,然后根据装车空间的需要进行调整两条线的位置,确定车轮剖截面的设计。
下图为设计好的一个轮辐示意图。
从上图的结构可以看出,轮辐的设计特点是靠近轮辋位置的轮辐截面积最小,然后越靠近安装盘轮辐的截面积就越大。
这是因为考虑到轮辐的受力分布(越靠近安装盘,轮辐受到的应力就越大)、铝液顺序凝固和补缩通道的需要。
根据载荷和轮辐宽度的差异,对于靠近轮辋部位的轮辐厚度,设计时可先考虑在20mm到26mm之间波动。
而靠近安装盘部位的轮辐厚度,设计时可先考虑在25mm到32mm之间波动。
而应用覆盖螺栓孔的装饰盖设计时,可把安装盘的厚度控制在20~25mm之间,而安装盘和轮辐之间的“脖子”厚度控制在25~27mm 之间。
轮辐掏料的设计主要考虑到轻量化,平衡轮辐应力和铸造等方面的因素。
下面为轮辐的一个掏料设计示意图:掏料设计主要根据车轮冲击和弯曲的有限元分析来进行。
做初步的掏料设计时,可参考下面的参数(如上图A-A’截面)进行:(1)轮辐厚度H2:厚度范围在20~26mm之间(根据轮辐的宽度来设计具体的数值)然后以3~6度的梯度递增。
(2)掏料底部到轮辐正面的距离H1:厚度范围在8~12之间。
(3)掏料斜面和窗口面之间的夹角:夹角范围在3~5度之间(比如窗口的拔模角度为7度时,掏料的拔模角度为10~12度之间)。
(4)、掏料底部圆角:对此处的R角可尽量设大一点,一般R角的范围在R5~R9之间。
(5)、掏料侧边厚度P:厚度范围在6~8mm之间,然后以2~4度的梯度递增。
七、车轮中心孔结构设计中心孔结构的设计主要是需要更多的考虑装配的关系,即中心孔与车轴之间、中心孔与卡口盖之间、中心孔与杯盖之间的配合。
由于每个汽车厂商的车轴直径、车轴长度及其形状设计不一样,所以对中心孔设计的统一比较困难。
一般中心孔的设计需要根据客户提供的中心孔直径参数和该车型的装车曲线来确定。
1、中心孔安装面倒角的设计:由于有些汽车车轴与车轴连接面之间可能存在着倒角关系,所以一般在中心孔安装面处设计一个倒角过渡(倒角结构见下图),以适应上面的需要。
2、中心孔直径设计:车轮中心孔与车轴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假使车轴直径为D1,中心孔直径为D ,则两者正常的装配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D =D1+0.3~0.5mm3、车轮中心孔有效高度设计当车轴与中心孔之间进行配合时,除了保证车轮中心孔与车轴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外,还要求中心孔有足够的高度,以保证中心孔或装饰盖和车轴顶部不会干涉。
常见的车轴结构如下图:根据上图车轴的结构,我们常用的中心孔结构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结构。
(1)、使用覆盖螺栓孔的装饰盖设计时,中心孔结构设计:此时中心孔设计可采用简单的通孔型设计,安装面处设计一个3.5X45度的倒角即可。
安装盘厚度H1一般设计为20~25mm。
考虑到零售市场装车要求的多样性:当车轮应用于轿车时,中心孔安装面到装饰盖底部的距离设计H2最好为45mm以上;当车轮应用于卡车或SUV时,H2为最好为65mm以上,所以从产品结构、成本和铸造合理性考虑,应尽量使用覆盖螺栓孔的装饰盖设计,以减少材料成本和铸造难度。
(2)、使用裸露螺栓孔的装饰盖设计时的中心孔结构设计:此时的中心孔设计由于考虑到装饰盖的安装,一般可分成以下的几种结构。
当使用裸露螺栓孔的装饰盖时,应尽量应用中心孔结构(A)、(B)这两种常用性设计,因为这两种结构设计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以避免与车轴的干涉,同样的:当车轮应用于轿车时,中心孔安装面到装饰盖底部的距离设计H2最好为45mm以上;当车轮应用于卡车或SUV时,H2为最好为65mm以上。
而对于中心孔结构(C),根据上面车轴结构来看,其中心孔有效高度有两个,即为H1和H2。
若非特别需要,或装车的情况不清楚,这种结构应该尽量免用,同样的:车轮应用于轿车时,中心孔安装面到装饰盖底部的距离设计H2最好为45mm以上;而H1最好为14mm以上。
当车轮应用于卡车或SUV时,H2为最好为65mm以上,而H1最好为18mm以上。
注:以上提供的中心孔有效高度为装车情况不清楚时的一般性数据,当有足够关于车轴的数据时,应根据其数据来设计有具体数据的中心孔结构,以进一步的优化中心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