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酮 测 试 发 情 检 查 的准 确 性 ; 新 评 估 精 液 处 理 和 营养标 准进行 分 析 , 重 确定 是 否达 到标 准 ; 检查 奶 牛血
人 工 授 精 措 施 , 从 信 誉 好 的冻 精 生 产 厂 家 购 买 清 中矿 物质元 素 和蛋 白质水平 ,但 刚病 愈 的牛 1 要 周 精 液 , 定 期 开 展 人 工 授 精 技 术 培 训 ; 饲 养 管 内不能采样 ;无论如何要确保后备母牛配种时体重 并 对
因素 , 以消除该病 的诱 因; 做好仔猪保健工作 , 增强 仔猪抵抗力 ; 无临床症状 的带菌猪不能与健康猪混
养 ;不 可食 用 病 猪 肉 ;病 猪 死 亡后 应 及 时销 毁 、 掩
[ 王志远. 8 ] 猪病防治【 】 M. : 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0 6 20.
埋, 以免传染其它健康仔猪 。
20. 0 2
面多依据平时积累的生产经验 , 没有完善的生物安 全体系 , 常造成仔猪患病甚至死亡 。只有采用综合
的 防 治措 施及 先 进 的诊 断 方法 , 才能 有 效地 扑 灭 和
[ I J 省荣 昌畜物兽 医学校 . 4  ̄l ] tl 养猪学 【 】 京 : M. 北 中国农业 出版社 ,
l 重 复 配 种
11 原 因分 析 .
弧菌病 、 牛胎毛滴虫病、 钩端螺旋体感染 、 嗜血杆菌 病、 衣原体感染 、 支原体感染等 ; 病毒性 疾病 , 如牛 传染性鼻气管炎 、 牛病毒性腹泻等 ; 中毒性疾病 , 如
1配种不适。包括没有正确把握配种 时机 ; ) 连 酮体 中毒、 霉菌毒素 中毒 、 氨气 中毒和 内毒素 中毒
防控
殖 与饲 料 2 1 第 7期 02年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繁殖障碍性牛病是指影响牛繁殖能力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临床鉴别诊断和防治探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养殖户正确诊断和解决繁殖障碍性牛病。

一、临床鉴别诊断1. 病史询问:首先要了解患牛的生产、繁殖史,包括配种方式、配种次数、是否产生过仔牛等。

了解病史可以帮助确定病因并指导后续的诊断。

2.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了解患牛的外观、食欲、精神状态等,观察是否有全身异常现象,如发热、消瘦等。

3. 产仔异常:繁殖障碍性牛病常表现为产仔异常,包括难产、死胎、早产等。

要仔细观察产仔的时间、方式和结果,了解产仔异常情况。

4. 产后难恢复:牛病后常难以恢复,表现为恶露排出不畅、奶量减少、食欲不振等。

需要仔细观察患牛的恢复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繁殖障碍性牛病。

5. 实验室检查:对疑似繁殖障碍性牛病的患牛进行实验室检查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和尿液检查、黏膜细胞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二、防治探析1. 规范饲养管理:优良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繁殖障碍性牛病的关键。

包括提供优质饲料、合理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保持舒适住房环境、防止疫病传播等。

2. 选用健康种牛:繁殖障碍性牛病多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选用健康的种牛能有效预防病毒、细菌传播。

并且要定期进行免疫,提高牛的免疫力。

3. 控制疫病传播:繁殖障碍性牛病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相关,因此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治。

包括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牛、加强环境卫生等。

4. 合理配种和管理:选择适合的配种牛和配种方式对预防繁殖障碍性牛病具有重要作用。

要选择健康的种公牛和配种牛,合理控制配种次数和时间,严格按照繁殖周期进行管理。

5. 及时诊疗和复原:一旦发现患有繁殖障碍性牛病的牛只,要及时进行诊疗和复原,以减少病症对牛只和养殖业的影响。

诊疗和复原包括对症治疗、护理和调理等。

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15.
病毒对酸敏感袁对碱不敏感的特点袁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 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袁对非疫区要加强饲养管理袁牛舍周围 的杂草尧污物要及时清理袁保持清洁卫生曰禁止将病牛运输到 没有发病的地区袁且病死牛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袁以减少传 染遥 经验证明, 早发现尧早隔离尧早治疗这是防治本病的有效 措施遥 6小结
应用促卵泡激素的治疗该病效果明显袁 肌肉注射 100~200IU 袁隔日进行袁2~3 次即可遥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本身 有重要的作用袁 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注射剂量袁肌 肉注射治疗优势明显遥
参考文献 [1] 王春 .规模化牧场奶牛呼吸道疾病诊断与防控要点[J].兽医刊,
2017袁21:12-14. [2] 朱新荣,等.奶牛场常见疾病调查[J].中国奶牛,2017袁04:37-40. [3] 谷城. 奶牛跛行风险因素的调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关
患牛的治疗需要增强子宫收缩袁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 盘的分离袁避免存在腐败的现象袁合理的治疗后有明显的预 防优势遥
. A2 ll子宫R内i膜gh炎ts Reserved.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性疾病袁牛场发生几率比 较高袁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遥 患病母牛表现正常受孕繁殖袁 母牛的泌乳性能降低袁导致母牛淘汰遥 从阴门中排出分泌物 后作为临床诊断指标遥 慢性子宫内膜炎袁发情时的分泌物做 出初步诊断和分析遥 控制感染清除子宫内容物很重要袁能有 效促进子宫收缩袁 消除全身症状遥 治疗可用 25% 的硫酸镁 100m L袁远征促孕灌注液 1 支袁连续应用遥 增强体质的阶段袁 可以补钙袁连用 3d遥 3 卵巢疾病
可能存在频繁和不规则以及长时间的持续发情等袁临床 表现外生殖器水肿袁阴唇增大后袁可能存在松弛的现象袁为了 避免出现阴门排出异常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等袁需要进行直肠 检查袁 可以触碰到一侧或者两侧一个或者多个直径为 2.5~6.5cm 的囊泡遥 一般持续在 10d 左右遥 在治疗中盲肠检查 比较重要袁需要掌握外表发情和正常发情特征袁一般情况下 发情时间延长达到 3~5d遥 如果出现卵泡闭锁的现象袁诊断需 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袁进行多次检查后确诊遥

几种奶牛繁殖障碍病的诊治

几种奶牛繁殖障碍病的诊治

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奶牛屡配不孕的主 素进行治疗均可,孕马血清促性腺素治疗效果相对较
要原因,正确诊断是关键。
好,肌注量 1 000~2 000 单位。对营养差的牛要加强营
1 子宫内膜炎
养,恢复体况。
1.1 脓性子宫内膜炎
3 持久黄体、囊肿
诊断:产后胎衣不下或部分不下,恶露排出不停,
诊断:持久黄体,触摸卵巢发现卵巢表面有一个或
环境卫生差等都可以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表现为 几个突起,形状不规则;黄体囊肿,卵巢体积增大,质地
经常排出脓性分泌物,尾部附有结痂。
稍硬,表面较光滑,卵巢直径大,可达 6 cm 以上,长期
治疗:针对胎衣不下最好先不要采用手术剥离。产 不发情。
后 12 h 不下可先肌肉注射宫缩素,每天 2 次,同时子
治疗:当奶牛发情几次输精未孕,不要连续输精, 1 次肌注,间隔 12 h 进行检查,卵泡液没有排出,再肌
可用盐酸土霉素 3 g 加生理盐水 150~200 mL 子宫注 注 1 次。也可静脉注射,用穿刺法也可以治疗。注意检
入 2~3 次,也可用“宫得康”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查卵泡囊肿有复发的可能。
1.3 子宫积液
24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Animal Reproduction Vol.15 No.2 2007
不孕门诊
几种奶牛繁 殖障碍病的诊治
中图 分类 号:S858 .23
王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 1610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 2739(2007)02- 0024- 01
硫酸新斯的明肌注 200 mL,连用 2~3 次,每天 1 次, 生。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上传时间:2009-11-9 10:10:06文章来源:云南奶业协会信息中心浏览次数打印)收藏李继杰(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昆明,650201) 繁殖是奶牛正常生育的前提和基础,牛群的增殖,正常的产奶,良种的选择以及养奶牛的经济效益都与繁殖相关。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做奶牛技术服务,深感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碍,提高繁殖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繁殖障碍炎性产物和细菌毒素的影响,奶牛出现周期性紊乱,损害精子活动,致使配种不孕,着床困难,发生早期胚胎消失,继发子宫内膜炎。

1.发生原因:分娩过程产道感染,助产时消毒不严、剥离胎衣、治疗子宫脱出时消毒不彻底,方法不得当;输精时不仔细,损伤阴道和子宫颈:发情判断不准,多次反复输精,畜体患有全身性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病,和产后继发子宫弛缓,恶露蓄积,造成子宫内感染。

2.分类(1)隐性子宫内膜炎:母牛发情周期正常,阴道,子宫形态无异常,仅见子宫角增粗、变厚、柔软、收缩弱:发情时粘液增多,亮,混有絮状肠。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发情排卵正常,产后屡配不孕或受孕后流产。

阴道内膜有少量混浊液,发情时流出粘液色灰白混浊,不能拉丝,含絮状物;子宫角增粗,子宫壁厚质软,弹性降低,阴道内宫颈口开放,阴道肿胀、流血、有炎性分泌物。

(3)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不规律,不发情。

阴道内流出多量浓性粘稠,灰白色或黄褐色,具恶臭:子宫角肥大,子宫壁厚不均匀,收缩反应微弱:子宫颈阴道流血,肿胀,有浓性分泌物贮留。

3.防治(1)做好产后子宫保健:尽量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分娩后4小时以内肌肉注射衣速净(河北围场金发生产的专用药)40毫升,可切断子宫与胎盘绒毛联系和收缩子宫双效作用,尽快排出胎衣。

为帮助子宫内恶露排出,应在分娩后1—3天内。

肌注缩宫素2—3次,使子宫自净。

如果子宫颈口开放,子宫角粗大,子宫腔体大,收缩无力,应视为子宫恢复不良,肌注前列腺素。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前言奶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之一,而奶牛的乳制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奶牛的繁殖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一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却经常会让奶牛养殖者头痛不已。

本文将介绍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产后恶露不净产后恶露不净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它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恶露不净母牛排尿困难,产后恶露排出不完全,而且过多,颜色暗红,味道恶臭。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牛舍环境要干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细菌滋生。

二、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感染母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产后恶露排出异常,而且时间长。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保持牛舍环境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三、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乳制品质量。

1. 症状乳腺炎母牛乳房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甚至呈现淡红色。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反复对患病牛进行治疗: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须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配合食疗,给予牛群充足的维生素E、叶酸。

•长期进行繁殖计划管理: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都要仔细记录,同时加强对奶牛的营养、生产能力的调节和管理。

四、反应性性病反应性性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是由螨虫引起的。

1. 症状反应性性病母牛性欲不振,配种和发情的次数减少。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常见的乌头碱、伯氨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影响奶牛正常繁殖能力的各种疾病和因素。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
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障碍、疾病、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等。

生理障碍是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情障碍是指由于内分泌失调和生殖器官
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发情周期异常,导致受精能力下降。

青春期延迟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障碍,多由于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异常引起。

妊娠障碍也是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包括
受精卵移行受阻、胚胎停育或早期胚胎流产等。

疾病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炎、生殖系统感染、泌
乳干扰等。

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繁殖系统疾病之一,可导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受精
卵受阻、胚胎停育等。

生殖系统感染常导致受精效率下降和胚胎流产。

而泌乳干扰(lactation disorders)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症和泌乳过多都可影响奶牛正常的发情和受精。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温可影响奶牛发情、受精和胚胎着床等。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好、饲喂不均衡等都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生殖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繁殖障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
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喂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

要注意环境的调控,避免高温环境的出现,为奶牛提供凉爽的休息和饮水场所。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及
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以减少疾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乃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乃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常甚 至不 能 正常受 孕 等繁 殖 障碍性 疾病 。引起奶 牛 mL; 同时 , 肌 肉注射缩 宫 素 , 每 2 h注 射 1 次 。药 物 繁 殖 障碍性 疾 病 的原 因 很 多 , 只有科学 、 正 确 地 认 处 理 后 , 胎衣仍滞 留的, 可 以进 行 手 工 剥 离 。剥 离 识、 了解并 掌握 这些 疾病 , 在 日常饲养 管 理 中提前 预 时 , 必 须严 格消 毒术 者 手 臂 , 并剥离干净 , 同时 向子
次, 连用 2 次; 再 肌 肉注射 乙烯 雌 酚 3 0 mg 、 黄 体 酮
卵巢囊 肿分 黄 体 囊 肿 和 卵泡 囊 肿 2种 。治 疗 : 1 0 mg , 连用 2 d 。采 用 上述 方 法 后 , 奶 牛 产犊 率 可
0 ~9 0 9 / 6 。 对 卵 泡囊肿 , 肌 肉注 射 黄 体 酮 5 0 ~1 0 0 mg , 隔2 d 达到 7
且 可 以促 进子 宫恢 复 。

2 ) 搞 好 环境卫 生 和奶 牛护 理 。产前 7 ~1 0 d , 将 3 . 2 治
配合使 用 土 霉 素 、 新 霉素、 青霉素 、 四环 素 等 。
新洁 尔灭 等药 液 消 毒 , 同时 铺 垫 干 净 的 垫草 。分 娩 在治 疗奶 牛子 宫 内膜 炎 时 要 注意 , 因奶 牛子 宫 角 和 前1 d , 要 用高 锰酸 钾溶 液清 洗并 消毒 母 牛后 躯和 阴 输 卵 管 的位 置 、 形状较 特殊 , 一 般 不 宜 灌 注 大量 液 门周 围。分 娩 前 , 准 备 好 助产 器 具 ; 助产时 , 一 定 要 体 , 并 要尽 量设 法将灌 注 的药 液导 出 。 做 到无 菌 操作 。
养殖与饲料 2 0 1 3年 第 9期

简述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经验分析

简述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经验分析

简述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经验分析作者:张建成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摘要: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其繁殖障碍性疾病出现的概率极高,而且通常情况下,疾病的隐蔽性较高,难以发现。

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在养殖几年后,才得以发现,母牛不能产仔。

很多诱因可以引起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疾病的种类也有很多,本文选择其中5种,并简述其临床鉴别诊断,为今后牛的养殖做出参考。

关键词牛;繁殖;障碍1 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牛细小病毒病:母牛生下小牛之后,容易发生死产、流产等症状,犊牛会出现下痢。

牛生殖道弯曲菌病:母牛在妊娠期间,容易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公牛母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孕不育。

牛布鲁氏菌病:母牛在其妊娠期间,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公牛的主要症状为睾丸炎、附睾炎等。

牛Q热:患有该疾病的牛,会产生多种症状,主要表现为害怕寒冷、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发生疼痛等,还会引起肺炎、胸膜炎等炎症,一些病牛还会患有肝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关节炎等炎症。

牛地方流行性流产:患有该疾病的牛,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对食物兴趣不高,拉稀等症状。

在患病后期,还会产生脱水等症状,体型逐渐消瘦,还会产生战栗、头痛等不适症状。

2 流行病学分析牛细小病毒病:该疾病患病期较为宽泛,四季均有,并且,集中发病时间在春季和冬季。

该病毒具有极高的传染性,所导致的死亡率也颇高,主要传染源是牛,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此外,该病毒还会寄生在牛的消化道内,康复后的牛,还需要通过长期排便,来排除毒素。

在牛的粪便、呕吐物中,均有大量该病毒,苍蝇、蚊子等生物均会成为该病毒的携带者,并对其进行传播。

牛生殖道弯曲菌病:该病菌通过生殖道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人工授精的患病几率会大大减小,主要发生在其自由交配中。

而患病的公牛携带病毒时期较长,可达数年,通过生殖道传播给母牛后,潜伏期也极长。

所引起的不育症状,发生于发病期。

通常下,该疾病为急性,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逐渐转化为慢性疾病。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在奶牛繁殖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及胎产病等。

1 生殖道疾病在久配不孕的牛中,大多数牛只有生殖道炎症,且多数为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颈炎,很少有输卵管炎的,除非该牛只有子宫撕裂史。

生殖道炎症之所以引起不孕,是因为生殖道发炎危害了精子、卵子及合子。

同时,使卵巢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造成不孕,常见的生殖道炎症如下:1.1 子宫内膜炎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

1.1.1 症状: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

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

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千痂。

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

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1.1.2 防治:产房要彻底打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

对于患牛主要是控制感染,促使子宫内炎性产物的排出,对有全身症状的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子宫颈未开张,可肌注雌激素制剂促进开张,开张后肌注催产素或静注10%氯化钙溶液100~200毫升,促进子宫收缩而排出炎性产物。

然后用0.1%高锰酸钾液或0.02%新洁尔灭液冲洗子宫,20~30分钟后向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3~4次,但是,对于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禁止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应向子宫腔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进行全身治疗。

试论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试论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试论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奶牛是我国畜牧业中比较重要的养殖动物,因其产奶量高、品质优良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奶牛也会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确保牧民的收益和奶牛的健康,必须要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乳房疾病1、乳房炎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对卫生条件要求高,要定时清理乳房,并控制奶牛的居住环境。

(2)生产调控:要保证奶牛的营养充足,保证其平稳的生产。

(3)做好预防:注重奶牛的卫生保健,选择良种,加强预防接种,定期驱虫等等。

2、乳腺肿瘤(1)提高管理:对奶牛的营养管理上要求,同时要保持奶牛的身体状况良好。

(2)多喂草饲:奶牛多喂草饲可以促进营养的平衡。

(3)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奶牛出现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兽医取得联系,寻求治疗意见。

二、消化系统疾病1、反刍障碍(1)合理饲喂:做到饲喂足够,不过量,不过浓,不过稠。

(2)维持消化道正常:加强消化道的卫生状况,避免消化道发生病变。

2、脓毒症(1)保持干净:卫生工程要做好,畜舍应该定期清洁、除臭、通风。

(2)保持健康状态:保持奶牛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良好,营养不能过度或者不足。

(1)合理饲喂:加强营养管理,营养不能过低或过高。

(2)避免受凉:保持奶牛的舒适状态,避免内部紊乱。

(3)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奶牛的身体虚弱,需要及时送往兽医处进行治疗。

2、鼻炎(1)环境要舒适:定期清洁奶牛舍,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2)良种繁殖:父母品种优良的奶牛比较抗鼻炎。

(3)加强卫生管理:预防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以上就是常见的奶牛疾病以及常见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的奶牛养户,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为好 。 13 2 L 3 0 0 g1 肌 肉 注射 。 . H 0 —60m 次
大肠杆 菌 所 以选用 的子 宫灌 注药 物应 主 要作 用 于
这些细菌。
2 2 缩 官 药 物 的 应 用 .
在 子宫 灌 注药 物 的 同时 , 配 合 肌 肉 注 射 收缩 应 子 宫 的药 品 , 尤其 是卡 他 性 和化 脓 性子 宫 膜 炎 。这 不 仅有 助 于子宫 收缩 , 子宫 内的异 物 排出 , 能 加 使 且 强 药 物 的吸收 。常用 的缩宫 药 品有 催 产素 和 马来 酸 麦 角 新碱 等 。
2 3 中 药 方 荆 的 辩 证 论 治 .
HC G和 L H治疗 卵巢 囊 肿 的 疗效 井 不 是 无 止 境 的随用 量增 加而 提 高 。固 为 }c c和 L H只 有 作用 卵
收 稿 日 期 :02—0 2O 4—1 2
作 者 简介 : 鲁建 民 (9 3一) 男 , 15 , 奉科 , 师 , 事繁 殖 讲 从 教学 和实践 工作 。
维普资讯
黑 龙江 动 物繁 殖
第l O卷
第2 期
∞0 2年
奶 牛 繁 殖 障 碍 的 校 1
敏 ,王

7 30 ;2 17 2 .陕西 省家 畜改 良站 ;3黑龙 江 省家 畜繁 育指 导站 )
殖 力。
巢囊 肿 壁细 胞 上的受 体 才 能 发 挥 作 用 . 这种 特 异 而
的受 捧是 有限 的 。所 以激素过 量井 非有效 。 133 黄体 酮 能 够 抑 制 垂 体促 性 腺 激 素 的 释 放 和 .. 促 进其 贮存 , 可 用 于卵 泡 囊 肿 的治疗 。一 次 肌 肉 放 注 射 或 皮 下 注 射 的 剂 量 为 70—15 0吣 , 愈 率 5 0 治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奶牛繁殖障碍指的是奶牛在配种,受孕,分娩等繁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奶牛的身体状况,也可能来自于配种和管理的问题。

以下是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一、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及原因1.卵巢囊肿:它是由于卵巢病变而形成的。

当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时,将影响雌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2.卵泡发育不良:它主要表现为奶牛排卵周期延长、黄体形成不良或不成熟。

这可能与牛群中营养不良、年龄过大或疾病感染有关。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内分泌失调是由肾上腺、卵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体内某些腺体功能障碍引起的。

4.营养不良:这是另一个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奶牛体重下降、产奶量减少、肌肉消瘦等。

5.生理性因素:供应不足的水和食物、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运输和环境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生理性因素的繁殖障碍。

1.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牛舍清洁卫生,水源干净,食物营养充足,光线适宜,避免过度运动、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等。

2.注重营养管理:为了保证奶牛健康和正常的繁殖功能,必须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检查饲料的品质,根据奶牛的要求进行营养平衡调节。

3.规范的配种和管理:配种季节应选在春季和夏季,保证配种的时间和方法都是标准的。

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兽医检查和注射疫苗等操作程序管理奶牛。

4.药物治疗:当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兽医指示使用,并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免出现过敏或其他副作用。

总之,解决奶牛繁殖障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效益,更可能导致肉质和奶制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管理中注重预防和控制,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常见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

常见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
▼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喂饲蛋白质饲料过多,常发生于高产奶牛,且多见于泌乳盛期; ▼ 缺乏运动; ▼ 饲料中含植物性雌激素过多,临床雌激素类激素给药剂量过大;
(指植物中具有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物质,如:异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等均具有雌二 醇的化学结构。在体内雌激素水平高的情况下,又食入高剂量的植物雌激素产生过度发育 的卵泡。)
直肠检查感觉子宫角稍变粗,子宫壁增厚,弹性减弱,收缩反应微弱, 冲洗子宫的回流液略混浊。
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虽然与正常产后期的子宫有相似之处,但根据 病史及分娩时间,可以区别。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1. 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其特征基本上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一样,但病理变化比较重。子宫粘膜肿胀, 剧烈充血和淤血,同时还有脓性浸润,上皮组织变性、坏死和脱落。有时子宫粘膜上有
,成为持久黄体;
▼持久黄体常常多发生于产乳量高的奶牛,这与PRL(促乳素)的分 泌过多有关。(PRL的作用①促进泌乳活动;②促进黄体分泌孕酮

当前您正浏览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2.症状与诊断:
由于黄体的存在,不断分泌孕酮,在临床上表现发情周期停止,母牛不发 情。直肠检查:在卵巢表面有或大或小的黄体,突出卵巢表面,感觉质地 比卵巢实质硬。
成片的肉芽组织或瘢痕。子宫腺可能形成囊肿。
病畜有轻度的全身反应,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逐渐消瘦,有时体温略有升高。有时出现瘤 胃弛缓。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排有灰白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病牛的尾根、阴门及飞节 常粘有阴道排出物或干痂。
阴道检查发现阴道粘膜和子宫膣部充血,往往附有脓性分泌物;子宫颈口略微 张开。有时子宫壁与子宫颈壁可发现脓肿。 直肠检查感觉子宫角增大,收缩反应微弱,壁变厚,且厚薄不均匀软硬度不一至 ;若子宫聚积有分泌物时,则感觉有轻微波动。

奶牛卵巢囊肿治疗方案

奶牛卵巢囊肿治疗方案

摘要:奶牛卵巢囊肿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奶牛卵巢囊肿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奶牛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奶牛卵巢囊肿的病因1. 激素分泌紊乱:卵巢囊肿的发生与激素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如促性腺激素(GnRH)分泌不足,导致卵巢不能正常排卵,从而引发囊肿。

2.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使奶牛卵巢发育不良,导致卵巢囊肿。

3. 气候因素: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对奶牛卵巢功能有较大影响,过热、过湿的气候条件易导致卵巢囊肿。

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可导致卵巢囊肿的发生。

二、奶牛卵巢囊肿的症状1. 发情异常:卵巢囊肿奶牛发情周期不规律,甚至不发情。

2. 子宫内膜增生:卵巢囊肿奶牛的子宫内膜增生明显,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

3. 腹部增大:卵巢囊肿奶牛的腹部增大,触诊可触及卵巢囊肿。

4. 产奶量下降:卵巢囊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奶牛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促性腺激素(GnRH):通过注射GnRH,刺激卵巢释放卵泡,促使排卵。

适用于卵巢囊肿初期。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GnRH-a具有抑制GnRH分泌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持久黄体和持久卵泡。

(3)前列腺素(PGF2α):PGF2α可以促进黄体溶解,适用于治疗持久黄体。

(4)孕激素:孕激素可以抑制排卵,适用于治疗持久卵泡。

2. 手术治疗(1)卵巢囊肿摘除术:适用于囊肿较大、药物治疗无效的奶牛。

手术摘除囊肿,恢复卵巢功能。

(2)卵巢切除术:适用于卵巢囊肿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奶牛。

切除卵巢,防止囊肿再次发生。

3. 中药治疗(1)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卵巢囊肿初期。

(2)归脾汤:具有补益脾肾、调理冲任的作用,适用于卵巢囊肿后期。

4. 饲养管理(1)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其对策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其对策

产犊 数 , 至 影 响 到 牛奶 产 量 , 接 影 响 到 牧 场 和 养 以 直
殖 户 的 经 济 效 益 , 至 因 而 淘 汰 牛 也 不 在 少 数 。奶 牛 甚 的繁殖 障碍 是 奶 牛 的一 种 常 见综 合 性 疾 病 , 各 种 原 即
治 疗 。治 疗 奶 牛 繁 殖 障 碍 的技 术 水 平 要 求 较 高 , 且 而 必 须 熟 练 掌 握 生 殖 道 直 肠 检 查 技 术 , 以配备 有 经 验 所 的 兽 医 等技 术 人 员 必 不 可 少 ,否 则 会 造 成 相 反 的效 果 。一 般 常 见造 成 繁殖 障碍 的疾 病 有 以下 几种 : 3.1 异 常发 情 ( 安静 发 情 、 排 卵 发情 、 卵 延迟 ) 不 排
乳 激 素 , 垂 体 前 叶 抑 制促 黄 体 激 素 的 分 泌 , 降低 脑 并 卵 巢 对 促 黄体 激 素 的正 常 反应 , 而 影 响 卵泡 的成 熟 进 和排 卵 , 成 繁殖 障 碍 。 造 以上 几 种 疾 病 造 成 的繁 殖 障 碍 如 果 能 及 时确 诊 病 因并 给 于治疗 , 部分 是 可 以治 愈 的 。 大 4 . 对 育 成 后 备母 牛培 育 管 理 工 作 未 引 起 高度 重 视 , 至虽 然 达 到 了配 种 年 龄 , 体 重 体 尺 相 差 很 大 。 以 但 如 果 育 成母 牛投 产 体 重 偏 小 , 产 母 牛 较 强 的泌 乳 持 初 久 力 和额 外生 长需 要 , 味 着育 成 母 牛 营养需 求 比成 意
人 员 工 作 经 验 不 足 , 奶 牛 的繁 殖 系 统检 查 和对 产科 对
3.2 卵 泡 囊肿 发 病 率 在 泌乳 中后 期 发 病 率 也 呈 上 升趋 势 , 若不 及 时治疗 , 往造 成不 孕而 淘 汰 。由于产 往 后 生 殖 机 能恢 复 推 迟 , 常 发 情 增 多 , 异 当母 牛 生 殖 机 能未 完 全恢 复 而 多次 输 精 , 发母 牛 体 内血 清抗 精 子 诱 抗 体滴 度异 常 升高 , 引起 繁殖 障碍 。

常见奶牛繁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常见奶牛繁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革 食 动 物
常 见 奶 牛 繁 殖 疾 病 的 诊 断 及 治 疗
杨建国
( 林省 梨树县 四棵树 乡畜牧兽 医 工作站 ,梨树 1 6 0 ) 吉 5 0 3
DOl 0 3 6  ̄ . : .9 9 I 1 SSN.6 — 0 72 1 0 .3 1 71 6 2 .0 2.90 6
( )氟美松 ( 塞米松 )牛肌 肉注 射 1 0 g 对多 次应用 3 地 : 0 2r , a
其 它 激 素治 疗 无 效 的 病 例 可 收 到 良好 的 效 果 。
患畜应用之后绝大多数可望于 3 5 d之内发情 ,有些 配种后
也 能 受 孕 。 将 这类 药 品 中常 见 的几 种 及 其 参 考 剂 量 分列 于 现
可 再 注 射 1 。也 可 静 脉 注 射 人 绒 毛 膜 促 性 腺 激 素 5 0 1 次 00U 或 肌 肉 注射 I0 0U。 O0I ( )孕 酮 : 次 肌 肉注 射 5 ~ 0 m , 日或 隔 日 1 , 用 2 每 0 10 g 每 次 连 2 7次 , 剂 量 2 0 7 0 。 — 总 0 ~ 0 mg
32 治 疗 持久黄体是在健康状 态不佳 的情况下 , . 防止母 畜怀孕 的自然的保护现象 。因而治疗持久黄体首先也应从改
善 饲 养 、 理 及 利 用 并 治 疗 所 患 疾 病 着 手 , 能 收 到 良好 效 管 才
果。 前列腺素及其合成 的类似物 , 是疗效确实的溶黄体剂 , 对
的熟 练 程 度 有关 , 种方 法 易 出现 误 诊 。 这
症状 : 急性子 宫内膜炎 , 常伴有体 温升高 , 精神沉郁 , 食 欲 及泌乳量 减少 , 有拱 腰 、 责及排 尿姿势 ; 性子 宫 内膜 努 慢

五种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分析

五种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分析
慢性期。 2 . 3 牛 布 鲁 氏茵 病
达4 1 o C; 染 病 幼 犊 会 表 现 出不 安 的 症
状, 但 可 正 常 吃奶 。 3 _ 2 牛 生 殖道 弯 曲病 菌 此 病 主要 表 现 的 临床 症 状 是 母 牛
犊 牛 主 要 以下 痢 为 主 , 常见 症 状
为 妊 娠 母 牛 发 生 死 产 或 流产 等现 象 。 1 - 2 牛 生 殖 道 弯 曲病 菌
年 四季 均 可 以发 病 。其 中 冬 天
2 . 5 牛 地 方 流行 性 流 产
和夏 天 为发 病 的高 峰期 , 且传染性强 , 死 亡 率 高 。 而发 病 的病 牛 为 主 要 传 染 源. 通过直接接触或经过消化道感染 ,
迅速死亡 。
4 结 语
牛 Q热的传播性 较强 , 可在 同种
或 不 同种 的 动 物 之 间 进 行 接 触 传 染 , 而且 昆虫 是 主要 的传 播 媒 介 ,尤 其 是 在 蜱 吸食 了病 体 的 血 液后 ,可 将 此 病
菌 直 接传 染 给 其 它 动 物 .甚 至 是 传 染
2. 4 牛 Q 热
会 在妊 娠 期 5 ~ 6个 月后 出现 流 产 的 现 象 , 随后 会 伴 随 着 不 晕 不 孕 的症 状 发 生; 在 病 毒 的感 染 期 间 , 会 出现 发 热 的 情况, 体温一般 在 3 9 ~ 4 O ℃, 并 会 引 起 心 内膜 炎 、 心外 膜 炎 和 脑 膜 炎 等 症 状 。
主 要 症 状 为 流 产 死 胎 、木 乃 伊 胎 和不孕不育。
1 . 3 牛 布 鲁 氏菌 病 主 要 症状 为 妊 娠 母 牛 流 产 死 胎 弱
此类 病 菌 分 布 较 为 广 泛 ,是 世 界 范 围 性 疫 病 ,且 凡 是 在 养 牛 的 地 区 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 。使 用 本 方 法 时 要 注 意 : 先 要 对 阴 部 清 洗 消 毒 , 放 置 发 情 栓 后 注 意 观 察 , 防 止 因 为 排 尿 、排 粪 时 随 腹 部 肌 肉 收缩 排 出 。若 在 早期 (d 内) 出 , 要及 时 更 换海 绵 栓 。 4以 掉 1 小 结 用 黄 体 酮 , 不 发 情 者 从 停 针 后 1d 行 阴道 检 . 5 0进
起 : 如果 黄 体 基 部增 大 ,有 波 动 感 可 以确 诊 为 囊肿 黄
体 ; 常 伴 有 子 宫 柔 软 无 力 、 类 似 普 通 肠 管 的 感 觉 。 有 的 子 宫 体 积 增 大 ,触 之 有 波 动 感 , 收 缩 力 较 弱 、反 应 性 不 强 或 没 有 ( 宫 炎症 状 ) 若 母 牛 长 期 不 发情 , 间 隔 7 再 子 , d
查 , 往 往 发 现 有 较 大 的 黄 体 , 可 以 氯 前 列 烯 醇
3 黄体化囊肿( 黄体囊肿)
( ) 是 由未 排 卵 的 卵 泡 壁 ,( 卵 泡 囊 肿 壁 ) 的 细 1 或 胞 经 黄 体 化 而 形 成 的 。 其 主 要 特 征 是 长 期 发 情表 现 。 ( )症 状 :黄 体 囊 肿 黄 体 囊 肿 主 要 是 长 期 无 发情 表 现 。 2 直 肠 检 查 时 , 卵 巢 明显 增 大 。 牛 黄 体 囊 肿 多 为 1 , 大 小 个
可 以在 注 射 后 第 3 复 检 1 , 如 果 黄 体 不 消 失 , 需 要 再 天 次 注 射 1 。 该病 还 可 以用 黄 体 酮 及 发 情 栓 方 法 治 疗 。 次
底 部 子 宫 颈 口外 口处 ,在 9 1 d 出 ,取 出 的 同 时 注 射 氯 ~2取
前列烯 醇 0  ̄ . ,2 h 出现 发情 症状 ,正 常 配种 即 . 0 mg 4 后 4 6
中图 分 类 号 : ¥ 5 . 88 3 2 文献标识码:B
潍坊 )
文 章 编 号 : 10 ・7 32 1)00 5 -2 0 7 13 (0 0 1-0 50
等。
笔 者通 过在 大型奶 牛场 实践 及在基 层从 事畜 牧兽 医
工 作 的 经 历 , 发 现 随 着 中 国 奶 业 的 不 断 调 整 、 发 展 , 奶 牛 的繁 殖 障碍 问题 逐 渐 成 为制 约 奶 牛业 发展 的 一 大瓶
症 状 。 ( ) 发 情 栓 ( 孕 酮 海 绵 栓 )通 过 阴 道 塞 往 阴 道 3 氟
明 显的作用 ,通过 这一 步如 果是 由于子 宫炎引起 的持久 黄体 ,炎症 祛除后 ,黄 体会 自行消退 。一般 情况 下注射 氯前 列烯醇 后4 ~ 2 就会 有发情 表现 ,如果 发情不 明显 87h
颈 。现 对 几 种 普 遍 存 在 的 繁 殖 障 碍 问题 及 作 者 认 为 切 实
2 症 状 产 后 长 期 不 发 情 , 外 阴 皱 缩 、 阴 道 内膜 苍 . 2
白。
23 直检 _
卵 巢 体 积 增 大 , 黄 体 突 出于 卵 巢 表 面 ( 数 少
可 行 的 防 治 方法 与 大 家 交 流 。
突 出 不 明显 ) 手 感 为 1 或 数 个 质 地 较 硬 、 弹 性 差 的 突 , 个
1 卵巢静止
11 病 因 . ( )缺 乏 维 生 素 或 矿 物 质 及 饲 料 中营 养营 养 出 现 负 平 衡 。 ( ) 环 境 2
5 土 霉 素 , 隔 日1 。( g 次 2) 氯 前列 烯 醇肌 肉注 射 0 , .- 4-
0. g。 6m
25 小结 持久黄 体和囊 肿黄体常 和子宫炎相 伴存在 , .
所 以 一 定 要 首 先 根 据 情 况 治 疗 子 宫 炎 症 , 甲硝 唑 能 对 厌
氧 菌 起 较 好 的 作 用 而 土 霉 素 对 子 宫 内 膜 的净 化 修 复 起 到
进 行 1 直检 , 若在 同一 侧 卵巢 的同 一部位 摸 到 同一黄 次
体 ,即 可 确 诊 为 持 久 黄 体 。 2 . 治 疗 改 善 饲 养 管 理 ,加 强 营 养 、 增 加 运 动 。 ( ) 4 1 冲 洗 子 宫 ( 对 有 子 宫 炎 的 )2 甲硝 唑 2 0 5 0 ,溶 解 针 % 5 ~ 0ml
发生巨大变化,持续长时间的应激 。
1 症 状 多 发 生 于 经 产 母 牛 ,多 见 于 泌 乳 量 大 、体 况 . 2 差 的母 牛 , 病 牛 表 现 发 情 周 期 延 长 , 长 期 不 发 情 ; 发 情 外 表 不 明 显 ,有 发情 征 兆 但 是 不 排 卵 。 l 直检 - 3 卵 巢 体 积 小 , 如 同 黄 豆 粒 大 小 ,质 地 硬 实 ,
21 0 0年第 l 0期 ( 总第 1 5期 ) 6
疾病防治
几 种 常见 奶 牛 繁殖 障碍 性疾 病 的防 治
马 国呈① 牟瑞 营① 朱坤松② 巨 芳① 张 丽① 窦 学娥 ①
( 山 东省 临朐县 畜牧兽 医局 2 2 0 ② 山 东畜牧兽 医职 业 学院 ① 660
表 面光 滑 。触 摸 子 宫 收缩 反应 弱 或 无 。 1 治 疗 消 除 病 因 , 如 果 说 营 养 性 的 则 保 证 全 价 营 养 . 4
供 应 , 如 果 牵 涉 到 管 理 性 因 素 的则 及 时调 整 、更 正 。 ( ) 用 促 卵 泡 素 (S 1 0 3 0U , 1 肌 肉 注 射 , 隔 1 F H)0 ~ 0 I 次
12 ,再 肌 肉注射 1 ,注 射 的 同时 ,注 意检 查 卵巢变 ~d 次 化 , 直 至 卵 巢 变 大 , 有 卵 泡 发 育 为 止 。 ( ) 黄 体 酮 2 7 0 l 0 mg 次性 肌 肉 注 射 ,停 药 后 7 1 d 情 ;黄 体酮 5~O0 - ~ 0发 5 ~ 0mg次 , 连 用 ld O 10 / O ,一 般 停 药 后 3 5 就 会 出 现 发 情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